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家自製鮮榨果汁,已經成為了一種健康風尚,一種養生方式,甚至成了衡量一個人生活得夠不夠精緻和環保的重要標準。鮮榨果汁營養豐富,無添加劑,保留了水果的原有口感和營養,可謂是益處多多。那鮮榨果汁有哪些做法呢?本期專題就來介紹鮮榨果汁的營養搭配。
常喝果蔬汁的好處
1、營養易吸收: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做成的果蔬汁含有大量維生素、礦物質,且更易被人體吸收。這些物質還會分解和排除體內的毒素。所以堅持2—3天後你會發現渾濁的小便會變得清澈。
2、酶成分:酶負責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還能將食物轉化成身體組織,它是產生能量的重要來源。而飲用新鮮果蔬汁是人體獲得酶的最佳途徑。
3、抗衰老:富含抗氧化劑的果蔬汁具有吸收自由基的能力,能夠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提高機體抗氧化的潛力。如能堅持每天飲用果蔬汁,則可幫助人體有效地預防過早衰老、心臟病、癌症等疾病。
4、清潔腸胃:飲用果蔬汁的話,果蔬汁中的無機鹼類和生物鹼、酸成分會把腸裡的排洩物分解排洩掉,所以對解決便秘,促進大腸活動,預防常見病都有效果
喝水果真的比吃水果更好嗎?
首先說說,水果裡面到底有什麼成分能進入果汁當中。水果裡的主要健康成分包括果膠、纖維素、抗氧化的多酚類物質、鉀元素、鈣元素、維生素C、胡蘿蔔素、花青素、有機酸等。
在水果的這些健康成分當中,大部分果膠和所有纖維素是不溶於水的,有機酸和糖也易溶於水,而鈣和胡蘿蔔素不溶於水。糖並不是它的關鍵健康成分,甜味只帶來好味道,同時也會帶來發胖的潛力和升高血糖的風險。
1增加肥胖風險
果汁往往都很甜,沒有人喜歡喝那種酸澀的果汁。蘋果汁、橙汁的糖含量都在8%以上,而葡萄汁的含糖量甚至可高達15%-20%,是普通甜飲料含糖量的兩倍!
喝一杯純果汁,就能喝進去20-40克的糖,40克糖相當於半碗米飯,每天在三餐之外額外喝進去,怎麼可能不發胖呢?而發胖當然會促進糖尿病和高血脂。
2營養大部分流失
易溶於水的成分,如糖、鉀元素、花青素是會跑到果汁裡的,而不溶性的纖維和鈣、鐵等不溶性元素是不會進去的,除非連渣子一起吃掉。而且,水果中的細胞是完整的,氧氣進不去;而壓榨和打漿都會破壞細胞結構,造成氧氣的接觸,直接接觸氧氣會令很多營養素和抗氧化物質發生損失。
看到這裡就明白,如果用「原汁機」把水果中的汁液榨出來,而把渣子去掉,那麼水果中的所有纖維素和大部分果膠都被放棄了,糖分卻是全部進入汁液當中的。
3大量果酸很傷牙
很多人都知道碳酸飲料會腐蝕牙齒,其實果汁對牙齒的酸蝕不亞於碳酸飲料。果汁壓榨後會釋放出更多的糖分和果酸,軟化牙釉質,時間長了這層保護層就會脫落,當口腔裡的細菌遇上高糖,也會發酵產酸,加速牙釉質脫礦溶解。
4果酸不僅傷牙也傷胃
果汁中大量的果酸同樣會刺激胃部的不適,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喝完一杯果汁後,胃裡總有些不舒服,這就是果酸的刺激。
水果是固體狀態,需要咀嚼,胃排空的速度較慢;而果汁是液體狀態,不用咀嚼,在胃裡的排空速度很快,在腸道中的吸收速度也很快。有國外研究者專門研究了固體和液體的消化吸收和代謝差異——液體在胃裡的排空速度快得多,血糖上升也快得多。
最後,說到這裡也就明白了,「喝水果」和「吃水果」完全不是一回事。對於健康人來說,要想真正得到水果的好處,還是親自去咬新鮮水果,勞動自己的牙齒來榨汁吧。
但是大部分果汁之所以「好喝」,是因為加入了糖、甜味劑、酸味料、香料等成分調味後的結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果汁的營養和水果有相當大的差距,千萬不要把兩者混為一談,果汁不能完全代替水果。
首先,果汁裡基本不含水果中的纖維素;
第二,搗碎和壓榨的過程使水果中的某些易氧化的維生素被破壞掉了;
第三,水果中某種營養成分(例如纖維素)的缺失會對整體營養作用產生不利的影響;
第四,在果汁生產的過程中有一些添加物是必然要影響到果汁的營養質量的,像甜味劑、防腐劑、使果汁清亮的凝固劑、防止果汁變色的添加劑等;
第五,加熱的滅菌方法也會使水果的營養成分受損。因此,對於能夠食用新鮮水果的人來說,整個的水果永遠是營養學上最好的選擇。
鮮榨果汁你還會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