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4億人,造飛機造火箭,卻造不出好變速箱?

2020-12-15 易車網

前幾日偶然發現網上一則關於變速箱的帖子,其閱讀量不低。細細一看,原來這帖子是在質問,為何如今國內的企業,好多家都能夠製造出比較靠譜的發動機,但卻造不出優秀的變速箱?


帖子裡列舉了變速箱如何如何難以製造,特別是自動擋變速箱的控制邏輯如何如何難以設計……因此最終得出結論說,我國變速箱企業依然無法造出靠譜的變速箱……那麼看了這個帖子之後,我覺得心裡堵得慌,是時候出來澄清一些事情了。


我國是真造不出好變速箱?

綦齒、唐齒、法士特…

首先,什麼叫「我國造不出靠譜的變速箱」?畢竟變速箱還分自動擋和手動擋,就算自動擋造不好,難不成手動擋也造不好?——顯然不可能!事實上我國的唐山齒輪、重慶綦江齒輪的製造技術和品質都不錯。


唐山齒輪依靠的是著名的日本愛信技術,而綦江齒輪的技術基礎則源自於德國ZF。在商用車領域,甚至連沃爾沃這樣的品牌整車都會見到搭載綦江齒輪變速箱的案例。因此我國的手動擋變速箱品質其實並不弱。


如果您覺得上述2家企業的技術畢竟源自海往,那麼我們來盤一盤我國自己研發的特有技術:鋼銷式強力同步器,以及採用這種同步器拼裝而成的手動擋變速箱——陝汽法士特(FAST)重型變速箱。此種同步器的可靠性相較於傳統的「錐面摩擦」同步器好的多,因此法士特箱子也得到海外用戶們的好評。


我國造的出自動擋變速箱?

盛瑞變速箱,民族的驕傲

手動擋變速箱看樣子是不存在什麼技術壁壘,我國也拿得出靠譜的好產品了。那麼自動擋變速箱的情況又是如何呢?畢竟自動擋變速箱的設計和製造技術遠較手動擋難得多,我國是否就造不出靠譜的自動擋變速箱呢?


這時候我們肯定會想到一家企業:山東盛瑞,以及他家名氣很大的「盛瑞8AT」。當初就是這家企業,讓我國自動擋變速箱的產業完成了「從0到1」的偉大變革。那麼他們的變速箱用起來到底如何呢?


「盛瑞8AT」發展了3代,

一路走來晃晃悠悠,並不成熟

當初第一代「盛瑞8AT」出來之後,長得和路虎極光幾乎一樣的陸風X7,眾泰皮尺部的T700,大邁X7等車型都紛紛給這款變速箱拋來了橄欖枝,紛紛搭載了它。從參數上看300牛米的最大承受扭矩並不出彩,而且故障頻發,特別是滑閥箱異響問題長期困擾著盛瑞。


之後第二代「盛瑞8AT」問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第一代產品的缺陷,滑閥箱故障也因為改用全新葉片式壓力泵而徹底被解決。最大承受扭矩也進化到了380牛米的水平,整體來說算是基本靠譜了。奇瑞的捷圖X70就搭載了它,除了換擋速度特別慢、換擋邏輯不夠智能外,其餘方面還算過得去。


有了第二代產品的成功經驗,盛瑞公司對產品做了改進,推出了第三代「盛瑞8AT」(業內也叫做「二代PLUS」),相較第二代變速箱,三代產品在換擋速度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一汽奔騰T99就搭載了它,但遺憾的是在實際駕駛中反映出來的換擋邏輯不夠「聰明」,對駕駛者意圖缺乏準確理解的問題依然存在。


同時一些小毛病小故障也導致了「盛瑞8AT」進一步的擴大裝備受到一定影響,比如上述的奔騰T99車型後續款式甚至依然選擇了日本愛信經典的6AT變速箱。由此可見,「盛瑞8AT」和愛信、ZF這樣的世界頂級自動擋變速箱比較,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也許電動化之路,扔掉變速箱

才是未來,但電池何時成熟?

雖然現實非常無情,但我們也看到了盛瑞的韌勁兒和不服輸的精神頭兒。不斷研發不斷改進不斷完善。雖然目前依然產品不夠成熟,但相信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畢竟這個年輕的品牌需要時間去成熟,去壯大,去羽翼豐滿。但起碼現在我們依然要誠實的說,「盛瑞8AT」依然不算完善。雖然盛瑞目前已經開始在衝擊「13AT」,但我個人希望他們「不要冒進,小步快走,穩中求成」。


這就是我國變速箱行業的現狀,手動擋產品不缺乏好的產品,而自動擋產品領域則依然有待成長。比如除了上面提到的「盛瑞8AT」,還有諸如「東安6AT」,在可靠性,故障率方面依然和國外品牌存在明顯差距。當然也不排除未來我國還會走出的另一條路:電動化!畢竟電動汽車是不需要變速箱的,或許這算是另一種彎道超車吧!


