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物理學如何決定你的世界觀

2021-01-13 科學網

 

《量子與生活:重新認識自我、他人與世界的關係》,[英]丹娜·左哈爾著,修燕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 年7 月出版,定價:65元

■徐一博

許多人對於物理學的認識就如百度百科給出的定義一樣,「物理學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大多數人可能完全不覺得物理學和我們每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觀)有什麼樣的關聯。

然而《量子與生活:重新認識自我、他人與世界的關係》這本書卻讓我們不僅看到了這種關聯,還揭示物理學的最新發展成果——量子力學,如何推動我們更好地看待世界。

提到物理學,就不能不說到牛頓。牛頓的偉大意義在於,讓物理學進入了科學的階段,也因此推動了整個科學思想的發展。

牛頓物理學是基於對客觀世界的觀察和計算,而不是基於某種先入為主的主觀構建。它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確定性——只要給出條件就能夠計算出確定的結果。這對人們認識事物的方式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即客觀世界的運行法則是一套確定無疑的「軌道」。

許多學科受到了這種思想的影響,不僅在自然科學中,還涉及到人文學科,包括心理學、管理學等眾多學科,每個學科的任務就是「製造」科學定律。人們也逐漸開始按照「科學定律」去生活,科學定律宣揚什麼人們就實踐什麼,沒有被科學定律認可的就是「偽科學」。

可是現實生活並非如此,現實生活的多變性和科學定律的教條性製造了現代生活的眾多矛盾,而且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內部也出現了眾多相互衝突的定律。比如什麼能夠幫助人們長壽就有許多不同的研究結論,還有許多相互衝突的結論;該如何教育孩子、人類心理異常的原因、激勵員工的手段等,都存在這樣的衝突結論。

這種情況逐漸得到改善同樣是物理學兩個重要理論的提出:其一是愛因斯坦創建了相對論,適用於宇觀尺度的物理學規則;另外一個就是量子力學的創建,適用於微觀尺度的物理學發現。兩者分別向外和向內拓展了只適用於宏觀尺度的牛頓物理學,讓物理學更加接近客觀現實。

如果不是研究天體或者宇宙的專門人士,一般難以與相對論打交道;但是量子力學卻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我們的生活表面看起來是像牛頓物理學描述的宏觀世界,但是事實上這種宏觀世界卻是由量子力學所描述的微觀世界組合而成的。

牛頓力學描述的物理世界是基於「確定性」,然而量子力學描述的物理世界卻是基於「不確定性」,這種矛盾卻辯證的描述,揭示了生活中「恆常」和「無常」。

牛頓力學和量子力學的關係就像是電影和膠片的關係,牛頓力學清晰準確地描述出了「生活這部好像具有某種恆常性的電影」的運行規則,然而量子力學卻對「組成生活電影的每一個膠片的無常性」進行了研究和描述。

這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影響呢?

牛頓的物理學讓我們這樣看待生活——生活是被某些確定的法則所決定的,這些法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然而量子力學卻讓我們開始發現——原來生活本身是由不確定的可能性構成的,讓一切不確定的可能變得確定的原因是我們的創造,我們對於每個不確定片段的影響,才促使它們最終變成確定的現實。

因此,不能期待我們創造了某個條件之後就等待著結果的發生,而是要時時刻刻參與到對現實的創造中。讓你的生活變成某種樣子的原因不是前一刻發生了什麼,而是你在每一個當下時刻面對生活的努力方式。你和每一個當下的互動方式決定了你生活的每一個片段,這些片段(膠片)組合起來構成了你的生命(影片)。

本書讓我們深刻地理解了這種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或稱之為「辯證交互主義世界觀」,我們和每一刻無數種可能性的互動方式決定了這一刻最終變成了什麼樣子。當擁有了這種世界觀,就擁有了能夠幫助人們創造現實生活的最有力武器——和所處的世界攜手共同創造——實現人們想要的現實生活。

《中國科學報》 (2020-10-22 第7版 書評)

