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鴨、黃鱔、蟹宴、青魚……吃出一個上海的秋

2020-12-13 澎湃新聞
重陽節要吃重陽糕,秋天開始食蟹忙,而剛剛過去的中秋節,讓許多上海人的家裡都飄出了芋艿老鴨湯的香氣,這是上海市民最熟悉的秋季節令食品。

不過,在寫作了《上海老味道》和《上海老味道續集》的滬上作家和「好吃分子」的沈嘉祿眼裡,大閘蟹的吃法可不止王寶和的蟹宴。鴨湯的講究令人拍案,而傳統的上海秋季美食,也有許多當代上海人已經淡忘或者是難以尋覓的「花頭精」。

口述者:沈嘉祿

鴨子有多少種吃法?

蘇幫菜對上海本幫菜貢獻良多,以至於現在上海難覓蘇幫菜飯店的原因是,許多蘇幫菜菜式都已經融入了現在的本幫菜。所以,要講上海秋季菜,就要從蘇幫菜講起。而蘇幫菜在江蘇菜中是頂級的,蘇州人從達官貴人到老百姓,都很講究吃。

舉個例子,現在以蟹宴聞名的王寶和,最早只供應大閘蟹,供應蟹粉菜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了。而蘇幫菜的蟹宴,一桌可以有50道菜。前兩年上海人對禿黃油很熱衷,但其實這東西,很快就會吃膩了。但蘇州的蟹宴,會做蟹粉魚翅。這裡的魚翅不是鯊魚翅,是用的青魚的尾巴,把軟骨拆掉燒蟹粉,口感和鯊魚魚翅一樣。

再比如炒蝦蟹,上面是蟹粉,下面是蝦仁,是傳統菜。這裡用的河蝦仁是太湖的青蝦,不像現在上海的蝦仁,都是高郵來的。還有一道蟹粉菜,是用塘鱧魚的肝和蟹粉炒在一起。

炒蝦蟹 圖 沈嘉祿

再說鴨子。為什麼要在秋天吃鴨子呢?因為秋天的鴨子最肥,過了秋天,鴨子下蛋,就變瘦了。另一個原因是,秋天過後鴨子會長出一層絨毛來,洗的時候會比較麻煩。

上海人在秋天都會吃老鴨湯,但燒湯的鴨子大有講究。首先你要買一隻好點的鴨子,現在鴨子便宜的20元,60天的速成鴨,最好別買。老鴨湯不要用白鴨,買一隻麻鴨,麻鴨有一年的、兩年的、三年的,三年的麻鴨要300元了,可以不用買這麼貴的,買一年的麻鴨,也行。

我們一般用芋艿燒鴨子湯,但到了第二天,湯很容易變渾。我的體會是,不要用小芋艿燒老鴨湯,要用荔浦芋頭,或者奉化芋頭,將芋頭切成麻將牌大小,炸到表面金黃,在鴨湯快好時放入,燒一分鐘就可以撈起,這樣既有芋艿的香味,湯也還是清的。第二頓吃的話,再這樣把芋艿放下去燒,得到的依然是清湯。

除了老鴨湯,鴨子還有其他做法,烤鴨、燒鴨、八寶鴨等等。不過在會吃的人眼裡,這些都不上檯面,我去蘇州的餐廳吃飯,他們都不讓我吃八寶鴨,實在要吃就做葫蘆八寶鴨,蘇州的做法是要油裡炸過再燒。上海很多的老飯店都省略了油炸這一步。

葫蘆八寶鴨 資料圖

用鴨的內臟,也就是鴨肝、鴨珍、鴨腸做的菜,更講究。比如北京菜裡有糟鴨肝,是可以上宴席的。以前有用鴨胰做菜,取40-50條鴨的胰臟,做成菜叫美人肝。據說汪精衛專門去南京的一家飯店吃這道菜,現在已經失傳了。

還有一道菜,是烤鴨和燒鴨一起做菜,叫金銀鴨。還有三套鴨,用麻鴨套野鴨(養殖的野鴨)再套鴿子,檔次比較高,做起來也比較麻煩:要先把麻鴨和野鴨的骨頭小心取出,留下完整的肉和皮。還要在肩上開個口子,把野鴨和鴿子兩個頭伸出來,成品像哪吒一樣,三頭六臂。