當然,前提是電池技術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得到「來自外星球的靈感」,而做到「充電一晚上續航幾千裡」的驚人水準,同時徹底解決安全問題、壽命問題、成本問題。——那麼我想如果真有這樣的一天,或許我國可以徹底扔掉變速箱了,當然就眼下的情形來看,傳統燃油汽車依然大行其道,因此我國變速箱企業依然需要不斷努力,拿出更好的答卷!

相關焦點

  • 中國火箭、飛機都能造,為什麼造不出像樣的汽車發動機?
    中國的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什麼火箭、飛機現在都能造了,但是為什麼造不出一臺像樣的汽車發動機呢?中國能造,但是距自主的優秀發動機還有些距離中國並不是造不出汽車發動機,像長城、長安、吉利、奇瑞這些品牌都宣稱自己有自主的發動機,不過到底是不是完全自主的,這個我們大家心裡都清楚。而且這些所謂的自主發動機,確實和豐田、大眾這些品牌的優秀發動機存在一定差距。
  • 中國只有一座城市,既能造飛機,還能造汽車火箭輪船
    中國只有一座城市,既能造飛機,還能造汽車火箭輪船!這座城市就是上海。了解上海歷史的都知道,上海是以工業為本的城市,解放前上海的產業工人數量是天津廣州之和,迄今為止只有上海一個城市既能造飛機,還能造汽車,火箭,輪船。
  • 中國能造航母,能造殲20,為何造不出太空梭?
    還有中國,我們連殲20這種五代機中的佼佼者都可以造,怎麼沒聽過中國的太空梭計劃呢?其實,中國早就有過太空梭計劃,但在科學嚴謹的論證過程中被眾多專業大佬一致認定:太空梭當時是不適合中國航天的。
  • 為什麼中國的農民愛造飛機坦克潛水艇?
    1飛機坦克農民造但是在中國龐大的人口中,還有著這麼一群人,他們沒有受過什麼專業教育,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更沒有高精尖的設備,卻愣是鼓搗出了飛機、坦克和潛艇……這是些什麼人呢?農民……這可不是在開玩笑,我們可以來看幾個例子。
  • 中國能造戰鬥機,為啥卻造不出民用大飛機?原因很簡單:虧本
    現在出行短距離我們會坐汽車長距離我們就可以選擇高鐵,但是有很多地方還是不坐飛機去不到的,比如說遠跨重洋的另一個國家,或者乾脆直接去地球的另一面,但是如果看一下我國所使用的民航飛機的話,就會發現基本還是從外國航空公司購買的。
  • 像造汽車一樣造飛機 造咱老百姓也買得起的飛機
    像造汽車一樣造飛機 AG50飛機的研製單位是航空工業通飛旗下的特種飛行器研究所。特飛所先後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代大型水上飛機、第一艘載人飛艇、第一代水陸兩棲飛機、國產水陸兩棲大飛機AG600等航空器,填補了我國航空高科技和基礎研究領域的多個空白。
  • 西寧造飛機第一人又造了艘快艇
    為圓飛天夢,2015年他造了一架三角翼動力飛機,成為西寧造飛機第一人,試飛時由於速度不足,試飛失敗。最近,他又造了一艘快艇,六一兒童節,拉著妻子去西鋼湟水公園人工湖圓夢試航。幾年前,王海廣帶著妻子從河南農村來到西寧打工,憑著過硬的電焊技術,在西杏園附近開了間五金焊接鋪。
  • 中國能造轟炸機,能造運20,卻為什麼造不好民用大飛機?
    很多人往往想不通,中國能造火箭,原子彈,能把探測器送上月球,為什麼卻解決不了發動機和晶片?都在說中國在大飛機方面薄弱,但我們早就能造轟炸機,現在連200多噸的大運都有了,這些飛機難道還不夠大?有這些技術,就攢不出一架客機?其實,直接軍機變客機這個思路,並不是沒人實踐過。
  • 俄羅斯飛機坦克都能造,為什麼造不出優秀的汽車?
    軍迷朋友和車迷朋友們可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俄羅斯的工業非常發達,能造出隱身戰鬥機核潛艇,可是為什麼就造不出好一點的汽車呢?難道造車比造飛機坦克還難嗎?其實小編一開始也想不通這個問題,因為小編第一次坐的汽車就是俄羅斯品牌的汽車。
  • 農民可不可以造飛機
    科學院的院士何祚庥先生說,在二百年前,「農民造飛機」是值得鼓勵的探索,但到了二百年後的今天,再重複這種探索,就註定要失敗。好心人建言造飛機的農民不妨去造農機;義憤填膺的人則稱農民造飛機是「非法活動」。  中國的哪一部法律規定農民造飛機屬於被禁止行為呢?我不知道,指出農民造飛機屬於「非法活動」的人士也沒有拿出明確的依據。
  • 中國人60年為何造不出優秀的飛機發動機?
