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下午茶就已經是小資生活的一種象徵了,而且到英國旅遊品嘗正統英式下午茶也是必不可少的行程。那麼今天總結一些關於英式下午茶的講究,以便大家以後不管是在國內或者到英國都能更好地體驗英式下午茶帶來的魅力。
英式下午茶的起源
英式下午茶起源於19世紀,在這之前,英國的飲食習慣注重的是早餐和晚餐,忽略了中餐。當時人們早餐吃得很豐富,而晚餐的用餐時間一般安排在晚上8-9點。在這樣早晚餐相隔時間較長的年代,人們在下午的時候會感到飢餓,所以慢慢的下午茶就演變而來了。據記載,當時的一位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下午四點左右感覺飢餓,於是命僕人為其準備了一壺紅茶和些許點心充飢,之後她非常享受這樣的時光,並邀請友人前來一起品嘗,共度輕鬆愜意的午後時光,從此之後這一聚會形式在貴族社交圈盛行開來。
下午茶的稱呼
敲黑板敲黑板,關於下午茶的稱呼這個是最重要的,也是現在大部分人都弄混淆的。受以前的一些電視劇翻譯的影響,大家是不是還在稱呼下午茶為「high tea」呢?其實不然,下午茶有兩種稱呼,第一種是大家熟知的「high tea」,第二種叫「low tea」,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下午茶雖然最開始盛行是在上流社會,但是久而久之也發展成了全民活動。尤其在工人階級,大家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後,下午會感覺到尤為飢餓,這樣他們會準備茶、土豆、肉類等飽腹的食品用於充飢,以便吃飽後可以更加精力充沛地工作。他們將這些食物放在晚餐桌上食用,由於餐桌和椅子較高,所以人們就稱之為「high tea」。而上流社會的貴族下午茶則是用來社交和享受悠閒午後的,所以餐具、食品都更為講究。同時用餐也是在花園或會客室的矮桌上進行,由於餐桌的高度相較「high tea」的晚餐桌更低,所以人們稱之為「low tea」。
貴族「low tea」
其實放當今,很多比較小資的公司都會提供下午茶給員工享用,那麼在公司享用的下午茶一般就可以稱之為「high tea」了,然而自己在酒店或餐廳享用的更為精緻擺盤的下午茶,那麼應當叫做「low tea」。如果你正在酒店享用下午茶,拍好了美照準備發朋友圈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千萬別說在「high tea」了。
傳統英式下午茶的組成
傳統的英式下午茶主要由茶和點心組成,茶方面一般選用產自印度的大吉嶺紅茶、斯裡蘭卡的錫蘭高地紅茶,以及伯爵茶。除此之外英國也有在下午茶時喝奶茶的習慣。點心方面一般放置在三層架上:第一層(底層)擺放各種口味的三明治,第二層(中間層)擺放英國的傳統點心司康餅,第三層(最上層)則是小蛋糕和水果塔。這個三層架點心一般從下往上吃、口味由鹹至甜、由淡到濃過渡。
傳統英式三層架
第一層:三明治
通常情況口味一般是黃瓜、奶油芝士、三文魚、還有煮雞蛋,火腿、土豆等等。形狀有長條形或者三角形。
第一層三明治
中間層:司康餅
Scone是英式下午茶必不可少的點心。現烤出爐,橫切開來再塗上一層奶油和果醬,堪稱神仙搭配!司康一度是大番茄個人最愛,總認為沒有司康的下午茶是沒有靈魂的。
Scone司康
第三層:甜點
現今的英式下午茶第三層的甜點並無固定標準,也是各個酒店根據自己特色自由發揮的地方。但普遍都是由蛋糕、馬卡龍,水果塔等組成。
頂層的甜點
了解了三層架的食物分布,大家在選擇餐廳的時候可以先看看餐廳下午茶的菜單,如果是按這些食物擺盤的,那麼就相對比較正統了。下圖是大番茄在倫敦Fortnum & Mason的實拍。
Fortnum & Mason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禮儀
介紹完英式下午茶的歷史,要說說怎樣開啟正確喝茶的姿勢了。眾所周知英國是個紳士的國度,做什麼都講究禮儀,下午茶文化也不例外。禮儀專家William Hanson在某檔節目中也對英式下午茶的禮儀做出了一些講解。
在古典玫瑰園,來個英式下午茶,好友相伴很愜意
關於餐巾的擺放:
餐巾對摺放到腿上,一般來說是開口向外,偶爾女士可以向內,以便拿起一角擦口紅,這樣折回去後表面還是乾淨的,可以把髒的那面遮蓋起來。
怎麼拿杯子:
如果有加奶或糖,那麼勺子應該豎直方向攪拌,切勿碰杯壁發出叮噹聲。攪拌完成後將勺子放到小碟子上,再優雅地端起杯喝茶。
斟茶
如何吃司康:
奶油和果醬並非直接抹到司康上,而是先取適量到盤子裡,將司康分成兩半之後再在盤子裡抹到司康上。
最後就是著裝要求了:
dress code,著裝要求在國內並不是所有餐廳都要求,在一些比較高檔的餐廳為了營造更好的用餐環境和氛圍相應也給出了一些dress code,大家在訂餐前一定要先了解好。
獨家:英式貴族禮儀受中產階級追捧培養紳士淑女從娃娃抓起
好了,關於英式下午茶的一些信息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後期也會為大家分享更多我在英國旅遊的攻略、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請持續關注我。
(本文部分配圖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不願以此方式轉載分享,請聯繫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