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撞機:中國拿到美軍核心關鍵技術!中國一口氣幹出7款高新機

2020-12-25 烽火哨所

據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聲稱,中國在本月23日在青島附近90海裡對美國一架EP3偵察機執行了攔截任務,兩機最接近的時候只有91米遠,這只是20秒的飛行距離而已,稍稍不注意就是機毀人亡的結局了,這也是美國軍隊最忌憚的,正因為如此,美國軍隊才把這種行為稱為「危險的攔截」。事實上這已經是今年第六次中國驅離美國軍機,如果加上中國在南海地區驅離美國戰艦的話,今年中國對美國的驅離以及交鋒已經有十幾次了,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兩次,能享受美國軍隊這種「待遇」的也只有俄羅斯和中國了。

對於任何國家來說,戰略偵查都是最有效探測敵軍的方式之一,在這一方面美國更是其翹楚,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就研製出了飛行高度達到2萬米以上的U2偵察機。

由於能夠飛到2萬米以上,所以當時絕大多數飛彈都對其沒有效果,美國利用這種飛機探測了大量消息,一度號稱「不死龍女」,但是隨著蘇聯研製出SA2防空飛彈並且擊落了2架U2戰機,這款偵察機的神話也被戳破了,在60年代,中國也引進了SA2飛彈,並且在「機動防禦」的情況下連續擊落5架U2戰機,徹底將U2送下神壇。不過美國卻並沒有因為U2而放棄偵察機,反而將原因歸結於飛行速度不夠快和高度不夠高上,而在「更高更快」這基礎上,開發出了至今為止都無人超越的SR71偵察機。

SR71能夠在3萬米高空以3馬赫的速度執行偵察任務,最高速度能達到每小時3600千米,在上世紀60年代,絕大多數防空飛彈都飛不到3萬米高速,更達不到3馬赫以上的速度,也正因為如此,SR71在其服役的32年裡,沒有一架被擊落,冷戰期間,SR71多次執行偵察任務,在越戰時期,SR71更是前往越南執行了大量偵察任務,而越南最先進的CA-75M飛彈也最多只能攻擊2馬赫左右的目標,看著以3馬赫速度一騎絕塵的SR71,越南人也只能說欲哭無淚了。

在冷戰結束以後,隨著大量先進衛星的服役,能夠有效連接衛星設備並且可以處理大量信息的電子偵察機就成為了各國最青睞的裝備,EP3雖然並不是電子偵察機裡最先進的,但是卻是裝備數量最多的。而EP3和中國海軍打交道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1年,中國海軍航空兵一架殲8Ⅱ戰機就和美國一架EP3電子偵察機相撞,最終導致王偉烈士壯烈犧牲,但最終美國也沒有全身而退,只是拿回一架被拆成零件的EP3偵察機,外國媒體聲稱,中國拿下大量美軍關鍵核心技術,在那之後,中國用10年時間,先後研製出9種電子戰和情報偵察飛機。而到今天,中國已經可以輕鬆擊落EP3偵察機了。

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戰鬥力日漸增長,對付EP3或者P3,P8等反潛巡邏機是一種很常見的事情,美國窺測並且欲求監視全世界的野心一直都沒有消退,如何能有效攔截,就是接下來中國航空部隊最需要注意的。

