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麵想都不想當然是來源於義大利了,其實它的發源地並不是義大利,只是後來被傳到義大利。有人說他是來自古羅馬,也有人說是由馬可·波羅傳入歐洲,成為西餐廳最常見的一種美食。義大利麵是由最最最好的小麥製成。這樣才能保證它煮起來不易成泥,吃起來的口感是好的。嘗起來面是筋道的。
最初的義大利麵的吃法就像我們煮麵條一樣,湯湯水誰在一起的,由於西方國家沒有筷子,用手撈著面去粘醬汁,就會有些不方便了。後來人們發現這樣的吃法不太雅觀,慢慢的人們發明了叉。除此之外,義大利麵裡的醬料可以說意面念的靈魂了,醬料以紅色,白色為主(還有其他很多顏色)。紅色代表番茄,白色代表奶油。當然顏色不同,味道不同了。意面的種類也是千姿百態的,粗的 細的 螺旋的 空心的等等等等。今天咱們用細的意面簡單介紹一下做法。
步驟一:選擇食材
選擇看起來顏色發黃的意面,注意這樣的比較勁道,吃起來的口感比較好,可以選擇一兩個小的西紅柿(擺盤,也可做醬汁),洋蔥, 鹽 培根 奶油 黃油 喜歡吃黑胡椒的朋友也可以準備點黑胡椒,蒜末。
步驟二:準備食材
選完食材就可以回家做了,先把洋蔥,西紅柿 清洗乾淨,把培根切小一些,把西紅柿洋蔥切成丁(切洋蔥時注意,洋蔥很辣,一切我們可能會淚流滿面,這樣可以先把洋蔥從中間切開然後扔到涼水中待一會,就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辣的眼鏡直流淚了。切西紅柿時注意,我們不要連皮一起切,我們先把西紅柿從頭到尾畫一個十字花,放在碗中,然後拿熱水往西紅柿上澆,直到水面沒過西紅柿,稍等片刻,西紅柿的皮會自然脫落,然後再把西紅柿切成丁)。
步驟三:食材入鍋
待用,開火,加入清水,清水中可加入一勺油和一勺鹽,在水燒開後加入買來的意面,加入意面後需要注意的是,先不要著急用筷子把面壓入水裡,等到麵條全部軟後,會自動進入水裡,再用筷子慢慢攪拌,然後蓋上蓋子,煮大概七八分鐘,就可以啦!
步驟四:將面撈出
將面撈出,瀝乾。把鍋清洗乾淨,待鍋燒乾,加入黃油,等黃油全部融化完後,加入剛才準備好的洋蔥丁與蒜末,中火翻炒 等出香味了,然後加入培根,再炒,直至培根冒油,然後加入西紅柿丁翻炒,把西紅柿的水分炒出來,千萬不要大火!!!不然會糊鍋。加入奶油,翻炒,加入少量的水,小火煮開,煮開後,把剛剛煮好的瀝乾的麵條放到鍋裡翻炒一會,放入適當的鹽,大火收汁,快收完關火就可以啦。
步驟五:美味出鍋
盛入盤中,喜歡吃黑胡椒的朋友們,可以適當加入黑胡椒,來調味,擺上合適的擺盤,一道完美的西餐就完成啦,再來一塊肥瘦剛好的牛排,加入合適擺盤,簡直可以稱作是人間極品了,稍微動動手就可以吃到既美味又健康的。趕緊嘗試一下吧
奶油培根意面很容易就完成了,非常喜歡意面的可以大膽嘗試多種醬料,選擇多種多樣,面可以多樣,這樣各種各樣的都可以嘗試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也可以把培根換成其他的肉類食物,或換成其他的蔬菜(儘量選擇水分少的)。
我看這道美食最重要的就是醬汁以及火候,還有選擇優質一些的面,這樣的口感會好一些。最最最重要的就是醬汁!醬汁!醬汁!放入西紅柿後先要小火,待西紅柿裡的番茄汁都出來了在調火候。一定要調好,就像打滷面的滷子一樣的,煮出來一樣的面都一樣,想吃的好吃,就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以及醬汁的疏稠,一定不要太疏,不然會成了湯麵了,火候一定要合適,收湯時要選擇大火!大火!大火!收汁時用小火的話,就成了煮麵了,湯湯水水的,也不是不能吃,可能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