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12月1日電 根據最新考古發現,考古學家在中國最大的石城遺址——神木石峁遺址的部分考古發掘中,陸續發現了80多個或集中或分散的頭骨,為研究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居民的宗教思想、建設理念和文化活動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陝西省神木縣的石峁遺址最初發現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近年來持續的考古工作,被確認為中國史前規模最大的石城遺址,尤其因去年發現的巨大城牆、完整的城市結構和罕見的東城門址而被評為重大「世界田野考古」項目之一。
主持考古發掘工作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孫周勇研究員說,目前發現的人頭骨總數在80個以上,基本上沒有見到肢骨只看到頭骨,頭骨多數是聚集在一起。最早發現的兩處頭骨在東城門外的兩個坑中,都是24個。後來發現的,多數分布在東城牆的下面。
專家認為,頭骨的集中出現應該和城牆的修建過程有關,可能代表了一些宗教活動或者城牆的奠基活動。
孫周勇說,據體質人類學家初步鑑定,頭骨中以年輕女性較多,應該是集體性一次性被殺戮的。總體上看,它表明了這個地方有非常大的暴力衝突,或是種族間的衝突。
根據目前的考古工作初步表明,神木石峁城址是由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城址組成。其始建於約4300年前,到夏代(距今4000年)時期毀棄,是世界上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個。但目前的考古發掘僅僅限於石城的東南角,屬於整體遺址的冰山一角。
(原標題:中國史前規模最大石城遺址考古發現80多個頭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