相關焦點

  • 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
    2001年4月1日發生了中美撞機事件,這是自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使館遭受美國飛彈襲擊後又一突發事件,在中美兩國以及在全世界都引起了極大的關注。最終,這一事件得到了妥善的處理。中國的外交智慧在處理這一事件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背景  2001年1月20日小布希就任美國第54屆總統。
  • 中美海南撞機隱情曝光: 美國付出極為悲慘代價
    2001年6月,由該機製造廠 - 洛克希.馬丁公司派技術人員到海南島陵水海軍機場現場進行拆卸分解,分解工作於6月13日起,在陵水機場著手拆卸工作,至7月2日拆解完畢,經租用的AN-124運輸機裝運,於7月3日運抵美軍在夏維夷的基地。
  • 15年祭:緬懷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王偉烈士
    15年祭:緬懷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王偉烈士而在撞擊中受損的美軍EP-3偵察機未經中方允許,擅自進入中國領空,降落中方軍用機場上。  點擊進入中新網軍事頻道 發布時間:2016-04-01 10:39:46 【編輯:高辰】 15年祭:緬懷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王偉烈士
  • 美報告稱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後美機仍有大量機密未銷毀 被中國獲取
    資料圖:2001年4月1日,美國EP-3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偵查,中國海軍航空兵派出2架殲-8II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其中一架僚機在中國海南島東南70海裡(110公裡)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與美軍飛機發生碰撞,中國戰鬥機墜毀
  • 南海撞機18年 中國海空軍發展的18年
    中美南海撞機紀念,這一天,我們都不該忘卻》不過,由於海域廣闊,加上當時氣象複雜,上萬名軍民在進行長達14天的大規模搜索後仍然一無所獲,最終在4月14日,中國方面確認飛行員王偉犧牲,並授予其革命烈士的稱號,當時王偉還不到33歲,令人非常惋惜。此外,美軍EP-3偵察機在和中國戰機相撞後進入中國領空,強行迫降在海南島的陵水機場。
  • 中美南海撞機事件:15年前的今天究竟發生了什麼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國海軍EP-3型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執行偵察任務,中國海軍航空兵派出2架殲-8II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其中一架僚機在中國海南島東南70海裡(110公裡)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與美軍飛機發生碰撞,中國戰鬥機墜毀,飛行員王偉跳傘下落不明,後被中國確認犧牲,而美國軍用偵察機則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
  • 中美雷射武器誰更強?中國很低調,但在關鍵技術上封鎖美國15年
    對比中美雷射武器技術水平並不需要真的對比保密級別高的戰略級別雷射武器,只需要對比戰術雷射武器就可以。美國在軍艦上配備的是150千瓦級的雷射武器,對無人機的攻擊也需要持續幾秒鐘才能摧毀目標,沒有實戰價值。這種水平對於中國來說實際上早已經做到了。
  • 南海撞機事件兩大當事名機再聚中國,事件罪魁幾乎接近大陸領空
    很多國人都清楚記得2001年發生在南海空域的中美軍機相撞事件,那架肇事的美軍EP3電子偵察機導致王偉烈士墜機後因自身損害嚴重而降落在中國海南陵水機場。經過雙方兩個多月的交涉,被拆解的EP3被一架美軍從俄羅斯航空公司租用的安124巨型運輸機運回了菲律賓美軍基地。
  • 美軍想看中國「五角大樓」
    為此,《21世紀環球報導》專門採訪了美國軍方和政府的高層官員,試圖解讀中美軍方高層會談所透露的訊息。   磋商內容更進一步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上將一行7人於12月9日做客五角大樓,並與五角大樓高級官員舉行了磋商。此間媒體認為,這標誌著中美兩軍自「南海撞機」事件以來中斷的交往完全恢復。
  • 中美戰機南海上空相撞 造成兩國建交以來最嚴重的軍事摩擦
    截至6月22日,在中國海南陵水機場拆卸EP-3偵察機的美國工作組人員已經把飛機的尾翼、尾椎拆下,機身僅剩下雙翼和內部設施,整個拆卸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    組圖:中方展示充分證據強調撞機事件責任完全在美方   北京時間4月19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章啟月在北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演示了談判中中方所介紹的部分證據。
