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超市之王:沃爾瑪都要避開它開店,馬雲雷軍更是讚不絕口

2020-12-12 不凡智庫

文:櫟祐

說到中國的購物中心,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國際大品牌,沃爾瑪、家樂福等,確實,這些大品牌超市有著很好的口碑和知名度。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網際網路零售新概念的興起,許多實體零售企業面臨著轉型的壓力,要麼被其他巨頭兼併,要麼被迫退出市場。自然,沃爾瑪的壓力也不小。

然而,在河南的四線城市,一家有著土裡土氣名字的百貨超市誕生了。它從不擔心自己的客源,還成為國內零售百貨業最具傳奇色彩的代表,它的地理位置甚至不是像沃爾瑪這樣的知名超市品牌都不能替代,曾經一度吸引馬雲、雷軍等知名大牌前來朝聖的零售企業,它就是胖東來商貿集團有限公司。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2月,中國上演了一場健康事件:華潤萬家、永輝、大潤發等知名超市承諾不漲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的價格,保證肉類正常供應肉蛋奶和其他商品。與這些知名的行業巨頭相比,低調的胖東來直接宣布所有蔬菜都按收購成本價銷售,這意味著這段時間賣菜肯定是賠錢的,除了捐款5000萬元外,此舉也引來不少外界的讚賞。

胖東來總部位於河南許昌,創始人是河南人於東來。胖東來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河南當地知名的商業零售企業,擁有30多家門店,7000多名員工。公司涵蓋專業百貨、電器、超市等業態,年銷售額超過70億。近年來,被外界譽為「中國本土超市之王」。

胖東來公司倡導員工的幸福管理,追求終極服務質量,被譽為「百貨業的海地撈」。從幾十平方米的小批發店,到許昌、新鄉一家年營業收入超過70億的龍頭百貨公司。其業務核心是:商品、價格、環境、服務。

餘東來(胖東來創始人)上世紀60年代出生於河南許昌一個普通家庭,在河南土生長大。因為他小時候很淘氣,學習成績也不突出,所以很早就輟學了。16歲時,胖東來和成年人一起出去工作。胖東來是個很有想法的人,總是想自己做生意,賣過冰棒、水果和電影票,通過這些小生意積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但創業並非一帆風順。很快於東來幾乎被債務壓垮,欠下幾十萬,他向他哥哥借一筆錢,在哥哥的支持下,於東來開了一家不到40平方米的批發店,名叫「望月樓胖子店」(胖東來的前身)。開始了他的再一次創業之旅,他的努力終究得到了回報。

事實證明,他是一個相當有才華的商人,不僅在一年內還清了債務,而且還獲得了淨賺了一筆。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當時很多人靠賣假貨牟利,但他堅持賣真貨,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此後,胖東來超市逐漸拉開市場序幕。

除了堅持銷售正品外,還堅持終極服務。胖東來就像零售業的海底撈,兩者在服務上也很相似。它還依靠貼心周到的服務打造品牌形象,深入消費者心中。據了解,在胖東來超市內,有7種不同類型的購物車,大大滿足了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與一般超市不同的是,胖東來每層都設置有母嬰室、無障礙衛生間、兒童衛生間等設施,非常人性化。

胖東來還為員工和顧客提供最好的待遇和保護,規定了員工,累了可以在宿舍休息,一旦進如工作崗位決不能懈怠。不僅如此,胖東來還支持無故退貨,如果是7天內調價的產品,顧客也可以找超市退還差價,而且,顧客可以投訴哪裡做得不好,超市會逐一落實,並發布公告。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胖東來的人氣越來越高。

哈佛商業雜誌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5%-85%的企業利潤來自回頭客,吸引顧客再次光顧的首要因素是服務質量,其次是價格。而胖東來的極端服務讓顧客的回購率非常高,生意也蒸蒸日上。

除了服務客戶,還要善待員工。在員工待遇方面,於東來很大方。胖東來的工資遠高於同行業,甚至超過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商店經理為例,早年,一線超市巨頭的年薪只有50萬,而胖東來卻能開出上百萬的年薪,對基層員工來說也是無微不至。胖東來在四線城市僱傭的清潔工年收入在4萬到5萬元人民幣之間。

