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新藥中國區以外全球權益,核心產品管線拓展至大分子生物藥領域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12月1日,藍鯨財經獲悉,索元生物成功獲得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吳中醫藥」)的一類新藥抗癌新藥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現命名為DB108)的除中國地區以外的全球權益, 包括DB108的開發、製造、使用、經銷DB108的獨家許可。

據介紹,DB108此前已由吳中醫藥2017年於中國完成了III期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臨床試驗,該試驗證實了DB108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儘管DB108對比化療對照組在中位總生存期中未顯示出顯著差異,但其III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出DB108在中位無進展生存期中展示出顯著療效,而且中位總生存期在部分亞組人群中顯示出優異的療效。

索元生物董事長羅文表示:「我們將通過全基因掃描平臺技術開發出具有針對性的生物標誌物以預測DB108療效,並通過國際臨床試驗將DB108推向全球市場。DB108是索元生物首個引進自中國醫藥企業的新藥,我們期待其成為一款源自中國的全球首創新藥。」

索元生物首席商務官Michael Haller表示:「我們很高興今天順利引進DB108生物抗癌新藥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一類新藥。該管線是索元生物第七個處於臨床研發後期的產品,也是索元生物的首個大分子生物藥,本次引進使索元生物特有的全基因掃描平臺技術開闢了在大分子生物藥領域的研發應用。」

吳中醫藥董事長姚建林表示:「索元生物是一家具備超強生物標誌物研發能力的精準醫療領軍企業,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注射液是吳中醫藥潛心研發的一類新藥。此次能與索元生物達成合作, 這是雙方優勢與機遇的精準對接,又是相互合作、互利共贏的深化融合,為繼續推進該項目的研發提供了開創性的解決方案,期待通過本次合作產生創新性成果。」

官方資料顯示,索元生物是一家新型的、以快速有效的模式開發一類新藥的精準醫療領軍企業。其核心策略是從國際大藥廠引進經過臨床後期試驗證明其安全性且顯示對部分患者有效的新藥,利用其獨創的生物標記物平臺技術在殘餘的臨床樣本中找到可預測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記物。通過這些新發現的生物標記物作為伴隨診斷來篩選患者,從而能夠在敏感患者中重新開展臨床試驗,優化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提高新藥開發的成功率,達到以較低的成本、較短的時間開發創新藥的目的。

