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駝峰航線尋找墜機殘骸 探尋駝峰英雄軌跡車隊成都出發(圖)

2021-01-20 網易新聞

8月5日,「銘記·致敬——探尋駝峰英雄軌跡」公益活動啟動。



  華西都市報訊 (記者曾潔見習記者 楊力 攝影 陳羽嘯)1944年,一架編號為41-24688的C-87型美軍運輸機在「駝峰航線」執行任務時,墜毀在西藏林芝境內海拔4000多米的無人區,長眠冰川深處至今已71年。8月5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銘記·致敬——探尋駝峰英雄軌跡」公益活動在建川博物館啟動,車隊將奔赴西藏林芝若果冰川,搜尋這架運輸機的遺骸,並將其搬運出來,收藏於建川博物館「飛虎奇兵館」。

  王先龍、華中柱、廖俊義、王健等四位年過九旬的抗戰老兵也來到啟動儀式現場,緬懷那段浴血抗戰、可歌可泣的歷史。「1942年,我們曾坐飛機飛躍駝峰航線,前往印度汀江機場。」91歲高齡的王先龍說,那條航線既是「空中生命線」,也是死亡線,運送了戰爭物資,也犧牲了不少援華空軍。


  二戰時期開闢的「駝峰航線」,是盟國給抗戰中的中國輸送戰略物資而開闢的「空中生命線」,是世界戰爭空運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條件最艱苦、付出代價最慘重的一條悲壯空運線。駝峰飛行員共運送了約85萬噸戰略物資,與此同時,約有1500架美國飛機墜落在中國西 南 邊 陲 。 其 中 ,編 號 為41-24688的C-87型運輸機,1944年墜毀在西藏林芝地區的若果冰川,上世紀90年代被發現,5具美軍飛行員遺骸已移交給美國,但飛機殘骸仍靜靜地散落於冰川深處。

  在車隊出發當天,前方搜尋人員傳來喜訊:經過3天的徒步搜索,已發現飛機殘骸,下一步將僱傭近百頭犛牛參與馱運。據悉,美軍飛機殘骸將於8月15日在建川博物館與市民見面。此外,新華社領銜編輯、著名策展人陳小波女士還將策劃推出《折翼——找尋C-87》大型裝置展。

