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閘蟹必須要蘸醋,吃大閘蟹月餅,也能一口蟹肉一口醋?北青-北京頭條記者9月9日了解到,一款由盒馬工坊「美食科學家」獨家研發的大閘蟹月餅因餡料中「自帶」醋包走紅,成為今年月餅界最具技術含量的爆款。
進入9月,中秋氣氛逐漸變濃,部分消費者發現,盒馬上市了一款大閘蟹醋爆珠月餅。「蟹粉月餅吃過,但把醋包進去的還是頭回見,咬下去的時候能感受醋珠在舌尖爆開的感覺,口感奇特。」品嘗過的顧客李女士表示。
連續四年推出蘇式現烤月餅的盒馬工坊,為何今年突發奇想把醋包進月餅中?
「大閘蟹是深受消費者喜歡的秋季時令特色,今年想到將蟹肉放進月餅中,但又擔心大閘蟹自身的腥味會影響它的食用體驗。」作為盒馬工坊負責新產品研發的「美食科學家」,甜希頗費了一番心思攻克這道難題。
作為盒馬工坊負責新產品研發的「美食科學家」的甜希,從2016年盒馬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時就加入。懷揣「專業吃貨」的夢想,讓甜希放棄繼續在上海交大攻讀博士的機會,加入了盒馬早期創業團隊,這位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院微生物專業的姑娘,成為一名天天與吃打交道的專業研發人員。
「大閘蟹需要搭配食醋和薑絲口味更佳,但蘇式月餅是酥皮的,添加液體醋會影響整個月餅的口感形態。為此研發了醋爆珠,能將鎮江香醋、生薑、糖等混合醬料包裹在食用海藻膠形成的外衣當中。」甜希介紹說。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當用戶用嘴輕輕擠壓外衣時,醋珠薄薄的外衣會瞬間破裂,香醋立刻融合在大閘蟹中,有一種奇妙的衝擊感和趣味感,更平衡了餡心的口感和風味。
這個「醋爆珠」的靈感來源於甜希在微生物專業學習時用過的「包埋技術」,從濃度、規格到原料都經過了反覆調試,跟在學校做實驗是一樣科學嚴謹。在甜希和同事們的不斷試驗下,歷經3個月的研發,從公司內部的口味評測,到快遞小哥在配送環節的路測,終於敲定了生產原料的最佳比例:大閘蟹鮮肉月餅的酥皮約27層,蟹粉含量每隻為6g,醋爆珠5顆。甚至每咬一口月餅,掉落的餅皮碎屑大小也經過了計算。
由於全手工製作,大閘蟹爆醋珠月餅每天每個門店僅能供應80個左右,部分門店早上一上架就被消費者「秒空」。
這也是繼盒馬x喜茶青團、盒馬x奈雪粽子、榴槤流奶八寶飯等單品走紅以來,盒馬工坊打造的最新爆款時令點心,令特色傳統小吃也有了翻身變「網紅」的新生命力。作為國內3R第一品牌,盒馬工坊近年來不斷挖掘各地的特色,從一碗餛飩起家,在全國打造了1300多款地道美食,也用新零售、新技術賦能傳統小吃,給消費者不斷創造驚喜。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鑫編輯/田野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