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東關鎮,有一份即將消失的記憶——來自印尼的美食九層糕,你吃過嗎?

2021-02-27 永春人

在永春東關鎮,還有另一份即將消失的記憶。我們把它化為一份來自印尼的美食譜。

印尼九層糕

上世紀60年代,在海外受排擠的華僑陸續歸國,其中一批被安置到永春的五個農場管理區,如今橋屬僑眷多集中住在東關鎮的東華社區。

我們去找一位李阿姨,她是公認將印尼美食傳承得比較多的一位僑眷。因為她的婆婆叫巴以色,是為數不多跟著丈夫來到中國的印尼媽媽,3年前去世。

丨九層糕

這位印尼媽媽很不容易,到中國以後,丈夫朱先生沒幾年就過世。她自己一人帶大四個孩子,很早就將印尼飲食製作教給兒女兒們。「以後我不在了,你們還能吃到這些味道。」這是一位母親最溫暖長情的叮嚀。

因為鄉愁難離,巴以色在自家庭前院後種了各種印尼植物,咖啡樹、檸檬樹、香茅草、蘭姜,這些都是在做飯煮菜過程中常要用到的香料。而香料和顏色,也是印尼人最無法割捨的美食體驗。

丨咖啡樹

丨檸檬樹,可直接放在鍋中翻炒

丨蘭姜

丨香茅(李阿姨) ,可直接放在鍋中翻炒

丨嘰哩嘰哩

現在李阿姨最經常做的印尼美食包括九層糕、木薯餅、嘰哩嘰哩、咖喱粉、沙爹粉等,會有人找她下訂單,一年到頭,倒也讓李阿姨忙個不停。趁著過年,我們讓李阿姨為我們演示了九層糕的做法。

材料(可等量遞減):

木薯粉:2斤   白砂糖:1.5斤  米粉或麵粉:一平碗

椰子粉:100g   熱水:1湯盆  涼水:2湯盆

調色液:板蘭綠、玫瑰紅、可可粉

製作步驟詳見視頻

來源:花巷

點擊右下角「寫留言」參與討論!