作為服務行業,於東來一直重視超市的消費體驗。他要求每個員工都要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消費者。所以當你走進商店時,員工們都流露出親切的微笑,有時顧客搬東西太重或抱小孩不方便,會有人馬上幫你,這些極致的服務會讓顧客感覺很溫馨,靠自己一套獨特的模式很快吸引了很多人。

胖東來經營的商場大多集中在河南的二三線城市,但取得的成績卻超過了一線城市超市的業績。讓沃爾瑪六年不敢開,丹尼斯和世紀聯華別無選擇,只能退出當地市場。當年,由於租金問題,它不得不搬出一個城市,這引起了當地消費者的強烈保留。當它再次開業時,由於人太多,它被迫停業一個小時。由此可見,在業內,胖東來是如何受消費者歡迎的。因此,胖東來的商業模式一度被馬雲譽為中國企業的一面旗幟,他還表示,它引發了中國零售商的新思考。雷軍甚至表示,在中國零售業,這是一種神一般的存在。

一些業內人士總結了胖東來這樣的做法:處事不驚,堅持靜心打造,細節管理,紮實的基礎,積累豐厚的回報。二十年來,胖東來有著明確的發展思路和定位,長期鞏固和穩定本地市場,從不輕易無把握邁出域外一步。

現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使購物變得非常方便快捷,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喜歡在實體店購物。但影響人們去實體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服務人員的態度有待提高,而消費者與商場、超市的工作人員經常發生矛盾,如果這些公司也能做到像胖東來這樣,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吧!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中國本土超市之王:馬雲雷軍對它讚不絕口,沃爾瑪都要避開它開店
    然而,就在電商行業發展的可謂「如火如荼」的時候,作為阿里創始人的馬雲卻曾表示,未來電商可能會被新零售所取代。對於馬雲的這一觀點,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態度。而有一家被稱為國內零售百貨業最具傳奇色彩的超市,它卻很少擔心自己的客源,由於其地理位置等原因,就連沃爾瑪等知名的超市品牌都無法將之替代,其還曾引起馬雲與雷軍等知名企業家的注意。由是,很多網友不禁表示,馬雲、雷軍對它讚不絕口,沃爾瑪都要避開它開店,它可謂是中國本土超市之王。
  • 中國本土超市之王:在三四線城市稱霸,就連沃爾瑪都要避開它開店
    公司旗下涵蓋專業百貨、電器、超市等業態,每年銷售額超過50億。近幾年更是被外界譽為「中國本土超市之王」。於東來(胖東來創始人)出生於60年代,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16歲那年便跟著大人外出打工,他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一直想要自己做生意。先後賣過冰棍、水果、電影票,通過這些小生意積攢到第一桶金。
  • 國內公認本土超市之王:三四線城市稱霸,連沃爾瑪都要避開它!
    國內公認本土超市之王:三四線城市稱霸,連沃爾瑪都要避開它!超市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個地方,隨著中國的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們國家也迎來了很多國外品牌的超市,比如說沃爾瑪等等,都有著不錯的知名度以及口碑。
  • 沃爾瑪見了它「繞道」,馬雲更是讚不絕口,這家超市究竟有何魅力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網際網路零售新概念的興起,許多實體零售企業面臨著轉型的壓力,要麼被其他巨頭兼併,要麼被迫退出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哪家超市可以做出如此重要的決定? 它甚至不是沃爾瑪這樣的知名超市品牌。馬雲稱讚它,"引發了中國零售商的新思考,是中國企業的一面旗子。"雷軍稱讚它,"在中國零售業一直是神般存在。"它就是胖東來商貿集團有限公司。 胖東來,誕生於90後,總部位於河南省許昌市。已成為河南省知名商業零售企業,擁有30多家門店,7000多名員工。公司覆蓋專業百貨、家電、超市等業態,年銷售額超過70億元。
