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見太液池有隻怪鳥,急召閻立本作畫,為何這幅畫沒流傳下來

2020-12-11 騰訊網

唐太宗遊覽太液池時,突然看到一隻怪鳥,驚奇不已,他便急召宰相閻立本作畫。這故事流傳千古,其中的畫,卻因為一種原因沒有流傳下來。您可知道是什麼原因?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唐太宗在位期間,常常召集侍臣泛遊春苑。苑中亭臺樓榭,詩情畫意,更有一太液池,池中疊水湧泉,池水經常泛起一陣一陣漣漪,不知道什麼時候,池中飛來一隻長相奇怪的鳥,靜靜地落在了水面,唐太宗看了之後,心中覺得稀奇,急忙召來畫師閻立本作畫。

雖然此時的閻立本,還未升至宰相的官職,但已經做了主爵郎中,在朝堂之上,也算是有身份地位的大臣了。但聽到皇帝下了聖旨之後,他還是穿著一身厚厚的官服,帶著畫筆,汗流浹背地趕了過來。剛到地方,還沒來得及歇上一口氣,就要飛快地將眼前的怪鳥場景描繪下來。

當時閻立本在眾目睽睽之下,獨自一人趴在水池邊,用絹鋪在地上,再手揮彩筆描繪池中水鳥。

閻立本一面要盡皇上的興致,將手中的畫筆描繪出形象生動的水鳥圖,一面還要匍匐著身子,才能將地上的圖畫畫好。但周圍的那些官員全部都正襟危坐,侍衛也是堂堂正正的站立著,只有他一個人是趴著的,狼狽的形態,讓他心中如同火燒,既丟臉又感到羞恥。

閻立本畫完畫,回家之後,羞愧難當。他甚至將所有的子女都叫到跟前,讓他們一定讀書上進,永遠不要做畫工。

不止閻立本如此痛恨畫師的地位,古代其他人也不屑於畫工的身份。在唐朝的時候,封建時代的官僚、文人,有時為裝點風雅,也愛寫字、畫畫,但他們卻不稱自己為畫工,只覺得自己畫畫如同習字、讀書般,在閒暇時間愉悅自己罷了。歷史記載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人——北齊顏之推,他就認為,如果「名士」與諸工巧雜處,一起畫壁畫,是一種恥辱。所謂士農工商,畫工,比農民的地位還低。

但閻立本畫的政治畫,比如《步輦圖》,正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畫完之後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流傳千古。《步輦圖》畫了什麼?其上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彰顯了帝王風範,很有歷史意義。而他的《歷代帝王像》、《秦府十八學士圖》、《魏徵進諫圖》等等著名畫作都流傳了下來,到今天,每一幅都價值連城。

為何如此多與帝王、學士有關的圖留了下來,那張閻立本趴在水池邊,盡心盡力畫的《怪鳥圖》沒留下來?那幅畫明明也是閻立本親手所畫,留到今天仍然價值連城。

其實古代著名的畫工,如同宰相閻立本一般身份尊貴,但畫的內容不對,人們就不喜歡。畢竟古人瞧不起畫工,只不過閻立本描繪出帝王的畫作,與達官貴人有關聯,更有帝王的身影,畫上的內容才顯得的珍貴,自然就被保留了下來。

可是那張《怪鳥圖》在古人看來,卻是悅人眼目的邪路子,誰也不覺得這幅畫有什麼值得保留的地方,於是與唐太宗相關的故事流傳了下來,但是其中的畫作卻被丟棄了。

不過百姓對畫師的觀念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宋朝的時候,宋徽宗很愛習字畫畫,更是利用閒暇時間,畫了許多活靈活現的鳥,比如《芙蓉錦雞圖》、《瑞鶴圖》、《紅蓼白鵝圖》……每一幅畫作都精心描繪,再加上宋徽宗尊貴的皇帝身份,讓人知道了繪畫還有裝點生活,閱人悅己的作用,繪畫慢慢的變得高雅起來,畫師的地位也逐漸變高。

令人可惜的是,《怪鳥畫》沒有流傳下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當代的人們,已經明白,精美的畫作,不僅可以記錄歷史,更可以裝飾生活,而畫師低賤的身份,也有了很大的該觀,畫師地位提高,也變成受人尊重的畫家,閻立本沒有生活在現代,是他的一個遺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焦點

