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臺灣老人給大陸公安局寄鳳梨酥:感謝幫找失散數十年的弟弟

2020-12-14 臺灣頻道

「於局長,尋找富永生事情感謝您的大力幫忙。富齊允上。」

5月20日,海鹽縣委常委、公安局局長於智勇收到了一個來自臺灣的包裹,裡面是兩盒臺灣特產鳳梨酥,寄件人是遠在海峽另一邊的87歲老人富齊允。

一個多月前,於智勇收到一封求助信:臺灣老人富齊允原是海鹽人,20來歲時去了臺灣,自此與親人失去聯繫。她希望海鹽警方能幫她尋找自己唯一的親弟弟富永生。

民警查了一個多月的資料,終於幫老人找到了弟弟的相關信息。遺憾的是,富永生已於1968年前後去世。

一封來自海峽對岸的信

指明要「公安局長親啟」

「局長鈞鑑:有事相託,尋找於浙江海鹽親弟弟,我的名字叫富齊允(女),生於1929年……」4月14日,於智勇局長收到了一封來自臺灣的手寫書信,信中言辭懇切,請求幫忙尋找在大陸唯一的親弟弟富永生。

老人20歲左右離開家鄉去了臺灣,這麼多年過去,對家人的記憶十分有限,僅知道是海鹽籍,不清楚居住在海鹽哪個鄉鎮,是否還有其他親屬等情況,對家鄉的地理位置特點、地名沒有明顯印象。

信中寥寥150餘字,「富永生、醬園生意、父親富昌其、繼母祝氏」,這是她對家人所有的記憶。

於智勇局長認真閱讀了信,並第一時間批覆,囑咐縣局治安大隊盡力幫忙查找。

當天下午,縣治安大隊戶籍專管民警黃文華便開始了這件艱難的查找工作。

連鄉鎮地方志都查了

尋親線索仍然寥寥

年代間隔久遠、尋親對象所在鄉鎮和地址均不明確,查找工作仍然沒有頭緒。信中最有價值的線索是老人父親和弟弟的名字。

黃文華在全縣人口信息系統搜索,沒有找到「富永生」,擴大搜索範圍,搜索其姓名的諧音也一無所獲。

考慮到年代因素,他又從1987年以來全縣辦理居民身份證的底卡中尋找,哪怕把時間整整提前了30年,仍然沒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線索。

治安大隊只好向一些老戶籍民警求助,顧惠君就是其中之一。

顧惠君世居海鹽,曾在派出所從事戶籍管理十多年,對海鹽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她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一是舊時海鹽開醬園,多是大戶人家,這可以向上了年紀的老人打聽;二是海鹽的鄉鎮地方志,也會對解放前後本鄉本土的商業經濟情況有些提及;三是海鹽的兩個直屬鄉鎮,解放初期就成立了派出所,戶籍資料齊全,可以從中查找。

然而,發動各鄉鎮派出所對這些海量的資料進行查閱後,始終沒有發現有一個叫「富昌其」的人開過醬園。此後,民警又來到縣檔案館,查閱解放前的戶籍資料,也沒有任何線索。

已發黃的戶籍冊中找到線索

可惜老人弟弟已故去多年

一次次的失敗,黃文華和顧惠君並未氣餒。在進行線索梳理時,顧惠君突然想起,曾經看過一本手寫的解放初期的武原鎮的人口戶口冊。而武原鎮,在解放前就以醬園聞名。

在資料室成堆的材料中,兩人找到了那本厚厚的冊子,一頁一頁地仔細查找。

「由於年代久遠,當時資料都是手寫的,因此好多字跡看不清。」顧惠君說。

「媳祝俊英、孫富永生。」翻了一摞戶口冊後,這幾個字跳入了顧惠君的眼帘。同戶的還有富增華(化名)等親屬。仔細翻閱,又在反面發現了「於1951年11月17日遷往上海滬淞公茂醬園」的信息。

