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解】薩繆爾森評價凱恩斯主義

2020-12-16 經濟觀察網

約翰.卡斯迪/文 1996年的秋天,在麻省理工學院,我曾經對薩繆爾森有過一次採訪。在回答我有關「是否仍然還是一名凱恩斯主義者」的問題的時候,「我稱自己是『後凱恩斯主義者』」,薩繆爾森回答道。「凱恩斯主義在1936年的那個模型已經過時了。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它就不適用於今天。」他回憶起了1986年時在英國劍橋所參加的一次幾年凱恩斯誕辰115周年的活動。「每個人都在那裡。他們都站在那兒而且說,『我依然是一個忠實的凱恩斯主義者。我依然是一個堅定的信仰者。』我就顯得有點不禮貌了。我說,『你們讓我想起了一系列的納粹口號。我依然是一個好的納粹。』凱恩斯主義不是一種宗教意識:它是一種分析的模型。跟十年前比較起來,我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同的凱恩斯主義者。」薩繆爾森之後又引用凱恩斯自己的話,「當語境改變的時候,我改變我的觀點。你不是這樣的嗎,先生?」

問:在今天,你如何評價凱恩斯?

答:「我依然認為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而且在所有時代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中排在第三位。」

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答:「亞當.斯密,以及列昂.瓦爾拉。」

瓦爾拉是19世紀的法國經濟學家,執教於洛桑大學。他是第一個針對整體經濟寫下「一般均衡」方程式的經濟學家。他把市場中的所有東西都包含了在內,從糖到iPod。他被廣泛的認同為是數理經濟學的創始人。「我們都是沿著他的足跡前進的,」薩繆爾森在評價瓦爾拉的時候說。

問:「你為什麼成為了一個凱恩斯主義者?」

答:「我在芝加哥大學受教於世界上最好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家。我並不是輕視自己的教育。但我接受的教育在解釋我身邊的東西的時候沒有用處。那就是大蕭條。有一年,在整個的芝加哥都沒有過真正的房地產銷售。凱恩斯理論非常適合於所發生的事情。它是所有的工具裡最合適的,所以你可以用它來解釋什麼將發生。」

「凱恩斯的貢獻不僅僅局限於提出了在一場衰退時增加政府支出。回到了大饑荒的年代裡,每一個政府都會這麼做。他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思考其重要性及規模的方式,以及諸如此類的等等。」

雖然薩繆爾森很快的就吸收了凱恩斯的新觀點,但是其他的人則沒有。「像經濟學這樣的不精確的科學想要發展,總是以一場接一場的葬禮來進行的。」薩繆爾森說,而凱恩斯還惹怒了他在芝加哥大學的一個老師,Frank Knight。「他的確認為凱恩斯是一個魔鬼。雖然他不相信上帝,但他卻能夠認出一個魔鬼。他堅持舊式的經濟學體系——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工作的十分好,除了在大蕭條時期。」薩繆爾森朝著我頑童般的一笑,「它是一門非常好的科學,」他繼續說。「出了例外之外,都是對的。」

問:「為什麼凱恩斯主義勢漸蕭條了呢?」

凱恩斯的回答分為三個部分。首先,他說,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們犯了錯誤,把大衰退時期的經驗在戰後仍然延續了下去。而當軍事衝突結束之後,防禦性支出開始減緩,他們預料著經濟會陷入又一場衰退。「但這種情況徹底沒有出現,」薩繆爾森說。「人們從戰場上回來之後,他們開始渴望著消費。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有能力去消費。」

其次,跟凱恩斯曾經在《通論》中所提到的完全相反,事實上,貨幣政策開始變得非常重要。「1936年的失衡,貨幣的角色無足輕重。」薩繆爾森回憶說。「利率是百分之一的八分之一的八分之一。我做了一些研究,而我發現,一百萬美元的90天國債利息是37美元。人們當時甚至都懶得算利息了。美聯儲是不重要的。戰爭時期,有傳言漫天飛,說它的權力將被剝奪之後賦予一個戰時機構。戰爭結束之後,貨幣開始變得重要了起來。米爾頓.弗裡德曼和其他的人被證明是正確的。我要指責我的那些講英語的凱恩斯主義同僚們,他們並沒有隨著形勢的變化而改變。英語世界裡的凱恩斯主義者們,太過於死扣住凱恩斯主義的理論模型了。」

