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上,放著一小袋網上買來的「奶香烏龍」臺灣茶。
產品詳情頁上,圖文並茂地展示著其製作歷程:
以閩北烏龍為原料,用鮮奶澆淋20遍以上,再以鮮竹盛裝,碳焙脫水鎖香。
看起來,已是匠心之茶。
但卻被做了近二十年臺灣茶的安安一語點破要害:
「這根本就是加了香精的鐵觀音!真正的奶香烏龍,奶香為品種香,不靠任何加工!」
說著,她取了一些奶香烏龍,置於茶荷之內,給我們觀色、聞香。
茶荷中的烏龍茶,緊結大顆,渾厚飽滿;沸水衝下,茶湯清澈,甘甜順口,果香夾雜著,奶香醇厚卻不甜膩,帶著濃厚的高山氣息。
對比之後,高下立判。
臺灣茶,源自中國福建,至今已有約200年歷史。
其名茶眾多,烏龍茶、金萱茶、阿里山紅茶、東方美人……
近年來,進入大陸市場,屬於異軍突起的一種小眾茶。
從1996年初次接觸烏龍茶,直到今天,臺灣茶已伴隨安安走過20餘年生涯。
安安,原籍北京,父母在瀋陽工作,她也自幼生長於瀋陽,並在瀋陽讀書直至高中畢業。
這個重工業城市的土壤,滋長出安安的個性,她直率、爽朗。
1991年,安安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隨後被分配到一家飛機發動機公司,去車間生產飛機發動機部件。
後來,她被委派到瀋陽市計算機研究院。憑藉著聰穎以及對專業的鍥而不捨,她在工作上不斷取得成績。2003年,更是拿到了高級工程師職稱,在業內贏得了一定聲望。
1992年,為了掌握最新專業技術,安安停薪留職,出國學習。
那些種類繁多長相各異的瓶裝烏龍茶飲料,在街邊便利店隨處可見。這,成為安安對茶的最初認知。
烏龍茶喝多了,一位外國朋友告訴安安,其實,最好喝的烏龍茶在中國臺灣。
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中國茶圈,茉莉花茶獨領風騷,閩北鐵觀音幾乎就是烏龍茶的全部代名詞。
回國後的安安,有時間的時候,會去五福茶樓、名人茶樓等老牌茶樓喝茶,但卻一直沒找到熟悉的烏龍茶。
1998年9月,北京舉辦了一場茶展,作為業餘茶愛好者,安安跟朋友一起去逛了展會。
展會上,來自五湖四海的各種茶類匯聚一堂,花茶,還有紅茶、綠茶、黃茶、黑茶……安安幾乎看花了眼。
但在臺灣展區,烏龍茶一下吸引了當時對茶並不是特別了解的安安。
她開口請教身邊的一位男士,什麼樣的茶才稱得上是最好的茶?
對方的回答讓她至今記憶猶新:
「真正的好烏龍茶,會和茉莉花茶一樣香,但它的香是來自茶葉本身的、濃鬱的蘭花香,而不是茉莉花茶那種窨製得來的高揚花香。」
安安一直以來都喜愛蘭花,因此,「蘭花香」三個字,瞬間吸引了她。
後來她才知道,原來當日在茶博會上為自己解惑的這個人,正是做了一輩子臺灣茶的臺灣一豐茶園負責人利展豐。
就這樣,她認識了利展豐,從此開始了真正的學茶生涯。
1998年,安安跟隨父親去山東登泰山。
父女倆在泰山之巔看完日出,安安第一次將自己改行做茶的想法告訴了父親。
在她的想法中,生活是應該與茶相關的,每天與茶打交道,開一家茶館,前面是賣茶的店子,後面是喝茶的茶樓,風雅輕鬆。
對此,父親不置可否。
同年10月中旬,安安去參加了杭州茶展。
她把展會上的臺灣展區逛了個遍,進一步了解了臺灣茶,認識了臺灣烏龍茶的一大代表凍頂烏龍,品飲之下,覺得臺灣烏龍鮮活甘甜,格外好喝。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身為高級工程師的理工女安安,萌生了一個想法:改行做茶開茶館。
安安首先考察了地點,她認為北京不適合作為自己進入茶行業的起點,如果選擇在瀋陽,各方面的成本都會降低很多。
她說做就做。
從思考、策劃到選址一系列準備,不到一年,安安的第一家茶館——寶島茗茶,臨近遼寧大學,正式開張。
安安從臺灣市場引進茶,她賣臺灣茶,也賣茶飲。
而為了讓自己更懂茶,身在瀋陽的她幾乎每天都要打長途電話到臺灣,向利先生請教關於臺灣茶的各種知識。
「1999年那段時間,我每個月都要交一兩千塊的長途電話費。」
除此之外,安安熱衷當時剛剛興起的BBS。藉助網際網路,她學習茶,參與辯論,表達觀點,在茶的世界裡恣意揮灑。在當時名噪一時的「茶癲」、「三醉齋」論壇上,都留下過資深茶客安安的身影。
2001年,安安一人單槍匹馬進軍北京,她和自己的臺灣茶,看中了北京馬連道這片風水寶地。
當時的馬連道是一個貿易集散地和倉儲中心,並不風光。但獨具慧眼的安安卻斷定,這裡以後一定會成為整個中國茶葉的「心臟」。
她租下了位於馬連道茶城的一家店面,開始專心開闢臺灣茶在北京的市場。
她,要樹立臺灣烏龍的口碑。
