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鯨魚監獄已有100頭鯨豚了,它們會被送去哪一個海洋館呢?-虎嗅網

2020-12-12 虎嗅APP


越來越多的地區已經踏上了立法淘汰圈養鯨豚這條路,這變成了一個大趨勢。不過反觀中國,我們身邊的海洋館卻越建越多。海洋館裡面的海豚的生存狀態究竟怎樣呢?



悲傷鯨豚


大家好,我叫麥希汶。我從小就愛海豚,看野外生態紀錄片,去海洋館的時候,看見它們那麼可愛的臉,在表演的時候又技能多多的,有什麼小朋友會不喜歡它們呢?我很幸運,六年前,我在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做實習生,開始了在香港做野外鯨豚研究的工作,幾乎每一天我都能看見海豚。


我們在海裡會用拍照的方法來辨認它們,因為每一條海豚都是不一樣的。它們的背鰭有不同的突缺,有不同的斑點。



像這一條叫」希希」,在廣東話裡面是希望的意思,我認識它很久了,它對我來說比較特別。


你看這個地方有一個缺口,是它小時候被漁網纏繞割開的背鰭。



它是個「媽寶」,你們看這個圖片,它跟著媽媽在一起,但是六年了,它都不會自己獨立找吃的,不過在海上看見它們這一對的場面也挺溫馨的。


在海裡我們還會做一個研究,去偷聽一下它們的對話。其實我們人類還不能夠去破解它們複雜的語言系統,不過我們可以稍微把它們的聲音分一下類。


第一類叫咔嗒咔嗒聲,這個聲音是它們不斷會發出聲波去偵測環境,去找哪裡有魚群,哪裡是石頭。第二種聲音叫口哨聲,這個口哨聲是一些高低起伏變化很多的聲音,是用來跟同伴交流溝通的,我做研究的時候經常聽。


剛才大家聽到了兩種聲音吧?我猜他們找到了一群很肥美的魚,然後忍不住告訴朋友。不過這只是我猜的而已,如果真想知道它們在做什麼的話,我會在海上長時間地去觀察它們,我最愛看的是它們吃魚的畫面。



我們除了觀察海豚的行為,還會做一些數量上的調查。這是我們香港大嶼山海豚的變化分布圖。




大家看到紅色的部分是人類的活動,藍色較深的部分是海豚比較多的地方。我們看得到,自從2011年人類活動開始建橋造地以後,我們的海豚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


海豚對聲音是非常敏感的,打樁、快船,這些都會讓它們離開自己喜歡的地方,離開了熟悉的地方以後,它們就要跑去其他海豚的地盤生活,再也沒有回來過。不過當我越來越了解海豚之後,才發現圈養的海豚其實比野外的更加痛苦。



這一頭是打開了嘴巴的白鯨,一開始很多很多人會覺得它很可愛,在賣萌,但它其實是在表現憤怒。很多人都覺得海豚在笑,代表它們很開心,但其實它的笑臉是天生的,就算痛苦也不會改變。所以圈養的海豚因為開心而笑,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在大海裏海豚是一個抓魚高手,它可以潛進很深的地方去抓深海的魚,但是在圈養的環境裡它只能夠吃冰凍的死魚,準確點來說是做好了動作才可以吃。



在野外白鯨可以深潛一千米,虎鯨可以遊一百公裡的距離,但是在海洋館裡面它們只能夠被關進一個狹小的空間,周圍光禿禿的。因為壓抑,它們會表現很多不同的刻板行為。



典型的有幾個,比如說它們會什麼都不做,像木頭一樣浮起來;它們也會不停地轉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減速。還有另外一種,就像這頭海豚,它會用身體和吻部撞擊牆壁,因為它在找出口。



我們看到海豚在模仿人類,看到高難度的動作,我們會覺得很精彩很好看,但其實這些表演都停留在馬戲表演的階段,它們的動作都是違背天性的。像白鯨,它們本來是不會跳出水面的動物,但是在這樣的環境裡,白鯨就要跟其他海豚跳得一樣高。



我們在海洋館裡也會看到一些海豚會跳上平臺,舉起尾巴跟人打招呼,還要跟一些付錢的觀眾零距離接觸,但是在野外沒有海豚會這樣做,因為它們本來就適應了水的浮力,離開了水面,它們會因為骨骼跟內臟受傷而死掉。



