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李世民是古代皇帝中最能打仗的

2020-12-24 雲霧彩虹島

唐太宗李世民年號貞觀。在位期間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與北方地區各民族融洽相處,獲得尊號「天可汗」,為唐朝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礎。

文治武功這些大的方面就不累述了,從打仗行軍的具體事例來看。

洛陽虎牢之戰:李世民在洛陽城下,用了八個月,步步為營,層層推進,控制了伊洛盆地周邊的全部要塞,截了三次糧運,佔了兩個糧倉(還順便佔了三個水庫……),至於李世民為什麼要佔領那麼多水庫,這個麼因為歷史沒有給出答案就不妄猜了,就當是李世民想要保證用水安全吧,畢竟裴寂因為斷水而全軍覆沒的先例剛過去不久。布局伊始,李世民兵分五路,加上開闢豫東戰場之後(第二階段)分出去的李世勣,共計六路軍隊,有正面對決,有江湖遊說,有伺機截殺,全部如臂使指無一失手。這種「從整個防禦體系入手,破其要塞,以點帶面」的指揮思路,算是教科書般的進攻作戰典範。李世民敢於作出繼續圍困洛陽的決定,絕不僅僅只靠「洛陽未破,師必不還,敢言班師者斬」的決斷;他靠的是對自己「分兵豫東合圍洛陽」這一戰略布局的信心,和那些願意協助他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人。

再說柏壁之戰:李世民首先找地方安頓下來:柏壁前臨稷王山,背靠澮水,安全性和便利性都沒問題,非常適合長期駐紮;安頓好了以後「休兵秣馬,唯令偏裨乘間抄掠,大軍堅壁不戰」,不給宋金剛乘勝快攻的機會。此時永安王李孝基、陝州總管於筠等人在夏縣戰敗,由宋金剛部將尉遲敬德、尋相押解回澮州;李世民派行臺兵部尚書殷開山(並衛孝節、秦武通等)、馬軍總管秦叔寶伏兵於敵軍回程路上的美良川(今聞喜縣裴社鄉),半路殺出大破敵軍,斬首二千餘級。不久後,尉遲敬德、尋相又引精騎增援蒲坂,李世民得到消息後,自領步騎三千,從山間小道趁夜直撲安邑,撲了尉遲敬德尋相一個全軍覆沒,僅以身免。

當然戰術離不開戰略,戰略本身就是軍事的重要一面。吞吐四海抵定八荒、大手筆規劃國家和民族未來的戰略方面,李世民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徵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成就大唐盛世。李世民的評價歷來都是: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不管在民間是不是只是《演義》裡那種小白蓮廢物主公,網上除非軍事愛好者不然很少有人知道他會打仗吧,起碼他在軍事史上享有我國極高的地位。

