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抗疫日記:瘟疫時期的超市囤貨 真為收銀員捏把汗

2020-12-23 TechWeb

這是我自3月13日(周五)之後第一次開車出門,快兩周了。

隨著疫情日益嚴重,舊金山灣區上周一宣布了居家令,隨後禁令擴大到整個加州。除了藥店超市銀行加油站洗衣店,其他商戶一律關閉,餐廳可以接受外賣。除了買藥買菜溜狗鍛鍊,居民無必要原因不得外出。違者屬於輕罪。美國沒有居委會大媽,實施全靠自覺,據說警察抓到會開出300-400美元的罰單。

但這並不是國內實施的封城。矽谷幾個機場並沒有關閉,還是有人員流動。居民也沒有老實居家。過去這個周末,很多感覺憋壞了的加州居民紛紛開車去海灘和爬山,半月灣等幾個熱門場所甚至找不到停車位。加州州長對此很抓狂,「政府幫你們,你們也要幫幫自己啊!」但州長能做的也不多,只是關閉了海灘和公園的停車場。

我不願意出門。在疫情迅速蔓延的時候,呆在家裡才是最安全的。聖克拉拉郡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300人,而且政府並沒有對病例進行流調,也沒有公布病例所在位置。我們只能在本地華人微信群裡獲知「某某地方有人確診了,某病例去過某某超市」這類極不嚴謹也無法驗證的信息。但距離上次採購已經快兩個星期了。矽谷華人都按照郵政編碼組織了各自的信息互通群。

但是牛奶雞蛋麵包青菜這四種有保質期的日常食物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也該補貨了。前天晚上連續測試了亞馬遜Fresh、WholeFoods、Instacart、Costco當日送、Safeway、Weee等諸多生鮮電商,要麼乾脆沒貨,要麼結帳時才告知你無法配送。我聽了很多朋友的建議,從深夜11點半就選好商品,然後不斷刷到12點多,結果最後還是一一失望。好吧,就出門囤貨一次,正好也可以看看過去十多天外面到底有什麼不同。

 

過去兩個月在微博上全程關注了國內治疫,初步了解新冠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建議。我換了大框眼鏡,戴上大棒球帽,穿上光滑質感的風衣。當然,外科口罩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灣區華人都從國內訂購外科口罩以及N95口罩。(建議N95還是留給急需的醫護人員,普通人買菜戴外科口罩就夠了。)因為戴口罩的緣故,我放下了面部識別的iPhone 11 Pro,拿出了指紋解鎖的iPhone 7。

街上空空蕩蕩,基本沒有行人,車子稀稀拉拉。9點半趕到Costco的時候,停車場已經有很多車了,但車位並不難找。已經有採購完的人陸續走出超市,幾乎每個推車都有大包裝手紙,看來此前的恐慌心理還在延續。但走進超市,發現購物人流並沒有想像的多,或許是因為我來的早(Costco早上9點開門),也或許是因為大家都呆在家裡原因。原先賣熱狗披薩的快餐部撤掉了桌椅,空空蕩蕩。

 

我所擔心的蛋奶短缺並沒有出現,水果、麵包、肉類也都擺滿了貨架,連捲紙都堆了滿地,但牛奶和捲紙都限購一件。Costco貼出了告示,疫情期間拒絕捲紙退貨。幾乎每名顧客走過就會帶走一包紙,估計半小時後就會全部售罄。Costco本來就不賣口罩,緊俏的免洗洗手液和一次性手套依然是無貨,大米似乎也沒有找到。此外,其他商品基本是充足供應。我想要的牛肉、香腸、酸奶、飲料等全都順利買到。

 

疫情已經如此嚴重,超市裡戴口罩的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甚至很多華人都沒戴。但我也看到非亞裔戴了口罩,甚至還有手套。美國官方依然不推薦普通人戴口罩防護,民眾的思維模式也是病人患者才會戴口罩。一些其他地區甚至出現了戴口罩的華人遭到排擠、歧視和辱罵的情況。好在生活在多元化的矽谷,並不太擔心戴口罩遭到歧視。Costco的店員看著戴口罩的顧客也依然很熱情。