白鯨的身體結構是為了住在北極而量身定製的,它頭頂有一個比較厚的額隆,方便它們撞穿水面上的浮冰呼吸。但是在極地館裡面,它們要配合表演的訓練員身體能夠承受的水溫,還需要跟在熱帶生活的瓶鼻海豚被圈養在同一個池子的水裡面。



海豚的壽命是可以很長的,虎鯨就是一個例子。在野外它們可以活長達一百歲,但是在圈養的環境裡面很少能活超過三十歲,大部分十幾歲就死掉了。白鯨也是一樣,在圈養環境裡死亡率非常高。臺灣曾經進口了十頭白鯨,在短短二十年之內就死掉了七頭。



為什麼在圈養的環境裡面,它們沒有了野外的威脅,有專業的獸醫團隊,也有充足的食物,但是為什麼壽命還會這麼短呢?很明顯,是因為它們不適應在圈養的環境生活。


很少有動物可以跟人一樣有高度發達的智慧跟情感,但是虎鯨是一個例外。虎鯨在野外有很多不同的大家族,它們有各自的文化跟方言,比如說有些虎鯨家族喜歡用一些鵝卵石去蹭身體,有些會冒險衝進淺灘去抓海豹,還把這些捕獵的文化傳給下一代。


這就是它們呈現出高智慧的一個例子,但是把這些高度智慧的動物圈養起來,就跟人一樣,會出現精神虐待的一些行為,在圈養環境裡面虎鯨會攻擊同伴,攻擊人類。


九年前在美國有一條虎鯨叫Tilikum,它當時是一個明星虎鯨,但是它在表演的時候殺死了它的訓練員。當時的海洋館用懲罰的方法去訓練它們表演,Tilikum的動作做得不好,其他的虎鯨就會連帶受到懲罰。那些虎鯨當然非常不滿,所以表演完畢之後,當它們一起被關進同一個池子裡面的時候,就一起來欺負Tilikum。




可憐的Tilikum每一天表演完畢之後,除了回去那個水池獨自面對被欺負這個事情之外,它沒有地方可以逃跑。虎鯨的天性被圈養環境扭曲了,發生這樣的悲劇只是早晚的事。不過,訓練員死亡,虎鯨被精神虐待,這些都不是意外,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


這個虎鯨殺人事件被拍成了紀錄片——《黑鯨》,揭開了圈養鯨豚的問題。當時的人看過這個紀錄片之後開始拒絕進入海洋館。美國最大的海洋館最後終止了他們繁殖虎鯨的計劃,承諾他們的虎鯨會是最後一批。




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海洋館就開始在歐美地區流行,不過在80年代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發現問題,然後逐漸出臺立法淘汰海洋館。這裡有一句話是他們說:我們意識到,海豚活在一個光禿禿的水池裡面是很痛苦的。



現在全世界已經有15個國家和地區成功立法淘汰了鯨豚的圈養。英國在1985年的時候曾經坐擁30間海洋館,但是現在都沒有了。最近印度也開始立法淘汰,是第一個立法淘汰海洋館的亞洲國家。




他們還說,我們發現海豚的智商是不尋常地高,所以我們會把它們當做是「非人類的人」去對待,在道德上我們是不容許它們被囚禁的。越來越多的地區已經踏上了立法淘汰圈養鯨豚這條路,這變成了一個大趨勢。不過反觀中國,我們身邊的海洋館卻越建越多。


海洋館裡面的海豚的生存狀態究竟怎樣呢?我們中國鯨豚保護聯盟是一個由不同關注動物福利的公益組織所組成的,我們的目的很簡單,我們希望提升內地大眾對中國圈養鯨豚的關注。



這是我們在2014年做的調查,這是現在中國海洋館的分布圖,集中在東部沿海。




2014年有39間圈養鯨豚的海洋館,當時廣東是一個龍頭大哥,它有5間,福建跟山東並列第二,各有4間。


不過中國海洋館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前所未有地快。去年,我們做了一個統計,全國一共有72間海洋館,翻了一倍,山東從4間增加到10間,可能是因為比較靠近俄羅斯,所以它們進口的白鯨也比較多。江蘇由2間變成了7間,可能是因為它們經濟比較好,也發現了建海洋館能賺錢。



廣東排第三,不過要注意的是,現在圈養了最多數量鯨豚的場所就是在廣東,它已經有100頭鯨豚,遠遠超越了其他的場館。灰色部分是中國正在建但是還沒有公開的場館,如果把它們都加起來的話,中國有接近100間有圈養鯨豚的海洋館。


海洋館裡到底裡面有什麼海豚呢?