「應該就是他了!」顧惠君高興地說。通過查找,民警順利找到了在上海的富增華,她是富永生的隔房侄女,得知富永生已於1968年前後去世。

海鹽警方將這一信息第一時間通知了富齊允。

「我離開家鄉到臺灣後,無時無刻不在惦念著弟弟。感謝你們,我這麼多年的牽掛終於了卻了……」電話那頭,富齊允老人動情地說。(田芳美 黃娜)

(責編:覃博雅、肖紅)

相關焦點

  • 87歲臺灣老人給大陸公安局寄鳳梨酥 求幫找弟弟
    本報通訊員 田芳美 本報記者 黃娜  「於局長,尋找富永生事情感謝您的大力幫忙。富齊允上。」  5月20日,海鹽縣委常委、公安局局長於智勇收到了一個來自臺灣的包裹,裡面是兩盒臺灣特產鳳梨酥,寄件人是遠在海峽另一邊的87歲老人富齊允。
  • 海鹽公安局收到兩盒鳳梨酥 是一名87歲老人從臺灣寄來的
    浙江在線05月21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 黃娜)「於局長,尋找富永生事情感謝您的大力幫忙。富齊允上。」  5月20日,海鹽縣委常委、公安局局長於智勇收到了一個來自臺灣的包裹,裡面是兩盒臺灣特產鳳梨酥,寄件人是遠在海峽另一邊的87歲老人富齊允。
  • 海鹽公安局有位「黃專家」,幫忙找人的專家
    因為她在網上刷新聞,無意間看到,海鹽縣公安局有位「黃專家」,已經幫助好幾名群眾找到了親人。黃文華其實是「鹽警幫你找」工作室的主要負責人,工作室是今年年初才成立的。幫忙找人,要專業的利用系統和材料,還要細心耐心,黃文華表現出色,在工作室還未成立之前,就已經幫助3名群眾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
  • 微熱山丘:臺灣最小清新的鳳梨酥
    微熱山丘,是一家專營鳳梨酥的店。正在成為臺灣最受歡迎的伴手禮。許銘仁的弟弟和堂弟是南投八卦山上的茶農,除了種植烏龍茶葉也種土鳳梨(鳳梨新加坡稱作黃梨)。2008年,烏龍茶葉產量過多,導致茶價被批發商壓得很低,幾乎是蝕本的價錢,同時土鳳梨也賣不出去。本是電子公司老闆的許銘仁,本想幫他們創製新產品尋求出路,找來傳統糕點師傅的叔叔,連同弟弟和堂弟推出銅鑼燒點心,在網上售賣。
  • 臺灣鳳梨酥傳奇
    在臺北的糕餅鋪裡,這樣的對話比比皆是,被顧客「哄搶」的,往往就是臺灣伴手禮的招牌產品鳳梨酥。大陸旅行團像潮水一般來了又去,沒帶點鳳梨酥回去饋贈親朋好友,好像就不算去過臺灣。這小小的鳳梨酥行業,五年來產值從20億元(新臺幣,下同)一路狂飆到250億,吸金能力實在令人咂舌。
  • 一包臺灣鳳梨酥的大陸之旅
    先解釋兩個名詞鳳梨酥,據傳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鳳梨」閩南話發音「旺來」,象徵子孫旺旺來的意思,因此,鳳梨是臺灣人拜拜(祭祀)常用的貢品,到了當代,臺灣的婚禮習俗幾乎必備鳳梨酥。進入正題8月12日,在上海虹橋,我參加了一場獨特的發布會:滬臺跨境直通虹橋首航啟動儀式,什麼會?
  • 臺灣奇蹟!大陸遊客愛吃鳳梨酥 年銷售額破億
    華夏經緯網12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一顆價值約25元的鳳梨酥,怎麼創造臺灣奇蹟呢?隨著大陸遊客赴臺,指名要買臺灣鳳梨酥,這讓很多鳳梨酥業者銷售量大增,有的店家單天單門市,銷售量就可達300萬,甚至明年還要上市上櫃,業者發下豪語,要創下年度20億的高營業額。
