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銀行:深化供給側改革打造發展升級版

2020-12-21 大河網

    □本報記者逯彥萃本報通訊員劉玲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只有血脈暢通,國民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我國銀行業的規模和實力都已經足夠大,但是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尚未建立。金融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制約著服務實體經濟的質與效。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在眉睫。在今年全國兩會中,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製化金融產品。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鄭州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天宇深以為然,在他的帶領下,鄭州銀行未雨綢繆,全面深化改革,謀求轉型升級發展。

    讓發展「飛起來」全面擁抱網際網路大數據

    鄭州銀行深知,城商行走傳統銀行求大求全的老路子註定是行不通,要高質量發展,必須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

    隨著國家開放事業的發展,鄭州成為「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城市,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此「落戶」,「三條絲綢之路」從這裡經過,鄭州交通區位優勢愈加突出。鄭州銀行順勢而為,深耕商貿物流行業,堅定不移地走科技興行的路子,通過積極擁抱大數據、雲計算實現彎道超車。

    3月28日,鄭州銀行傳來好消息,鄭州銀行「五朵雲」之一的「雲商」平臺正式上線運營。該平臺依託「中國商貿物流銀行聯盟」,藉助科技賦能,重構商業模式,構建金融生態圈。雲商平臺的上線標誌著鄭州銀行商貿物流金融品牌和中國商貿物流銀行聯盟合作模式日趨成熟。「五朵雲」網際網路平臺包括「雲物流」「雲交易」「雲融資」「雲商」和「雲服務」,是鄭州銀行打造商貿物流銀行的有力推手。雲物流提供物流行業的結算、融資、撮合服務;雲交易提供支付結算、電子渠道、財資管理服務;雲融資提供線上供應鏈融資服務;雲商提供產業鏈信用流轉服務;「雲服務」提供財務和業務管理類增值服務。通過「五朵雲」可解決資金流、信息流、商流、物流四流合一問題。

    鄭州銀行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探索了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同時也為我省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2016年10月,鄭州銀行與河南省科技廳聯合打造「科技貸」,讓高科技輕資產企業融資不再難;2018年,鄭州銀行與鄭州市科技局聯合推出「鄭科貸」,幫助「獨角獸」企業實現加速跑;創先推出「保證保險貸款」,讓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等高新技術融資實現「掌控」……

    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助力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鄭州銀行也積極地向自身的高質量發展邁進。

    讓服務「沉下去」打造有溫度的城商銀行

    在不少人的印象裡,銀行逐利「腿長」服務「腿短」。成本低、收益高的同業、對公業務被視為「親兒子」,成本高、見效慢的零售業務普遍「不受待見」。鄭州銀行不推卸、不逃避、勇探索、送服務,緊跟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打造消費者離不開的「市民銀行」,鼎力支持鄉村振興的大戰略,把銀行開在了農民家門口。

    在網點設置上突出「鄭銀大特色、支行小特色」,按照網點提供的金融功能類型將網點進行細分,設置了零售專營支行、小微支行、社區支行等不同類型的特色網點,把銀行開到居民「樓底下」。為了做到「向省內延伸、向基層下沉」,鄭州銀行陸續在全省七個縣域設立了23家支行,並發起設立了中牟、鄢陵、新密、扶溝、新鄭、確山、濬縣等7家鄭銀村鎮銀行,把銀行開到了「田間地頭」。截至2018年年末,中牟鄭銀村鎮銀行資產規模達到168億元,綜合實力在全國村鎮銀行排名中名列前茅。

    在產品服務上,始終堅持創新業務產品、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提高與市民密切相關的金融服務品質。該行推出「金梧桐」品牌理財產品,經住了市場「考驗」,所有產品均達到預期收益率。以個人客戶消費金融產品創新作為工作重心,推出「個人信用消費貸款」「教育貸」「家居貸」等消費金融拳頭產品,實現了服務市民「量體裁衣」。以奉獻社會為理念,推出我省首張具有金融服務並加載公共運輸應用的金融IC卡——河南省(鄭州市)工會會員卡,讓「綠色出行」的觀念深入人心。除此,「物業通卡」「住房保障卡」「商鼎安途卡」「商鼎書香卡」的發行,把鄭州銀行的服務延伸到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鄭州銀行優質服務下沉,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2018年度綜合理財能力領銜省內城商行;2018年榮獲「年度最佳城市商業零售銀行」大獎;2018年「第十四屆亞太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年會」上榮獲「最佳財富管理創新獎」。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鄭州銀行將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回歸服務本源,通過提高效率、提升服務,助推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用鄭銀力量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相關焦點