我們發現885頭鯨豚裡,超過一半都是瓶鼻海豚,排第二的是白鯨。



這是瓶鼻海豚,它們為什麼被抓得最多呢?因為它們很聰明,訓練員要它做的指令它都會做。不過「瓶鼻」這個名字其實並不準確,因為像瓶子的部分不是鼻子而是嘴巴,我們叫做吻部。



這個是中華白海豚,除了我工作的香港珠江口附近,其實廈門這邊也有,它們的身體的顏色變化很漂亮。黑色的那一團其實是一個剛出生的海豚寶寶,它慢慢成長以後,它身體的黑色部分就會慢慢褪掉變成斑點,長大以後就會跟它媽媽一樣身體變成粉紅色。



這個是剛才提過的虎鯨,可能很多人都以為這個部分是它的眼睛,其實它只是在兇你,想把你嚇跑而已。它的眼睛在哪裡呢?非常小,請看圖中黃色箭頭指向的部分。



這個是偽虎鯨,你看它的外形,它的頭非常地圓,全身黑黑的,它又叫做黑鯃,像一枚子彈。但是為什麼叫偽虎鯨呢?其實是因為它的頭骨跟虎鯨有一點相似才有這個名字。


我們中國鯨類保護聯盟邀請了國外的一些研究專家來到中國,跟我們一起調查中國這些鯨豚的狀況,我們發現我們的表演除了還停留在馬戲表演的階段之外,訓練員的解說也沒有意義,而且還經常會誤導觀眾。



比如說他們在介紹聲納的時候會鼓勵觀眾多鼓掌,但其實這個行為會給聽覺本來就很敏銳的海豚造成更大的精神壓力。他們在介紹虎鯨微笑的表情的時候,會說這是它們活得很開心的表現,會說它們不停地轉圈是一個自然的行為。


海洋館把所有這些鯨豚不適應圈養環境的反應都包裝得很好,掩飾得很棒,那麼受害的是誰呢?其實是那些一邊看表演一邊拍手叫好的小孩子,他們對生命的價值觀從此就會被扭曲,以為我們人類可以控制可以主宰動物的一切。


中國海洋館的表演是會害死鯨豚的,但是海洋館卻選擇掩藏這個秘密。三個月前,有一家電視臺跑去中國的海洋館做了一個臥底的調查,當時他找到了一個冰箱,裡面有很多海豚的屍體,他又找來幾個海洋館的獸醫,叫他們解釋一下死因。



那個獸醫說裡面有三個海豚其實都是表演的首領,有一個的腸子扭轉了,是死於過度疲勞。有一個海豚是因為動作一下子爆發力太大,死掉了。那個獸醫還溫馨提示了電視臺的人,你不要讓外面的人知道,因為他們會投訴我們虐待動物,當然這個視頻現在已經在網絡上傳開了。


海洋館一直都知道他們的表演是會害死鯨豚的,但是他們依然繼續訓練它們,讓它們去表演。剛才我提過有一個海洋館圈養的鯨豚數量最多,位於廣東。這個海洋館雖然圈養數量最多,但裡面的海豚是生活得最好的嗎?


2016年,他們從新加坡進口了五頭中華白海豚,去年我們再去那個海洋館數了數,發現只剩下三條。



這是其中一條,我們仔細看一下,它的吻部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傷口,大到它的牙齒都暴露在外面了。我們問了一下那邊的訓練員,他們告訴我們,這一頭白海豚經常用吻部撞擊牆壁,它現在這個樣子明顯是嚴重的刻板行為造成的。


兩個月前上海有間海洋館展出了四頭虎鯨,還讓它們表演,我們又邀請了一些虎鯨專家來中國,一起去調查它們的健康狀況。



這裡它的眼睛是紅色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只有在圈養的環境裡,它們感到壓抑恐懼的時候,眼睛才會有多大睜多大。



這個也是有一個紅眼睛,這頭虎鯨比較不幸,它還有另外一處傷在它的下顎。這個傷其實是它衝上平臺,之後從平臺滑到水池裡的時候弄傷的。


這個虎鯨身上有很多咬痕,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我幫大家畫了一個圖,黃色的部分是比較新鮮的咬痕,也是比較深的,白色的部分是比較舊的傷。



