編大「綠色」菜籃——看宣章屯鎮如何做大做強蔬菜產業

2021-01-08 德州新聞網

美東工人修剪蔬菜

    行走在宣章屯鎮的鄉村沃野,處處呈現著蔬菜滿棚的喜人景象,勃勃生機孕育著收穫的希望……
    宣章屯鎮把蔬菜作為強鎮富民的重要產業,圍繞擦亮「蔬菜」品牌目標,按照「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做優做強」發展思路,通過示範帶動、強化引導、政策扶持、綜合服務等有效措施,不斷做大做強蔬菜產業。
    截至目前,宣章屯鎮蔬菜種植2.2萬畝,高低溫蔬菜大棚4800個,蔬菜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產出黃瓜、番茄、西瓜等20餘品種蔬菜,產品銷往北京、天津、濟南、河北等地,連續四年被評為德州市蔬菜生產先進鄉鎮第一名,是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鄉鎮。
    「為扶持美東公司做大做強,春節以後,我們成立了農業園區服務辦公室,專門對接美東,針對企業在政策銜接、土地流轉、生產用工等方面的需求,實現全方位全天候的高效服務;引導美東公司切實發揮農業龍頭作用,為我鎮菜農在棚體建設、種苗培育、產中服務、蔬菜銷售等方面提供一條龍服務,切實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良好生產模式,全力帶動群眾發展蔬菜生產增收致富。 」宣章屯鎮人大主席徐峰說。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打造「京津冀及省會菜籃子」,繼續抓好菜園子、菜棚子建設,抓好農資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的運營,打造魯西北最大的規模化種植服務基地;抓好投資1億元的智慧農業大棚的建設,11月份建設完成並實現蔬菜苗的定植;抓好投資1200萬元的高科技玻璃溫室建設,建成可現場採摘、旅遊觀賞的採摘園,力爭下半年對外開放;抓好佔地100畝配套設施齊全的蔬菜批發市場建設,不斷把我們的優勢產業做大做強,確保我鎮蔬菜這張品牌站得住,叫得響!
        依託龍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規劃佔地5000畝,建設美東現代農業園區,並逐步實現了「統一品種、統一育苗、統一種植、統一培訓、統一管理、統一加工、統一配送」的「七統一」標準化管理,採用「公司+基地+合作社」的經營模式,吸納蔬菜種植合作社社員及周邊農戶3000餘戶,實現了5000多人家門口就業,帶動了5200餘畝蔬菜種植髮展,促進了方圓十公裡範圍內11000餘畝蔬菜瓜果的提檔升級。
    強化引導,調動群眾積極性。群眾是發展的主體,今年2月中旬,宣章屯鎮組織鎮村幹部、蔬菜種植戶等外出學習先進地區發展經驗。同時,聘請專家教授、技術人員和種植大戶、能手等進行宣講,講解產業發展前景及效益,增強幹部群眾對蔬菜產業發展的發展的信心。
    政策扶持,解決產業發展瓶頸。針對蔬菜產業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解決資金、設施和土地等發展瓶頸。政府加大投入,為園區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在土地方面,積極推進土地流轉,促進產業規模發展,探索出轉包、租賃、調整等模式。近期已在姚莊村流轉土地108畝,由美東公司投資1億元建設一個「智慧大棚」。
    綜合服務,提升質量打響品牌。做好蔬菜產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工作是促進蔬菜產業持續發展的基礎。2016年10月由山東省科技廳引導,在美東公司內建立農科驛站,驛站以開展技術創新和示範,解決周圍村鎮蔬菜生產關鍵生產技術問題,培養新型科技農民,推動當地蔬菜規模化發展。駐點人員和專家網絡系統及時解決周邊農戶隨時提出和遇到的土壤和種植問題,預計實現農業增產30%,農民增收25%;著力提升「美東綠色蔬菜」品牌,加強綠色蔬菜品種認證,目前,該鎮有 15種蔬菜產品獲得無公害和綠色食品認證。在推進蔬菜產業發展中,宣章屯鎮不斷改造和提升現有園區,提高蔬菜產業化水平,切實增加群眾收入。
記者 王凡

