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美食的朋友,今天介紹4種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又非常好吃的美食製作竅門。花三分鐘就能學會,自己做出來的美味,吃的感覺才不一樣。
01 巧燉雞
雞肉營養價值極高,而且還有一定的食療作用。然而,雞肉雖好,想燉好雞肉未必容易。
中途不加水:
現在一般都不太用高壓鍋燉雞了,如果用普通湯鍋燉的話,水要多加些,中途不可添加水,否則湯就不醇香了。
快爛妙法:
雞在宰殺前,先灌一湯匙醋,然後再殺,用慢火燉煮,可以爛得快些。在燉雞的湯裡,放入一點黃豆或3~4個山楂,與老雞同煮,雞肉也爛的快。
食鹽後放:
燉雞如果先放鹽,會直接影響到雞肉、雞湯的口味、特色及營養素的保存。燉雞時放鹽正確的做法是,將燉好的雞湯降溫至80℃~90℃時,再加適量的鹽,這樣雞湯及肉質口感最好。
02 巧燉骨頭湯
無論老人、小孩、孕婦、產婦,還是正常人都會喜歡喝味道鮮美的骨頭湯,這主要是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溶解在湯裡的結果。對於老年人來說,喝些骨頭湯加以調理,可以減緩骨骼老化;同樣,骨頭湯也能有利於青少年的骨骼生長。然而,燉骨頭湯還有很多竅門的。
冷水下鍋:
燉骨頭湯時,應該用冷水下鍋煮,使冷水逐漸升溫,待煮沸後再用小火燉至酥爛。這樣骨頭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才能充分溶解出來,從而使湯濃味鮮。
加少許醋:
在水開之後加少許醋,使骨頭裡的磷、鈣溶解在湯內,不但增加湯的營養,而且能保存湯中的維生素,這樣燉出來的湯既味道鮮美,又便於腸胃吸收。
食鹽後放:
鹽能使得肉裡含的水分很快地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因此,燉骨頭湯時食鹽不要放得過早。
03 巧燉魚
魚歷來是人們喜愛的食物,對人體有多種保健功能。想燉好魚就要注意以下幾個小竅門。
稍微放點醋:
燉魚時適量加點醋可以使其酸度增加,促使蛋白質凝固,使魚肉易爛味香。醋還能使骨組織軟化,使魚骨細胞中膠質分解出鈣和磷供機體吸收,增加了營養價值。如果剁成塊後用鍋不放油炒一下,也有同樣效果。
加點啤酒:
燉魚時加入一些啤酒,有助於魚脂肪分解,還能產生脂化反應,使魚味更加鮮美。
放點紅棗:
在燉魚的時候,在鍋中放幾顆紅棗,既可去除魚腥味,又能熟的快。
04 巧醃蛋類:
很多人都喜歡吃醃製的雞蛋或鴨蛋,現在一些超市裡也能買到這些醃製的蛋類了。這些蛋類有許多醃製方法,泥醃、幹醃、水醃等。各種醃製方法都有自己的長處,各個地方也有不太一樣的方法。不過,如果醃得不好,會出現酸臭怪味或半殼,或是鹹得無法入口。因此,還是需要掌握相關的一些小竅門的。
加點白酒:
放白酒是鹹蛋多出油的關鍵,因為白酒可以加速蛋內的蛋白質凝固,使蛋黃內的油杯擠出。一般方法可以在蛋類外表蘸點白酒,也可以在醃製的泥、水中加白酒,或者直接在碼放好的蛋類外面噴一些白酒。
煮熟後防增鹹:
若當蛋類的口味已經正好,可將壇內其餘蛋類煮熟晾涼,再放回原來的器皿中重新碼好,即能防其增鹹,又能防其變質。
好了,上面的四種美食你學會了嗎?告訴你個秘密,關注編者,未來你會成為大廚哦,請務必相信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