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感知中國·重慶篇】 「一帶一路」上的新故事:在德國杜塞...

2020-12-11 華龍網

  杜塞道夫副市長(左四)和杜伊斯堡副市長(右一)通過AR技術感受立體的重慶。首席記者 佘振芳 攝

  華龍網12月13日14時34分訊(特派杜塞道夫首席記者 佘振芳)當地時間12月12日,由國務院新聞辦指導、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主辦的「重慶時光」城市圖片展在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正式啟動,杜塞道夫副市長蔡彭特克、杜伊斯堡副市長魯茲貝克、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總領事馮海陽、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向澤映、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黃振偉等80餘名嘉賓出席活動。

    大氣磅礴的三峽風光、不可思議的銅梁火龍、穿樓而過的軌道……在城市圖片展上,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黃振偉向嘉賓講述了圖片背後的故事。

  通過現場展示的AR技術,嘉賓們感受到了鮮活立體的重慶。杜塞道夫副市長蔡彭特克拿起手機,輕輕一掃圖片,手機裡立即播放起了重慶城市形象宣傳片。「簡直像魔術一樣,真令人難以置信!」 蔡彭特克由衷地表示,重慶太棒了,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重慶旅遊,也將加強杜塞道夫和重慶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經貿合作。

  在蔡彭特克看來,杜塞道夫與重慶的關係可謂源遠流長,自2004年結為友城以來,雙方高層往來密切,經濟合作富有成效,教育和文化機構交流頻繁。據蔡彭特克介紹,杜塞道夫目前已經成為了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的高地,目前有近500家中國企業在杜塞道夫投資興業,並從這裡輻射向歐洲其他地區。

  杜伊斯堡與杜塞道夫相鄰,也是中歐班列(重慶)的終點站。杜伊斯堡副市長魯茲貝克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歐洲重要交通物流樞紐,杜伊斯堡近年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以中歐班列(重慶)為渠道,擴大同重慶在各領域的合作,「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想辦法將回程班列裝滿貨物。」魯茲貝克表示。

  蔡彭特克和魯茲貝克一致認為,「2017感知中國·重慶篇——德國行」活動充分展現了雙方充滿活力與生機的友好關係,有助於促進德中文化和經貿交流,增進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

  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總領事馮海陽表示,「重慶時光」城市圖片展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重慶作為一個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邁向中國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堅實步伐,彰顯了「中國夢」在巴渝大地的生動實踐。