  作者:曾潔 楊力 陳羽嘯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40餘件"駝峰航線"墜毀飛機殘骸找到 散落冰川深處
    隊員們對找到的飛機殘骸打包  8月9日,深入西藏林芝易貢鄉若果冰川尋找二戰美國編號為41-24688的C-87型運輸機遺骸的探尋隊員順利歸來。11名核心成員及當地30餘位背夫歷經10天艱險,攜帶40餘件飛機殘骸回到易貢鄉駐地。10日,該批遺骸文物已打包準備運往成都。  美國編號為41-24688的C-87型運輸機系二戰時期「駝峰航線」墜毀的其中一架飛機。1944年墜落在西藏林芝地區的若果冰川,上世紀90年代被發現,5具美軍飛行員遺骸已移交給美國,飛機殘骸至散落於冰川深處至今。
  • 四川驚現「駝峰航線」飛機殘骸
    在四川宜賓市高縣羊田鄉有一個地方叫「飛機灣」,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地流傳的一個故事,1944年,羊田處於駝峰航線上,經常有各種飛機飛過,而一架美國軍機就墜毀在這一帶。近日,這個被慢慢淡忘的故事在當地再次火熱,因為在24日,一名村民在挖地過程中發現一些疑似飛機零件殘骸。大家都在討論和猜測,這些零件真的屬於那架墜毀了71年的美軍飛機嗎?
  • 隱藏在昆明鬧市的「駝峰記憶」
    這是駝峰航線53號運輸機的機翼,機翼上依稀還能看到印有「中國航空公司」字樣。1996年從中緬邊境的高黎貢山運回昆明後,就一直陳列於此。圍繞這段機翼及53號運輸機的歷史,這裡建設成「大觀駝峰紀念館」供市民遊客免費參觀。圖為市民在參觀大觀駝峰紀念館 劉冉陽 攝 「當時飛機殘骸在大山深處被找到,這段機翼歷經千辛萬苦,耗費了大半年時間才運到昆明。」
  • 駝峰航線:二戰中最危險的空中運輸線,中國堅持抗戰的空中生命線
    於是誕生了舉世聞名的「駝峰」航線。在駝峰航線上墜機的飛機殘骸這到底是一條怎樣的航線呢?完全可以用毛骨悚然這個詞來形容它的危險程度了。「駝峰航線」始於印度東北阿薩姆,要飛越世界上最兇險的地形。散布在駝峰航線上的飛機殘骸零部件雖然困難很多,但是中國和美國飛行員還是堅持駕駛重載的飛機在往成都,昆明和其他城市的往返航線上日夜飛行。運輸機時刻不停地從印度北部的13個機場起飛,在約800公裡外的6個中國機場之一降落。
  • 初步確定墜毀飛機是飛越駝峰航線的C-109燃油運輸機
    駝峰航線  二戰期間中國和盟軍一條主要的空中通道,始於1942年,終於1945年。穿越印度、緬甸和中國三國,途經高山、冰川、熱帶瘧疾區、原始森林,全長500英裡,地勢海拔均在4500至5000米上下,最高海拔7000米,山峰連綿起伏,狀如駝峰,故名。  5月17日,眉山市青神縣村民在岷江河灘打撈出部分飛機殘骸,目前暫時保管在縣文管所內。
  • 美國防部:二戰中約600架飛機在駝峰航線墜毀
    雲南衛視《經典人文地理》曾拍攝過有關飛虎隊的系列節目,其中一位平頭百姓傾家蕩產尋找美軍飛機殘骸的故事,令人噓唏不已。這位名叫姚金宇的小商人到緬甸北部做玉石生意時,聽說中緬邊境的原始森林中有無數的二戰飛機殘骸,激起了他的探險欲望,單槍匹馬到森林中尋找。據《國家記憶》作者章東磐說,姚金宇就帶一袋米、一口鍋、幾雙鞋,不顧危險,靠一己之力在幾年內找到一些飛機殘骸,但最終因無力償還債務,以自殺了結了自己的生命。這是無數尋找二戰飛機殘骸故事中最令人動容的一個,說明人們沒有忘記當年的歷史。
  • 抗日戰爭時期的駝峰航線:最悲壯的死亡空運線
    駝峰航線西起印度阿薩姆邦的汀江等地,向東橫跨野人山、高黎貢山、怒山、怒江、瀾滄江,進入中國的雲南高原或四川省。印度汀江至中國昆明航線長約800公裡,山勢海拔在4500-5500米上下,山峰起伏連綿,猶如駱駝的峰背,故而得名「駝峰航線」。
  • 墜於駝峰航線的不僅有美機,還有中方48架,殘骸成為路標
    航線所經山峰海拔大多在4500-5000米左右,最高可達7000米,飛機只能在山谷中曲折飛行,如同駝峰,因此被稱為「The Hump」,也就是駝峰航線。 這條航線不僅要把物資運進中國,還要把遠徵軍從國內運往緬甸戰場。
  • 中緬邊境:「駝峰航線」延續的故事
    原標題:中緬邊境:「駝峰航線」延續的故事   邊防官兵發現飛機殘骸   1995年秋的一天,滇西某邊防部隊兩名戰士在執行任務中,發現一農民手中有兩塊金黃色的金屬物,經反覆詢問,農民才道出那是從海拔3400多米的片馬鎮長尾巴山上一處飛機殘骸中掏出來的。情況很快報告到了部隊周政委和劉副政委那兒,兩位領導極為重視。
  • 駝峰航線:烏雲背後的生死線
    一條死亡與光榮鋪就的英雄之路二戰期間,世界上有三條著名的航線。除阿拉斯加航線、大西洋航線外,最難逾越的,當屬駝峰航線。1998年,這個東北小夥兒放棄工作離開妻女,隻身來到成都,應聘成為一名記者。很簡單,西南是中國抗戰後期的大後方,對日空戰的主陣地,更是駝峰航線的重要起始點。靠著當記者寫稿的收入,劉小童踏上了自費尋訪駝峰英雄之路。
  • 抗戰駝峰航線:3000美國空軍殞身喜馬拉雅
