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袁光平十分重視農業供給側改革和農村產業振興,多次就生豬生產和儋州雞產業發展召開專題會議、作出重要批示,在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總結講話時,袁書記又一次強調了發展儋州雞產業對做好我市經濟工作的重要意義。市委市政府也明確發展儋州雞產業是完成脫貧攻堅、振興農村產業、培養新型支柱產業的重要抓手,也是把儋州打造成全島最重要的「菜籃子」的重要內容。這次「兩會」,市政府又將儋州雞產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儋州雞產業的發展刻不容緩。
一、儋州雞產業發展情況
(一)養殖企業情況。目前我市成功規模養殖儋州雞的企業和養殖場有3家,真正按儋州雞生產規程構建產業鏈的只有1家——海南華南熱帶農業科技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及其牽頭組建的海南熱科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已經對儋州雞全產業鏈進行了梳理,加上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的長期合作,掌握了儋州雞生產的核心技術和種源,形成了80萬隻種雞保育產能,36萬隻雞蛋孵化產能,12萬隻雞苗育雛產能,是我市發展儋州雞產業的龍頭企業、骨幹企業和支柱企業。
(二)技術支撐情況。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品質資源所畜禽研究室從事地方雞種保種保育十幾年,一開始就面向市場,採取「科技+企業」的合作模式,對我市北岸小種雞—石雞和黎鳳山的黎雞進行提純復壯、雜交,通過多代系的選種選育,形成了今天的儋州雞——一隻保留海南島地方小種雞優良品質,又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雞種。目前儋州雞具有口感風味獨特、有較高辨識度,抗逆性強、耐粗飼、不易得病、成活率高,適合生態放養、規模養殖等特點。
(三)市場需求情況。儋州雞以其體型小、能飛擅打、少脂少油、皮脆肉實、口感爽滑深得消費者喜愛,儋州本地的消費者,既有吃雞的習慣,對本地小種雞更是十分青睞。目前,該類土雞的價格高出同類產品價格的3-4倍,銷量大概佔了同類產品的20%左右。海南一年雞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在1億隻以上,儋州的消費能力在全島居於中等水平。以此類推,儋州雞的市場潛力巨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實現200萬儋州雞的生產是有足夠的市場予以支撐的。
二、存在問題
(一)土地問題。儋州雞產業集成示範基地一直未建成。海南熱科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原計劃在2020年前動工建設儋州雞產業集成示範基地,形成年產100萬羽的產能,但由於和僑植農場的合作協議沒有得到及時批准,致使開工日期一再延後。
(二)品牌推廣問題。目前我市對儋州雞缺乏品牌宣傳和推介,沒有形成地方品牌的影響力。
三、建議
(一)支持儋州雞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的發展。儋州雞產業是我市重點扶植的產業,市政府要支持發展儋州雞的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協調解決其在研發和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助力其發展壯大,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升儋州雞地理標誌產品的影響力。
一是設立儋州雞產業扶植資金,支持科研機構在保種選育、提純復壯和防疫治病方面的深入研究,確保產業在發展中及時獲得有力科技保障。
二是支持海南熱科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設儋州雞產業集成示範基地,解決基地建設過程中的基礎設施配套問題。
三是支持發展以儋州雞養殖為主的專業合作社和專業農戶,對農戶進行專業培訓,帶動農戶發展生產。
(二)進一步完善「科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態養殖模式。在儋州雞產業發展中,目前已初步形成「科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態養殖模式,這一模式既能保證儋州雞是「高端雞」的產品定位,又能與文昌雞錯位發展,是形成「東有文昌雞,西有儋州雞」品牌格局的有效模式,也是儋州雞產業成為我市扶貧攻堅和實施振興鄉村戰略的重要途徑。建議市政府將金融、政策等導入這一模式,通過支持「海南熱科源」項目的建設,加快發展儋州雞產業,探索我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新路徑。
關於儋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第67號辦理情況的答覆(鄭劍濤代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