她賣茶,存茶,更喝茶,她的生活,每天和臺灣烏龍茶不容分割。
「有時候出差在外,沒茶喝,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必須要找個茶葉市場逛逛,喝到兩口茶,身心就穩當了。」
安安北京的這家店並不大,貨架上臺灣茶琳琅滿目,也有十幾隻臺灣手藝的紫砂壺。她告訴我們,臺灣烏龍茶的主要品種有凍頂烏龍、青心烏龍、金萱、翠玉、四季春等。主要產地則有阿里山、梨山、洞頂和大禹嶺等地。
時光如白駒過隙,安安做臺灣茶已過十載,現如今的她對臺灣茶了如指掌。
「臺灣烏龍茶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其最獨特的地方就在於茶葉製作工藝的先進性,喝起來滿口蘭香,卻沒有任何苦澀。」
「做茶其實是慢功夫,前三年都是坑,五年才剛剛能把坑填平,十年稍有名氣,二十年,才能有所作為。」
臺灣多山地,海拔高,緯度低,晝夜溫差大,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保證了茶葉的品質和口感。
► 仙霧繚繞的臺灣茶園
做臺灣茶的時間越長,安安就發覺自己對臺灣茶的理解就越深入。
「每一粒優質的臺灣烏龍,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結合。」
► 臺灣茶產區分布圖
她愛臺灣茶,更懂臺灣茶。
「臺灣烏龍可以衝七八泡,不論泡的時間長短,都不會變色變味。如果加以存放,經過時間的浸泡,韻味會更加厚重迷人,這是那些加了香精的所謂烏龍茶無法相比的。」
► 一豐茶園利展豐先生和安安
「對未來,我希望自己能開著一輛房車,帶著我的臺灣茶,到處遊玩,一直等到我的茶賣完了……」
她用二十年,喝到了一杯臺灣茶的真諦。
➤臺灣茶分為幾類?
答:分為烏龍茶、綠茶、紅茶,以烏龍茶為主。
➤臺灣烏龍茶產地怎麼分?
答:比較知名的主要產地有阿里山、梨山、洞頂、大禹嶺和杉林溪。
➤臺灣烏龍茶種怎麼分?
答:烏龍茶主要有青心烏龍、金萱、翠玉、四季春等品種;紅茶主要有紅玉、大葉種茶等。
➤為何市面上有假冒的臺灣茶?
答:因為臺灣產地有限,產量也有限。通過旅遊途徑買的臺灣茶,需要仔細辨別。
➤假冒的臺灣茶一般來自哪裡?
答:一般來自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尼,以及福建永福產區。
➤臺灣茶市場需求怎麼起來的?
答:通過臺灣旅遊興起的,也有臺灣本地人的發展和投資。
➤好的臺灣烏龍茶口感是怎樣的?
答:花香濃鬱、滿口留香,不苦澀,湯色蜜黃、透亮。
➤臺灣烏龍茶可以保存多少年?
答:在適宜的條件下(低溫避光,溼度適宜),可以保存50年,陳茶口感和韻味更好。
➤臺灣烏龍茶適合什麼體質的人喝?
答:任何體質都可以喝。
➤關於臺灣烏龍茶,有什麼誤區?
答:第一,臺灣烏龍茶不是越香越好。比如市面上的奶香金萱,加牛奶香精的比較多,但真正的奶香金萱,奶香來自茶葉的品種,不經過後期加工。
第二,並非價格越貴就越好,臺灣茶的消費是比較適中的。
►採訪手記:
如同從造飛機驟然改行做起臺灣茶,安安敢說敢做。
她好學,認真,真性情,對在意的事情一往無前。
她執著,感恩,人人都惦記著來喝她的一杯臺灣茶。
她用自己的個性賦予出臺灣茶各般滋味。她更在茶的世界裡實現了一個小女子仗義行走江湖的人生百味。
►受訪人簡介:
安安,原名安寧,臺灣一豐茶園北京負責人。
原為工業控制工程高級工程師,1999年進入茶行業,專做臺灣茶十餘年至今。
阿里山烏龍,梨山烏龍,杉林溪茶
來自臺灣三大高山產區,讓你一次體驗不同的香氣與滋味。
一心二葉,色澤墨綠,葉底飽滿,鮮活甘甜。
入口生津,韻味無窮,七泡有餘香。
來自於萍老師的獨家推薦。
三大高山產區,一次嘗遍,精緻臺灣茶組合,只賣198元。
「先別說回報社會,先要回報自己的良心。」
茶圈二十年風雨,光州茶莊堅守只做品質茶。
這是老劉劉祥國幾十年的堅守。
沿父訓,80後茶狀元小劉親手製作加工「光州雪芽」,在「華茗杯2015全國名優綠芽質量評比活動」獲特別金獎。
其茶品為2017年信陽毛尖明前貢品雪芽茶,產量稀少。
嫩香高長,鮮爽回甜,夏天必備的好茶。60克僅138元,限量發售。
「茶傳媒」幸運讀者群邀您加入
我們建了一個「茶傳媒幸運讀者群」。
我們會在群裡不定期組織茶知識 、茶文化學習,贈書、送茶,也會組織一些線下活動。
如果你想加入,請關注「茶傳媒」並且轉發今天這篇文章到朋友圈,然後把截圖發給「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