  • 南海撞機事件的背後有美國一個巨大的戰略優勢,中國至今相差甚遠
    2001年4月1日發生的南海撞機事件可以說是中美關係在新世紀裡第一次大規模衝突,而由此引發的解放軍變革可以說餘波猶在。對於中國而言,南海撞機事件暴露了中國海軍當時的大量弊端和問題,促使了中國開始反思與改進自身。
  • 臺灣媒體繼續報導海南上空中美撞機事件
    中新社香港四月九日電臺北消息:臺灣各大報紙今天繼續以顯著的篇幅報導海南上空中美撞機事件,普遍認為,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此次事件,既有利於中美關係的發展,也有利於穩定臺海局勢。  臺《中央日報》今天在頭版頭條指出,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首度表達sorry,並對大陸墜機、損失一名飛行員表示「遺憾」。
  • 19年前南海撞機時,飛行員趙宇為何不開火?如今才看懂其中的無奈
    圖為海空衛士王偉生前的照片時至今日,我們都無法忘卻19年前南海撞機時為祖國尊嚴而犧牲的烈士王偉,有很多人會有疑問,當時長機飛行員趙宇目睹了全程,可是當撞機發生時為何不開火?很多人都將此次事件與1987年蘇聯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相提並論,但不同的是,王偉烈士並非主動撞機美軍偵察機,據長機飛行員趙宇回憶的,當時美軍偵察機已被驅逐改變航向,但未曾想美軍偵察機又突然轉彎,而未能及時躲避的王偉戰機則被美機這一危險行為所影響,發生撞機並操縱失靈墜毀。
  • 美軍為部署反導找理由,海軍上將:中國攻擊能將關島從地圖上抹掉
    而為了防我國發動反擊,美軍還要在西太部署反導系統。據《環球時報》7月27日報導,美國正考慮在關島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以防禦「中國攻擊」。負責印-太司令部的美國海軍上將戴維森表示,「關島可以部署轟炸機和其他重型戰機,但中國的攻擊可能會從地圖上抹掉這個重要的美國空軍基地」。
  • 黃敬平:北京若掉進美軍陷阱等於請君入甕
    黃敬平套用「看戲的是傻子,演戲的是瘋子」來形容美中對抗,呼籲「不要入戲太深」,因為美國大選剩下不到100天,再過100天,這場「戲」就落幕,  他說,現在疫情讓美國紐約百老匯關門,反觀中美對抗,從貿易戰打到外交戰,這出世界百老匯,美國在演戲,中國不得不配合,中美關係現在處於「鬥而不破」,中國也知道美國川普選前為了選票,拼命「演很大」,叫得喊得比拳頭還大聲,必要時也會給予反制
  • 中美不會開戰,因為中國知道會輸?美高級將領未免自信過頭了
    不可否認,在某種程度上,中美實力的確存在差距,但美軍輕視中國的行為,卻肯定是不對的,因為歷史曾經證明過這事,中美也是交過手的。在技術上,美國存在優勢,但中國發展也很迅猛,正在迎頭趕上;在外交上,美國在亞太有很多盟友,但究竟有幾個中用的,肯為了美國和中國翻臉呢?
  • 中方為修復中美關係釋放善意,但也需要美國在臺灣、香港等中國核心...
    11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電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時明確指出,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中國直截了當地為下一階段中美關係闡明中方立場,體現了中國對歷經40多年的中美關係始終持負責任態度,也是順應國際社會共同期待之舉。
  • 美軍新武器產業鏈居然有中國零件,美想渲染威脅論,但用錯了方式
    圖為美軍高超音速武器自中國開始崛起後,美軍就將中國定為競爭對手之一,在多個領域同中國較勁,其中最為明顯直接的就是工業方面,似乎整個世界都想要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最終都以失敗收場但最近美國突然發現了一個他們無法接受的事實,美軍高超音速武器產業鏈中,居然也有中國零件。美國數據分析公司戈維尼在最近發布一份年度報告,在這份報告的第64頁中,就有著美國高超音速一級承包商的供應鏈風險評估,美國人試圖了解,在已經離不開「中國製造」的情況下,中國零部件在美軍的重點關鍵項目中,能佔據多大比重。
  • 知恥而後勇,砥礪中前行——南海撞機十六年
    16年前的4月1日,中美兩國軍機在南海上空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碰撞,王偉烈士英勇犧牲。2016年,中美在南海再次發生嚴重的對峙事件。在這一背景下,不能不讓人回憶起那段往事。然而,在16年前的那次事件中,除了烈士的犧牲精神,也出現了許多令今天回憶起來仍感到耿耿於懷的事情。本文作者在文章中提起這些往事,不是為了「揭秘」或獵奇,恰是讓烈士不白白犧牲的最好紀念。
  • 美軍膽敢轟炸南海島礁?胡波解讀中美南海戰爭風險
    當然美國人特別是美軍有各種各樣的預案,但它很清楚一旦直接轟炸中國南沙島礁的話,這勢必引起中美之間的全面的對抗,中國肯定會全面反擊,美國不要有幻想。我們島上這麼多軍人和官兵,這麼多設備,一旦遭到轟炸,那中國再怎麼想維護中美關係,也不可能視若罔聞,中國肯定會全面反擊,這個美國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覺得這種概率是比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