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大湛江,說起沙螺無人不曉。度娘說,沙螺,學名為尖紫蛤,又名西施舌,是一種貝類海產,分布於中國的福建和廣東沿海,生活在河口鹹、淡水交匯處,尤以廣東省湛江吳川市產量最多。
沙螺肉嫩味美,營養價值高,有滋陰降火,泌心潤肺的功效,且有藥用功效,可治療哮喘病等。在湛江許多海岸都可見到。其中湛江吳川的沙螺個大肉滑,無論湯、炒、煮、粥,那味都特清香,百食不厭,聽說在清朝還是貢品呢。
煮沙螺粥,首先用燉好的豬骨湯來熬,然後再加入一些瑤柱之類的海味來調味,文火熬得數個小時成粥糜,才能把沙螺放進去。因為沙蟲、沙螺之類的海鮮,如果煮的時間長了會收縮變韌,所以煮沙螺粥,海鮮粥時火候要恰到好處。
煮沙螺粥還要準備一些闢腥的佐料,比如薑絲,蔥花、芫茜和胡椒粉等。上桌的時候撒點蔥花或芫茜,灑點胡椒粉,一碗味道鮮美的沙螺粥就更完美了。
沙螺粥是是大多湛江人吃夜宵時的必選之一,這種清甜鮮美的味道,也是湛江特色的美食之一,是在別處找不到的味道。也許湛江沙螺的真正鮮美,只有吃過的人才能體會。
你是吃貨嗎?來湛江記得一定要嘗嘗清甜鮮美的沙螺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