讓我驚訝的是,Costco的收銀員和工作人員既沒有手套,也沒有口罩。現在堅持在超市崗位上的人是令人尊敬的,但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了解病毒的可怕。至少兩米安全距離和勤洗手這兩點是遠遠不夠的。實際上,在超市的購物和收銀過程中,也不可能始終維持兩米距離。我選擇了自助掃描收銀。

如果不是外面嚴峻的疫情,購物體驗似乎和平時也沒太大差別,大家都很冷靜和平和,臉上似乎也看不出焦慮,畢竟已經居家十多天了。只是站在門口檢查小票的人不再接過收據,而是隔著兩米遠看一眼就揮手放行。她們也沒有戴口罩。

從Costco出來之後又順路去了對面的中國超市買菜,周邊的其他商店都關門了。這裡倒是有大半人都戴著口罩,超市收銀員早在一個月前就戴上了,她們還有乳膠手套。果然是知道病毒厲害的華人。同樣,中國超市的各種蔬菜食物都供應充足,完全沒有短缺的情況(本地農場供應居多)。但我注意到螺螄粉已經漲價到6美元一包,或許是因為國內疫情帶來的生產運輸問題,而這東西必須從中國進口吧。

美國政府此前呼籲民眾不要搶購,承諾基本物資都會充足供應。至少從Costco和大華的購物體驗來看(以及詢問了前日採購的朋友),矽谷確實不需要擔心基本生活物資。此前的搶購潮已經過去,超市補貨都很及時。何況美國本來就是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國。目前採購供應鏈並沒有出現問題,只要貨運物流保持暢通,就不太可能出現斷糧的情況。不過,缺手紙的朋友建議一大早出門。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美國疫情。未來兩周將是美國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刻,確診人數正以每天1萬的數量增長,而且遍布全美各地,更是遠遠沒有看到拐點。建議在美國的朋友儲備足夠的食物,沒有緊迫事宜不要出門。這次我採購了足夠三個星期的食物,準備躲在家裡絕不挪窩。

回家剛打開車庫門,就看到女兒站在門口歡快的叫「爸爸,爸爸」。恍然有一種原始社會,男人帶著滿滿的狩獵收穫回家面對妻兒的感覺。但病毒容不得半點大意,我趕緊讓鄭太把女兒拉遠,因為車庫是我們的隔離區。脫下風衣和帽子掛在車庫,摘下口罩仍進門外垃圾桶,仔仔細細洗了手和臉,用消毒液噴灑了車把手和方向盤,用酒精棉仔細擦拭了手機錢包,還有用過的信用卡。女兒一臉疑惑地看著故意保持距離的我,甚至還有一點委屈。

 