相關焦點

  •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在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關鍵領域,我國實現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導】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坐地鐵時用5G手機觀看高清視頻,周末開著新能源汽車去網紅景點「打卡」……這些都是新興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 福建做強做優做大十大鄉村特色產業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7月23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昨日,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了關於我省鄉村產業振興情況的報告。記者從中獲悉,福建省力爭「十四五」末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值突破3萬億元,進一步完善具有福建特色的鄉村產業體系。
  • 武安東寺莊村投資4000萬做大蔬菜產業
    武安東寺莊村投資4000萬做大蔬菜產業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白增安)7月18日,記者來到武安市西寺莊鄉東寺莊村萬樂高效生態示範園區,正在蔬菜大棚裡忙碌的村民李香書高興地對記者說:「俺今年初交了1200元承包費,包了一棟村裡投資10萬元建的日光溫室大棚,春季第一茬菜就賣了4萬元
  • 如何做大做強墊江石磨豆花產業?專家這樣支招
    論壇上,來自各行業的專家代表們,分別就如何做大做強墊江石磨豆花產業作了專題分享。傅龍成中國烹飪協會會長論壇上,傅龍成以「啟動文化產業引擎,激發後疫情時代的餐飲消費新活力」為題,圍繞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餐飲消費的特點,對墊江石磨豆花產業發展的觀點和見解與參會人員進行了交流。
  • 南川書記丁中平:堅定不移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
    區委書記、區中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丁中平出席會議並講話,區長、區中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張興益部署工作,區領導、區中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冉慶國、康平、杜帆出席會議。丁中平指出,今年以來,各相關部門精心謀劃,主動作為,中醫藥全產業發展取得良好成果。《發展規劃》等幾個指導性文件摸清家底,明確發展方向、具體舉措,為全區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 寶清縣盛實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幾年來,合作社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建冬儲大窖,抵禦市場抗風險能力合作社成立之初,自籌資金80萬元興建一棟1000平方米馬鈴薯儲備大窖,品種有商品薯、大白菜、胡蘿蔔、甘蘭等蔬菜。冬儲備窖共32個,面積大小不等,延長銷售期到次年6月份,從而解決縣區域居民冬季菜籃子不足問題。
  • 強強聯合做大做強鮑芹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本著「打造鮑芹品牌,拓展鮑芹銷售,重鑄鮑芹輝煌」的宗旨,憑藉自身先進的經營理念、優質的服務和強大的團隊,鮑芹產業已經被公司打造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為刁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了區縣相關部門的大力讚揚。
  • 地方特產如何做大做強?如何可持續發展?
    很多非常好的土特產產品沒有做大做強,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下面小編與你一同分享。一、特產含金量不高比如:蔬菜、水果、家禽、等農業種養產品,它不依賴地域的特殊性,到處都可以種養,像工業化產品能夠大規模的複製生產。只有在營銷上認真思考,才能將地方特產做大做強。
  • 靠品質出圈憑實力走向世界 眉縣做大做強獼猴桃「綠色」產業鏈
    西部網訊(記者魯鵬飛)從獼猴桃的種苗繁育到獼猴桃的種植與採收,從一顆獼猴桃鮮果到獼猴桃果乾、獼猴桃果汁再到獼猴桃果酒、獼猴桃酵素、獼猴桃面膜護膚品……依託優良的獼猴桃產業資源稟賦,眉縣不斷創新發展,做大做強獼猴桃「綠色」產業鏈,將一顆小小的獼猴桃做出了另一番新天地。
  • 自治區調研組調研甘露藏藥 做大做強藏醫藥產業
    調研組指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深化醫療體制機制改革,補齊藏醫藥產業發展短板。要加強藏醫藥產業政策研究與頂層設計,將藏醫藥發展與文化、旅遊等產業結合起來,用好用活用足中央賦予的特殊優惠政策,積極發展藏醫藥大健康產業。
  • 瓢井鎮多舉措做大做強產業發展
    瓢井鎮多舉措做大做強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19-04-26 10:34:07   作者: 劉顯濤 付安輝   來源:瓢井鎮   瓢井鎮緊緊圍繞
