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宿舍集體創業開文具店,月收入近兩萬!

2020-12-11 創業家

文具店對於一個學校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本身文具店的服務對象大多數都是學生,許多的文具店,裡面的筆,橡皮,紙等等看似很廉價,但利潤也是十分可觀的,而下面這個美女在大學就開了一家文具店,月收入過萬!

張玲一名大一的學生,就在幾個月前,臨近考試時,張玲發現自己的筆沒墨了,去買筆,才注意到校內根本沒有文具店,要衝到校外去才能夠買到,時間上來不及,所幸班上有人帶了備用筆。

考完試,張玲就在想「學校沒有文具店,那我為什麼不開一個文具店呢?」。雖然校園不大,但是校內盡然連個文具店都沒有,如果缺少筆,缺少本子,要走到校外去。她在校內開個文具店,至少會有很多不想走遠路的人上門。學校裡男女生比例是1:2,學校的創業街正好是開在女生宿舍下的,在賣文具的同時在賣一些女生喜歡的小飾品,布娃娃,應該還是會有不錯的市場。

張玲當日便將想法告知了室友,同寢室的小夥伴多數表示支持。既然有了這個想法,說做就做,張玲當天就向學生會提交了申請,正巧當時學校欲在創業街分發四個店鋪給予同學們嘗試創業,經過幾次的創意比賽後,張玲的創業方案得到了校方的肯定,張玲與寢室的小夥伴張宇,劉小俠,周蘇,四位美女一起攜手開創了校內唯一的文具小店。

雖然拿下了店鋪,但是具體賣=什麼又成了最大的問題。室友們都各有各的建議,意見不統一。進?還是不進?張玲談及此事時,有些無奈的說:「當時真是把我腦袋弄大了,室友喜好各不相同,如果都買的話,剛開始營業就要投入一大筆資金,我們就四個女生,明顯承受不起。最後還是周蘇一句氣話點醒了我,她說:「管你買不買哦,反正又不是買給我們的,本來就是買來賣的麼!」她說了這話之後,我就想到了方法,乾脆讓同學們自己來訴說她們想要、又不方便購買的東西。」

於是,張玲決定去收集學生們的想法,第二天就在食堂裡開始了調查,最後羅列出了筆、本子、布娃娃、教科書(學生可能會遺失考試需要的書)、體育用品等,她們將消費者所需要的東西總結了之後,才開始進行投資進貨。

她們光投資就投資了一萬元,裝修門面,進貨等等。但當她們的店鋪裝休好了的時候,要進什麼貨也想好了,但去哪進貨成了難題,四個美女都還是剛進大學,都來自外地,對成都完全不熟悉,經過打聽確定在荷花池進貨,但荷花池離學校有一段距離,進了貨要搬回來,特別困難,美女們猶豫要不要找個男丁幫忙運貨,但張玲卻堅決反對。畢竟寢室室友創業,有了男丁利益上就會有矛盾。

最開始的時候,她們去找能包運的店鋪,但被很多的店鋪都拒絕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她們找到了一家文具店老闆,老闆很欣賞她們,便和她們籤了長期協議。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就有了繼續發展的激情,她們不久後就和荷花池的體育用品店,布娃娃玩具店,舊書店等店鋪籤注了長期進貨協議,從那之後她們進貨只需一個電話,再也不需要穿梭在荷花池的大街小巷了。

現在進貨,以及合伙人都沒有什麼問題,而唯一問題現在就是要想辦法創新,進更多同學們喜歡的貨來賣。

對於我們來說競爭力的問題是最不用擔心的,因為我們學校只有我們這一家文具店,,雖然有超市超市老闆也搭配賣點筆和本子,不過我們優勢還是有的,我們有著學生們最需要的教科書,供丟了書的同學買走,有體育用品,可租用也可購買,在校內還沒有體育用品專賣店,布娃娃也是我們店裡特有的。我們不會放棄提供新的商品,畢竟當下潮流變化很快,如果跟不上的話,我們文具店就做不大了。

張玲認為,首先,只要你有了靈感,你覺得你的這個想法不錯,那就告訴身邊最熟的小夥伴,獲得她們的支持。其次,我覺得,了解消費者的想法,是經營的重中之重,投其所好才能達到最大的利益,最後,就希望,要創業的小夥伴,堅持,不要輕易放棄,如果做得不錯了,就想想怎麼樣在推廣新的產品,這樣才能將店鋪做好,做大。

