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蘑菇傘走上致富路

2020-12-25 大河網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 丁需學 通訊員 王向麗 張軍偉)12月2日,在寶豐縣鬧店鎮西楊莊村食用菌種植基地的大棚內,一排排平菇菌袋排列得整整齊齊,一簇簇水靈靈的平菇破土而出,宛如撐起的一把把灰色的小傘。

  「這些『蘑菇傘』可是我的『致富傘』,中秋節前後每天能摘2000多斤,現在每天能摘600多斤,批發價2.5元~5元不等,效益不錯!」看著嬌嫩新鮮、長勢喜人的平菇,種植戶陳亞克笑著說。

  今年42歲的陳亞克曾從事菸草育苗大棚銷售工作,在了解到大棚種植利潤空間大、經濟效益好,於是他打算回家鄉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經過市場調研,他發現食用菌在市場上很緊俏,而且種植周期短、見效快、風險小,便把目標選定在了食用菌種植上。

  2016年,他在西楊莊村流轉了4畝地,投資15萬元建起了6個蘑菇大棚種植平菇。憑著一腔熱情,身為門外漢的他從拌料、裝菌包、殺菌、接種、培養等一點點摸索。萬事開頭難,創業初期由於沒有經驗,近一半的菌包被細菌感染。不服輸的他憑著一股子韌勁和拼勁,在以後的種植過程中認真總結經驗、查技術資料、找失敗原因,邊生產邊研究,逐漸攻克了食用菌生產的一道道難題。

  掌握了食用菌種植和栽培技術後,他種植的平菇一茬接著一茬長,也長出了陳亞克致富奔小康的蓬勃希望。近兩年來,他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又流轉了8畝地,建起了15個蘑菇大棚,不但種冬菇,也種夏菇。現在他的蘑菇棚每年可產平菇15萬斤左右,純收入達20餘萬元。每天,他不僅供應平頂山市區批發市場,還在市區的另一個蔬菜批發市場租賃了門店,專業批發銷售食用菌。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他的蘑菇基地也吸收了周邊村莊10餘名村民就近務工,拓寬了群眾的就業增收渠道。