這是一道淮揚菜,吃的時候可以用獅子頭一起燒湯,要喝三小碗,每一碗湯打開一層鴨子,湯的味道都會變化,興國賓館現在還有這道菜。

獅子頭三套鴨 圖 沈嘉祿

將三套鴨拆開之後 圖 沈嘉祿

蘇州人還吃一道鴨子菜,叫做母油船鴨,母油指的是頭抽醬油,以前是花船上吃的菜,所以叫船鴨。要放豬蹄、火腿、蜜棗一起燒,上菜時再澆一勺熱蔥油,吃完後的湯水可以下麵條,這可比奧灶面好吃多了。

有一種說法,叫做「無雞不鮮,無鴨不肥,無肚不白」,所以蘇州人還講究吃三件子,五件子,七件子。三件子指一隻蹄膀,一隻雞,一隻鴨子燉煮,五件子要再加上鴿子和火腿,七件子加上鵪鶉和豬肚,一般吃飯,吃到五件子,就差不多了。

秋日河鮮,不止大閘蟹

除了鴨子,上海秋天還要吃甲魚,秋天的甲魚叫做桂花甲魚。還可以吃黃鱔,這時的黃鱔和夏天的黃鱔不同,不做鱔糊了,因為黃鱔已經大了,而是做成生爆鱔背:將鱔魚活殺,切成一段段,用布擦乾,撒上生粉,油裡炸脆撈出,鍋中放一點醬油、醋、糖再勾芡。

如果鱔魚比較小,就做脆鱔。還有一道傳統名菜叫燉生敲。王安憶最近寫了一本小說,《一把刀,千個字》,裡面說到了燉生敲,但說得不很準確。燉生敲是把鱔魚活殺切段之後,用刀背將魚肉敲松,用溫油炸,再用中火炸,等到魚肉發灰,加五花肉進砂鍋燒,等鱔魚回軟,便丟棄五花肉,加入炸過的虎皮鴿蛋一起燉。要訣是吃的時候,用筷子夾起一塊鱔魚,肉會從筷子兩邊垂下,但不斷。

燉生敲 圖 沈嘉祿

這是當年的京蘇大菜的經典菜,在上海曾經很流行。

秋天還有許多魚當令,比如白魚、青魚。蝦籽白魚鯗是當季吃的老蘇州菜,將白魚先醃一下,再將河蝦籽蓋在上面。

上海有一道名菜,叫青魚禿肺,這道菜一定要重陽節後吃,因為這時候魚肝夠肥,不然油裡一爆,肝就化了。

青魚本身不上檔次,只能用來做燻魚。而我只吃它的尾巴、肝和腸子。以前有句老話,叫「吃過青魚肚腸,忘記親爹親娘。」青魚的腸子入菜叫卷菜,一般用來做湯卷和炒卷,口感很脆。過去德興館這樣的館子有這樣的菜,現在沒了。

青魚禿肺炒花膠 圖 沈嘉祿

河鰻也開始肥了。以前上海做法是清蒸,鍋燒也可以,就是要花些時間,而且做的時候一定要放冰糖和糖油丁。糖油丁是用豬板油切成丁,用糖醃一個月可得。現在很少用了,蘇州的酒釀餅裡也會放。

現在也是鱸魚、鱖魚的季節。小鱖魚可以拿來幹燒。還有瓜姜魚絲,雖然它是夏天的下酒菜,但秋天也能吃。做法把鱖魚肉切絲,嫩薑切絲,瓜是指醬瓜,將它也去皮切絲,放水裡稍稍漂一漂。魚絲進油鍋過一遍,薑絲、瓜絲進油鍋爆,就可以了。口感很嫩,酸中帶甜。

我還會在秋天做松仁魚米。鱖魚去骨去皮,切成小丁,上漿。松仁用油爆過,還可以放一些青椒丁、玉米丁等一起炒。這是鹹鮮味的,用來招待客人也不錯。

瓜果點心飄香

秋天還能吃到一點新鮮的荷葉粉蒸肉,如果實在沒有新鮮荷葉了,可以吃八寶糟肉,裡面像八寶鴨一樣,會塞很多「內容」進去,比如蝦仁、筍丁、火腿,還有秋天的雞頭米。旁邊要用枇杷去皮切片,塞入豆沙,上面擺松仁。