凱恩斯主義式微的最後一個原因,是滯漲:不斷增加的通脹和失業率的組合,這出現在19世紀初期。在很多民主國家裡面,薩繆爾森指出,即便是這意味著一種適度的通脹上升,都存在著一種由政府來嘗試著刺激經濟的誘惑。「你啃蘋果,」薩繆爾森說。「你知道自己可以這麼做。所以你就狠狠的啃。誘惑之處在於,對它的過度使用。這是一場災難,貝弗裡奇爵士(早期的英國凱恩斯主義者),Alvin Hansen(早期美國凱恩斯主義者)以及,毫無疑問的,凱恩斯本人,在一定的程度之上,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都懷疑,真正的全面就業,將會導致初期的通脹問題。」正是出於這種恐懼,薩繆爾森回憶說,導致了直接的對於工資及價格的管制——稱之為是價格及收入政策——但是,這樣的管制並沒有獲得多大的成功。「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沒有什麼工具能夠讓你去解決滯漲問題。但是,在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中也沒有能夠讓你解決滯漲問題的措施。不能解決持續的滯漲問題,是導致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死亡的最大的問題。」

問:「凱恩斯主義給今天留下了什麼?」

非常多,薩繆爾森回答說。「非常簡單,隨著供應衝擊,跟19世紀的時候比較起來,凱恩斯主義在解釋1980年代之後的美國經濟中出現了什麼方面非常有效。」

相關焦點

  • 從凱恩斯主義到「新凱恩斯主義」
    然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提出,失業問題可能是自由市場的內生問題。 薩繆爾森的綜合理論把一般均衡的微觀經濟學與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結合起來,發展為新凱恩斯主義(neo-Keynesian)。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通過勞動力市場而發生聯繫。
  • 吳荻楓:從凱恩斯主義到「新凱恩斯主義」
    然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提出,失業問題可能是自由市場的內生問題。  薩繆爾森的綜合理論把一般均衡的微觀經濟學與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結合起來,發展為新凱恩斯主義(neo-Keynesian)。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通過勞動力市場而發生聯繫。
  • 美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人保羅-薩繆爾森去世 著作影響中國(圖)-搜狐...
    薩繆爾森自一九四0年以來一直就任於麻省理工學院,他的逝世令許多昔日學生和友人唏噓不已。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蘇珊·霍克菲爾德十三日說:薩繆爾森「改變了他接觸的一切」。   附:薩繆爾森簡介  薩繆爾森於1915年5月15日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加裡(Gary)城。
  • 超越凱恩斯主義
    英國《泰晤士報》曾如此評價凱恩斯,他是一位天才,作為政治經濟學者,有著世界影響……要想找出一位能與之相比的經濟學家,我們必須上溯到亞當·斯密。因此,凱恩斯及其《通論》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任何偉大著作都是時代的產物,都是思考和研究當時當地社會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結果。凱恩斯《通論》也同樣如此。
  • 「穩增長」不能掉進凱恩斯主義陷阱
    因此,面對這股投資熱潮,輿論自然發出了對凱恩斯主義質疑之聲。為什麼當經濟數據剛剛出現了一點下降,政府就按捺不住重新走上了利用擴大投資來拉動經濟的老路。這說明,我們對投資已經產生了高度的路徑依賴,因此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在關鍵時刻已經成為政府無法放棄的一張王牌。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幹預政策可能再次在中國抬頭,我們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 也談凱恩斯主義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之後,強調政府干預作用的凱恩斯主義對宏觀經濟調控決策的影響逐步增大。儘管我國政府沒有明確提出過運用凱恩斯主義,但近些年凱恩斯主義是實際指導中國實踐的經濟「顯學」,不過對其作用有褒有貶。
  • 梁小民:凱恩斯主義會帶來災難
    他極力反對用凱恩斯主義思想去「救市」。他對國企強大表示憂慮。他呼籲今天的富二代們學習古代的成功氏族。 在訪談中,梁小民說道,他也是認為應該徹底埋葬凱恩斯主義的。因為,經濟危機本來就是政府干預出來的,現在再用幹預手段去「救市」,那只會是錯上加錯的。此外,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是由政府主導的,如果還要鼓吹凱恩斯主義的話,只會阻礙中國的市場化轉型。
  • 凱恩斯主義與現代經濟學