  • 構建新發展格局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戰略方向
    這一原則與黨的十九大強調的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方略是一致的。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戰略方向、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重點在於既要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入手,又要以此為主線展開。
  • 邁向新徵程的一次研學與提升——青海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題...
    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門設置了「青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一系列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確保參訓學員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有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能夠有的放矢,將「道」與「術」相結合,將「學」與「用」相貫通,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 應對疫情衝擊,還需深化供給側改革
    應對疫情,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聚焦包括「緊貨幣、少幹預、順周期、降成本、寬管制、松財政」在內的十八字方略。韓和元疫情不可避免地對全球經濟形成巨大衝擊,那麼,如何應對這種衝擊?我們認為,根本措施在於,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聚焦包括「緊貨幣、少幹預、順周期、降成本、寬管制、松財政」在內的十八字方略。
  • 中財辦副主任解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內涵
    把握兩個邏輯 做好四項工作——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解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內涵17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2016-2017中國經濟年會」上發表演講,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重點闡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內涵。
  • 五大支柱支撐五大任務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繼續深化
    會議明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業供求關係、政府和企業理念行為發生積極變化。明年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對此,我們要深入學習,全面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回答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何改、改什麼、怎麼改等重大問題,明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主攻方向、本質屬性、戰略戰術、主要任務、重大原則、實現途徑,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是系統的理論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創新和發展,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有本質的區別。
  • 江蘇銀行攜手中銀香港、永隆銀行助力「一帶一路」和「供給側結構...
    目前,為利用自貿區平臺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向縱深發展,江蘇銀行與雙方圍繞「一帶一路」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加強合作,攜手共建自貿區平臺,使用經濟發展新常態。
  •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
    3年多的實踐充分證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是改善供給結構、提高發展質量的治本之策。在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都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上下功夫。
  • 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加新動能——我國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通過農業、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從農業供給側改革上精準發力,忻城走出了一條以農業產業創新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的道路。2017年是我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田野上響起一曲以「綠色」「改革」和「創新」為主旋律的協奏曲。
  • 際華集團聚焦供給側改革 加碼「際華園」
    近日,2017全國兩會搶佔了各大媒體的頭條,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眼下的一個熱詞,也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供給側改革助力消費增長,加速消費結構升級。品質消費、品牌消費、品位消費和品格消費漸成趨勢。「什麼是供給側改革?就是要創造新的需求,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
  • 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 共推鮑魚產業新發展
    連江鮑魚產業的轉型升級,引領著全國鮑魚養殖的發展方向。過去,鮑魚產業發展主要依靠擴大規模來提升產值和效益,但這種做法力度有限。連江縣委、縣政府深刻認識到,要想提升產業效益,增加行業收入,只能從深化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通過延長產業鏈和調整產業結構來實現。於是,調結構、轉方式、促改革——勤勞的連江養鮑人掄起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板斧」。
  • 新華社:中央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國資委29日在京舉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媒體通氣會,介紹中央企業在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去產能、壓減法人層級、加強參股管理等方面取得的工作進展和成效。
  • 全國人大調研組來慶調研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 陳錫文帶隊...
    3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帶領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調研組,來慶調研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希斌、市委書記韓立華、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任貴生陪同。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提出「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吳雨)2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
  • 習近平都沒有再提供給側 熱炒供給側改革有意思嗎?
    作者:李迅雷,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  來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供給側改革的研究報告已經嚴重供給過剩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供給側的文章真是鋪天蓋地,好像發現新大陸似的,難道是經濟改革理論的重大突破?
  • 新興際華集團劉明忠:加快央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國人大代表、新興際華集團董事長、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董事長劉明忠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將以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為工作重點推進改革,新興際華將綜合布局,從縱向、橫向、融合三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 國融證券侯守法:金融供給側改革需要更高程度金融開放來深化
    中證網訊(記者 郭夢迪)1月11日,國融證券董事長侯守法在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國融證券、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主辦第二十四屆(2020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當前,中國金融開放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金融供給側改革需要更高程度的金融開放來深化,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更高水平的金融開放來推動
  • 一本小冊子背後的旅遊供給側改革
    一本小冊子背後的旅遊供給側改革     ——都江堰創新建立旅遊改革試驗區一年觀察□本報記者 胡敏 羅向明 劉星    「遊都江堰,拿千萬紅包。」
  • 漳州市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推進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今年來,我市立足漳州漁業生產實際,持續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加強漁業汙染源頭防控,優化水產養殖空間布局,加快現代漁業發展,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推進全市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一、抓規劃、治源頭,推進綠色生態漁業發展。實施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開展漁業汙染源頭防治,加強漁業執法查處力度,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奠定了堅實的綠色生態漁業發展基礎。
  • 11月24日文旅界發生了什麼|文旅部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改革
    每天三分鐘知曉文旅事我們要把保護好原始生態與發展旅遊產業結合起來,在確保國家生態安全前提下推進旅遊深度開發,將旅遊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