喜歡這文章,點個❤吧!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歷史消息

關注可用關鍵字進行搜索。

相關焦點

  • 東關鎮印尼風味小食:彩虹千層糕
    對東關鎮不是很了解的遊客常常會在食物上遇見驚喜。  彩虹千層糕是一道風靡東南亞地區的小吃,由於它的考究和精緻,當地人把它視為珍貴糕點,在重大節日用以待客。而在上世紀60年代,大批華僑回國,其中就有一部分定居在永春東關鎮,跟著歸僑回來的,就包括了東南亞的各種美食。
  • 3種即將消失的農村美食,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你吃過嗎?
    3種即將消失的農村美食,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你吃過嗎?很多人生活在農村的話,對於農村很多的野味都會十分的熟悉。當然現在很多農村的野生菜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喜歡,農村少見的野菜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3種即將消失的農村美食,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你吃過嗎?不知道你是否吃過呢第一個就是甜杆,但是相比於現在的甘蔗那麼甜呢麼大之外。甜柑的味道是比較寡淡的,而且顏色呈現黃綠色的。這其實是玉米杆的一種。很多農村的小朋友會專門找這種玉米杆品嘗味道甜甜的。
  • 「彩虹」千層糕吃了停不下 印尼美食與你一起享年味
    本報訊 (記者 張君琳 戴涵琦 通訊員 林泉城 林小樂 實習生 歐陽星 文/圖)在永春縣東關鎮的東華社區,住著不少印尼歸僑及其後代。逢年過節,他們都會通過製作具有印尼特色的千層糕,還有俗稱「嘰哩嘰哩」的小吃,迎接新年的到來。
  • 好像出了溫州,就沒有九層糕了……
    寒露已過,代表秋季時節正式開始。正巧昨天下了一場雨,此後真是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了。十一過後,大家打趣地說著,今年的節假日也算過完了。但回頭發現,還有一個即將到來的傳統節日——重陽節。自從在開封看過「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壯景,此後每到這個時節,我都會想起這首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 「高」與「糕」,泰順重陽節為何登高,為何吃九層糕?
    ▲白雲尖雲海(包林森/攝)清末民初永嘉詩人楊淡風有一首《送登高》:外婆外舅送登高,引得兒童樂意陶惟有吾夫心膽怯,工詩不敢再題糕詩中的「登高」指的是重陽糕,糕與高諧音,吃重陽糕被賦予登高之意,特別平原地區,人們以吃重陽糕來代替登山。
  • 一層一層又一層,九層糕這美味又暖心的民間小吃
    對於泰順人來說,享用泰順小吃不僅吃的是一種美味,更多的是包含著一種濃濃的鄉情。泰順小吃遍布街頭巷尾,這裡有各種滋味厚重的民間土菜——土豆煎餅、地瓜絲團、泥鰍湯等都是最草根的美味,而這裡金燦燦的九層糕則是本地人非常喜愛的早餐之一。
  • 醞扎豬蹄、盲公餅、九層糕……這些廣東佛山美食,您吃過嗎?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美食之鄉」,粵菜發源地之一 。那麼佛山有哪些經典美食呢?醞扎豬蹄醞扎豬蹄又叫佛山扎蹄,有兩種形式,一是用整隻豬手醞制而成;一是用豬腳開皮,抽去腳筋和骨,再用豬肥肉夾著豬精瘦肉包紮在豬腳皮內醞制。所謂醞,就是用慢火煮浸。
  • 廣東美食做法:佛山九層糕的做法步驟!
    佛山九層糕是一種廣泛流行在廣東省佛山、南海一帶的地方特色甜米糕小吃,做工講究。
  • 僑鄉的印尼美食
    取下牙籤,扒開被烤得已顯綠褐色的香蕉葉,潔白的糯米條裡滲出了棕色的肉粒和肉汁,一時間,蕉葉的清香、糯米的甘香,還有豬肉的濃香,相互滲透纏繞,絲絲縷縷往你的鼻子裡鑽,讓人不由得食慾大開。輕咬一口,糯米香軟可口、肉餡鹹香宜人,令人回味再三。除了糯米條,黃瑞豐還擅長做九層糕。
  • 泉印尼華僑制彩虹千層糕 嘰哩嘰哩不停嘴
    泉州網(微博)-泉州晚報訊 (記者張君琳 戴涵琦 通訊員林泉城 林小樂 實習生歐陽星 文/圖)在永春縣東關鎮的東華社區,住著不少印尼歸僑及其後代。逢年過節,他們都會通過製作具有印尼特色的千層糕,還有俗稱「嘰哩嘰哩」的小吃,迎接新年的到來。
  • 印尼點心千層糕,不僅顏色好看,吃起來更是香甜