你在同一條海豚身上看到不同時期的咬痕,其實代表著這一頭虎鯨經常被咬,或者每一次都被咬得很深。我們估計它跟美國的虎鯨Tilikum一樣,經常在水池裡面被其他同伴欺負。


中國為了維持海洋館裡鯨豚的數量,不斷去野外抓海豚。中國全部的圈養虎鯨跟大部分的白鯨,都是從俄羅斯的水域抓過來的。現在俄羅斯的保育人士都非常擔憂,因為它們的數量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


當地的漁民把它們抓起來以後,會放進這個叫鯨魚監獄的地方,這是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外面的是白鯨,屋子裡的是虎鯨,現在這個地方已經有100頭的鯨豚了。它們的命運到底是怎樣呢?它們會被送去哪一個海洋館呢?




除了俄羅斯之外,中國還會到日本去抓大量的小型鯨豚。在日本,每一年漁民都會把海豚趕到一個海灣,然後挑一些比較容易受訓練的年輕海豚,再把其他的都殺掉,是一個非常血腥的場面。紀錄片《海豚灣》裡面也專門講過這個事。



到底是什麼在背後推動著這些漁民去捕捉這些海豚呢?原來一隻活的瓶鼻海豚價值一百萬人民幣,在俄羅斯的鯨魚監獄裡面,一條虎鯨的身價是一百萬美金。海洋館為了去圈養更多的鯨豚,用錢買下了這些海豚的自由。


圈養鯨豚不是保育,停止圈養才是。為什麼會這樣說?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鯨豚專家指出圈養的問題,西方圈養鯨豚的歷史比我們早,他們吸取的教訓也比我們多,他們現在都已經開始立法淘汰它們了。


中國的海洋館正在不停地擴建,在更多的悲劇發生之前,我們必須要立刻行動,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保育的關鍵。如果不去海洋館的話,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第一件可以做的事就是不要買票。當你在想星期天去做什麼的時候,不要去海洋館,拒絕動物表演,因為你花錢在海洋館身上,就等於鼓勵他們繼續虐待它們。


你還可以看紀錄片,去豐富自己的海洋知識,這是最有效、便宜且方便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到大海裡面去看它們,但是記住不要靠它們太近、打擾了它們,因為對於海裡的鯨豚來說,我們只是一個路人。



中國現在科技發達,海洋館還可以用科技來代替鯨豚活體做展示。我們來看一下在成都海洋館的科技運用。



大家都應該知道剛才不是真實的海豚,而是3D科技形成的一個海底世界。這樣,除了可以減少鯨豚的痛苦之外,還可以展示更大型的鯨豚,比如這個大翅鯨。我們還可以近距離跟這些鯨豚互動,更真實地看見它們自然的行為。


大家都愛鯨豚,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海洋館是建立在許多鯨豚的痛苦跟死亡之上。今天我站在這裡,把中國的悲傷鯨豚的真相告訴大家,希望從今以後,大家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把這個真相傳遞下去。希望有一天我們與鯨豚之間不再是一面牆,而是尊重,和自由的愛。