    近日,《看世界》、《學習時報》等媒體刊登了田文信同志的文章《中國60年為何仍造不出飛機發動機》。作者以冷靜的視角,科學的態度,嚴謹地分析了航空發動機研製必須經歷預研-試製-驗證-立項-詳細設計-設計定型-生產定型全過程這一重要客觀規律,以犀利的語言指出我們長期以來對航空發動機研製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大投入性等特點缺乏清晰的認識。作者對歷史的追思發人深省,為航空工業的呼籲令人敬佩。
  • 農民的致富經:在快手,上億人花三年圍觀他造飛機
    上億人在快手上,花3年的時間圍觀了這架飛機的製造。在這過程中,許多航空製造的專業人士與他建立了聯繫,網際網路讓一攤原本只是一個燒烤店殼子的飛機模型,變成了一架獨特的商業機器。 一 東北春天的風很大,所以,儘管坐在一臺被鋼管和混凝土墩固定在地面上的假飛機裡,我們仍然可以感覺到它在顛簸。這甚至會讓那些原本就恐懼飛機的人感到一絲不安。
  • 坎巴拉太空計劃飛機怎麼造 太空梭設計攻略
    本文給大家帶來坎巴拉太空計劃飛機怎麼造 太空梭設計造法攻略。 坎巴拉太空計劃飛機設計攻略   1.前言   坎巴拉太空計劃火箭才是重點,造飛機不是開發重點。坎巴拉太空計劃造飛機是FAR的mod,該坎巴拉太空計劃mod由航空相關專業人士精心製作,大大提高了KSP空氣動力學模型的真實性。當玩家掌握了基本的飛機設計技術,還想有所突破的話,FAR會帶來他更多的樂趣。後文將具體分析FAR都實現了哪些特性。
  • 我們造了殲20,造了航母,為何造不出太空梭?
    而隨著人類工業時代的到來,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飛機,各式戰機,火箭,衛星探測器,國際空間站等等都相繼被人類研發出來,來幫助我們對外太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除了上述講到的各式飛機意外,太空梭的概念也曾被人們提出過,但是現如今卻幾乎沒有被成功建造出來。
  • 造汽車的也要造飛機了?巴西小軍火商給予韓國現代「當頭棒喝」
    2019年底,保時捷與波音公司合作,開拓無人機市場,豐田最近投資約4億美元,收購eVTOL新興公司Joby Aviation,計劃提供製造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這些發展表明,汽車行業將無人機視為打入的未來市場份額的切入點。但是,這種競爭對於試圖徵服新興市場的飛機原始製造商而言是缺陷還是機會呢?
  • 一個農民是怎樣造飛機的(組圖)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頻頻出現像李賢峰這樣的農民,因駕駛自己造的飛機墜機受傷甚至殞命。在無數次的飛行中,幾多狂熱?幾許無奈?目前,仍處於管制狀態的低空何時才能成為發燒友們飛翔的「樂土」?本報記者對話李賢峰將為您解答。  「傷好後還打算再玩飛機嗎?」本報記者問李賢峰。  「當然,我的飛機是成功的,飛行失敗是因為我沒經驗,傷好後我會修復它,繼續飛。
  • 為何我們造不出國產相機?
    為什麼「天空二號」空間站、C919大飛機、「龍芯」晶片、5G技術我們國家都可以實現,唯獨國產相機始終造不出來呢?我們沒有能力生產國產CMOS傳感器    並不是說因為這項技術複雜我們國家就造不出來傳感器,想想我們的5G技術、想想我們的火箭和空間站,想想我們的高鐵和飛機,哪一個不比傳感器更難。
  • 在快手上造飛機的人:「十級大風也吹不倒我的飛機」
    上億人在快手上,花3年的時間圍觀了這架飛機的製造。在這過程中,許多航空製造的專業人士與他建立了聯繫,網際網路讓一攤原本只是一個燒烤店殼子的飛機模型,變成了一架獨特的商業機器。一東北春天的風很大,所以,儘管坐在一臺被鋼管和混凝土墩固定在地面上的假飛機裡,我們仍然可以感覺到它在顛簸。這甚至會讓那些原本就恐懼飛機的人感到一絲不安。
  • 甘肅農民造飛機
    甘肅農民造飛機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05日10:14  金羊網-新快報     學歷高中歷時3年耗資8萬  9月3日,在試飛失敗後的第二天,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共和鄉兄弟村村民張玉祥(右二)對自製飛機的相關環節進行改進
  • 馬斯克私人飛機抵達上海!中途超越東航客機被調侃「不愧是造火箭的」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航空物語 消息,昨夜特斯拉Elon Musk馬斯克私人飛機緊隨東航的洛杉磯-上海航班起飛,緊緊跟在東航波音777後。但是,他的G650飛得更高,飛得更快,不用多久,就會超越東航的波音777,搶先到達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