  • 國產超市黑馬:沃爾瑪不敢在旁邊開店,連雷軍馬雲也來拜訪
    編輯:前浪近年來,我國零售行業格局在不斷變化,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新零售概念的興起,許多大型超市連鎖品牌漸漸退出了中國市場。有的品牌為了留在中國市場,選擇被其他行業巨頭收購。目前佔據市場份額較多的品牌有沃爾瑪、家樂福、永輝超市。
  • 中國新的超市之王:一年賣出1018億,它正式超越沃爾瑪、華潤萬家
    其中,就連大型連鎖超市這一業態都不好過,不少知名的連鎖超市不是選擇賣身退出中國市場,就是連年虧損,艱難維生。比如說賣身蘇寧易購集團的家樂福,賣身物美集團的麥德龍,在香港退市的卜蜂蓮花,以及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的新華都與人人樂。當然,傳統的超市業態難做,除了電商平臺拿下越來越多市場份額所帶來的影響之外,也與網際網路時代下,行業的轉型息息相關。
  • 又一家「神一樣」的超市要來中國,沃爾瑪、家樂福慘了...
    而這家超市要來中國開店了,沃爾瑪、家樂福都慌了!Costco實體門店入華,給業界帶來不少的話題與熱度,有人稱其為「奪食巨獸」,有人認為它會「水土不服」,對於中國大陸的零售市場,Costco到底會扮演什麼角色?
  • 中國超市之王,年收入過千億,力壓沃爾瑪大潤發全國排第一!
    毫無疑問,沃爾瑪和大潤發都是零售行業的龍頭老大,尤其是大潤發,截止2014年之前,擴張速度驚人,在2010和2011年銷售都突破了600億元,而年均銷售額增長2000年以來從未低於15%!沃爾瑪也不差,2018年7月19日,《財富》雜誌發布的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沃爾瑪仍然以絕對優勢,笑傲群雄。2017年,沃爾瑪營業收入達5003.43億美元,比排在第二位的中國國家電網足足高出了43.4%。
  • 博睿:沃爾瑪超市在華要用美國經營模式
    本土化策略折戟,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高級副總裁博睿昨日接受記者專訪時稱  連日來,因在華著手縮減本地採購辦公室而被解讀為裁員的沃爾瑪,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對此,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高級副總裁博睿(見下圖)昨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解釋:「說這是一次裁員有失偏頗。」他表示,目前沃爾瑪在華放慢擴張速度,要轉向關注開店質量,並重點強化價格優勢。
  • 美國超市叫沃爾瑪,法國超市叫家樂福,那中國的超市叫什麼?
    隨著現在經濟全球化,有很多外資湧入中國,這些外資企業的進入也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影響比較大的就是現在人們的消費方式。現在人們買菜什麼的一般都是到超市,在超市裡面各大品牌齊全,人們可以各需所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各國的代表超市。
  • 家樂福敗退中國,沃爾瑪會不會是下一個?雷軍最推崇的公司要來了
    上述統計口徑與蘇寧易購公告家樂福中國財務數據有差異,是因為前者是指家樂福大中華區地區數據。沃爾瑪比家樂福進入中國要晚一年。1996年,沃爾瑪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沃爾瑪購物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正是在同一份榜單中,沃爾瑪(中國)2018年銷售額為804.9億元,排在第五位,同比增長0.3%,門店數保持不變為441家。
  • 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步步高等7家超市2018規劃藍圖!