  「我們這兒緊鄰市區,種植的蘑菇不愁銷路。明年我準備再建一個標準化控溫、控光、控溼的智能化大拱棚,增加品種、擴大規模。鄉親們只要願意幹,我都會帶著大家一起致富。」看著大棚內茁壯成長的平菇,陳亞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近年來,鬧店鎮按照「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的要求,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引導種植大戶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有效增強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食用菌在天山南北撐起「致富傘」
    隨著天氣轉暖,該基地6萬包秀珍菇菌棒正冒出朵朵「小傘」,等待村民採摘後銷售。今年這些食用菌預計能為村集體帶來20萬元收益。隨著春天的到來,全疆各地蘑菇大棚裡一簇簇的「致富傘」撐起,給農戶們帶來增收希望。食用菌品種豐富,遍布天山南北
  • 河北崇禮:蘑菇棚承載希望 撐起「致富傘」
    河北崇禮:蘑菇棚承載希望 撐起「致富傘」
  • 津甘攜手築夢南梁 | 今晚報:小蘑菇撐起「扶貧傘」
    津甘攜手築夢南梁 | 今晚報:小蘑菇撐起「扶貧傘」 2020-09-25 22:2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呂梁山上,小香菇撐起「致富傘」
    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也為老百姓撐起了「致富傘」。在韋禾承包香菇大棚的石口鄉張家川村村民郭明太,便是其中一位受益者。  【石口鄉張家川村村民 郭明太】2020年我自己包了五個棚,掙7萬多塊錢,還帶動了13個貧困戶,他們現在也脫貧了。
  • 兵團第六師軍戶農場:小蘑菇撐起農戶「致富傘」
    12月16日,走進兵團第六師軍戶農場九連農工田濤的大棚,一排排碼放整齊的平菇菌包長滿了成熟的蘑菇,田濤正忙活在大棚裡燒鍋爐、查溫度,三四個工人正在對蘑菇進行採摘裝筐,標志著田濤將牛棚改造升級為蘑菇大棚並種植食用菌喜獲成功,成為該連普通農工種植食用菌的示範戶。
  • 柳城縣:工廠化栽培小蘑菇 農民脫貧走上致富路
    廣西新聞網柳州11月15日訊(鄧克軼 陳圓媛)11月13日,筆者來到柳州市柳城縣社衝鄉思鄉源種養專業合作社,10個溫室大棚整齊地排列著,大棚裡的黑皮雞樅菌和豬肚菌蓬勃生長,柳城縣食用菌產業扶貧項目落地開花結果,精準扶貧產業結出了致富的果實。
  • 湖北十堰:襪子編織脫貧夢 小香菇撐起「致富傘」
    資料圖,圖為湖北十堰鄖陽區,工廠內的智能化襪機 梁婷 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湖北十堰:襪子編織脫貧夢 小香菇撐起「致富傘」中新網湖北十堰9月26日電 題:襪子編織脫貧夢小香菇撐起「致富傘」記者 梁婷資料圖,圖為香菇產業成為湖北十堰鄖陽脫貧兜底產業,讓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張暢 攝為了讓貧困戶「搬得出能致富」,園區採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手把手為菇農傳授香菇培育技術,還免費提供加工設備保障產品銷路。
  • 種蘑菇走出致富路 滑縣農戶大棚種植蘑菇 從養殖到種植完美轉型
    種蘑菇走出致富路 滑縣農戶大棚種植蘑菇 從養殖到種植完美轉型導讀:說起蘑菇大家並不陌生,我們在生活中常見又常吃,但是說起菌類,比如香菇、平菇、金針菇等等在我們眼中食用菌是我們經常吃到的食材,而在河南滑縣李白社村李富強的眼中,食用菌不止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且還是他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李富強通過大棚種植蘑菇,實現從養殖到種植完美轉型,走出自己致富路的故事。從2007年開始,20歲的李富強就開始了自己的養殖道路,十年來,李富強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在當地已經是一名名氣十分大的養殖能手。
  • 飛閱三山一灘——太行山篇 · 「獨臂支書」撐起致富路
    飛閱三山一灘——太行山篇 · 「獨臂支書」撐起致富路 2020-10-20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家福伴你走上致富路(組圖)
    且看,重慶家福是如何讓那些不懂火鍋的人們走上致富路的創業故事。  十年滄桑育「家福」  10年前,現任重慶家福火鍋董事長朱鍾因業務出現問題,虧損了近200萬元。在那個年頭,這筆債務足以將他壓垮。「這一輩子我還得清嗎?」他心裡很悲戚。  未來的路該怎樣走?朱鍾帶著失敗的滄桑來到嘉陵江畔的古城———北碚,漫無目的地徘徊在人群中。一切都從頭開始。
  • 【決戰脫貧奮鬥有她】李曉燕:用食用菌撐起脫貧致富傘
