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難忘他在較場西路的那口湯
所以阿澈聞著 濃濃牛骨香 又找到上下九來了
👇 前排給大家指路 👇
【牛湯小匠】
東急新天地三樓(樂繽紛旁)
牛三星 16元/份
推薦指數:🌟🌟🌟🌟🌟
(文末超值福利直接get)
要判斷一家店到底好吃不好吃,其實很簡單,
就看午餐晚餐時是否人頭湧動,一條長龍排到店外,
每天限量大家搶著排隊買。
單單這口牛骨湯,阿澈就愛到不行。
每天限量3煲賣空即休,300碗喝完就沒有啦。
廣州人天生自帶吃貨天賦,普普通通一頭牛都能搞出N+1種吃法,其實要說到吃牛,最好的就是這一口濃湯。
也是阿澈從較場西一路追到東急的原因。
牛骨湯的秘制配方,經過三代傳承無數人口舌,從1973年的大同酒家穿越而來。
大同酒家在2016年就已公告停業,而大廚何國焱師傅的秘制湯底還能在牛湯小匠中品嘗到。
牛骨湯每日僅有三煲,採集黃牛骨、牛下水、土雞、鮮魚等新鮮食材,加入眾多名貴藥材,對身體滋補,卻也不容易燥熱。
濃濃湯底熬足六小時才成,售完即是無補。
胡椒根、當歸等藥材中和牛骨熬底,經過足足六小時骨髓早就化進濃湯裡,香氣引人忍不住走進店裡端起一碗細細品嘗。
(寫到這裡真的想罵人,哇擦我平時喝的都是些什麼味精垃圾?)
在廣州做牛骨湯的店遍地開花,做牛雜牛筋丸的店數也數不清,可種類這麼齊全什麼都有的還真的沒幾家。
胸口油、雪花肥牛、黃喉、金錢肚、上肉下水,就連牛歡喜這個難以一遇的都一個不缺。
有人說,發明牛三星的那個廣州人一定是個天才。
對我這種終極吃貨來說,牛三星一定要夠新鮮、夠爽脆、沒有腥味。
X坑粉?X班?XX大王?對不起,在廣州牛三星研究報告裡,我只想PICK這一碗C位出道!
原被丟棄的牛肝、牛腰、牛心,剃掉多餘筋膜,衝洗兩小時,細細的切成薄片進行醃製去腥,五上五下,只燙十秒就可以出鍋,手速一定要快。
(不知道師傅單身了多少年…)
飛速撈起的爽口牛三星,再澆上香濃的牛骨湯頭,鮮美無比。一碗牛三星就著熱湯喝下,哈一口氣疏解一整天的疲累。
一口三星湯,一口酸蘿蔔,三星切得夠薄,爽滑脆口。即使夏天吃也依然清爽不膩!
牛三星最怕的就是腥味重難以入口,藥材牛骨湯底配上酸蘿蔔的爽口剛好將腥味化解的一乾二淨,連牛肝也不會煮老了出粉幹口。
牛羊雜湯是這家的招牌,愛他的原因只有一個:只有他隨湯底一起熬了整整6個小時。
更別說足足燉了六個小時,吸滿了牛骨、藥材的精髓。
滿滿一大碗,料給的超級足!
這碗湯名字其實很簡單,兩個字,牛逼。
牛歡喜,俗稱「牛生腸」,簡稱牛逼。只有母牛才有且一頭牛隻有250g可以食用。滋陰補陽,入口爽脆彈牙而不腥,屬於稀有美食。
因為《低俗喜劇》而被大家熟知,"我殺了多少頭牛才能給你炒一道牛歡喜啊!" 給人印象深刻。
其實牛歡喜在廣州並不常見,大多都是爆炒重味的,「原汁原味」的牛歡喜就更難找了。建議沒嘗過的小夥伴一定要試試!
牛歡喜本身沒有味道,勝在爽口滑脆,下鍋也是只涮十秒,即涮即食。和店裡配的秘制醬油辣椒更配哦!
雪花肥牛+爽口黃喉+彈牙牛筋丸+滿分金錢肚+香脆胸口油 = ?
種類太多選擇困難症的阿澈乾脆全部點了一份全加在一個碗裡,滿足感爆棚!
比手機還大片的雪花肥牛!
牛雙白湯也是很多火鍋重度患者的優先選擇,吃貨老闆想把火鍋店有的食材全都搬來!
軟滑的河粉打底,純純米漿味,雖不通透但實實在在沙河粉的味道讓人安心。
或者配上一碗銀絲全蛋面,淡淡的鹼水味,才是真正的廣州味道。
記得小的時候
每次放學回家遇見到有
推車的牛三星和牛羊雜走鬼檔
總會吵著要阿婆買給我吃
現在,下班走過冒著香濃熱氣的牛骨湯旁
也會忍不住的走進去喝一碗熱熱的湯
不僅僅是好喝的湯,好吃的牛雜
更多的,暖的是心
【牛湯小匠】
上下九店:東急新天地三樓(樂繽紛旁)
較場西店:較場西路16號之二(卡朋西餐廳隔壁)
福利一:
留言說說 #你對牛三星最深的記憶吧#
將選擇最走心的評論送出10碗牛三星
福利二:
後臺回復牛湯小匠即可參與霸王餐活動
500 碗牛三星直接送!!!
(*活動僅限東急新天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