  • 陸客銳減 臺灣鳳梨酥代工業績砍半
    華夏經緯網5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鳳梨酥曾是臺灣最熱門的伴手禮,全臺最高產值曾達1年20億元(新臺幣,下同),但主要客戶的陸客團銳減,鳳梨酥生意大受影響,為免稅店代工的彰化縣鳳梨酥業者,每月原本百萬業績的鳳梨酥,今年幾乎砍半。據了解,大陸的氣候土壤不易種菠蘿。
  • 臺灣鳳梨酥進軍大陸市場 價格高出臺灣一倍
    昨日,臺灣維格餅家董事長辦公室顧問陳俊安告訴記者,從今年開始,大陸民眾可以不用到臺灣,就可以享用代表臺灣味道的鳳梨酥。    皮酥餡鮮、精緻烘焙的鳳梨酥是地道的臺灣特產,不僅臺灣民眾非常喜歡,也成了許多來臺觀光的大陸遊客的必購品。而以鳳梨酥出名的維格餅家,近年成為許多大陸觀光團來臺第一指名購買的鳳梨酥專賣店。
  • 赴臺遊伴手禮鳳梨酥 大陸遊客砌出「臺灣金磚」
    「再來一盒土鳳梨酥!」「好了好了,行李箱要裝不下了!」臺灣新北市的一家糕餅旗艦店,兩位大陸遊客正在收銀臺前「糾結」。店門口,載著幾十位遊客的旅遊巴士就要開動。「鳳梨」就是大陸人熟悉的菠蘿,鳳梨酥已多年蟬聯大陸旅客赴臺遊伴手禮「狀元」。調查表明,31%的大陸遊客購買臺灣鳳梨酥,42%遊客的親友指定從臺灣帶回鳳梨酥。
  • 臺灣鳳梨酥傳奇:從「粗餅」到「金磚」(圖)
    在臺北的糕餅鋪裡,這樣的對話比比皆是,被顧客「哄搶」的,往往就是臺灣伴手禮的招牌產品鳳梨酥。大陸旅行團像潮水一般來了又去,沒帶點鳳梨酥回去饋贈親朋好友,好像就不算去過臺灣。這小小的鳳梨酥行業,五年來產值從20億元(新臺幣,下同)一路狂飆到250億,吸金能力實在令人咂舌。
  • 臺灣的「鳳梨酥經濟」現象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購物,是刺激臺灣市場最直接最見效的方式。 「臺灣有什麼特產可以買?」大陸赴臺交流團的團友們知道筆者赴臺多次,用信任的口吻詢問。 「可買的東西多著呢。琉璃、法藍瓷系列、時尚白瓷、老巖泥茶具、紅珊瑚飾品、大理石石雕、三義木雕等工藝品琳琅滿目,全憑你的欣賞品位和購買實力;鳳梨酥、太陽餅、貢糖、牛軋糖、水果蜜餞、茶葉等伴手禮應有盡有,要看你的實際需要。」筆者如數家珍般一口氣列了許多臺灣名產,還不忘介紹其特點,儼如一名老道的臺灣導購。團友們會意地不時點頭。
  • 吃了這口鳳梨酥,再不找臺灣代購
    阿吉仔鳳梨酥鳳梨餡兒用料實在,酥皮奶香濃鬱,椰子餅香甜而不膩,店裡還有各種古早味的綠豆餅、紅豆餅,都非常受歡迎。這幾款小點心在市集中秋大促爆款區內,有多張代金券可用,原價36元的鳳梨酥,到手價只要26元包郵,也可以幾種一起購買,用券超划算!戳閱讀原文,即可微信下單買買買。
  • 失散80多年 唐山籍臺灣老兵後代大陸尋親
    近日,一條臺灣老兵袁光鬥後人尋找河北唐山親人的消息牽動著眾人的心,終於在頭條尋人及社會各方的努力下,在與大陸親人失散了80多年之後,終於找到了在唐山的親人。據袁光鬥的女兒袁小英介紹,11月21日,她的弟弟袁興中將搭乘飛機從臺灣飛往河北唐山探望親人,完成她父親一生的夙願。