    走進巫溪縣尖山鎮大包村食用菌種植基地,一朵朵平菇破膜而出、撐起小傘、嬌嫩新鮮,平菇、香菇、姬菇、榆黃蘑、袖珍菇……形狀不一,品種豐富。 殊不知,這不起眼的幾種菌類裡,卻蘊藏著極大的財富價值。 巫溪縣雲祥食用菌股份專業合作社裡,就上演著種植食用菌致富的創業故事。  說起專業合作社,就不得不提創始人李曉燕和丈夫孔雲。1999年,李曉燕夫婦來到福建尋找「致富經」。
  • 伊寧市養殖戶靠鴕鳥走上致富路
    這幾年,鴕鳥養殖在伊寧市部分鄉鎮開始發展起來,克伯克於孜鄉園藝村養殖戶尹秋成就通過養殖鴕鳥走上了致富路。  這幾天,尹秋成正在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他養殖的鴕鳥。尹秋成是2010年開始在霍爾果斯養殖鴕鳥的,當時他花了數萬元從深圳買回6隻種鳥,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和鴕鳥品種改良,慢慢開啟了鴕鳥養殖致富的夢想。
  • 小蘑菇撐起一座美麗搬遷小鎮
    大棚及林下種植食用菌3.6萬畝,產值突破15億元,為搬遷群眾穩定脫貧逐步致富提供產業支撐——小蘑菇撐起一座美麗搬遷小鎮文/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龍波>安龍縣蘑菇小鎮既是一個拔節生長的易地扶貧搬遷小鎮,又是一個特色農業「裂變」發展的產業小鎮。
  • 阿拉善盟:駱駝產業讓農牧民走上致富路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阿拉善盟:駱駝產業讓農牧民走上致富路天未破曉,居住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鎮巴音博日格嘎查的脫貧戶永紅一家就開始在駝圈內擠駝奶。在脫貧攻堅好政策扶持下,永紅貸款購買了48峰奶駝開始走上了發展駝產業脫貧致富之路。為了讓永紅掌握養駝技術,駐村工作隊又幫助其報名參加了農牧民創業培訓、新型農牧民技術培訓,讓他學習奶駝養殖、飼料配比、擠奶、馴化等好的經驗和做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駐村工作隊幫扶和自己精心養殖和辛勤勞動下,永紅家養的駱駝產奶量很穩定,當年僅賣駝奶的收入就達十幾萬元。
  • 小蘑菇撐起脫貧致富廣闊天地
    小蘑菇撐起脫貧致富廣闊天地  ——記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所長邊銀丙  【脫貧攻堅路上,知識分子這樣擔當】  「從紮根基層發現問題、尋找原因,到解決問題,最後一一教給農民,這條路我已經走了近30年。」30年來,邊銀丙帶領團隊跑遍全國20餘省50多個貧困縣,為當地食用菌產業把脈問診,讓扶貧產業惠民利民,小小蘑菇撐起成千上萬農民脫貧致富的廣闊天地。
  • 福建:搭上「旅遊車」走上致富路
    去年,肖紅良撐了268趟竹排,每趟收入70元,倉管員每月工資1000元,加上年底村裡旅遊專業合作社入股分紅、政府各項支農惠農補貼等,一年總收入也有4萬多元。搭上旅遊快車,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福建日報記者儲白珊 張輝) 原標題:福建:搭上「旅遊車」走上致富路 責任編輯:方迪
  • 視頻|精準扶貧:油紙傘撐起致富一片天
    「全手工製作的油紙傘,從備料到最後的晾曬,製作一把傘要經歷9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種工具,歷時半個月時間。」畢六富說。手工油紙傘的工藝非常繁瑣,製作雨傘傘骨的坯子和襯子,必須選3年以上且生長地向陽的楠竹,以確保其柔韌性。這些楠竹要鋸成50釐米長短,去掉節巴、刮青……僅坯子和襯子的製作,就有20多道工序。製作手柄、木柄和傘託,要選杉木等材料。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在南疆,不僅僅看到的是瓜果飄香,而且看到了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貧困戶的「金點子」比比皆是,紛紛念起了「致富經」,奔上了小康大道。 「賒牛」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達吾提•買買提本是庫爾勒市英下鄉的貧困戶,正當他為如何甩掉貧困帽而發愁時,得到鄉裡的一個好消息:鄉裡無償送一頭牛給他們飼養,幫助他們脫貧。
  • 長山鎮李屋村:走上扶貧致富路
    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廣州蘿崗區政協、區檢察院緊緊圍繞「強機制、穩脫貧、見成效、出典型」的總體思路,堅持幫扶民生建設與發展生產相結合、落實幫扶措施與抓好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已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110萬元,積極拓寬村民發展致富路。
  • 荒山種植覆盆子走上致富路
    點擊"農村創業致富網"關注荒山種植覆盆子走上致富路來到浙江嵊州甘霖鎮上路西村裘向東的覆盆子基地時,他正帶著遊客採摘成熟的覆盆子。更多藥材種植致富信息點左下側閱讀原文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號:nccyz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