每一個靈感都是寶貴的,抓住自己的靈感去實現它,別等他悄然而逝才知道珍貴。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四個女大學生校內創業開文具店,月賺近4萬元
    臨近考試時,張玲發現自己的筆沒墨了,去買筆才注意到校內根本沒有文具店。「為什麼不開一個文具店呢?」。在校內開個文具店,至少會有很多不想走遠路的人上門。在賣文具的同時在賣一些女生喜歡的小飾品,布娃娃,應該還是會有不錯的市場。張玲當日便將想法告知了室友,同寢室的小夥伴多數表示支持。
  • 90後女大學生創業賣文具,如今月賺20000元
    一位美女大學生,心血來潮和她的室友共同創建了一個小文具店鋪,在6月份賺到了12,000元。對於沒有任何社交經驗或創業經驗的大學生來說,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了。那麼,她們是如何在小本的創業過程中度過最艱難的時間?
  • 在學校附近開個文具店能月賺多少?
    無論你是上小學、中學還是大學,無論你的學校是在哪座城市,總之每一所學校門口都會有文具店。這些文具店學生上課的時候,店裡一個人也沒有,可是一到放學時間,店裡面就擠滿了學生,生意「時好時壞」的文具店能賺錢嗎?在學校附近開個文具店能月賺多少?
  • 下崗工人再創業,開文具店竟也能成富翁?
    柏雲飛從單位下來時他還來不及調整下崗的失落心態,就憑著在單位上班時積累的銷售、管理經驗以及兼職打工時的人際網絡,開起了自己的文具及玩具店。「從單位下來是5月份,可之前我就開始運作自己的店了,一下來,立馬開業。」 柏雲飛說。
  • 全國月收入在兩萬以上的有多少人?
    最近,有網友提問:全國月收入在兩萬以上的有多少人?  月收入過2萬的人,官方沒有詳細的統計數據。不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萬元。  一些大城市的人說自己月入兩萬元,主要是個調稅、社保基金都沒有扣,真正淨到手的,也不會有太多的。  還有一種人,平時月收入不高,但年終有一筆獎金髮下來,一平均,月收入也達到兩萬,這部分人到底算不算在月入兩萬的範疇內呢?  實際上,像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每個月賺兩萬收入的人確實有不少,但是佔總在職人員比重,還是相當少的。
  • 開個文具店如何經營能賺錢
    創富故事  賣文具賺到大房子  林先生在天平日雜批發市場裡開了一間閱明文體批發店。這間30多平米的店鋪,林先生已經經營了十多個年頭了。一直以來,主要是林先生打理店鋪的生意,後來老婆也來店中幫忙,兩個人齊心合力賺錢養家,供子女上學讀書。
  • 開文具店必須注意的事項 文具店裝修 文具店貨架擺放
    在眾多行業中,文具店的身影出現得並不少,這說明文具店的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這跟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息息相關。所以,與之息息相關的文具行業也迅速發展起來。雖然文具店越開越多,但是能真正將文具店做到有可觀利潤的店主卻是不多。為什麼呢?
  • 美女大學生靠賣雞排,月收入高達8萬元
    大學生創業熱潮不斷,很多80後、90後都不甘於在別人的手下幹活,於是很多人開始了自主創業之路。要是自己創業當然會選最熱門的項目,90後的美女大學生就看中了雞排加盟店,於是開始了創業漲收入之路。90後美女大學生尹世超一次去臺灣旅遊的時候發現了商機,在父母的支持下,一年後自己的八兩大雞排加盟店月創收達到了8萬左右。積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90後尹世超老家在桂林市的一個縣城,畢業於廣西理工大學計算機專職,她從大二開始就著手準備創業。回憶自己當年不經意間踏上創業之路,尹世超認為是水到渠成的事。
  • 從文具店到旅行社 70後女老闆的拼搏創業路
    從文具店到旅行社 70後女老闆的拼搏創業路 她用坎坷、精彩的創業歷程,展示了一個小女人的大智慧,用不放棄、敢拼搏的精神抒寫了一個執著的追夢故事。一次草率的投資70後的王慶,性格開朗,精明善談,到哪都能笑聲一片,是身邊朋友的開心果。畢業後,她當了4年的幼師,因受做生意親屬的影響,開了3家文具店,生意特別紅火。但生意紅火的同時,一些膨脹的情緒也在悄然滋生。
  • 開個文具店如何?
    開玩具店只要人脈廣。熱情服務,開在。學校周圍一般生意都還不錯。網際網路發達,淘寶,京東,拼多多等。三店。各種各樣的商品都有。當然包括文具,書籍。飯店首先要考慮是不是有客源,周圍學校是否多。考慮店租,水電費。考慮人工成本。考慮進價,售價。成本。考慮店面裝修成本。考慮學校教師合作的關係等等。做任何生意之前都應該先做好規劃。首先要到當地去實際考察。考察一下所要。
