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了吃水產的季節,最近看到一篇媒體報導感覺有點意思。
筆者不能算是資深的「水產」愛好者,但是也算是吃過幾次這種長相怪異的螃蟹,印象就是蟹黃出奇的多,螃蟹的體積也是巨大的。大概在百度百科搜索一下得到如下結果。
看來「大塊頭」不是「老外」,說的很清楚太平洋和香港水域都有。不過高曉松老師說過「百度百科」是屌絲的百科全書不太靠譜,引用他的話是覺得他這個形象確實很會吃。
那就搜索一個比較高端的
「wo cao !?」(請在這裡讀二聲)還不如「屌絲」百科全書呢。麵包蟹到底是不是英國產的呢?是姓溫莎還是愛丁堡?(以下配圖:溫莎公爵愛德華八世和女王的老公愛丁堡公爵)
繼續搜索一些線索,決定到電商渠道去碰碰運氣。還是一樣的關鍵詞「麵包蟹」「英國」。得到以下結果:
確實存在大量進口的英國麵包蟹,不光如此裡面說的很清楚,進口的英國麵包蟹都是先煮熟之後進行真空包裝再運進國內銷售的(售價不算便宜一隻50-100RMB),麵包蟹的來源還挺神秘,問了一個學生物學的朋友,他的建議是直接查麵包蟹的拉丁名,這樣很容易得到答案。
CANCER PAGARUS
CANCER PAGARUS
CANCER PAGARUS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個名詞是我從一個進出口網站的進口清單上看到的拉丁學名。
答案揭曉通俗名:英國麵包蟹或者英國黃金蟹 人家是貨真價實的老外
插播:一下為什麼要查拉丁文才能知道一個物種的身世。
首先我們要感謝一位偉大的瑞典科學家,如果說大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現讓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有什麼?這位瑞典的學者用很明確的順序告訴了後人我們看見的這些物種是什麼。
他叫卡爾·馮·林奈(Carl von Linné)
林奈是瑞典動物學家、植物學家、冒險家、生物學家,首先構想出定義生物屬種的原則,並創造出統一的生物命名系統。1753年出版《植物種志》,建立了動植物命名的雙名法,對動植物分類研究的進展有很大的影響。林奈的最大功績是把前人的全部動植物知識系統化,摒棄了人為的按時間順序的分類法,選擇了自然分類方法。他創造性地提出雙名命名法,包括了8800多個種,可以說達到了「無所不包」的程度,被人們成為萬有分類法,這一偉大成就使林奈成為18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
1753年出版《植物種志》中林奈所畫的植物,至今這種簡約的素描風格都還影響著我們,歐洲這種科學素描的售價一直很高。
圖片是在倫敦諾丁山市場上銷售科學素描的小販
英國麵包蟹的科學素描
英國麵包蟹,確實是一種在北海海域發現的蟹種,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少量在地中海。主要顏色是紅褐色,有一個橢圓形的背甲為特徵。成年的螃蟹可有25釐米寬,最重可達3公斤,是典型的夜行肉食動物。目前是整個西歐最大的捕撈蟹種,尤其是在不列顛群島附近的海岸,每年有超過60000噸的捕撈,而其中的70%為英國捕撈。
下圖是英國海岸的捕蟹籠。
下圖中紫色的部分是不列顛英國麵包蟹的捕撈區域
終於有圖有真相了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來到中國的英國麵包蟹都是「Lady」而不是「Gentleman」, 這種蟹在國內吃到的常常是母蟹。因為亞洲人喜歡吃母蟹,歐洲人愛吃公蟹,打撈起來以後,歐洲售賣的就是清一色的公蟹,出口到亞洲的則都是母蟹。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
英國麵包蟹在英國乃至整個西歐都是水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捕撈歷史,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文化象徵。
比如出現在郵票上
比如出現在很多相關海洋的出版物上
溯源完成,忽然有要買一隻英國麵包蟹的衝動,隨手打開京東到家,只要12.4RMB!
手指輕輕點擊在廣州的朋友就能在2小時之內(12月4日白天),收到純正「北大西洋原裝」美味的英國麵包蟹。
以上是廣州區域的促銷信息
當然除了「英國麵包蟹」,京東到家從今天開始到12月10日,在所覆蓋的11個城市: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成都 天津 武漢 南京 寧波 西安 重慶,每天都有驚喜的特惠商品。
請您一定密切留意!12月11日-12月12日還有全場驚喜大折扣優惠。
最後來一個比較應景的麵包蟹菜譜:秋葵濃湯蟹
原料:
麵包蟹1隻,秋葵250g,洋蔥1個,彩椒2個,辣椒1個,番茄2個,貝殼類3-5個,大蒜2瓣,高湯500ml,鹽,黑胡椒
做法:
鍋中少量油燒熱,放入洋蔥丁炒出香味後,下入秋葵厚片、彩椒條、辣椒丁,翻炒10分鐘,至秋葵和彩椒塌軟。
放入蒜末,煸炒1分鐘。下入西紅柿丁,炒成粘稠番茄醬狀後,倒入高湯,開蓋小火煮10分鐘左右。
下入熟蟹和貝類,煮7分鐘左右
最後撒少量鹽、胡椒粉,大火熬煮3-5分鐘
「閱讀原文」,密切留意麵包蟹優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