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突出民族特色 打造最美鄉村--樺川縣朝鮮族星火村

2021-02-17 佳木斯三農之聲

大力推進村民自治。星火村深入實施「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機制,探索推行民選、民議、民建、民管的村級公益項目建設新模式。把村務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毫無保留地交給了群眾,實現了議事決策程序化、財務支出規範化、村級工作監管經常化,通過健全農村基層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大力推進農村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今年以來,星火村已有5件事項經「四議」後實施,黨員群眾提出的12條提議得到了解決,群眾對村級事項的滿意度達100%。

深入推進依法治村。星火村牢固樹立以綜治維穩促發展的思想,通過制訂村規民約,強化村務公開,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利用橫幅、標語、宣傳單等形式進行法律知識宣傳,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使村民的民主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觀念逐步形成,村民的法律意識明顯提。在農閒季節,向村民宣傳《憲法》《民法通則》《土地管理法》《信訪條例》等與農村廣大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宣傳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還採取現身說法的形式開展宣教活動,對本村發生的各種典型違法、違反村規民約的案例,通過當事人、村組參與處理的人現場說法,因勢利導,用身邊人說身邊事,這種群眾通俗易懂的宣傳形式,使群眾興趣濃厚,宣傳的效果十分明顯。

探索農村德治體系。星火村把德治貫穿鄉村治理全過程,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引導農民愛黨愛國、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倡導科學精神,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新風行動,抵制封建迷信。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和道德評議機制,成立道德評議會,開辦道德講堂、文化禮堂等,開展德孝主題文化活動,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在村委辦公室、村公共場所、人員密集場所等顯著位置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圖版、朝鮮族家風家訓等宣傳標語,星火村共計懸掛條幅14處、宣傳圖版17處、字塊標語12處,繪製朝鮮族傳統民畫。形成鄉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樺川縣星火村:星火燎原照亮致富新出路
    東北網6月13日訊(記者 王春穎)隨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導活動第一小分隊的腳步,11日,記者來到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農戶的「小菜園」。星火村特色村寨民宿項目。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康星火「燎原」星火村
    60多年前,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個具有合作經濟雛形的農業合作化村莊。在奔向小康的徵程上,星火村正在傾力打造融合農業、旅遊、文化產業於一體的、具有朝鮮族民俗特色的美麗村寨。披荊斬棘的「老星火」,敢為人先趟新路。
  • 樺川星火村從集體農莊變身風情小鎮
    門球場裡,幾名身著傳統民族服飾的星火村村民正在悠閒地揮桿擊球。蔣國紅攝黑龍江日報7月12日訊 一幢幢整齊的樓房、一條條乾淨整潔的街道、一張張幸福的笑臉、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一幅朝鮮族風情的畫面映入眼帘。
  • 「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7000萬打造特色民俗村寨引年輕人回鄉就業
    身穿民族傳統服飾的星火村村民在打門球。 張興龍 攝中新網佳木斯6月14日電(姜輝)碧綠的稻田、整齊的樓房、乾淨的街道、幸福的笑臉……11日下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黑龍江報導組走進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
  • 稻香襲人 人氣爆棚 ——佳木斯「東極之秋」暨樺川縣第二屆稻香
    10月15日,當全國人民還沉浸在慶祝祖國七十華誕的喜慶和大國成長的自豪中,黑龍江省樺川縣人民又迎來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稻香節。15日上午,佳木斯「東極之秋」暨樺川縣第二屆稻香節在樺川縣啟幕。在稻香節嘉年華活動中,東極之秋圖片展、家鄉特色土特產、鄉鎮產品特賣、網紅推介、遊戲互動、民俗小吃,讓外地朋友、縣城百姓流連忘返,這裡熱鬧非凡。從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樺川縣星火鄉星火村種植出的星火牌大米,到如今作為樺川地理保護標誌的主打品牌,「星火大米」在此次稻香節裡大放光芒。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黑龍江佳木斯樺川縣:拔掉窮根 送走窮神
    黑龍江佳木斯市樺川縣在脫貧攻堅實踐中,堅持走脫貧攻堅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之路,創新扶志扶智「思想扶貧」載體,激活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拔掉思想上的窮根,送走精神上的窮神,走向共同富裕的小康生活。  「黑三星村」變成示範村  蘇蘇村,赫哲語義為草木茂盛的地方。「人閒,心散,幹活就犯懶」,村民曾這樣形容村裡的風氣。
  • 黑龍江省21個村擬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名單|尚志市魚池鄉新興村...
    記者從市有關部門獲悉,《關於公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的公告》近日發布,此次全國共有680個鄉村被列入第二批名單,其中,黑龍江省有21個鄉村上榜,尚志市魚池鄉新興村入選其中。建設了入村民俗特色門牌樓、新興村內河景觀帶和村民休閒文化廣場等標誌性建築。
  • 【美麗樣板】樺川縣悅來鎮孟家崗村李萍:美麗庭院鼓起咱家「錢袋子」
    2016年,我和丈夫在自家的小院創立了關東印象特色養殖專業合作社,開辦了集養殖、種植、休閒餐飲於一體的關東印象生態農莊。今年,市、縣兩級婦聯開展了「最美示範庭院」創建,我積極參與,加大投入,打造特色,經推薦評選,我家小院上榜市級「最美示範庭院」,成了網紅打卡地,我感到特別的欣喜和振奮。「最美示範庭院」創建,不僅改善了咱農村農戶自家的居住環境,轉變了生活理念,更促進了鄉村特色致富產業的發展。
