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明:印刷術,發明者生前默默無聞,技術差一點失傳

2020-12-16 躍馬千裡行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一項偉大的技術,它讓我們能更近距離接近文字,接近文化。

活字印刷術

說到印刷術,我們都會想起畢昇,在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在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把字印字印按文章順序,擺滿在鐵板上。然後用火烘烤,活字塊固定在鐵板上,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就可可進行印刷。用這種方法,書的印刷非常快。活字用完這一次,還可拆下來再用。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事,被沈括記錄在《夢溪筆談》中,沈括比畢昇小十幾歲,是同時代的人,而且畢昇製造的泥活字後來歸沈括的侄子所有。如果沒有沈括,我們可能不知道畢昇。

其實活字印刷術,只是印刷術的組成部分,畢昇也是在學習了前人的智慧進行的發明創造。

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

在印刷術發明之前,人們把文字刻、寫在巖壁、樹葉、獸骨、石塊、樹皮等材料上。只能記錄很少的內容,大多數人的經驗,只能靠口頭進行傳播,這樣就容易失傳,更容易誤傳。在用竹簡書寫的時代,如果想寫書,需要一個刻寫匠,因為在竹子上刻字是一項技術工作。春秋以前,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家、大思想家,沒有一人親自著書,原因就在這裡。

在紙使用之後,人們用抄寫的方式來得到書,家裡能有一兩本抄寫的書,就是非常富有的。抄書不但慢,還容易出現錯誤。後來, 印章和石刻給了人們的啟示,出現了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一種書,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次,比用手寫不知要快多少倍了。

在唐朝時,用雕版印刷術印刷曆書。在成都的書店裡還能看到好多關於陰陽、雜記、佔夢等方面的書。這些書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見當時成都的印刷業比較發達。

可是用這種方法,印一種書就得雕一回木板,費的人工仍舊很多,無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書籍,有些書字數很多,常常要雕版就需要好多年才能雕好,萬一這部書印了一次不再印第二次,那麼,雕得好好的木板就沒用了,非常浪費。

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的彩色楊柳青年畫

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改進了這一問題。到清朝時,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開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活字253500個。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大約在1440~1448年,德國的谷登堡創建鉛活字印刷術,雖然比畢昇發明泥活字印刷術晚了400年之久,但是,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進、脂肪性油墨的應用,以及印刷機的製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而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各國學者公認,現代印刷術的創始人,是德國的谷登堡

鉛活字印刷術

1845年,德國生產了第一臺快速印刷機,開始了印刷技術的機械化過程。1860年,美國生產出第一批輪轉機,以後德國生產了雙色快速印刷機,印報紙用的輪轉印刷機,到1900年,製造了6色輪轉機。從1845年起,大約經過一個世紀,各工業發達國家都相繼完成了印刷工業的機械化。