  據悉,此次圖片展還將在北威州多地進行巡展。馮海陽說:「相信這種形象直觀、通俗易懂的交流活動,不僅有助於提高重慶在德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能夠為推動雙方民間相知相交發揮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借船出海,重慶與杜塞道夫企業相約掘金「一帶一路」
    借船出海,共敘一帶一路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今(24)日上午,「感知重慶·2018德國企業家重慶行」中德企業家重慶對話會(以下簡稱,對話會)在融匯麗笙酒店舉行,重慶與杜塞道夫市的上百位企業家們相約一帶一路,共掘發展商機。
  • 【一帶一路·重慶篇】渝新歐鐵路串起對外開放 助力重慶駛入國際...
    這班始發自中國重慶,終點為德國杜伊斯堡的列車,先於「一帶一路」倡議而行,又因「一帶一路」倡議而發展、壯大。  搭建中歐貿易綠色通道 開放「腹地」變「前沿」而在2011年以前,既不沿邊、又不靠海的重慶,還在為怎樣吸引跨國筆記本電腦企業在重慶布局而發愁,打通一條通往歐洲的國際鐵路大通道似乎迫在眉睫。  從2011年起,在重慶市政府和國家相關部門的努力推動下,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海關籤署「一卡通」協議,推行「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內陸直通式通關模式。
  • 「一帶一路」上的郵政合奏
    2017年5月,中國郵政發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紀念郵票1枚。  「這些年來,僅通過專項融資業務,郵儲銀行就對西部地區的鐵路、公路、電網、水利、農業等重點項目累計投放4000多億元,並為中國鐵路總公司提供2000多億元資金,支持國內重大鐵路及『一帶一路』跨境高鐵網建設,推動『一帶一路』沿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 「一帶一路」的義烏故事,從這裡開始
    2017 年1月1日零時,滿載34個貨櫃「中國製造」的X8024/X8065次中歐班列(義烏—倫敦)從鐵路義烏西站鳴笛駛出。這是東方小城義烏,用自己的方式向「一帶一路」倡議發出了新年第一聲。5月13日,43歲的火車司機周莘偉按響汽笛,新的一趟中歐班列滿載著50個貨櫃的「中國製造」駛出義烏鐵路口岸,駛向1.3萬公裡之外的馬德裡。
  • 俞正聲致信祝賀「2017感知中國——中國西部文化埃及行·新疆篇...
    新華社開羅7月6日電  當地時間6日晚,「2017感知中國——中國西部文化埃及行·新疆篇」在埃及首都開羅哈耐基爾藝術中心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致信表示熱烈祝賀。  俞正聲指出,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埃及等絲路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2016年初,習近平主席對埃及進行了歷史性訪問,雙方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協議。今年5月,中國政府在北京成功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邁向更好的未來提供了新的模式,也為中埃關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 一帶一路重振這座城 市長:我們是德國的中國城市
    現在中國倡導的跨越歐亞的「一帶一路」倡議突出了杜伊斯堡這個內陸港的重要性。在這裡,貨運列車直抵萊茵河畔,列車貨物被裝船,或者送進巨大的倉庫(每個庫房有足球場大小),或再由火車或卡車轉運到希臘,西班牙或英國。
  • 渝新歐,一條鐵路連起的「一帶一路」
    渝新歐班列起點,重慶團結村鐵路貨櫃中心站。  央視網消息(記者 高宇婷)渝新歐班列是我國所有中歐班列中開行最早、開行數量最多的班列。截至目前,渝新歐班列共開行1075班,去程740班,回程335班。  這班始發自中國重慶,終點為德國杜伊斯堡的列車,先於一帶一路倡議而行,又因一帶一路倡議而發展、壯大。
  • 「一帶一路」上的追夢人
    倡議來自中國 成效惠及世界「一帶一路」上的追夢人這裡是印度。正如習近平主席2017年1月17日在達沃斯論壇年會開幕式上所講的那樣:「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效惠及世界。企業發展和壯大的背後離不了國家的支持,目前對泰投資中國排名第二,估計很快就是第一了!」回看這10多年來走過的路,吳廣雲坦承「小有成就感」。藉助「一帶一路」的東風,我國民營企業意氣風發,開啟集群式「走出去」的新航程。「從歐洲的生產線到火車裝運,下了火車再運到中國的門店,汽車開行的距離不到100公裡。」
  • "一帶一路"旅遊大數據:重慶客源地排名全國第5
    入境遊客最喜歡的十大目的地   近日,中國經濟信息社與攜程旅行網聯合編制發布的《2018「一帶一路」旅遊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表明,在「一帶一路」遊客出發地排名中,重慶位居全國第五;在「一帶一路」
  • 中歐班列成「一帶一路」上「新郵差」
    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導(文/李勇 趙宇飛)上千噸郵件有了新通道每周二和周五,來自全國各地的國際郵包,搭乘著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團結村站出發。它們將在約10天後抵達立陶宛維爾紐斯,再分撥至西班牙、法國等30多個歐洲國家。
  • 觀察丨從奧地利、瑞士、德國,看歐洲國家參與「一帶一路」的不同訴求