    凱恩斯主義思想在大蕭條時期開始受到歡迎,他的許多建議影響了美國和英國政府,尤其是羅斯福的新政政策。雖然凱恩斯的想法需要一些時間,但他們最終獲得了優勢,並在接下來的40年裡成為了一個佔主導地位的經濟思想學派。   關鍵理論與原則   凱恩斯的開創性著作《就業、利息和金錢的一般理論》1936出版,闡述了後來被稱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礎。
  • 停止凱恩斯主義,才能真正拯救經濟?
    停止凱恩斯主義,才能真正拯救經濟?凱恩斯主義是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思想基礎上的經歷理論,主張政府採取擴張開支和增長赤字的經濟刺激政策,曾經大行其道。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凱恩斯主義再次被視為拯救經濟危機的寶典……凱恩斯主義有一個對立的經濟學流拍:奧地利學派。這個學派的思想來源於古典經濟學,主張讓市場的手發揮作用,反對政府干預市場,與凱恩斯主義背道而馳。
  • 張維迎:徹底埋葬凱恩斯主義
    第一個層次就是對市場經濟沒有任何信仰,不相信市場經濟,這是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第二個層次是懷疑主義,搖擺不定,有時候信,有時候不信,這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也就是主張政府干預主義的經濟學;第三個層次是對市場經濟非常信仰,但是也認為,必要的時候,政府應該介入市場,這是芝加哥學派。
  • 左曉蕾:被濫用的凱恩斯主義
    而要撥亂反正,給被異化了的經濟基本理論正名,首當其衝的是凱恩斯主義。 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尼克森政府單方宣布解體布雷頓森林體系,是單邊撕毀協議的行為,是對全球經濟基本規則的肆意破壞,造成了全球利率匯率劇烈波動,美國的貿易夥伴損失慘重。無怪當時的法國總統蓬皮杜棄法國人一貫的紳士風度於不顧而破口大罵。
  • 金融危機中的凱恩斯主義回歸
    王正鵬:金融危機中的凱恩斯主義回歸財經專欄作家,和訊網投資資訊部總監。剛剛上臺的歐巴馬,人們問他,你是堅持凱恩斯主義還是堅持自由資本主義?歐巴馬回答說,我只堅持實用主義。
  • 不要把汙水全潑給凱恩斯主義 - 經濟參考網
    辯論的重點之一是凱恩斯主義,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歐美經濟二次探底風險上升,圍繞財政刺激應該退出、維持還是加碼的爭論達到白熱化的狀態。各國財經要員、學界精英紛紛演講撰文直陳已見,辯者明顯分為兩大陣營,或尊凱恩斯為精神導師,或斥凱恩斯主義為誤國誤民的毒藥。  在國內,相關的政策爭論也吸引了眾多的參與者。
  • 「超越凱恩斯主義」為何可行
    「超越凱恩斯主義」的刺激政策是用來做有效投資。傳統的凱恩斯主義存在一個「李嘉圖等價」問題,即現在政府的支出增加,創造就業,家庭的收入雖然增加,但預期未來政府的稅收要增加,因此要未雨綢繆增加儲蓄來應對。
  • 中國式凱恩斯主義的標本
    中國式凱恩斯主義的標本  來源: 作者:葉檀  *央企的整體上市與淘汰低效產能都是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措施,兩者成為同一體系下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是為中國的凱恩斯主義服務的手段。  我國央企正在將凱恩斯主義推向極致,一方面政府積極幹預,不管是緊縮還是積極財政,都由政府主導;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市場,央企貼上了市場化改革的標籤。在這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上,我們能找到並順利到達目的地嗎?  我們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局面,國企成為最為市場化的資本市場的主要力量,不僅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注資重組、整體上市等概念刺激下,同樣受到資本市場投資者的追捧。
  • 中國式凱恩斯主義帶有"發展經濟學"因子
    在中國,經常有批判凱恩斯主義的言論見諸報端或是學者的論述,但這些言論往往是經不住推敲的,甚至是錯誤的。  批評凱恩斯言論  經不住推敲  如果將中國的經濟政策統統歸結為凱恩斯主義的話,那中國治理過剩產能,又是什麼主義呢?
  • 網易解讀360期:是時候埋葬凱恩斯主義了!
    美債危機表明,凱恩斯主義已經失敗。那麼,我們是否應該與凱恩斯主義說再見了?美債危機是奉行凱恩斯主義的結果面對大蕭條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歐巴馬以支出抵抗衰退凱恩斯主義主張國家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財政赤字,以刺激經濟,維持繁榮。
  • 高連奎:中國式凱恩斯主義帶有「發展經濟學」因子
    凱恩斯主義是為了解決短期需求不足問題,中國改善基礎設施完全是從中國的長遠發展出發和考慮,中國每一輪基礎設施的改善,都會帶來一輪經濟增長的高潮  ■高連奎  在中國,經常有批判凱恩斯主義的言論見諸報端或是學者的論述,但這些言論往往是經不住推敲的,甚至是錯誤的。
  • 按揭凱恩斯主義帶給美國的到底是什麼?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美國政府所遵循的「按揭凱恩斯主義」。凱恩斯主義是什麼?其實簡單來說,它是靠政府對經濟發展幹預的一種經濟理論。即使是在「大蕭條」時期,政府干預也是沒辦法避免的。那麼按揭凱恩斯主義又是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