    但是到了現在,由於工作的原因時間非常緊迫,大家可能就會沒有時間去學習做飯,基本上都是點外賣,吃快餐,這樣就忽略了美食的真正意義。今天小編來教大家做一道非常具有東南亞特色的美食-千層糕,千層糕在印尼家喻戶曉,因為做出來層次豐富,香甜可口,所以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吃的一道點心。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教程,大家可以跟著教程試著做一下。
  • 九層糕:兒時的美味記憶 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溫州網訊 九層糕,亦稱九重糕,是一種有著長長久久美好寓意的特色糕點。  提起九層糕,很多蒼南人會說:我是吃著媽媽做的九層糕長大的。  每逢臨近七月半,蒼南人便會開始張羅著做九層糕。他們先將一些乾淨的稻草曬乾,然後堆起來。再點一把火燒成灰。
  • 江南特色小吃「梅花糕」,入口甜而不膩,鬆軟可口,你吃過嗎?
    在很多江南人的印象中,梅花糕是記憶深處的美食,小時候上街趕集,總會看到有人在街頭支起一個爐灶和蜂窩狀的模具,在那叫賣梅花糕,倘若能吃上一個,便心花怒放。梅花糕是江南著名的風味特色小吃。據說,梅花糕源於明朝,發展到清朝時成為江南地區最著名的特色糕類小吃。
  • 10個南寧人,9個都聽說過這個美食.....
    貝媽媽廚房的大廚們是一群漂洋過海來自臺灣、對臺灣美食有獨到見解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興趣,那就是吃!黃金糕來源於印尼,是風靡印尼的十大糕點之一。黃金糕本名蜂窩糕,發源於南洋,是南洋娘惹糕的一種。黃金糕是娘惹糕流傳至廣東之後的別名。黃金糕之所以在百糕之中能稱作黃金糕,是因為該糕的工藝和發酵以及烘烤要求非常高,切開來看可見細密的蜂窩孔,切片面如魚翅絲狀,糕底不焦,整塊糕呈金黃色。其口感香糯柔潤,有Q勁,且椰香十足。
  • 有一種鄉愁,叫永春的河
    很多人因為這首詩,認識了永春;很多人因為看到永春的河,喚起了鄉愁。「只要是桃溪水流過的地方,就是我的故鄉。」這是余光中對故鄉的深情,也道出水之於故鄉非同一般的意義。永春的河,流淌著詩的韻律,也浸潤著家的記憶。
  • 150年歷史的「美且有」即將消失,雪片糕、豬油膏......
    「還記得豬油膏、雪片糕、花生糕嗎?」以前過年過節的時候,家裡總少不了的,就是那些甜甜的糕點了。當百年老品牌即將消失,幾位在美且有工廠中工作了半輩子的老職工,選擇在下杭路開起新的門店,繼續售賣廠裡的糕點。
  • 印尼華僑美食小吃有哪些?作為吃貨不能不知道的美食
    正所謂雲南有些地方是印尼歸國華僑,他們做的美食可謂是一絕,作為島國之一的印尼,他們的美食是十分有特色的。1、印尼斑斕九層糕印尼斑斕九層糕是具有特色的美食,十分Q彈,伴有斑斕葉香甜的味道,由斑斕香精(紅和綠)調配成紅色粉漿和綠色粉漿,木薯粉、粘米粉、椰漿調成白色粉漿,一層一層上鍋蒸,成品十分好看又好吃。
  • 上饒廣豐特色美食「廿四都糖糕」,香甜軟糯,你吃過嗎?
    廿四都糖糕根據自己的食量,叫店家切上一塊,直接上手就可以開吃了。糖糕除了趁熱直接吃,也可以用茶油煎著吃,別有一份風味。廿四都糖糕滑嫩可口、老少皆宜,帶著一股山村田園氣息的香味。廿四都糖糕,採用多種天然配料,經傳統的工藝和配方,再加以現代科學的生產流程精心加工而成,保持了產品特有的原味,使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帶有山村田園氣息的香味。小夥伴們,上饒廣豐特色美食「廿四都糖糕」,香甜軟糯,你吃過嗎?
  • 海口有個「印尼村」 從舌尖上喚醒南洋的記憶
    從上世紀60年代歸國至今,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如今他們仍然保留著原來的生活方式,說印尼話、唱印尼歌、跳印尼特色舞蹈及製作印尼美食等。    印尼人擅長製作各色糕點,九層糕、黃金糕、椰子餅、千層蛋糕、印尼年糕、炕餅……可謂花樣繁多。印尼歸僑們回國時,也帶回了製作印尼糕點的手藝。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會準備各色美味的印尼糕點歡慶節日。
  • 永強名小吃:九層糕——濃鬱香甜的鄉土味道
    大家都知道永中街道寺前街北頭橋有百年歷史的寺前餛飩是溫州的名小吃,具有湯清、皮薄、肉鮮、味美四大特色,又加上翠綠誘人的蔥花、紅黃色的蛋絲、黑紫色的紫菜做澆頭,秀色可餐,湯清見底,香氣撲鼻,路過此地,駐足美美的吃上一碗。今天,我們有幸走近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永強傳統技藝名小吃九層糕,讓你解饞。  ——九層糕年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