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是在南方,其實我是一個地道的東北人,對我來說,東北的醬骨頭是永遠忘不了的回憶。就算我現在在南方上學,但是我還是忘記不了家鄉的醬骨頭。在我們那邊,醬骨頭不僅僅是家鄉菜也是一種地方菜。醬骨頭其實本質是一種東北的特有滷菜,裡面的味道來源主要是我們的東北大醬,不僅是做起來非常的簡單而且香味也是簡單粗暴。那我們來看下,我們東北的醬骨頭如何製作。
我們首先是可以先去菜市場買回來新鮮的大骨頭,然後把骨頭清洗一下,最好是清洗個兩三遍,這樣才能足夠的乾淨,接著就是把骨頭斬成小塊接著再清洗一遍,清理掉骨頭上面的血汙還有小碎肉、小骨頭,這樣不僅是能後面煮起來乾淨減少血沫,而且還能吃起來方便,減少安全隱患。接著可以進行下一步了,進行糖色的炒制,然後下進去冰糖最好是保持火力慢炒,這樣才能炒出好看的糖色,最好是一直等到糖的顏色從有冒大泡泡變成冒小泡泡,還有整個糖液的顏色變成好看的紅棕色的程度,那麼這個糖色就算熬好了。我們可以把骨頭進行焯水,這樣可以讓後面做的醬大骨味道更好,而且不會有明顯的腥味。
先把豬骨頭放進去大鍋裡面,最好是使用冷水進行焯水步驟,接著下進去蔥姜蒜還有必不可少的料酒,燒開。需要注意的是,燒開火之後我們還要保持火力,最好是能再燒個3分鐘,這樣才能把骨肉裡面的血沫去除,之後再把浮沫撇掉,最後把骨頭撈出來瀝乾水分就可以進行煮製了,放進去砂鍋裡面去燉煮。我們在煮東北醬骨頭的時候最好是事先把要加進去的香料炒制一下,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出香料的香味。我們在香料已經是炒出香味的時候,之後下進去東北的大醬,接著下入調味料,一般都是加入生抽,大火燉開,繼續燉煮個一小時,關火之後繼續燜半小時,也是這樣所以說是東北版的滷料,之後這樣做成的醬大骨就做好了。美味,而且啃得非常爽快,之後就能下飯或者是直接啃都是可以。
我們在煮骨頭的時候為什麼要先把豬大骨拆開來清洗呢?
這樣子主要是為了讓做出來的醬骨頭更好吃,而且能更入味。就算是我們在製作滷料的時候,滷料的湯底都是會比較濃鬱,所以說我們要把大骨頭給拆開這樣做出來的醬骨頭才會比較有味道。而且這樣子,骨頭裡面的骨髓也是能融入到湯裡面去,給整道菜帶來更好的風味。為什麼做醬骨頭的時候要把香料炒制一下呢?這主要是為了激發香料的香味,而且是為了不掩蓋豬肉骨頭的本身香味。其實也是需要注意的是,香料不能加入的太多,否則會蓋住豬肉的香味,但是香料如果是用的少,也是不能襯託肉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