  • 文具店瞄準小學生做生意(組圖)
    >  成功秘笈  劉老闆瞄準小學生消費群體,選擇學校眾多的東山口開設精品文具店,多種經營,走與「加盟店」產品有所區別的差異化道路,利用商會力量擴大供貨渠道,收入頗豐。這是東山口劉老闆的經驗之談,他的小小文具店已經開了一年半,經營穩定,收入頗豐。  文具店開在學校旁  作為內退職工,只有40來歲的劉老闆想用多年積蓄小本創富。可是一來人到中年,二來沒有做生意的把握,仍在職的太太於是建議,不如在家門口的中小學校旁開家書店吧,樂得輕鬆自在。
  • 紅黃電車引您進店!池袋閒逛創業150年的文具店
    小T就非常喜歡逛日本的雜貨店和文具店,不僅擁有琳琅滿目、新奇精緻的各種小商品,最重要是價格相對宜人。(說到底還不是因為自己窮-_-) 如果您也喜歡逛雜貨店,不妨也看看小T之前分享的文章 LOFT、TOKYU HANDS、itoya這些大型的文具店相信已經被不少遊客所知。
  • 開個文具玩具店利潤大嗎?需要多少成本?怎麼投資? - 土流網
    開個文具玩具店利潤大嗎?需要多少成本?怎麼投資?卡通文具、時尚禮品以及一些小商品都已經歸屬學生用品店的行列。對學生們來說,沒有什麼比生動活潑、簡單有趣而又經濟實用的各式學生用品更能打動他們那顆純真的心靈了。開文具店所需資金的預算為開辦費用(房租、押金、裝潢與生財器具設置等) 三個月的營運周轉金 六個月的基本管銷為安全的創業基金。開文具店為收現金店面,所以準備一個月的營業運作周轉金便可。
  • 情侶開甜品店回憶童年,甜蜜創業月收入萬元
    面對這種情況,一對來自南華大學的學生情侶吳宇和羅一帆在學校老師的支持下開了家甜品店,取名「一年級」,寓意回憶童年。之所以開甜品店,只是因為情侶倆都喜歡吃甜品。店裡的裝修布置都是由他們自己設計,牛扎糖、水果撈等甜點與飲品都是現做現賣,美味的甜點與和極具特色的環境,深受校內師生的熱捧,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品嘗和學習。僅開張了一個月,小店的營業額便已達上萬餘元。
  • 下崗工人在濰坊開滷肉熟食店,月入兩萬
    老推車滷肉色香味俱全收學徒1、不幸下崗,生活艱辛。很多人感覺談起來下崗不是一件很光榮的事,但老牛卻是一位願意分享的老人,老牛今年才64歲,現在在濰坊開的滷肉熟食店生意不錯,但是剛下崗的時候,也是生活非常艱辛,畢竟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 青島學校周邊文具店「挺不住」轉業開起食雜店
    青島新聞網4月15日訊(記者 宋波鴻)今天是青島市高三學生開學的日子,青島新聞網記者走訪青島中小學周邊的文具店了解到,「強挺」了一個多月的文具用品店,有的實在挺不住,乾脆將文具店坐地改造,開起了食雜店。
  • 集體宿舍
    早上六點不到,宿舍裡就有窸窸窣窣的起床動靜了,上廁所,刷牙洗臉。有的家政工要給人做早餐,起得就比旁人更早。一個人醒了,其他人也就跟鬆動的牙一樣,呆不住了,開始翻身,打哈欠,放屁,這是起床前的過門曲,然後就陸陸續續都醒了。袁木蘭在念中學時住過一段時期宿舍,沒想到四十多歲了,又住起集體宿舍。她曾想單獨出去租一間房子,可是,房租讓她望而卻步。老公在東莞,那裡租了一間房,她這邊就不能再租了。
  • 我在學校開早餐店,月入10萬。|參謀故事
    「我見過很多一起開店一起創業的朋友,但能夠一直堅持下來的確實不算多,如果要算能夠盈利的,那還要更少一些,有的幾萬幾十萬投進去血本無歸。」「所以今天我分享下自己這幾年,從校園項目到奶茶店的創業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
  • 開一家文具店一年能賺幾十萬?你們知道它的毛利潤是多少嗎?
    每次經過學校附近都會看到幾家或者十來家文具店,我們會想,「那麼多的文具店一個學校能養活嗎?它們毛利是多少。」今天小編就為你們解答。首重是毛利,也是大家最關心的,一般文具店裡的產品都是翻倍賣的,也就是一支筆如果你是兩塊錢買的,那麼,它們的進貨價也就一塊左右。是不是很高的利潤,但是一兩塊錢能賺到一年幾十萬嗎?
  • 四川南充:80後單身美女,開餐飲店創業,滿是辛酸與淚水
    最近和朋友聚餐,認識了一位80後美女老闆,她的人生經歷起起伏伏,創業過程滿是辛酸與淚水,但又非常勵志,值得大家認識。「有什麼需要儘管說」、「人太多,照顧不周」、「大家吃好喝好」……,美女往來各個餐桌間,邊做事邊招呼大家。在忙碌工作的同時,還不時到各桌向客人敬酒。這位性格豪爽的美女叫劉思含,南充儀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