相關焦點

  • 世界觀決定價值觀,價值觀決定人生觀,人生觀決定人生
    首先先有「世界觀」,知道世界是什麼樣的(包括「宇宙觀」),或者社會是什麼樣的,再往小說就是你生存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你認識的世界大小,和真實程度,決定了你覺得什麼東西有價值。列舉:你看到的世界是自己的鄉鎮,那你就會覺得呼朋引伴、能說會逗有價值。你看到的世界是所在的城市,那你就會覺得有一份體面又穩定的工作,攜妻帶女有價值。
  • 海底泥火山是這樣產生的—新聞—科學網
    發過研究者研究了類似的泥火山是如何在水下形成的。圖片來源:Alamy 泥火山是一種不可預測的、危險的現象,現在科學家對它們如何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學研究期刊》。 在世界範圍內,已經發現了1000個泥火山,它們或存在於陸地,或在水裡。最著名的是Lusi泥火山爆發,2006年該火山在印度尼西亞爆發後,將附近的村莊埋入厚厚的淤泥中。
  • 「元層次」的物理學:建構子理論如何解釋生命、宇宙和量子計算
    你可以將物理學看作是解釋黑洞、粒子碰撞、蘋果下落和量子計算機等事物行為的一種方式。但如今一些物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種理論,則不僅僅關注個體現象;這是一種描述宇宙本身的全新方式。這種理論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比如為什麼生物演化是可能的,以及像思想、信息等抽象事物如何擁有獨立於任何物理系統的特性。研究者稱這種理論為「建構子理論」(constructor theory)。
  • 你懂什麼是世界觀?
    環境什麼是世界觀?—持續寫作100天,第21天世界觀:就是對自己和世界之間的關係理解。需要從辯證法/認識論/邏輯學/的統一中去理解作為世界觀理論的哲學。世界觀與歷史觀世界觀是關於人和世界相互關係的理論,因而也是協調人們理解和協調人與世界相互關係的理論。對「人」的不同理解,從而導致對人和世界相互關係的不同理解,進而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觀理論。
  • 俄羅斯數學家獲2014年度阿貝爾獎—新聞—科學網
    Sinai),授獎理由是「在動力系統、遍歷性理論以及數學物理學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獎金約100萬美元。 雅科夫·西奈1935年9月21日出生於莫斯科,父母均是微生物學家。他是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他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曾獲得沃爾夫獎、狄拉克獎等。
  • 物理與思考|3.5這些年人們搗鼓出來的那些世界觀
    世界觀大致上包含:世界是由那些事物構成,彼此之間關係如何;世界是本源是什麼,世界如何產生的;人與世界的關係是什麼;世界和人未來的如何演化下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自從人們逃離虎狼的追捕,就開始了思考,思考如何躲風避雨,如何獲得更多事物,如何更好的活下去,當然也包括思考世界觀的問題。
  •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但是,這又取決於一個人對世界的心態,這也就是人的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了一個人的立場,特別是信仰。現在人的思想,尤其是心智,很是迷亂,其實也就是非觀的混亂,好得不信,不好的卻津津樂道。網絡上有一段這樣的話,據說是村上春樹所說的:你要記得那些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幫你擋住外來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徹夜聊天的人,坐車來看望你的人,陪你哭過的人 在醫院陪你的人,總是以你為重的人,帶著你四處遊蕩的人,說想念你的人。是這些人組成你生命中的一點一滴的溫暖,是這些溫暖使你遠離了陰霾。
  •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實現雙激發譜鍶原子光鍾—新聞—科學網
    光鍾作為目前精度最高的原子鐘,如何有效的提高其性能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 男人的世界觀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
    甚至後來,在她長大以後,都一直告誡她,女人一生該如何修身養性,把自己培養的獨立,聰慧,美麗大方。Z在這樣的薰陶下,苗紅根正,甚至看起來,營養過剩的樣子。當年,在找對象的時候,她犯難了。因為身邊沒有這樣相匹配的家庭,有的倒也是大學畢業,但不愛看書,而愛看書的家庭境遇不好。很長一段時間Z都鬱鬱寡歡。
  • 世界觀決定國際治理觀
    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 張文木  一個民族要走向世界,首先給世界貢獻的是世界觀  一個民族要走向世界,首先給世界貢獻的不是國內生產總值(GDP),而是世界觀。
