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大姐學校門口賣「它」,2元16個小小圓球球,不到1小時就賣完了
這位大姐是一水泥廠的下崗工人,如今也五十多歲了,雖然孩子們都已經長大,有了工作,也有了家庭。但她卻怕閒,還是一直堅持做著她的小生意,可能對於她來說,小小的生意承載著的不只是一份生活的希望,可能更多的是看到孩子們時的心情愉悅。
大姐的小吃車總是穿梭在校園附近,由於小學和幼兒園放學時間不一樣,所以也會分二個時間段出門。為了使小吃更新鮮更熱和,孩子們吃了放心,它不會一次帶太多出門。下崗大姐校園門口賣「它」,2元16個圓球球,一次半桶,不到1小時就賣完了。
這種圓球球,其實是一種孩子喜愛的餈粑,糯米和大米的混合食物,在四川還非常流行,有的大街小巷偶爾都能聽到其叫賣聲:「熱餈粑,熱餈粑」!
大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泡上一晚上,天熱還得換一次水,泡好的米用手指也能掐碎。入鍋墊上蒸布,蒸熟爛,再裝入木質桶,木棒捶打,使其更加融和,揪出一團,蘸上黃豆面混合佐料,即可食用。其味道香甜軟糯,但還是不宜吃太多,糯米粘性強,胃不容易消化。
下崗大姐把捶好的餈粑裝進一個定製的不鏽鋼桶,裡面安裝了一個攪拌的系統,經過一個手柄攪動,而出來的餈粑就變成一個個小小圓球球,而且還是熱和和的,裹上有花生、芝麻、黃豆、白糖做的黃豆粉粉,一口一個,特別香。
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到放學就在大姐的三輪車旁圍了了水洩不通,想要吃,還要排隊。家長們對這種大米做的小吃也是十分贊同,買上一小碗,正好16個,孩子吃,也不會多,不怕嗝食。
2元買16個小球球,孩子見了喜歡,也愛吃,半桶不到1小時就賣完了,又回家裝。見到孩子這麼喜歡自己做的食物,下崗大姐心裡還是開心的,但這也不是什麼高利潤的小吃,只是掙點生活費罷了!
弘揚正能量,分享美食故事!本文由翠兒香廚房首發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盜用圖文必究!分享美食,分享生活,翠兒願與您一同分享來自於生活的美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