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宏非
像我國的「揚州炒飯」一樣,「海南雞飯」也經常出現在除海南島之外的亞洲各大飯店的餐牌上。雖有「海南」二字,卻乃新加坡「國食」之一。有一年年初,曾有一部名叫《海南雞飯》的電影上映,演那個在牛車水開店專賣海南雞飯的老闆娘的,就是張艾嘉。
(小編註:這部2006年的電影裡,名廚甄文達在裡面也扮演了角色)
「海南雞飯」確係海南移民在約60年前的作品,前身為海南島著名的文昌雞。海南人在新加坡上岸時,早已搶灘登陸的廣東人、福建人、客家人、潮州人已將木工、酒樓、技工、中藥店、雜貨鋪等各行各業瓜分完畢,海南移民於是只得從事中國人的老本行——廚師的幹活。
這是米飯、雞肉與醬油,雞香、飯香和醬香迄今為最完美的結合:米飯以雞汁、雞油蒸熟,澆淋芝麻油,全雞煮嫩,拆骨切塊,蘸醬油、辣椒與姜、蒜末的混醬汁而食之,一口雞,一口飯,一口黃瓜片,雞有雞味,飯有飯味,美味就是這麼簡單。與我十幾年前在文昌路邊攤上吃到的雞飯相比,新加坡「海南雞飯」的雞肉也許還不夠鮮嫩,不夠「雞味」,不過,雞和飯還只是「海南雞飯」的肉體,它的靈魂乃是醬油。這種醬油系由南洋特有的醬油膏製成,系南洋盛產的各種藥油和各種藥膏中最美味的一種。
醬油膏( Thick Soy Sauce )是特種釀造醬油加鹽、黃砂糖、胡椒粉曬煉的再加工製成品,加入約10%~15%的含澱粉質豐富的糯米後,濃黑如膏。缺了此物,再嫩的雞,再香的飯,終究是沒了靈魂的行屍走肉,白天的拉斯維加斯。
(小編註:國內廚師基本用清遠雞來做海南雞飯,次選是三黃雞。)
「海南雞飯」不僅大排檔有售,也在五星級文華酒店的咖啡廳裡賣,而且是24小時服務。文東記是新加坡最有名的海南雞飯店。有三十多年歷史,系成龍、劉德華及吳君如等人的最愛。雞肉雖不覺格外香嫩,但服務上還是很細,例如,點菜時店員還會問你「要上裝還是下裝」和「要黑雞還是白雞」——千萬不要以為「上裝」是上衣而「下裝」是褲子和裙子,那是廣東人對雞的說法,前者是雞的上半身,後者是雞的下半身( 如果你要「上裝」而碰巧「上裝」沽清,對方會不會告訴你「無上裝」? );如果看你對「上裝」和「下裝」皆無反應,店員就會很關切地轉以英語問:「Which part do you want?」至於「黑雞」也不是你想像中那種對婦女很補的烏雞,指的乃是烤雞,是家長專門用來討好在餐館裡坐不定的小朋友的。有必要事先向店員聲明「雞要連皮」,否則的話,對方會認定你是一位自律甚求的減肥人士,幾分鐘後給你端上一碟無皮雞,屆時你就欲哭無淚了。除此之外,還有就是不知何故那堆米飯被砌成金字塔形,感覺怪怪的。與文華酒店相比,滋味相若,但價格卻大為廉宜,不過對於遊客來說,卻輸在每天售完即止,沒有前者的24小時服務。
(小編註:據說讓海南雞飯在五星級酒店登堂入室的,是這位德裔大廚,Peter Knipp。他曾經在多個國家的10個不同的希爾頓酒店當大廚,其中包括擔任上海靜安希爾頓第一位行政總廚)
(小編註:還真找到一張把飯堆成尖兒的。。。)
我發現,「海南雞飯」不僅是許多新加坡人日常的飲食,而且也是他們經常談論的一個日常話題。哪一家的雞嫩,哪一家的飯香,哪一家的醬油調料是「秘制」的以及哪一家的性價比最好,總是有多個版本。這可能是「海南雞飯」確係新加坡「國食」的另一個證據。
(小編註:上海錦滄文華大酒店的海南雞飯曾經被認為是上海最好吃的,如今有點說不好。。。)
本文節選自沈宏非著《上流社會知識競賽》
點擊本頁右上角,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關注我們:
1. 點擊標題下方的「唯美味」
2. 點擊本文右上角按鈕後,選擇「查看公眾帳號」﹣﹥點擊關注
3. 點擊微信 – 添加好友 – 搜索公眾帳號「vmeiweistyle」
4. 關注我們的新浪官方微博@唯美味食尚
5. 請直微信掃描下面的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