乾坤八寶糟方 圖 沈嘉祿

當然,還有毛豆、芋艿、茭白、藕、菱角,都是秋季的當令蔬菜。一些水果也能入菜,比如梨子。當年天津大鴨梨是大館子用來炒肉片的,這個菜講究速度快,一旦慢了,梨開始出水,就不能吃了。

百合雖然夏天也有,但秋天的百合,既可以炒菜,也能做點心吃,也不錯。

蘇州人和上海人都吃糖芋艿,注意一定要用紅糖。寧波人還會吃毛豆芋艿,或者把新鮮毛豆用火焙一焙,甚至再曬一曬,曬得更幹,看電視的時候吃不錯。

各種糕團,條頭糕、重陽糕、赤豆糕,也是秋天吃最好,因為夏天的糕容易發酸,冬天吃太涼。現在是桂花的季節,桂花也常用來做甜品,比如桂花甜酒釀,還有現在不多見的冰凍地梨糕和杏仁露。

過去上海到了秋天,還會吃雞蛋排骨麵,拿雞蛋和麵粉拌在一起,包裹住排骨再炸,表面就比較脆又松。不過現在已經很難找到了。

  (聯繫我們/投稿郵箱:sjdl_2020@163.com)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湖州上海遊艇會】全蟹宴,與您相約秋的「蟹」逅!
    蔬蟹 粉 撈 飯蟹 粉 小 籠 包銀 耳 姜 茶水 果 拼 盤清蒸大閘蟹自然是最傳統的做法。蟹粉白玉燴鮑脯,清炒蟹粉,蟹粉小籠包……不過真正的蟹粉蟹膏拆下來也沒多少,所以那一碗大閘蟹的精華做成的『蟹黃撈飯』是相當美味精緻的
  • 上海大廈蟹宴晚市自助,5種好蟹不限量暢吃!
    ★蔥姜梭子蟹★ 這個時候的梭子蟹用一個字形容——肥! 一邊欣賞外白渡橋的優美夜景 一邊品嘗肥美的固城湖大閘蟹 再來上一杯溫熱的12年紹興雕王暖暖胃 把一向接地氣的小編也吃出了「高級感」!
  • 饞秋,嘗秋,醉秋.
    饞秋的鮮美,嘗秋的甘甜,醉秋的豐腴。一路驚喜,滿載而歸。說到「吃鴨」,南京人可以說是嗜鴨狂魔。「京師美饌,莫過於鴨,而炙者成佳」,這是前人給它的美好評價。據說明太祖朱元璋愛吃鴨,為了迎合他的口味,衍生出了「燜爐」和「掛爐」兩種烤法,距今已有600年的歷史了。掛爐中果木燃燒,烈火炙烤著鴨子的每一寸肌膚,晶瑩的油水垂涎成一條線。看著它滿滿變成棗紅,讓人慾罷不能。
  • 蘇州民宿預訂.陽澄湖村上湖舍民宿客房.大閘蟹全蟹宴與年貨季酬賓
    蘇州陽澄湖.村上湖舍特色村上湖舍更像一個推手、生活實驗室,實踐著自然生態的N+1種可能,也讓讓文創真正回歸鄉野生活!村上湖舍.陽澄湖大閘蟹春日有湖魚鮮美,鯿魚,昂刺魚,塘鯉魚……秋天正是吃大閘蟹的黃金時期,冬末是大青魚肥美的季節。
  • 夏日黃鱔「賽人參」,端午節期間鮮嫩肥美,吃它正當時,別錯過
    夏日黃鱔「賽人參」,端午節期間鮮嫩肥美,吃它正當時,別錯過迎來夏至節氣,今年夏至節氣過後,就是端午節了,天氣那麼熱,讓人心煩意燥的。但這個時候,有一種食材最肥美了,它就是黃鱔。經過春天的覓食,到了夏至過後,黃鱔達到了一年中最肥美的時刻,端午節期間吃黃鱔是一種享受,而且民間還有端午節吃黃鱔的習俗,鮮嫩肥美,吃它正當時,別錯過。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人們對節氣養生都很有研究,正所謂冬有冬補,夏有夏補。而在河鮮食品中,有「夏令之補,黃鱔為首」的說法,因為這個時候的黃鱔肥美,營養價值高,所以民間還有「夏日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 三場蟹宴,三味生活