  • 文成公主為何不在《步輦圖》上?閻立本巧畫漢藏通婚
    <img src="https://pimage.cqcb.com/d/file/wenshi2/dalishi/2019-04-30/d062▲松贊幹布為文成公主建造的布達拉宮那時在唐朝為官的畫家閻立本(就是那個畫《歷代帝王圖》的閻立本)就為這次的大事件畫了一幅畫名叫《步輦圖》
  • 山山水水聊聊畫畫,馬菁菁:閻立本——人肉照相機
    我們剛說過,唐朝是一個神奇的朝代,有一位叫閻立本的大畫家,把自己的眼睛當作人肉照相機,畫絹為膠片,刷刷刷畫出了歷史。閻立本的母親是前朝北周武帝的清都公主,他可是貨真價實的皇(wài)孫,按理說這樣的家庭怎麼能頑強地生存到唐朝?
  • 閻立本·職貢圖
    《職貢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該畫描繪的是唐太宗時,婆利國和羅剎國千裡迢迢前來朝貢的情景。
  • 以「野渡無人舟自橫」為題目作畫,卻偏偏一幅畫了人的畫被選中了
    以「野渡無人舟自橫」為題目作畫,卻偏偏一幅畫了人的畫被選中了「野渡無人舟自橫」這一句詩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是出自於哪一位作者的筆下吧,沒錯就是韋應物,這首詩的全文是: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一位僧人畫了兩幅畫,畫沒有流傳下來,而蘇軾的題畫詩卻流傳千古
    蘇軾的這兩首詩是題畫詩,這兩首詩有什麼內容呢?能否根題畫詩作推知惠崇畫作的內容呢?因為惠崇的這兩幅畫作沒有流傳下來,但是蘇軾的題畫詩卻流傳了下來,而且成為傳誦千年,膾炙人口的名詩。
  • 齊白石畫一隻鳥賣4.2億,沒這隻鳥貴!網友卻稱畫得太簡單了!
    齊白石為何能在繪畫界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這和他的辛苦付出也是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還有一幅畫在齊白石看來更為珍貴,這幅畫也是齊白石畫的一隻鳥,這幅畫被齊白石珍藏了40年,下面我們一起看這幅繪畫作品到底是一幅什麼樣的鳥呢?當看到上面的這幅繪畫作品以後相信各位網友不敢相信這幅繪畫作品出自齊白石之手吧?這幅畫也太簡單了吧?
  • 臺北博物館有幅怪畫,老虎畫成病貓網友不解,放大5倍終於懂了!
    ,所以他們的繪畫作品也是非常的值錢,那可都是無價之寶,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幅古畫被珍藏在我國臺北故宮博物館,而這幅畫也被稱為是怪畫,很多網友看到這幅畫時都說把猛虎畫成了病貓,很多網友不解,所以這幅畫也被稱為是怪畫,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幅怪畫吧!
  • 唐朝有個著名西域畫家,他與吳道子等巨匠齊名,誰知道他的名字
    唐代的人們對他們父子的畫有極高的評價,稱尉遲跋質那為大尉遲,尉遲乙僧為小尉遲,說他們「畫外國及菩薩,小側用筆緊勁,如屈鐵盤絲,大則灑落有氣概」,畫的「外國鬼神,奇形異貌,中華罕繼」。貞觀年間,于闐國王將尉遲乙僧以「善畫」推薦給唐太宗。唐太宗非常欣賞他的畫,就給他封了一個「宿衛官」,並讓他繼續世襲郡公的父職。這說明,尉遲乙僧還是深受唐太宗的喜歡和愛戴。
  • 齊白石畫了一隻鷹,李苦禪畫了4隻鷹,都比不上他畫的一隻鳥
    齊白石的鷹圖近年有3幅在拍賣市場引人關注,一幅為嘉德2011春拍上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拍出創紀錄的4.255億元,一幅為2013年上海春拍的《高立千年》以8050萬成交,最近的為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松鷹圖》以1035萬元成交。
  • 齊白石畫一隻鳥價值千萬,卻遭到質疑:這是小學生水平?
    繪畫和文字一樣,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夠表達出超凡脫俗的意境美,也能表達作畫者的思想內涵,他們寄託情感於畫中,將畫與看畫之人之間架起一座情感溝通的橋,而真正的大家所作的畫都能夠引起觀看者的情感共鳴。除此以外,齊老先生的各種山水畫,花鳥畫和蝦蟹畫的價值都很高,雖說知名度沒有那幅蝦高,但價值卻很高。在齊老先生的畫作中,有一幅鳥畫價值千萬,卻遭到網友吐槽說是兒童水平,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 臺北故宮展出二十六件頂級古書畫 至寶見真容