  • 鳳梨酥寫下臺灣美食新傳奇
    大陸遊客到臺灣,最愛買的特產是什麼?鳳梨酥。由於陸客的追捧,臺灣的鳳梨酥年產值已從5年前的20億元新臺幣一路狂升到250億元新臺幣。小小鳳梨酥,凝聚了臺灣業者的許多心血和創意。鳳梨就是菠蘿,閩南話發音「旺來」,臺灣盛產鳳梨,鳳梨又有「旺來」的吉兆,自然成為臺灣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提起鳳梨酥的由來,則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傳說當年劉備招親用的喜餅中就有以鳳梨入餡製成的大餅;臺灣婚禮習俗中,訂婚禮餅共六種口味代表六禮,其中也有一種餅以鳳梨做餡,寓意「子孫旺旺來」。不過這些糕餅顯然不是現代概念的鳳梨酥。
  • 18歲離鄉入伍與家人失散76年 漢中籍94歲抗戰老兵想找兩個親弟弟
    如今耄耋之年的抗戰老兵馬正方,最盼望的是與失散的兩個弟弟再相見。18歲參加抗戰與家人斷了聯繫1944年,時年18歲的漢中市漢臺區鋪鎮人馬正方參加國民政府軍第98軍169師入伍抗戰,參軍第二年,母親去世,家裡來信盼望他回鄉盡孝。但因部隊輾轉多處,便沒有機會給家裡回信,後與家人失去聯繫。
  • 舌尖上的臺灣:美味的鳳梨酥
    臺灣不但盛產菠蘿,在民間習慣,菠蘿又代表「旺來」(閩南語菠蘿的發言)的吉利意義,因此這款小點心,竟在臺灣走紅超過一甲子。  鳳梨酥內餡,並不是單純的菠蘿。近年流行養生,臺北市面上可以買到加了五穀雜糧、松子、蛋黃、慄子等不同口味的鳳梨酥;餅皮也加入燕麥等食材,口感更為多元。也有業者改用其它水果做餡料,發明了例如香瓜酥、蜜李酥、酸梅酥等。鳳梨酥和蛋黃酥一樣起源於臺灣,因為在臺灣管菠蘿叫鳳梨,所以一直沿襲了對鳳梨的叫法,都管它叫鳳梨酥。
  • 為什麼吃鳳梨酥,卻吃到一嘴的冬瓜?道地40臺灣美食大起底 (5/40)
    ■   ■   ■臺灣是如何颳起鳳梨旋風的你聽說過這個故事嗎?臺灣颳起的鳳梨酥旋風與幾年前的一場比賽密切相關。2006年,臺北市糕餅同業公會舉辦了第一屆鳳梨酥文化節,意外敲響了鳳梨酥熱潮的第一聲響。一般我們吃到的鳳梨酥的餡,幾乎是冬瓜製作的,真正鳳梨的含量,不到冬瓜的5%。這種鳳梨酥就被稱為鳳梨酥!由於它較甜膩,口感比較軟,可能比較適合老人家吃。
  • 每年188萬大陸遊客 捧紅臺灣維格鳳梨酥
    臺灣鳳梨酥在大陸並不陌生,去過臺灣的人幾乎都要帶點回來。不久的將來,臺灣鳳梨酥將在大陸紮營,而臺灣當地最著名的維格品牌將被打上浙商資本的烙印。  昨天復星集團正式對外宣布,通過旗下子公司LAXTON INVESTMENTS Limited,投資3.6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7700萬元)參股臺灣維格餅家,獲得20%股份。
  • 一份伴手禮一段兩岸情 臺灣老人跨海尋親完成心願
    中國臺灣網5月24日海鹽縣訊 5月20日,海鹽縣委常委、公安局局長於智勇意外收到一個來自臺灣的包裹。打開來看,是一盒鳳梨酥,盒子上還貼著一張信紙,上書「於局長,尋找富永生事情感謝您的大力幫忙。富齊允上」。  看罷,於智勇愣了一下,隨即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