  • 【美麗鄉村】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的美麗蝶變 ——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走向小康生活的實踐探究
    今昔對比看變化建國初期(1951年),星火村農民人均收入160.48元,住的是泥草房,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困難;農業總產值53340.62元,村集體收入712.02元,種植收入53340.62元。改革開放初期(1986年),星火村農民人均收入680元,已經有75%的農戶住上了磚瓦房,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農民生活明顯改善;農業總產值38萬元,村集體收入5.7萬元,種植收入38萬元。進入新時代,星火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2019年,實現人均收入2萬元,農業總產值416萬元,村集體收入58萬元,土地集中流轉收入358萬元,外出務工收入1776萬元。
  • 「突出區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提檔升級!」肖友才在...
    他強調,要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決策部署,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全域旅遊為抓手,突出區域特色和民族文化,不斷加強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全州鄉村旅遊發展提檔升級。
  • 惠安縣將實施72個美麗鄉村建設 打造山海景觀的特色村鎮
    打造2個特色小鎮。  選擇小岞鎮、輞川鎮的部分區域作為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的試點。小岞鎮將突出「中國惠女之鄉、文化藝術小鎮、旅遊休閒集鎮、濱海特色漁鎮」,構建集藝術寫生、攝影創作、民俗風情三位一體的旅遊文化藝術景區;輞川鎮規劃5平方公裡左右區域,以輞川古街、古橋修復保護利用、許厝-許埭濱海溼地水鄉生態公園、峰崎村周邊現代觀光設施農業等為三大主題,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園區,創建古街影視文化、生態水鄉觀光小鎮。
  • 嘉興鳳橋鎮星火村:規範垃圾分類,共建美麗鄉村
    浙江在線12月14日訊(通訊員 陶雨婷)嘉興鳳橋鎮星火村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從2018年12月份開始正式實行。村民們通過登陸垃非平臺,對自己家的垃圾桶拍照再上傳平臺獲得積分。為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星火村組織舉辦周期性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獎品活動,還會在公示欄中及時公布每戶參與垃圾分類的積分情況。
  • 黑龍江樺川發展多種特色產業,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探索新路促增收...
    核心閱讀  黑龍江省樺川縣多措並舉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在壯大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不斷探索致富新路;發揮資源優勢,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帶動農戶持續增收;實行積分激勵,樹立脫貧典型,開展技能培訓,扶志又扶智,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 通化縣探索「精品五特」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近年來,通化縣積極探索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的發展路徑,圍繞「精品五特」大做文章,精心打造了一批民居特色突出、產業支撐有力、民族文化濃鬱、人居環境優美、民族關係和諧的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抓特色謀劃部署,打造精品村鎮  通化縣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工作,把少數民族民俗村建設、保護與發展和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民族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和現場觀摩會,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健全工作機制。
  • 贛州大力建設整齊潔淨美麗鄉村 打造鄉村生態旅遊品牌
    近年來,贛州市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宜居和諧的鄉村環境,發展鄉村經濟帶動農民致富,扶持和鼓勵鄉村文化的繁榮多樣化。贛州鄉村生態旅遊與美麗鄉村有機結合 打造特色精品文化最近,該縣從2015年全國品牌推介暨旅遊項目投融資大會上捧回「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名縣」和「中國最美鄉村旅遊目的地」兩塊獎牌;日前,經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該縣丫山鄉村生態園被正式授予「江西省5A級鄉村旅遊點」。   以鄉村旅遊帶旺人氣,推進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和產業扶貧,大餘在贛南蘇區振興發展中,作出了加速鄉村旅遊崛起的探索實踐。
  • 27個民族聚居地火了鄉村遊
    新華網 曹楨攝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背倚大興安嶺,面眺松嫩平原,有森林、草原、溼地、河流等豐富的生態資源,居住著漢族、蒙古族、鄂溫克族、朝鮮族、回族、滿族等27個民族。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成為阿榮旗旅遊業特色招牌。查巴奇鄂溫克族鄉是阿榮旗4個少數民族鄉之一,以鄂溫克族為主體。
  • 突出民族文化元素 打造一流特色小鎮
    原標題:突出民族文化元素 打造一流特色小鎮 本報訊(記者 張瀟予) 8月16日,省政協在昆明舉行「突出民族文化元素 打造特色小鎮」專題協商會。 省政協主席李江主持會議並講話。她強調,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雲南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特色小鎮的獨特優勢和潛力所在。
  • 德化縣開展鄉村環境整治 打造具有特色的「美麗鄉村」
    ,按照「一清二整三美化」(「一清」:清潔乾淨,「二整」:整齊有序,「三美化」:鄉村道路和房前屋後綠化美化)要求,通過典型示範、以點帶面,形成一鎮一特色,一村一亮點,推動鄉村環境實現質的提升,打造具有德化特色的「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