    今天剛好是立冬,也正是雌蟹黃碩、雄蟹膏肥的時刻。 大閘蟹,幾乎人人都吃過。 蟹懿·秋味濃 這是一場在EAST懿餐廳舉辦的蟹宴。主理人是當今上海年輕中餐主廚裡我最看好的:吳文。(仔細想了想會不會得罪人…嗯,不會
  • 饞秋,醉秋.
    石榴熟了,蟹子肥了,桂花開了。秋天是詩意的,更是美味的。饞秋的鮮美,嘗秋的甘甜,醉秋的豐腴,一路驚喜,滿載而歸。一隻只肥圓的蟹披著月光,被端上家家戶戶的餐桌。一邊賞菊,一邊吃蟹,一邊飲酒,一邊聊天。人間美味皆在手,何必無情話憂愁?
  • 無鴨不過秋,到底哪裡的鴨子最肥美?
    燜爐烤出的鴨子外皮酥脆,內層鮮嫩多汁,肉質肥嫩;而「掛爐烤法」技藝一代代逐漸完善,具體的工藝可細分為十九道步驟。掛爐烤出的鴨皮酥脆,肉質則稍稍發乾。03可是在殺鴨拔毛時,鴨身上的細毛卻怎麼也拔不乾淨。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將生鴨血倒進鴨肉裡,繼續炒拌成糊狀,這樣一來,鴨塊上的細毛自然看不見了。由此,永州血鴨的做法才流傳開來。這鴨血的處理可是重中之重,在殺鴨時將鴨血留於碗中,要攪拌5分鐘,防止結塊,如此才可在出鍋時,使鴨血與鴨肉黏合相融,保持鮮香之味。
  • 秋宴那一滴醇香是舌尖滑過的感動,陽澄湖大閘蟹總有瓊漿配玉液;秋日蟹宴,老百姓也能饕餮的陽澄湖大閘蟹盡在唐宮美食
    農曆九雌十雄,金秋十月,稻熟香飄,菊黃蟹肥,動手掰開肥蟹,饞得口水就不免淌了下來,持蟹把酒,生活也就明媚起來了。他實在太美了……陽澄湖蟹粉燈影小籠包,每枚8.8元,已經感受到最平易近人的小幸福,這絕對是開啟蟹宴的最佳模式,這一回,搛小籠包子的手藝絕對獨步天下,透明的皮爾包裹著一旺湯水,輕輕抿一口,就是洶湧而出的蟹粉湯汁
  • 買條肉質肥美的甘露青魚,把年貨備起來
    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 中國人過年總與魚聯繫在一起,每家每戶都必需準備一條或幾條魚,這叫做「年魚」,為討個「年年有餘」的好口彩。青魚則是「年魚」中的佼佼者。 青魚是最常見的淡水魚,與草魚、鰱魚、鱅魚一起,並稱為四大家魚。
  • 全城尋找「蟹王」 2017無錫蟹宴王中王爭霸賽啟動!
    點擊上方江南晚報訂閱錫城熱點新聞即時推送「菊黃蟹肥秋正濃」,金秋時節正是螃蟹最肥美之時,甘香的蟹黃、鮮甜的蟹肉,讓人食指大動。作為2017無錫金秋購物節暨品質梁溪樂活節的系列活動,2017無錫蟹宴王中王爭霸賽今日正式啟動。
  • ​上海閒話 | 上海人的黃鱔菜
    ‍黃鱔是上海人的家常菜,也是一隻當家菜,在物資匱乏的日子裡,更是只拿得出手的硬菜。記得小毛阿姐說,在婆家吃了條一斤三兩的大黃鱔。稀罕的大黃鱔要清蒸,原汁原味出自如雲似霧中,入口更顯肉頭的鮮美。平日裡,燒大黃鱔少,家裡燒黃鱔是與餐館一樣的「老三篇」:炒鱔絲、炒鱔背、炒鱔糊。其實,在袁枚的《隨園食單》裡,黃鱔菜也不過三道:鱔絲羹、炒鱔、段鱔。
  • 一隻大閘蟹,可做30道菜,「網紅」廚師告訴您「全蟹宴」的秘密