    昨日,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高級副總裁石家齊透露,2017年沃爾瑪的業績是近4年來最好的,2018年沃爾瑪還將繼續在中國開出30-40家門店,同時將斥資3億元升級現有門店。   沃爾瑪中國2017年第3季度財報顯示,其總銷售額增長4%,可比銷售額增長2.5%,創下近4年來最好業績。   沃爾瑪董事會主席格雷格·彭納去年底在廣州出席《財富》論壇時表示,沃爾瑪百貨公司 (Wal-Mart Stores, Inc.)已變更為沃爾瑪公司(Walmart Inc.)
  • 逼走家樂福,嚇跑沃爾瑪!這家中國超市服務完虐日本人,超牛
    中國超市如果有霸王級別的存在,一定說的就是胖東來。因為就連家樂福和沃爾瑪也介意,不想挨著胖東來開店。因為誰挨著它誰倒閉。GIF有一家沃爾瑪甚至因為忌憚它在附近,籌備了6年都不敢開業!最難得一見的是它開業的時候,胖東來老闆於東來親自關門,因為人實在太多了,沒法維持秩序了!小米的老總雷軍都表示要和胖東來學習,表示在中國零售業它是神一般的存在!」到底哪裡好?細節見分曉。單一個普通的購物車,就有這麼多門道和解釋,看了誰能不滿意?
  • 馬雲宣布:拿下3600家超市!
    可以看見,馬雲正在加快對線下零售業的「鯨吞蠶食」,阿里巴巴正在不斷彰顯它一統線上線下零售市場的決心。當你還在「看不清、看不懂、看不起」時,阿里已經將戰線拉倒了你家樓下,讓你猝不及防,毫無還手之力。2、讓沃爾瑪倍感壓力,全球超市之王來了!此次,阿里巴巴再度出手超市行業,加速超市生態進化,天貓超市和入股的三江購物、聯華超市,阿里巴巴在超市領域悄悄組建了一個覆蓋線上線下的超級超市,也是中國如今最大的超市。
  • 中國超市的發展:本土五大超市,你最中意哪一個?
    廣州友誼商店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中國零售開業對外逐漸開放,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一眾外資連鎖超市蜂擁而至。外資超市巨頭進入中國讓本土超市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也給本土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經驗和理念,「被迫下」極大的提升了自身的經營能力。
  • 看完雷軍推薦的文章,總結下如何寫一篇能被雷軍轉發的稿子
    雷軍在微信群中轉發了一篇看起來像軟文一樣的稿子,並推薦大家都看一下,但該文不是講小米的。文章標題就很套路:《》,而文章的主要內容則是講述一家名為 ALDI 的德國超市的歷史背景、發展故事、經營理念,以及一大段的「雞湯」。至少筆者覺得很雞湯,比如這段:打敗「沃爾瑪」,開店10000家,終於要入華了今天的資本主義已進入到現代資本主義的階段。
  • 雷軍眼中神一般存在的美國Costco(好市多)超市
    最近,雷軍在閉門會上做了一個演講,其中盛讚了一家美國超市——Costco(好市多)。這家超市太火爆了,收到的最多的投訴就是排隊太久,老闆要經常出來道歉。所有的東西都比國內便宜,只有十分之一,一堆東西在北京得人民幣9000多,Costco只要900塊錢。」「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Costco了,站了15分鐘我說我懂了,正好跟我想的東西一模一樣!」雷軍說的沒錯,好市多的確是一家神奇的超市。除了便宜,我們深度聊下雷軍沒有講過的好市多?先簡單介紹一下好市多。
  • 昆明:紅聯、盛興等本土超市衰落 外資稱霸
    大家都沒有想像到紅聯開始時的火爆,當時我們每周都要向紅聯供貨兩三百件飲料,他們每次一拿貨,都要求每個品種進幾十件,在當時的昆明市場算我們家最大的銷售點了,我們每個月要向他們提供20多萬元的貨品,廠裡的生產開足馬力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 俞敏洪評大佬說英語:雷軍勇氣可嘉,馬雲侃侃而談
    首頁 > 趣咖 > 關鍵詞 > 俞敏洪最新資訊 > 正文 俞敏洪評大佬說英語:雷軍勇氣可嘉,馬雲侃侃而談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慘澹,誰在圍剿大超市?
    根據統計,從2016年到2018年,沃爾瑪在中國分別關店13家、24家和21家。但關店並沒能改變虧損的事實——因為沃爾瑪在關店的同時,還在不停地開出新門店。新的收入無法填平舊的虧損,於是,沃爾瑪放慢了開新店的速度。2018年,沃爾瑪新開張的門店從前一年的27家下降到21家,甚至一度出現關店數量與開店數量持平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