《中國歷代軍事家》李世民唐代軍事家首發出場;《中國戰術史》歷數唐代八大戰術,三類以太宗經典戰役為模板講述;《戰略家》、《中國戰略思想史》更盛讚李世民「天縱之聖」,在中國軍事史上的地位超過拿破崙之於西方;《初唐軍事史略論稿》說李世民乃「華夏不世出人傑」、在那內外交困民族危亡的時代,「幸得華夏生有不世出人傑李世民」才得轉危為安;臺灣的《中國歷代戰爭史》裡更說李世民是「特出之軍事天才」、「可謂神矣」……;說真的,可能我讀書少看的軍事相關專著不多,目前還沒見過軍事專家們吹誰的彩虹屁比李世民多的。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最喜歡打仗的皇帝 每次都親自率部出徵 最後死在馬背上
    中國古代不乏英勇善戰的皇帝。比如秦始皇嬴政、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等,他們一生徵戰,搏殺疆場。可他們再熱愛打仗,都比不上這個明朝皇帝。因為他不但喜歡打仗,而且每次都是親自率部出徵。這個明朝皇帝叫朱棣,即我們通常所稱的明成祖。朱棣本來是當不了皇帝的。
  • 古代一共出了494位皇帝,誰能評得上千古一帝?僅這4人名副其實
    而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則是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一個是61年,另個一個則是60年,最短的是金末時期的皇帝,從登基到駕崩,只用了半天不到。 這些數據勾勒出了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群像,不過,相信各位讀者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些皇帝能真正稱得上是千古一帝。而歷史學界公認的千古一帝一共是4個,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一一介紹,並分析他們為何能有如此高的聲譽。
  • 古代的494位皇帝中,除了秦始皇,還有哪些能算「千古一帝」?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使用「皇帝」稱號,到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2133年裡大一統政權和割據政權中使用過「皇帝」尊號的一共有494人。那麼在這494位大大小小的皇帝中,除了秦始皇之外,還有哪些可以算「千古一帝」呢?
  • 為什麼李世民當上皇帝後,沒有殺秦瓊這些握有兵權的人?
    歷史上的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在任內兢兢業業,勵精圖治,使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國泰民安,將唐朝的繁榮推向了第一個高潮期,史稱貞觀之治,當然李世民有這樣的功績,前提是他能當上皇帝,而他能順利稱帝,離不開他的那些鐵桿兄弟們,比如秦瓊,在李世民同隱太子李建成爭奪帝位過程中立下大功
  • 中國古代共出過408位皇帝,唯獨這個省沒出過一位皇帝,不是浙江
    山東省乃是古代的齊魯之地,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地,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他們都代表著最正統的周朝文化。而在後期的春秋時期,又出了一位文化大佬——孔子,所以山東在中國的文化方面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可是,這樣一個文化大省為什麼會沒有出過一位皇帝呢?是因為山東人沒有反抗精神嗎?並不是的,雖然山東人直到今天還保持著彬彬有禮的性格,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反抗精神。
  • 中國史上最有能力的五位皇帝:李世民倒數,榜首當之無愧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一共經歷了數百位皇帝,他們或多或少地推動著中國歷史的進步。在這麼多皇帝中,有的賢明,有的昏庸,有的殘暴,有的仁慈,眾多皇帝各不一樣。那麼在眾多的皇帝中,誰才是最有能力的?下面就來評選出中國最有能力的五位皇帝。
  • 太子李建成有李淵、魏徵、李元吉等人支持,為何李世民還是勝了?
    在李淵起兵的時候,其實是李世民負責在外面打仗的,李淵為了可以把實力控制好,於是讓李建成管理朝廷的事情,因此這就相當於李世民是統軍,而李建成就是執政的,後來在戰爭中,李世民也是軍隊不斷壯大,他廣納賢才,野心也是開始膨脹,在公元621年的時候,李世民被冊封為天策上將!
  • 李世民指揮打仗什麼水平?他的套路實在太深!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不少精通謀略、善於用兵的將領,諸如李靖、秦瓊、尉遲恭等人,都是萬中無一、千古稱頌的良將。這樣一來,李世民自己在軍事方面的光芒也被掩蓋了不少,甚至有人說,李世民只懂政治、不懂軍事,那些大勝仗都是秦瓊、李靖這些人幫他打的,這就大錯特錯了!他帶兵打仗的套路可謂深不可測!