回家就看到聖何塞本地報紙的新聞,某家超市因為工作人員死亡而停業。

相關焦點

  • 海外日記 | 馬來西亞封國之後的新加坡
    這是海外日記欄目的第8篇,也是第4篇首發原創。坐標新加坡。作者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新加坡籍留學生Sophia。日記以馬來西亞封國的開始為時間點,記錄了當天晚上新加坡人的「囤貨」浪潮,審視了新加坡目前的防控措施和未來是否封城的問題;關注了新、馬緊密的國家關係,表達了對背井離鄉前來新加坡的馬來西亞人民的關切。當天晚上馬來西亞封國封城(Lock Down)的消息出來的時候是17號晚上十點左右。
  • 想用華潤萬家超市電子卡結帳,遭超市收銀員拒絕
    據了解,該消費者近期在華潤萬家李滄區一家分店購物,並選擇使用華潤萬家超市電子卡結帳,收銀員見狀拒絕了該消費者以此方式結帳,原因是「華潤萬家很早之前就被家家悅收購」。若真如此,為何不及時更換店內的招牌及標籤呢,這豈不是在誤導消費者?」
  • 自動收款機:超市收銀員終結者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大家都有過在超市排隊等候付款的經歷,然而,隨著零售業即將到來的第二波自動化浪潮,人們將能夠徹底擺脫這種等待的折磨。使之成為可能的是一種所謂的自動收款機。  顧客所要做的就是像今天超市的收銀員那樣,將購買的商品通過紅外線掃描器掃描一下每件商品上的條形碼,就能知道要付多少錢,既可以用信用卡支付,也可以在旁邊的現金收款機上交款。當然,從超市本身的利益出發,為了防止有人做手腳,只要顧客把經過掃描的商品放進購物袋,收款機就能自動稱出它的重量。同時還會有工作人員對收款進行監督。
  • 清朝時期,為何草原時常爆發瘟疫?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卻是寺廟
    蒙古人口在滿清統治時期人口下降,不少人認為這是因為佛教所宣揚的隱忍向善,而很多清規戒律成為了人口發展的阻礙。但其實這個,理由並不充分,噶爾丹可以說是清朝最大的外敵之一。但噶爾丹就是藏傳佛教的四世溫薩活佛,在他帶領下的準噶爾汗國卻人口興旺、異常強大。那為何清朝統治期間,蒙古人口會一再減少呢?專家表示,看看他們供奉的是誰,就明白了。
  • 囤貨植物日記打造不一樣的新春美人
    植物日記作為知名的植酵護膚品牌,以「以自然植物美肌智慧,傳承健康、簡約、時尚」的品牌理念和「自然、安全、有效」的品牌承諾為廣大女性帶去了更加卓越又安全的護膚新體驗。今年,植物日記也已經備好了幾款最超值的護膚爆品,讓您在這個新春做個不一樣的美人!
  • 瘟疫時期異服賞
    17世紀羅馬瘟疫鳥嘴醫生的畫像,保羅·菲爾斯特(Paul Fürst),1656年。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肺炎定義為「大流行」性疾病,一時間各種醫護人員身著防護用具的圖片佔據了各新聞媒體的頭版。這全副武裝的陣勢,不免令許多讀者緊張不已,所幸,我們都覺得身穿防護服是限制病毒傳播的有效手段。眼下,醫用口罩在全世界都供應不足,因為許多非醫護人員也在爭相購買。
  • 劉雨欣真敢穿,「彩虹色」抹胸裙像掛在身上,網友:替她捏把汗
    劉雨欣真敢穿,「彩虹色」抹胸裙像掛在身上,網友:替她捏把汗劉雨欣前段時間的名聲打的很響,因為之前有消息稱劉雨欣買下了《枕上書》的版權,這就讓網友們都紛紛表示抗議,但是好在後來本人出來澄清了。但是這樣的劉雨欣也有穿錯的時候,在顏色上是比較鮮豔的,也非常符合她的氣質,但是總感覺這件衣服穿不住啊,不得不說劉雨欣也真敢穿。從這個角度看還真的是有點顯老是怎麼回事?最重要的是這件「彩虹色」抹胸裙像掛在身上一樣,有種隨時要掉的趕腳~網友也都表示替她捏把汗。
  • 體驗無錫某家樂福超市收銀員的甘苦
    春節臨近,無錫各大超市、賣場裡擠滿了購置年貨的市民。家樂福超市永樂店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近兩天,每天來購物的人達1.2萬人次之多,每位收銀員的工作量比平時幾乎增加了一倍。  13日下午4點半,在家樂福超市永樂店迎來人流高峰的時刻,記者來到該店,協助收銀員王靜做了一個小時的收銀工作,體驗了收銀員崗位的甘苦。
  • 買菜囤貨不用愁,13家進口超市全搞定!
    雖然是特殊時期,但生活還要繼續 我們搜颳了13家魔都超好逛的進口超市 哪怕天天宅在家裡 貼心提示: 現在特殊時期,如果有配送服務就儘可能選配送上門 如果一定要去超市購買
  • 樂購超市會員卡抵用券失蹤 原來是收銀員作怪