  • 精密測量物理:精度起決定作用的物理學|NSR專題
    精密測量物理是以更高的精度檢驗現有物理學的範圍,並試圖找出框架的極限,從而發現新的物理。換句話說,精密測量物理是精度起決定作用的物理學。眾所周知,將測量精度提高一個數量級往往會導致新的物理發現。 基本物理常數是物理學中的一些普適常數,如與自然界基本相互作用和物理基本定律有關的耦合常數,引力常數G,精細結構常數α,普朗克常數h和光速c。這些常數中,精確確定G被認為是最困難的。一個新的和到目前為止最準確的G已經由羅俊和其同事們在2018年使用兩種獨立的方法給出。他們的文章全面回顧了G測量的歷史[nwaa165]。
  • 2019年全國量子力學年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聚焦量子力學前沿、科普與教學   8月
  • 理論物理學博士「不務正業」,「中國版謝耳朵」用漫畫傳播科學
    【對話】將抽象的物理學變成漫畫羊城晚報:作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博士,為什麼會決定成立漫畫工作室來做科普工作?2016年,我決定試試做漫畫科普,也在這一年成立了科普工作室。羊城晚報:工作室推出的漫畫腳本和文案都是你寫的嗎?每次寫之前需要做什麼功課?李劍龍:這些科普漫畫裡95%的文案都是我寫的,有幾期請其他專業老師幫忙客串了一下。
  • 愛因斯坦的世界觀:一個真正的「獨行者」
    今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一書,致敬這位偉人。本書以影響較大的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為底本,收錄了《觀念與見解》《愛因斯坦晚年文集》裡的及散落別處的相關文章,編譯出一個獨有的《我的世界觀》中文版。其中有20多篇珍貴文章此前從未翻譯成中文出版過。《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封面天才的頭腦如何看世界?
  • 腦洞大開,你都沒觀過世界,哪來的世界觀?
    今天探討的話題是「世界觀」,既如此,首先就需要理解,世界觀指的是什麼?世界觀就是你對世界的認知,認知需要儲備大量的知識並加以思考,他人思考得出的結論與你關係不大,因為你根本就無法理解,甚至曲解。在有世界觀之前,應該先觀世界。
  • 總結篇丨地球物理學:經天緯地
    比如三峽大壩的選址,必須要結合地球物理學勘察的數據了解其地底構造,才能放心施工; 理論地球物理則是對地球本身做研究,比如探究地球的起源、地球到底是不是圓形、地球內部圈層是什麼樣子、地震帶的分布,以及地球板塊是如何運動的,等等。這種研究同樣意義非凡,它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了我們生活的空間,甚至能夠預知未來和危險。
  • 中華文化筆記13墨家科學思想之二墨家物理學時空觀及宇宙模型構建
    將哲學概念端、體、兼具體為端和始、體、宇和久幾個物理學概念,分別指時空最小單位、物體本身、時空本身。而引申到物理學當中,墨子所認為的「端」是指物質空間的最小單位,我們只能說經典物理學中的「質點」概念、量子論中的普朗克長度概念與之相聯繫,而不能認為墨子提出了類似「原子」或者「質點」、「普朗克長度」之類的概念。這是因為墨子本質上是哲學家而不是物理學家,當時的物理學認識水平根本達不到這個深度,所以我們只能從自然哲學的角度去理解其在物理學領域中的探索。
  • 韓松:科幻作品是如何構建世界觀的?
    這都是對今後世界及世界觀的猜想。 這是一個設計師主導的時代。如何構建世界觀?這需要融合個人想法、團隊智囊、大數據、理性與非理性衝動、必然與偶然、運氣與機會等元素。 從創作的角度講,構建科幻世界觀有兩條原則:未來性原則與假定性原則。未來性原則是用未來學的觀點來看待世界。
  • 什麼叫世界觀?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世界觀有什麼意義
    關於世界觀的問題,高中哲學教材裡面有完整闡述,總體來說比較抽象,但對學生來說比較重要,能否在高中階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對今後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高中階段正是理性思維發展的高峰期,藉助哲學知識的學習提高思維水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對今後的人生道路的選擇也將起到很大的導向作用。
  • 這篇文章的野心有點大,可能會重塑你的世界觀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感覺世界觀被摧毀了!」那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什麼是世界觀呢?如果你張口就來:世界觀是一個人對世界的基本看法。那你真的需要好好讀一下這篇文章了。關於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也是從讀了一本震撼人心的巨著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