  •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中,皇帝的雨衣都是用什麼做?竟是這樣子的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中,皇帝的雨衣都是用什麼做?竟是這樣子的在古代的中國的歷史中,古人都是用什麼避雨的了,雨衣來中國的古代都叫做了油衣,和當時的油紙傘是一樣的一個道理,是當時古人們用來避雨的一個工具,當時在古代可是沒有什麼避雨的主要工具,也沒有什麼合成的材料,後來的時候大家就沒有辦法,古人也非常的聰明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但是的桐油的材料塗在了布上面,就是這樣就做成了油衣,這一種的雨衣也有很好的防雨的效果,
  • 此女在皇后裡面無人能比,先後嫁給6位皇帝,50歲還能迷倒李世民
    文/歷史陳年趣事此女在皇后裡面無人能比,先後嫁給6位皇帝,50歲還能迷倒李世民在古代,女子一般地位低下,美貌便成了她們改變自己命運的武器堪稱是皇后當中最厲害的阿,她一生嫁給六個皇帝,最後到了五十歲,還能迷倒李世民,她就是蕭美娘。蕭美娘自小就是沉魚落雁之貌,美貌過人的她,之後被陳朝皇帝看上,特將其納為妻子,可是陳朝很快就趨於滅亡,蕭美娘知道陳朝不保,所以她毅然離開了陳後主,投入了隋煬帝的懷中。可是呢,投入隋煬帝懷抱的蕭美娘慢慢的還是失去了隋煬帝的寵愛,隋煬帝把目光轉移到了自己後宮的三千佳麗。
  • 房玄齡被告謀反,李世民不假思索就將告密之人處置,原因很簡單
    房玄齡被告謀反,李世民不假思索就將告密之人處置,原因很簡單古代皇帝奪得天下後,要想位子坐得穩,就必須在處理政事上做出正確的判斷,而文武百官起到的作用就是為皇帝諫言,如果皇帝身邊有奸佞小人,皇帝聽信後國將大亂,如果皇帝身邊有一個忠心愛國的良相,那麼國家的發展肯定錯不了,但是這也有一個前提
  • 古代皇帝的諡號、廟號、年號你能分的清楚嗎?
    古代國君死後,繼任者都會對上一任進行評價。根據古籍《諡法解》分為三等,上諡、平諡、以及下諡。比如漢武帝、漢獻帝、隋煬帝等,武在古代是上諡,是對一些生前有作為的皇帝的褒獎,漢獻帝則為平諡,不褒不貶,煬是惡諡,貶義。
  • 古代的皇帝為什麼都喜歡去泰山封禪?什麼人能上泰山封禪?
    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封禪泰山這幾個字,大多數人知道的封禪泰山就是去泰山祭祀而已,那麼為什麼古代皇帝都那麼熱衷去泰山封禪?又是什麼樣的皇帝才能封禪泰山呢?五嶽之中泰山並不是最風姿秀麗的,也不是最挺拔高聳的,更不是最巍峨險峻的,可是無數的皇帝都要上泰山封禪,並且以上泰山封禪為榮,這到底是怎樣的原因呢?
  • 為何李世民能輕鬆發動玄武門之變,守衛皇宮中的禁軍哪裡去了?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為何李世民能輕鬆發動玄武門之變,守衛皇宮中的禁軍哪裡去了? 在中國古代帝王專制時期,皇宮以及皇帝的安全極為重要。而承擔皇宮守護任務的軍隊被稱為禁軍。
  • 他是心地善良的太子,但是卻被最信任的親人殺死,死後才當上皇帝
    他是心地善良的太子,但是卻被最信任的親人殺死,死後才當上皇帝文/紫衣煮酒論史古代的帝王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就要為自己死後的事情做打算,雖然這是一件讓人很不愉快的事情,每一個人都不願面對自己終將死亡的事實
  • 這位古代最能打仗的皇帝,戰爭藝術感極強,擅長保存力量再取勝
    劉秀被認為是古代「最有學問、最能使用人、最能戰爭」的皇帝,而且他也是最有仁德的皇帝之一,作為開國皇帝也有馬上打天下的過程,但他絕對不是為了戰爭,相反使用戰爭機器平定天下。這種思想下劉秀的軍事戰略和戰術經常發現它保存了敵我雙方的軍事力量取得了勝利。
  • 中國古代最會寫詩的皇帝,居然是武夫出身的他
    中國古代有幾百個皇帝,誰最會寫詩?有位偉人曾經點評歷史上幾位出色的皇帝:「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千夜今天跟大家聊聊,歷史上幾位知名皇帝的寫詩水平。先來八八墊底的這位,估計誰也想不到,居然是「萬世帝範」天可汗李世民。李世民是有鮮卑血統的貴族,按理說文化水平應該不低,但是寫詩這件事情真的是要看天分的。特別是李世民又是想以文名傳世的皇帝,從秦王府時代就開始網羅文學侍從,陪他吟詩作對。
  • 重情重義的秀才皇帝,能齊家能治國,說他有黑歷史?可笑之極!
    重情義的秀才皇帝,能齊家能治國,說他有黑歷史?那是笑話!對於李世民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為父親李淵立下汗馬功勞,可惜其父親說話不算數,沒有立他為太子,而後被太子還有李元吉排斥,後來不得不兵戈相見,最終導致玄武門之變,將太子和李元吉殺死而後登上皇位,這也是李世民的一大汙點,不過這不能影響李世民的聲望,他成為皇帝後沒有殺功臣,開創貞觀之治,他的美名至今仍在流傳,也被許多人佩服。
  • 韓國人眼中的李世民:獨眼龍、跪地求饒,還被迫割讓半壁江山!
    韓國人眼中的李世民:獨眼龍、跪地求饒,還被迫割讓半壁江山!神劇這個話題來說的話,不是中國人的專利,中國人近代歷史遭到日本的侵略,於是在中國有很多的抗日神劇。那麼在中國一衣帶水的韓國,也有跟中國齊名的抗中神劇。
  • 盤點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五位皇帝,快來看看排名是否和你想的一樣?
    文/老林講歷史在中國古代的封建時期一共有2132年,出現過494位皇帝,這其中有令人唾罵的無道昏君,也有政績卓著的千古一帝,今天老林給大家揭曉其中最偉大的五位帝王,快來看看排名是否和你想的一樣?在史學界中有得國最正唯漢與明的說法,明朝是一個徵戰頻繁的朝代,戰爭幾乎貫穿了其276的生命歷程,有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