    這兩天,有寧波樂購超市的購物者,因為超市的積分鬧得很不愉快。因為自己會員卡裡的積分莫名其妙消失了,而且,更讓人不爽的是,積分兌換的抵用券,落入的是超市收銀員的手中。網友:會員卡裡的積分不見了近日,網友「不穿馬甲」在本地論壇爆料,稱自己因為樂購超市積分兌換的事情,很受傷。
  • 超市收銀員,該不該報購物卡餘額
    本報訊(記者陳小敏)持購物卡到超市消費,每次結帳後,收銀員都會報出購物卡餘額,這讓一些顧客頗不樂意,認為此舉有洩露隱私之嫌,且存在安全隱患。市民劉女士家住後湖幸福人家,常到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購物,一般都用購物卡付帳,每次結帳時,收銀員都會念出卡內的餘額,偶爾還會聽到後面排隊的顧客笑說,「單位真好啊,發這麼多卡。」這讓她覺得很不安,「這些卡都是過年過節,單位發放的福利,卡的面額較大,不是500元就是1000元,每次買菜也就花幾十塊,尤其是用新卡時,餘額都是好幾百,收銀員念出餘額,旁邊的人都聽得到,主要是怕被小偷盯上。」
  • 魔物娘開播,先放無修後改為刪減版,真為B站捏把汗!
    這部新番唯一兩個危險點也就是一些看病時露的畫面,以及魔物娘的們的聲音,這些畫面應該會被B站刪減掉,如果不這麼做,或許真會下架。咱們現在看的第一集不算太露,但後面就難說了,這一點可以參考PV就能看出,露的畫面和聲音還多著呢,真為B站捏把汗!
  • 超市收銀員設計漏掃商品 「無償消費」萬元貨物
    收銀員「掃走」超市萬元貨物  事發省城某超市 嫌犯設計漏收親朋貨款 已被檢方批捕  本報訊 胡國洪、陳曉蕾、記者王夢娜報導:南昌市萬達購物廣場某大型超市原收銀員霍某,在收銀時利用漏掃描和價格查詢的方式瞞騙其他同事,讓自己的朋友和父母先後到超市來購物
  • 瘟疫時期異服賞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17世紀羅馬瘟疫鳥嘴醫生的畫像,保羅·菲爾斯特(Paul Fürst),1656年。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肺炎定義為「大流行」性疾病,一時間各種醫護人員身著防護用具的圖片佔據了各新聞媒體的頭版。這全副武裝的陣勢,不免令許多讀者緊張不已,所幸,我們都覺得身穿防護服是限制病毒傳播的有效手段。
  • 11.11京東超市「母嬰囤貨日」驚喜滿滿 寶媽囤貨看過來
    10月30日,京東超市「母嬰囤貨日」強勢來襲,不僅有美德樂(Medela)、飛鶴、伊利、費雪、全棉時代、花王、尤妮佳、樂高(LEGO)、嘉寶(Gerber)、雀巢(Nestle)等母嬰大牌為消費者帶來超值驚喜,更有給力優惠券299減150,尿褲399減120等大額優惠,堪稱寶媽們狂歡的購物盛宴!
  • 男子在超市換購商品,收銀員亂掃條形碼,結帳多出60元顧客承擔!
    男子在超市換購商品,收銀員亂掃條形碼,結帳多出60元顧客承擔!鄧先生去太原萬達廣場的永輝超市,可鄧先生說,他們明明消費了140元,可結帳的時候,就莫名其妙的變成了202元,這多出來的60多元是怎麼來的呢?
  • 吉林市網友去大潤發超市購物,發現收銀員全副武裝
    5月17日,據一吉林市網友反饋因為家中物資短缺,不得已去了一趟大潤發超市。到了以後,網友看到購物的人非常少。來到收銀臺,也就三四個收銀臺在進行工作,收銀員也都全副武裝穿著防護服,可以感覺到現在的情勢真的是挺緊張的!
  •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2-09 17:27 來源
  • 網上超市有「新玩法」:做家庭批發囤貨平臺
    聯商網專欄:又今年蘇寧易購高調主推網上超市,到沃爾瑪門前舉牌示威,從家樂福挖來萬明治坐鎮統帥,要用超市品類為蘇寧易購引流提粘性,據說2015年蘇寧超市頻道的目標是600%增長。  總之找準一個別人沒有佔領的定位,並且整個體系為定位服務,是成功的重要公式。  家庭批發囤貨平臺為什麼合理  張陳勇前文「線上真的能吃掉線下嗎?」數據分析了不同品類在線上和線下流通環節耗費成本,結論是可樂之類的高頻購物商品線下更有競爭力,電器被子之類的低頻購物商品線上更有競爭力。
  • 天津日報《戰地日記》入選抗疫紀實展 天津博物館收為館藏
    天津日報《戰地日記》專欄系列報導作為抗疫實物展品入選展覽。「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為《戰地日記》冊頁籤名題字。天津博物館頒發收藏證書,將《戰地日記》全冊作為抗疫見證物收為館藏。&nbsp&nbsp&nbsp&nbsp本報《戰地日記》專欄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宣傳報導的重點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