  • 深圳打造產業發展高地 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深圳打造產業發展高地 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2020-12-05 0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湘水集團借力做大做強涉水產業
    這一主責主業就明確了其與水泥、砂石等產業的緊密相關性。南方水泥和南方新材料是央企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企業,主營業務就是生產和銷售水泥、砂石、商品混凝土。三方在業務和市場等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關係。通過前期洽談,三方本著「發揮優勢、相互促進、長期合作、互惠共贏」的原則,在水泥貯運、水泥使用、物流、水運碼頭使用、砂石開採和銷售、商品混凝土生產和使用、電力市場售電代理等領域開展深入的戰略合作,發揮互補優勢,實現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衙下集鎮:做大做強生豬產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衙下集鎮:做大做強生豬產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0-09-21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藥品代理商,如何做大、做強,跨越式發展
    但現實是殘酷的,歷史的車輪不會倒退,在競爭日益激烈,利潤日益微薄的行業大環境之下,小代理商如何做大,大代理商如何做強,在複雜的大環境下,代理商如何超越,成了當下不同層次代理商十分關心的問題。 一、小代理商如何做大?所謂的小,只是一個暫時和相對的概念,其實很多大經銷商都是由小做到大的。
  • 《中國的旅遊企業如何做大、做強和做久?》-(下)
    最新添加—————  2016-2-28  —————華文Wendy 上午1:541)其實關於中國酒店業如何趕超國際酒店業,總的來說三個問題:歷史時間造成的品牌問題;從業者素質和初心問題;老闆經營者資產操盤的水平問題。2)做大的問題:儘管歷史不長,中國酒店業現在國際上已經達到一定水平。
  • 共同把黔臺兩地茶產業做大做強
    黔西南州赴臺農業考察交流中,荼產業的發展情況是一項重要內容。 5月21日,考察團一行來到優遊巴斯農業茶葉園區和天隆茶園基地,考察參觀臺灣阿里山種茶、制茶情況。  阿里山海拔在1500來左右,位於北回歸線附近,這山終年雲霧繚繞,四季如春,晝夜溫差大,是全世界最優良的花園基地之一,素有「嘉義出好茶,世界第一等」的名號。
  • 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青海諾德二期鋰電池用電解銅箔項目開工建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6月28日上午,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年產1萬噸高性能超薄鋰電池用電解銅箔項目建設動員大會在東川工業園區舉行。孔令棟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應對各種複雜局面的挑戰,堅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圍繞建設全省「千億鋰電產業基地」目標,統籌謀劃產業層次,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先後布局實施了一批鋰電新興項目,高標準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產業升級、動力轉換、效益提升的實際行動推動「五四戰略」和「一優兩高」在開發區落地生根
  • 2019年第一百一十四期 甘谷縣五舉措做大做強辣椒傳統優勢產業
    第114期天水市扶貧開發辦公室                    2019年10月23日甘谷縣五舉措做大做強辣椒傳統優勢產業  近年來,甘谷縣圍繞「立足實際找出路,突出優勢搞開發,瞄準市場建基地,建好基地打銷路」的基本思路,採取「加強基地建設、扶持龍頭企業、創建知名品牌」等措施,持續做大做強辣椒傳統特色產業,初步形成了辣椒基地化種植、組織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品牌化銷售的良好局面。
  • 定西市安定區做強做大產業 馬鈴薯助農脫貧致富(圖)
    然真正讓老百姓從根子上脫貧,少不了產業的支撐和發展,在全國上下聚力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湧現出了一大批成功的產業。近日,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甘肅,聆聽甘肅的產業故事。  2018年1月9日,連續幾天雪天的隴原大地剛剛放晴,記者來到了定西市安定區,了解了土特產是如何致富百姓,做強產業等多方面的問題。  定西市安定區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和六盤山連片特困片區。該區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蒸發量達1536毫米,屬典型的乾旱半乾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