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兮書記
提起灶神,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因為許多家中灶臺上都供奉著灶君的神像。祭祀灶神可以說歷史悠久,連《論語》中都有關於灶神的對話。#論語解讀#
王孫賈曾經問孔子:「與其獻媚於奧,不如獻媚於灶,是什麼意思?」孔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不對,如果得罪了上天,禱告沒有用的。」學者大部分是以歷史去解釋,以為這是王孫賈在暗喻孔子的話,但如果從修身的角度去看又不一樣了,《論語》這本經典的目的是在修身上,而不在於告訴世人一件簡單的歷史事件。正如這一則的前一則所說:「祭神如神在!」內心要擺正,要真誠,做人也要真誠無欺。
根據《周易》,聖人以神位設教的做法,我們細看一下灶君的教育。一般來說有像,也有對聯,對聯多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橫批:一家之主。怎麼是教育意義呢?上天言好事,就是要求修我們的口,讚嘆善事、好事,不要說別人的惡,特別是每天抱怨,怨天尤人。抱怨之人,容易惹禍,多讚美好事善事,家中也會平安吉祥,對於一家之主來說,意義尤其的大。
再看灶神像的最下端,一般是一隻雞和一條狗守著銅錢或者聚寶盆,如果只把雞和狗看成雞和狗,就沒有意義了,狗的品德是「忠」,公雞的特性是守時,也就是「信」,《論語》中強調:「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以忠信為主,不要交一些連忠信都沒有的朋友。「忠信」可以說是儒家最基本的做人要求,如果「忠信」都做不到,更不要提「仁義」了。
如此看來,灶君的意義是不是重大?禱告是心中的願望,願望的達成需要有好的方法,如果按照灶君的法去做,家中定然是吉祥平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