    《平安何如奉橘帖》是歷代珍藏的寶物,從北宋開始流傳有緒,不過這幅作品前面的宋徽宗題字和宣和內府印都是假的,也不見於《宣和書譜》的記載,大概是明代時候有人想給這幅作品賣個好價錢,於是畫蛇添足。清朝時候這幅作品進了皇宮,但是由於筆鋒銳利,沒有《快雪時晴帖》那種溫潤古雅,所以乾隆皇帝並不喜歡,在《石渠寶笈》裡位列次等。
  • 齊白石畫了9隻蝦,沒他畫的一隻鳥值錢,賣了6272萬
    在明末清初,有這麼一位畫家朱耷,他所畫的飛禽走獸,幾乎全部翻著白眼,以翻白眼對抗整個社會,可謂是最「喪」的畫家。朱耷的身世帶有傳奇色彩,是明朝王室的後裔。《孤禽圖》顧名思義,這幅畫的內容就只有一個飛禽,也就是一隻翻著白眼的鳥兒,真可謂是世界上最貴的一隻鳥。整張畫長103釐米,寬44釐米,在左上方有作者的題字、署名、和印鑑,正下方就是這隻形單影隻的鳥,顯得很悽涼,孤獨。作者「八大山人」的草書署名看起來像一個「笑」字又像一個「哭」字,反正是哭笑不得,飽含著國讎家恨。明朝滅亡之後,朱耷受刺激精神失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
  • 女畫家畫一肖像畫,三次售出都被退貨,這幅畫有何不同?
    前言作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不似則欺世,似則媚俗。不過,這盛世之景只持續到她大火的幾年時間,在她的那幅令人感到「恐懼」的畫作發行之後,她就立刻跌下了神壇,甚至還被稱為了「女巫畫家」。畫作靈感斯韋特蘭娜·捷列茨之所以會被稱為女巫畫家,源於她創作的一幅名為《雨中女郎》的肖像畫,畫面中的女子身處漆黑的夜色中,並且在淅瀝的雨水中佇立著。
  • 紀念能臣閻立本,他設計的東方聖殿大明宮若還在,才是真恢弘!
    本月8號立冬,轉眼一周過去了,蘇州的氣溫這兩天降了不少,最低溫度已然6度。今天農曆十月十八,在1346年前的今天,即673年11月14日,中國唐代著名的大畫家閻立本逝世了。他是我國美術史上一個不可磨滅的重要人物,是倍受唐太宗李世民賞識的能臣。他不僅是個技藝高超的畫家,還是一個工程學家,歷史記載大唐金光閃閃的大明宮就是閻立本一家設計建造的。閻家一門三傑,父親閻毗、兄長閻立德和閻立本三人皆以工藝、繪畫聞名於世。
  • 讓周公子:周迅感動的這幅畫「風」的畫到底是哪幅?
    穿著蓑衣說明有雨,蓑衣橫著說明有風,猜測這張作品有可能是風雨歸舟圖。風雨歸舟圖是很多畫家都喜歡畫的一個題材。「掛帆涉滄波,瞬息三萬裡。蓬萊有會期,莫為風雨止。」南宋家鉉翁的這首詩《風雨歸舟圖》,就很有畫面感,大概也是這個題材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 瑞鶴飛來好運卻沒來,在這幅畫中感受一位皇帝的美與哀愁
    這幅被視為祥瑞之兆的作品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罕見的宋徽宗御筆畫1112年,北宋都城汴梁在元宵節前舉辦了五天五夜的盛大燈會。正月十六日清晨,街上的彩燈還未摘掉,剛起身的宋徽宗收到一個喜訊。汴梁出現了一道奇觀:一群白鶴在宮殿上空久久盤旋,不肯離去,有兩隻仙鶴竟落在宮殿左右兩個高大的鴟吻之上。整個皇城內外的官員、百姓都爭相觀望。鶴自古被視為延年益壽的標誌。古人用鶴來比喻品德高尚的賢能之士。在皇家,鶴更被視為祥瑞,在吉祥鳥中地位僅次於鳳凰。宋徽宗見到這一祥瑞之兆後,欣然提筆畫了一幅畫,還以其獨特的瘦金體書法記錄了創作此畫的來龍去脈,這幅畫就是《瑞鶴圖》。
  • 新娘只畫了半邊,新郎卻左右逢源,這兩幅畫道盡天下男女小心思
    新娘只畫了半邊,新郎卻左右逢源,這兩幅畫道盡天下男女小心思。這幅畫是不是很奇怪?中間有一條細線看到了嗎?左圖才是原畫,右圖是我把原畫鏡像後拼上去的,只是想看看新娘長什麼樣。因為原畫只把新娘畫了半邊。這左圖是陳承衛2016年畫的油畫《大民國 半生緣》,畫面上美人只有一半。
  • 冷軍畫一幅美女圖價值幾千萬,畫光頭強卻遭「嫌棄」,只賣92萬?
    (文,小生有畫說原創)冷軍是國內超寫實領域的領頭羊,畫一幅超寫實美女圖,一般都可以賣到幾千萬的價格,但是他畫的一幅光頭強,卻是只賣到了92萬,網友們調侃稱:「冷軍的這幅光頭強,怕是被嫌棄了,像是童話裡總是被熊大和熊二嫌棄的光頭錢。」
  • 臺北故宮的一幅怪畫,300多年來引發無數爭議!
    三是這樣的畫為何還能成為傳世的經典之作,入藏故宮? 先來看看這幅畫: 上面就是這幅怪畫的局部圖,一隻老虎,瘦骨嶙峋,身體蜷縮著,眼神中流露出一副極其恐懼的樣子!
  • 徐悲鴻畫一隻牛,價值竟值上千萬?專家:你看這幅畫的名字
    水墨畫是我國的傳統繪畫技藝,如今擅長水墨畫的人越來越少,所以水墨畫也顯得越發珍貴。我國水墨畫不僅講究寫意,而且也注重講實。作畫時,畫師可不能為了追求意境胡亂作畫,這樣畫出來除了他誰都不知道畫的是什麼。而柳樹下有一位悠然的牧童,眺望遠方,不知道在盯著什麼。而這幅畫作的主角「牛」則將後退抬起,似乎在給自己撓癢,也是一副悠然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