    中國方面,李克強總理2017年訪問德國,緊接著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在德國漢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二次峰會。此外,中德兩國政府首腦也共同出席其他重大外交場合。▲2019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瑞士聯邦財政部和瑞士聯邦經濟、教育及科研部共同籤署《關於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 眾行以致遠 習近平指揮「一帶一路」交響樂之合奏曲篇
    共商新理念:獨行快、眾行遠  2017年3月下旬,紐西蘭與中國籤訂了一系列升級版貿易協議。它是中國與發達國家籤署的第一份類似協議,標誌著越來越多發達國家的強力音符,開始次第匯入「一帶一路」合奏曲……  能夠合奏的基礎,是節奏與曲調的一致。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 日媒:日本企業積極搭乘中國「一帶一路」快車
    日媒:日本企業積極搭乘中國「一帶一路」快車  [中國那些事兒]運輸時間大幅縮短!日媒:日本企業積極搭乘中國「一帶一路」快車 日本企業搭乘中國「一帶一路」快車。圖片來源:日本時報網站截圖  中國日報網10月17日電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改善區域合作和促進區域互聯互通。
  • 「感知中國」系列活動在德國首都柏林陸續展開
    「感知中國」系列活動在德國首都柏林陸續展開 2017-07-06一系列活動本周在德國首都柏林陸續展開,為德國民眾獻上豐盛的中華文化盛宴,讓德國民眾多角度、近距離地感知中國、體驗中國。  「感知中國·匠心冶陶」景德鎮陶瓷文化展、「最美中國人」美術作品展5日在柏林開幕。此外,編鐘樂舞演出、環球燈會漢堡展等一系列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也正在此間舉行。  德國柏林皇家陶瓷工坊董事長沃特曼指出,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有其獨特性。
  • 【大派送】2017年杜塞美食節超多免費餐券等你拿
    杜塞歡迎你~大杜塞不止有聞名全德的日本節,我們中國吃貨也不差,硬生生搞了一次杜塞小吃美食節。我們此次從涵蓋33家杜塞中餐館feinfood美食網上精選了一批有代表特色的杜塞美食小吃店,每家精選一到兩道特色菜、吃貨進店必點菜;「吃不只是吃,還有背後的故事」我們也派出市場部員工一一對接、採訪餐廳歷史;此外,感謝餐廳的大力配合,提供了很多的免費餐券,分發給北威州甚至是全德的粉絲,只要你有空,你都可以攜帶餐券進店免費品嘗招牌菜!
  • 孔帆:「一帶一路」進歐洲,小國「親華」歐盟德國慌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孔帆】 近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出爐了一份報告,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打造巴爾幹絲綢之路》,讓歐盟和一些國家的領導人有些坐不住了。 這份報告稱,近年來,中國資本正大規模湧向歐洲,許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基礎設施項目都吸引了中國投資者。在巴爾幹地區,這一趨勢尤為明顯。
  • 《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泰文版首發式暨中泰高端智庫對話會...
    《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泰語版揭幕儀式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李敏、房文雨、蔡雨 ):3月14日,《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泰文版首發式暨中泰高端智庫對話會在曼谷舉行。
  • 海外丨​「一帶一路」幫德國這座城市走出「停滯的20年」
    現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助力下,杜伊斯堡正走上新的轉型之路。近幾年,坐落於德國北威州魯爾區的杜伊斯堡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普通民眾、企業的視野中。許多中國企業開始在這座城市「安營紮寨」,杜伊斯堡市長索倫·林克也驕傲地將他的城市稱為德國的「中國城」。杜伊斯堡成為「中國城」的歷史並不太長。
  • 《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泰文版在曼谷首發
    光明日報曼谷3月15日電(記者付志剛)3月14日,由中國外文局、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指導,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中國報導社、泰國國家研究院和泰中記者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泰文版首發式暨中泰高端智庫對話會在泰國曼谷成功舉行。
  • 《你好,一帶一路》視頻拍攝背後的故事
    此時,距離「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結束已經超過一個月了,我們採訪攝製的微視頻《你好,一帶一路》也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順利播出。  2017年的4月和5月,是一段難忘的歲月。在4月,為了做好高峰論壇的預熱報導,我們在6天之內採訪了73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的青年精英代表。6天時間不長,卻發生了許多值得銘記的故事。他們為何要問好「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