    駝峰航線」的真實面貌。由於航線在世界高海拔地區,有的山峰太高,飛機只能在雪峰山谷間穿行,使航線看起來像駱駝的峰背,因此稱為「駝峰航線」。「駝峰航線」途徑高山雪峰、峽谷冰川和熱帶叢林、寒帶原始森林、以及日軍佔領區;加之這一地區氣候十分惡劣,強氣流、低氣壓和冰雹、霜凍,使飛機在飛行中隨時面臨墜毀和撞山的危險,飛機失事率高得驚人。有飛行員回憶: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沿著戰友墜機碎片的反光飛行。
  • 駝峰航線 人類航空史上的奇蹟
    駝峰航線圖片由北京抗日名將紀念館提供,如無書面授權謝絕轉載駝峰航線沿途氣候惡劣航線從四川到重慶、宜賓、瀘州及雲南的昆明出發直飛印度東北邊境的亭蘇克亞西南的汀江飛機場駝峰航線「駝峰航線」是世界戰爭空運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條件最艱苦、付出代價最大的一次悲壯的空運。
  • 二戰中著名的駝峰航線、滇緬公路、地圖、圖示
    「駝峰航線」西起印度阿薩姆邦,向東橫跨喜馬拉雅山脈、高黎貢山、橫斷山、薩爾溫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進入中國的雲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線全長500英裡,地勢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達7000米,山峰起伏連綿,猶如駱駝的峰背,故而得名「駝峰航線」。
  • 駝峰航線:歷史最悲壯的死亡空運線/C46「迪斯尼的小飛象」和3000多壯烈犧牲的飛行員!
    中美兩國被迫在印度東北部和中國雲南昆明之間開闢了一條轉運戰略物資的空中通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駝峰航線」。「駝峰航線」於1942年4月開闢,美國空運隊和中國航空公司共同承擔空運任務,其中以美國空運隊為主。它是二戰時期中國和盟軍一條主要的空中通道。
  • 抗戰中,駝峰航線曾造成1500架飛機墜毀,為何還要堅持使用
    駝峰航線誕生於二戰期間,是中國和盟軍一條主要的空中通道,承擔著為抵抗日本侵略者運送戰略物資的重要任務,因此被人們譽為空中抗戰「生命線」。這條航線由於要穿越像駝峰一樣起伏的喜瑪拉雅山脈,因此被稱作「駝峰航線」。那麼,在這條「生命線」上,有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 駝峰航線:「二戰」時最危險航線 一夜失蹤13架飛機
    它的危險性主要是由地理環境造成的:駝峰航線西起印度的汀江,東到中國的昆明、瀘州、重慶等地,大部分處於平均海拔5000米至6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及橫斷山脈上空,由於要在連綿起伏的山谷間穿行,無論是飛行線路還是所經地形都猶如駱駝的駝峰,這也正是航線名字的由來。
  • 多次飛越駝峰航線 雲南最後的飛虎隊老兵離世
    他是雲南省最後一名駕駛飛機飛越過駝峰航線的飛虎隊隊員。   95歲飛虎隊老兵去世   立志救國改名「建航」   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負責人朱俊坤23日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雲南省最後一名曾經駕駛飛機飛越過駝峰航線的飛虎隊隊員陸建航因病於5月19日16時20分在雲南昆明逝世,享年95歲。
  • 飛越駝峰 | TCZ:以越野的方式,紀念飛越喜馬拉雅的駝峰航線
    TCZ 飛越駝峰Flying the Hump(TCZ為騰衝駝峰機場代碼)全長35公裡,累計爬升1600米+比賽起點:硯湖公園比賽終點:和順古鎮出發時間:2021年3月26日6:00關門時間:2021年3月26日14:30關門時間8小時30分鐘,開放600個名額完賽ITRA積分:2 ITRA Points「駝峰航線「,曾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航線,它為抗戰中的中國架起了一條名副其實的空中生命線,《時代周刊》曾這樣描述駝峰航線:「在長達八百餘公裡的深山峽谷、雪峰冰川間,一路上散落著這些飛機的碎片,在天氣晴好的日子裡
  • 四川宜賓高縣一鄉鎮發現疑似1942年美軍墜毀飛機殘骸
    一個猜測:「駝峰」墜機羊田一帶位於駝峰航線上,但殘骸是否屬於美軍飛機,還需進行鑑定。在四川宜賓市高縣羊田鄉有一個地方叫「飛機灣」,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地流傳的一個故事,1944年,羊田處於駝峰航線上,經常有各種飛機飛過,而一架美國軍機就墜毀在這一帶。
  • 除了《八佰》|沿著歷史的痕跡,追尋駝峰航線的足跡
    除了《八佰》|沿著歷史的痕跡,追尋駝峰航線的足跡 有人說,平庸的市井生活已經讓很多人得到了物質上的滿足,唯一給不了的是詩和遠方的遼闊。人們發現了很多東西,唯獨沒有發現廣袤天地間微弱的自己。 01駝峰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