相關焦點

  • 精準醫療企業索元生物獲抗癌新藥權益,核心管線擴展至大分子生物藥
    來源:億歐作者:秘叢叢億歐大健康12月1日獲悉,索元生物宣布成功獲得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吳中醫藥」)的一類新藥抗癌新藥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現命名為DB108)的除中國地區以外的全球權益,包括DB108
  • 大分子生物藥的大機會
    本期我主要聊聊大分子生物藥,我認為這是未來十年最具有投資價值的領域,目前相關龍頭股處於低位,正是布局良機。  國際上的生物製藥有很多分支,如化藥、小分子化藥和小分子生藥等。現在全球十大最暢銷藥中,有8個是大分子生物藥,在這8個大分子生物藥中又有6個單抗藥。
  • 布局全產業鏈CDMO,臻格生物加速大分子生物藥研發和產業化進程
    本輪融資由濟峰資本領投,IDG資本、同創偉業、KIP資本、君信資本、國方母基金跟投,資金主要用於公司人才引進、研發中心拓展、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GMP生產基地建設及美國研發實驗室建設。臻格生物成立於2017年11月,位於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是一家從事大分子生物藥CDMO業務和培養基配方開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致力於為國內外優秀的生物醫藥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CDMO技術服務,核心業務為大分子生物藥研發、CDMO服務、哺乳動物細胞培養基開發及生產等。
  • 中國1類新藥研發管線速覽 — 東陽光藥
    東陽光藥是一家專注於抗病毒、內分泌、心血管、抗腫瘤等疾病治療領域進行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製藥企業,是東陽光集團旗下的國內製劑平臺;是中國首家自主研發、自主註冊,同時通過美國FDA、歐盟、世界衛生組織、澳大利亞、中國CFDA多重GMP認證的中國製劑成品藥生產企業;其前身為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2015年5月11日改制為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自主研發大分子生物藥走向全球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和美國禮來製藥集團18日共同宣布,雙方將擴大關於PD-1單克隆抗體免疫腫瘤藥物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全球戰略合作,達伯舒將惠及全球腫瘤患者。根據協議,信達生物將授予禮來製藥達伯舒在中國以外地區的獨家許可。
  • 廣州新藥衝刺「全球新」,30多個一類新藥進入臨床
    廣藥拿下我國近二十年來唯一成功獲批的頭孢類1.1類新藥臨床批件,填補了國內頭孢類藥物的空白;引入了多位諾獎獲得者,加快生物藥布局;廣州企業研發首個獲批上市糞便DNA腸癌檢測試劑盒……在廣州,八大新興產業之一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快速發展,
  • 屬於大分子生物藥的時代!未來要投生物科技還是生物製藥公司?
    隨著藥物的迭新換代,藥物已經從小分子化學藥基本進入到大分子生物藥新時代階段。而在生物藥時代投資業界通常以「Biotech」和「BioPharma」來界定創新藥企業的兩種不同發展模式。
  • 從篳路藍縷到軍備競賽,康寧傑瑞做生物藥的Alpha潛力有多大
    目前康寧傑瑞共引入7名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1.33億美元(約10.37億港元)股份,其中包括以「小分子製劑創新」和「國際化」兩個標籤為業界所熟知的綠葉製藥(02186-HK)。筆者留意到,近日綠葉製藥在生物藥領域的動作不斷,而這次對康寧傑瑞的戰略性投資更是符合轉型的邏輯。那麼,對於這家尚未盈利的生物製劑平臺的藥企來講,它的看點又在哪裡?
  •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創始人暢談20年新藥研發經驗
    啟愈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QureBio」,下稱「啟愈生物」) 註冊於上海自貿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大分子生物藥的研髮型公司,目標是針對中國和世界的難治的癌症、自身免疫等疾病領域開發治療新藥造福患者。啟愈生物的創新平臺包括噬菌體展示技術平臺、雜交瘤抗體人源化平臺、單域抗體平臺和抗體工程等。
  • ...通過「仿創結合」構建產品的高技術壁壘,加速細分領域產品進口...
    主要產品擁有較高市場份額 經營業績持續成長 苑東生物以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藥製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營業務,並已布局生物藥領域。公司已成功實現20個化學藥製劑產品和14個化學原料藥產品的產業化,產品涵蓋麻醉鎮痛、心血管、抗腫瘤、消化、兒童用藥等重點領域。
  • 科興製藥即將亮相科創板攜多重優勢領跑生物藥賽道
    科興製藥深耕生物藥領域二十多年,目前已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生物藥研發體系,覆蓋從藥物發現、藥學研究、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至產業化的全過程醫藥創新能力,擁有菌種技術平臺、重組蛋白分泌表達技術平臺、重組蛋白藥物產業化技術平臺、長效重組蛋白技術平臺、微生態製劑研發及產業化技術平臺等核心技術平臺。
  • 步長發力8個生物1類新藥 5個或衝擊全球$10億市場
    此次公布的10個在研生物藥中,有8個為1類新藥,其中3個已經進入了臨床階段,最快的一個產品有望在2021年上市。8個在研1類生物藥,5個有望衝擊全球$10億市場表1:步長製藥在研生物藥品種(來源:上市公司公告)表2:已上市同靶點藥物市場銷售情況(來源:上市公司公告、米內網跨國上市公司銷售)此次公布的10個在研生物藥中,有8個為1類新藥,其中代碼為PTH、EPO以及BC001的三個項目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 亞盛醫藥聯手君實生物探索小分子藥物與PD-1聯合用藥
    PD-1腫瘤免疫作為一種廣譜抗腫瘤療法,吸引了國內眾多藥企紛紛布局,開發各種各樣的適應症。作為明星藥品,PD-1藥物是大分子抗體類生物藥的一員。當PD-1遇上小分子藥物,會有什麼「化學反應」?大分子藥物(macromolecules),又稱生物製品(biologics),是指採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獲得的微生物、細胞及各種動物和人源組織和液體等生物材料製備的生物藥,廣泛應用於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治療領域。
  • 2018年7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1類化藥批准臨床概況2018年7月,共有13個申報臨床的中國1類化藥新藥獲得了臨床試驗批件即將開始臨床一期試驗,其中6個是特殊審批品種。國內同靶點的1類新藥有6個,具體情況如下表:9SY-009SY-009由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禮來聯合研發的一種SGLT-1抑制劑,用於降低餐後葡萄糖的吸收,擬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2018年2月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受理亞寶藥業提交的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8年7月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 國內臨床階段的小分子和生物藥統計分析
    前言不久前CDE公布了《2016年度藥品審評報告》,與此同時,CFDA對在中國進行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藥物出臺新政,旨在縮短新藥在境內外上市的時間間隔。當前小分子和生物藥臨床各階段的分布如下圖所示(藥物個數雖然具體,但難免存在偏差,請注意),臨床一期的小分子和生物藥的研發比例為常見的3:2,但臨床二期和三期相應的比例卻約為1:1,主要原因是國內的在研疫苗產品就達60餘個。臨床二期研發的藥物比三期還少,這也體現出二期研發失敗率是1-3期中最高的一個階段。
  • 三生製藥2018營收超45億之後 中國生物藥如何從追趕實現超越
    正如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所稱,中國正在成為國際生物技術藥物發展的中堅力量。近年來,中國醫藥研發增速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一,創新產出快速提高。新藥研發領域的投資熱度也空前高漲。然而生物藥領域人士認為,從研發與數量上來看,國產創新生物藥與歐美還有很大差距。
  • 華領醫藥上市成事實 全球首創糖尿病1類新藥2020年或將上市
    華領醫藥是一家中國製藥開發公司,目前致力於開發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全球首創新藥口服藥物Dorzagliatin或HMS5552。上市申請書中提到,該公司的競爭優勢和投資亮點包括在臨床研發方面已經有達到概念驗證階段的全球首創新藥,具有影響全球糖尿病市場潛力。
  • 10個1類新藥、61個進口藥 2018步入「新藥年」
    據米內網統計,2018年國內共有10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61個藥品獲批進口,創造多個國內首個、全球首發、審評審批最快、研發投入最大、史上最強……截至目前,CDE共發布36批擬優先審評藥品名單,在今年獲批上市或進口的藥品中,絕大多數藥品獲得了優先審評資格,鼓勵創新的政策得以開花結果;從今年獲批上市的新藥的治療領域看,抗腫瘤藥(尤其是生物藥)、抗病毒藥物(包括B肝、C肝及HIV)是藥企們開發的重點領域
  • 25個1類新藥、6大生物藥來襲,趕超正大天晴……
    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東陽光藥有31個新藥(不含原料藥及已上市品種)在研。首個生物製品已獲批,糖尿病產品線全布局,2023年底有望再上市6個新藥;取代正大天晴主導抗病毒化藥市場,2023年底前有望上市2個C肝1類新藥;6個抗腫瘤1類新藥中,5個為替尼類藥物,正大天晴、恆瑞、豪森、石藥、齊魯等國內藥企處於替尼類新藥/仿製藥研發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