文章是作者原創,如果覺得不錯,請點讚支持,有不同觀點或建議,歡迎評論交流。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宋朝匠人畢升,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竟是因過家家才有此成就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驕傲的成就,而其中活字印刷術更是方便了各類書籍文字的印刷出版,極大的便利了其中的工藝程序,而究竟在歷史上關於他的發明者畢升,又有著怎樣的記錄呢?究竟他又是在怎樣的機緣巧合之下,獲得了活字印刷術的靈感?
  • 也未艾VR課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活字印刷術
    發明背景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之前,古代人民只能通過手抄的方式記錄文字,雖然漢代蔡倫改良了紙張的生產技術,書寫材料也比之前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輕便和實用了,但人工抄寫依舊存在費時費力、容易抄錯這些問題,非常不方便,遠不能適應人類的社會需求。
  • 此人生前籍籍無名,生平成謎 死後卻大獲殊榮,影響遍及全球
    人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四大文明,但是四大發明都是誰發明的呢?除了一大發明之外,其他三大發明的發明者都已經不可考了。只有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昇,確實明確記載在史籍中,但可惜畢昇的生平卻只有區區四個字「布衣畢昇」,除了這四個字之外,連畢昇是哪裡人氏?生卒於何年?有何生平?等等都不為人所知。
  • 四大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卻敗給了雕版印刷術,其印刷量只有2%
    活字印刷術作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比歐洲早400年,它需要把幾百個單獨的活字拼到一起,而且需要字與字之間嚴絲合縫,避免出現版面的不平。活字印刷術在北宋被發明出來後,也在不斷地發展的。明朝中期的活字印刷術已出現銅活字技術,由於是統一鑄模,要比木活字精度高很多。
  •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說課稿:《四大發明》
    教材《四大發明》是(上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文明的長河》中的第3課.它讓學生知道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和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以及它們對人類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懂得面對當今世界科技的發展,要立志弘揚勤勞勇敢,開拓創新的民族精神.全課分為"歷史坊","我能行","新事窗"和"小論壇"四部分.
  • 四大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他還在傳承
    家譜,一個離現代生活越來越遠的詞,卻仍然有人在堅守著……本期名匠——王超輝誰都不會想到,木活字印刷術,數百位演員組成方陣,用漢字「和」的演變過程,向世界展現我國古老的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讓無數人為之驚嘆。人們在自豪之餘,不禁要問:這種古老技藝是否早已失傳,只能去博物館看了?其實不然,在浙江溫州瑞安東源村,木活字印刷術依然完好的保存著。
  • 中華故事第十二集|幾近失傳的木活字印刷術還有未來嗎?
    點擊播放 GIF 1.0M本文來自《了不起的宋版書》知中系列中信出版集團傳統非遺技藝,當世活字匠人陸西漸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清末民初,西方的機械印刷排印技術傳入中國,傳統印刷業受到了毀滅性衝擊。傳統印刷技術因不適應市場需求和社會制度的變化最終逐漸走向消亡。唯有木活字印刷因客家人重修、排印家譜的傳統習俗而幸運傳承至今。目前全國僅存留兩處活態木活字印刷地,一在浙江瑞安東源村,一在福建寧化縣。2001年,幾位記者在瑞安採訪時意外發現了東源村的修譜師正用古老的木刻活字印刷技藝修族譜。
  • 【人文講堂】探秘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印刷術 ——百年大學•人文...
    【人文講堂】探秘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印刷術 ——百年大學•人文講堂 第四期 第一講 2019-09-26 0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印刷術起源,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為什麼西方國家卻說是他們發明的
    印刷術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最初只是用於印章,久而久之,普通人也需要印刷啊,而印章只能印幾個字,怎麼能多印一些字呢?我們的祖先便發揮聰明才智,發明了雕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好一篇文章,這樣就可以複製出很多篇同樣的文章了。
  • 古代發明人物故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升
    畢升於宋仁宋慶曆年間(1041-1048)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具體記載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  活子排版印刷術(沈括《夢溪筆談》載:「慶曆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在當時印刷界反響很大。  關於畢升的生平事跡,以及他發明活字版的經過,除了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的記載外,還找不到第二個文獻資料。
  •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一種古代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術一篇建議收藏
    活字印刷是一種古老的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流傳到世界各地,為很多文字工作帶來了方便,那時我們都知道是誰發明了活字印刷,是誰發明了活字印刷?讓我們來看看印刷真人角色的故事。一、是誰發明了印刷術印刷術是誰發明的這個問題一直是有爭議的,更不用說,作為中國平版印刷術的四大發明之一,我們被公認為畢昇的發明。11世紀中葉(宋仁宗青歷年),畢昇發明了一種更進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我國的印刷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
  • 四大發明之活字印刷術,發明後為何沒有很快傳播呢?
    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已經申報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儘管在社會上,我們所用的印刷機已經能很快地解決我們的需要。但還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愛著這一份技術,傾盡一生去傳承它們。熱愛並繼承印刷術的工作者(雕版印刷)有很多人在以不同的方式去傳播,去了解幾千年前的那一份技術,甚至一些小孩子都在老師或者家長的引導下去用簡陋的工具去踐行印刷術的使用,非常自豪與此
  • 上古也有四大發明?居然還早了三千年,石器時代人類有這麼聰明嗎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對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同一時期,整個世界範圍內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明,因此很值得我們驕傲。由於這一概念率先由西方學者提出,因此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 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眾所周知,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更是名傳千古,為個各朝歷代所推廣。活字印刷術最主要的就是一個「活」。羅振宇老師在看待中國經濟發展的問題時,曾提出過一個觀點。這種觀點和活字印刷術的觀點相同,是建議企業對生產的產品進行重新排列組合。這樣可以形成新的產業鏈,讓中國更有更大的「胃口」,可以消化掉全球經濟危機所產生的問題,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由於使用印章的時候需要按壓,所以印章也被稱為「印」。
  • 印刷術的逆襲——約翰內斯古騰堡與鉛字印刷術
    印刷術的逆襲——約翰內斯·古騰堡與鉛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作為古老中國的驚世貢獻,受到了全世界的讚譽。網絡上,對於「四大發明」一直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爭論不休:一方認為這四樣發明是中國為人類文明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另一方則將這些發明貶得近乎一文不值。
  • 中國古代只有四大發明?這些文物的出土讓你見識什麼是古人的智慧
    曾幾何時,我們一直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感到驕傲和自豪,這四大發明指的當然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 藥和印刷術了,毫不誇張的說,這些發明對世界的改變和發展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此後,雖然中國在近代出現過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通過大家的不斷努力,如今中國再次呈現復興之勢,同時也出現了「新四大發明」的說法,這便是讓很多外國人紛紛羨慕不已的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
  •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升
    其發明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宋初為杭州書肆刻工。宋慶曆年間(1041-1048),他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他的字印為沈括家人收藏,事跡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活字印刷術具有一字多用、重複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時省力、節約材料等優點,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
  • 四大發明:淺談畢昇的活字印刷術
    上次我說,「四大發明」不包括青花瓷器,可惜。首先,謝謝你的提醒。我想補充一下活字印刷的故事。在討論這一點時,其中一個學生補充說,如果畢生沒有從筆記本《孟羲畢譚》中接過畢生,他就永遠不會為人所知。同時,他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印刷技術無法進行技術迭代,最終導致邊緣化?」過去,我們經常從技術的角度談論它。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在當時發展得怎麼樣呢?
    抄寫極慢,傳抄中造成的連鎖訛誤又無法避免,這就為發明一種複製文字、流通書籍的新工藝——印刷術提出了迫切的社會需求。古代石刻文字當印刻、碑拓技術融匯在紙墨之間,以木刻反字制出的白紙黑字,揭開了印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雕版印刷是印刷術的最早形式。木刻的書版,一般多選用適宜雕刻的棗木,習稱「梨「。
  • 活字印刷術傳承千年影響深遠,但發明者畢昇卻只留下姓名和技藝
    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在中國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提高了文章成冊的工作效率,而且極大方便了中華文明的傳承和向世界的傳播,為人類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