    這裡的宴席是「全蟹宴」,每道菜的原料,都有大閘蟹。製作時刀工精細,調味考究,採用爆、燒、燉、燜、煨、炒等烹調方法,做出色、形、味、香各異的美食。這裡地處浙江餘姚的牟山湖畔,盛產大閘蟹。牟山湖是寧波市第二大天然湖泊,養殖面積近8000畝,大閘蟹早已成為牟山的「金名片」。金秋時節,蟹肥膏肥,10到11月份正是品蟹的好時機。當地及時推出「全蟹宴」美食,助力鄉村旅遊業的發展。
  • 上海人的美味家常菜——黃鱔菜
    黃鱔是上海人的家常菜,也是一隻當家菜,在物資匱乏的日子裡,更是只拿得出手的硬菜。記得小毛阿姐說,在婆家吃了條一斤三兩的大黃鱔。稀罕的大黃鱔要清蒸,原汁原味出自如雲似霧中,入口更顯肉頭的鮮美。美食家唐魯孫說有家大陸飯店也不錯,「一個大蒜清炒去皮鱔背,鮮嫩腴脆,韌而不濡,火候真是恰到好處。」店家師出名門,從老正興出來另立門戶的。吃黃鱔定要吃新鮮的。過去,小菜場沒有劃鱔絲鱔背的服務。於是,上海人家裡,多有自製的工具:把牙刷柄一頭磨薄如刀用來劃鱔絲。炒鱔絲多用小黃鱔,大的反而肉頭松。
  • 抓螃蟹、看煙花 陽澄湖費爾蒙酒店賞秋品蟹宴開幕
    抓螃蟹、品蟹宴、看煙花,陽澄湖費爾蒙酒店於陽澄湖畔拉開金秋品蟹序幕大閘蟹是中國人珍愛的美味珍饈,陽澄湖則以最上等的清水大閘蟹而馳名中外,而坐落於陽澄湖畔的陽澄湖費爾蒙酒店當之無愧是賞秋品蟹的最佳地點。為慶祝又一個金秋蟹季的到來,陽澄湖費爾蒙酒店將於2010年9月28日拉開2011大閘蟹首捕儀式暨晚宴的序幕。
  • 8888元的「全蟹宴」你吃得消嗎 其實賣的是噱頭
    寒流駕到,天氣變冷,吃貨們最高興的是大閘蟹肥了。最近杭州許多餐飲店、酒店都推出了大閘蟹的菜餚,點單率頗高。可是如果要你花8888元消費一桌全蟹宴,你會埋單嗎?杭州開元名都大酒店的全蟹宴18日正式亮相,這幾天就可以去預訂。同時黃龍飯店的全蟹宴也將於下周揭開面紗。
  • 8888元的「全蟹宴」你吃得消嗎?其實貴的是配菜
    寒流駕到,天氣變冷,吃貨們最高興的是大閘蟹肥了。最近杭州許多餐飲店、酒店都推出了大閘蟹的菜餚,點單率頗高。可是如果要你花8888元消費一桌全蟹宴,你會埋單嗎?杭州開元名都大酒店的全蟹宴18日正式亮相,這幾天就可以去預訂。同時黃龍飯店的全蟹宴也將於下周揭開面紗。  全蟹宴吃什麼?酒店相關負責人透露以蟹為主,龍蝦、海參、燕窩、澳洲和牛等給其當配菜。
  • 吃遍這些蟹宴 才是擁抱秋天的最佳方式
    蟹宴,素來是秋冬季最值得期待的一桌料理。雖說從前菜到主菜無不是膏肥油滿的膽固醇大聚會,卻總有一份「必須要去吃一次」的衝動。為了迎接大閘蟹的到來,廣州的廚師們早早借鑑了各派菜系所長,設計了一系列的新派大閘蟹菜式。這個時節,對於一個越來越熱衷社交和美食的城市,還有比一頓體面的蟹宴更應景風雅的嗎?
  • 吃蟹好去處 全上海的吃貨們都期待的完美「蟹」逅
    原標題:全上海的吃貨們都期待的完美「蟹」逅  據樂遊上海,「秋風響,蟹腳癢。」寒露一過,秋風一起,一隻只油滿膏肥的大閘蟹橫行上桌,剝開紅澄澄的蟹殼,肉白膏黃,蘸著姜醋送進嘴裡嚼,就像有一隻毛絨小手在撓著舌頭,直把舌苔染得秋黃。金秋十月,再也沒有一種食物能夠像螃蟹一樣,讓人痴迷,因為只要它一上桌,百味皆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