謝謝。

相關焦點

  • 圈養鯨豚表演背後的囚禁之苦
    童年中的海洋館,是奇幻的大千世界,曾經只能在電視機裡才能看到的神秘而遙遠海洋動物,在這裡卻能讓遠離海洋的我們近距離觀察。比如賣萌的「微笑天使」海豚、翻身跳躍的虎鯨,它們竭力配合著訓練師完成表演。看似乖巧伶俐,然而卻很少人看見鯨豚微笑背後的真相。淘汰圈養鯨豚已變成了一個大趨勢,越來越多的地區已經踏上了立法這條路。但反觀中國的海洋館卻不斷地在擴建。
  • 俄羅斯現鯨魚監獄怎麼回事? 百頭鯨魚鎖在小水池目的是什麼
    眾所周知,監獄就是關押囚犯的地方,如果有人觸犯了社會法律的底線,執法機構就會將他們送進監獄,直到囚犯能夠在監獄中改過自新為止,才能重獲自由。但是在國外有著這樣一個監獄,這裡關押的並不是什麼囚犯,而是一條條活生生的鯨魚。為什麼這麼多的鯨魚會被關押在這裡呢?「鯨魚監獄」位於符拉迪奧斯託克附近的斯雷多尼亞灣。這只是一個充滿海水的小池塘。池塘的面積並不大。
  • 俄羅斯現鯨魚監獄 遊泳池裡有90多頭白鯨和十幾頭虎鯨
    俄羅斯現鯨魚監獄 遊泳池裡有90多頭白鯨和十幾頭虎鯨時間:2019-04-09 16:18   來源:奇聞啟示錄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俄羅斯現鯨魚監獄 遊泳池裡有90多頭白鯨和十幾頭虎鯨 奇聞啟示錄 眾所周知,監獄就是關押囚犯的地方,如果有人觸犯了社會法律的底線,執法機構就會將他們送進監獄,直到囚犯能夠在監獄中改過自新為止
  • 鯨豚表演遭網友大聲討 我們該抵制海洋館嗎
    想要多了解大海,書本、電視和吃是一個渠道,但也不是很好的渠道。如果能有一個地方,好好看看活著的海生生物,看看它們是怎麼生存、怎麼繁衍,那才會有更多的發現和感觸,才能驗證「紙上得來終覺淺」的知識。而這樣的地方,就是海洋館。但隨著中國的海洋館越來越多,抵制海洋館、號召大家不要去海洋館的聲音越來越多。這是怎麼一回事?
  • 俄海港現上百個鯨魚水槽 被困鯨魚或將賣給水族館
    這種近乎於養豬的圈養方式,被媒體形容為「鯨魚監獄」。「穩賺不賠」的生意據CBS報導,日前,在俄羅斯納霍德卡港海面上,十餘個水槽被發現,裡面關押了總計11頭虎鯨和90頭白鯨。這也是歷史上已知的數量最大的海洋生物被「圈養」事件。據悉,這些鯨魚從今年7月開始就被關在這裡。
  • 上海兩隻海洋館白鯨將回歸大自然,而多家海洋公園的虎鯨秀依然在...
    在馴養師的訓練下,它們的肺活量正在逐步增大,這樣回歸大自然後,能儘快恢復生活習性,在更寬廣的海洋世界中遨遊。同時,快速遊泳等體能訓練也將讓它們更有力量,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新水域中的潮汐和水流。為什麼要給白鯨搬家呢?雖然從上海到冰島路途遙遠,長時間運輸也會對白鯨造成壓力,但是位於冰島的天然海灣能夠為小灰小白提供遠優於人工飼養的生活環境。
  • 夏日出海賞鯨豚,比海洋館的鯨豚表演精彩一百倍
    感受鯨豚在海面上激情躍動,近距離視覺接觸的震撼,她就是這麼真實存在,跟隨海上的精靈,享受乘風破浪的快感,夏季在臺灣不可錯過的活動!據說在花蓮水域能看到鯨魚和海豚的機會超過90%。換言之,到花蓮賞鯨最理想。在花蓮可以看到的鯨魚包括殺人鯨和巨頭鯨,海豚則有長鼻豚和瓶鼻豚等。
  • 上海兩隻海洋館白鯨將回歸大自然,而多家海洋公園的虎鯨秀依然在上演……
    這個消息來自上海長風海洋公園,他們將放生小白鯨為他們尋找新家。而與此同時,國內海洋館、水族館、海洋公園立項、動工、新建、開張的消息和廣告不絕於耳。那麼問題來了您是支持新建更多的海洋公園?還是支持放生海洋館的動物們回歸自然呢?據現代艦船雜誌社消息,上海長風海洋公園共有四隻白鯨,分別叫君君、偉偉、小白和小灰。
  • 海洋公園鯨豚表演背後的辛酸--大陸鯨豚表演調查
    生活在惡臭中的他們,臉上的毛全沒了,眼睛嚴重感染,已有白內障,有的還呼吸不暢,身體有多種疾病!隨後的補充消息說,極地海洋公園曾被展出的19隻斑海豹現在只剩下10隻。海洋館圈養鯨豚及其他動物的真實處境--廣州動物園內的海洋館出處/中國鯨類保護聯盟廣州海洋館位於廣州動物園內。
  • 【海洋知多點】屢有鯨豚擱淺身亡,自殺?還是意外?我們又該怎麼守護這些神奇的精靈?
    雖然紐西蘭全力救援,但仍有超過一半的鯨魚沒逃過死亡的命運。△紐西蘭民眾自發救援現場鯨豚擱淺自古有之。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有1000頭鯨魚同時擱淺,並且就發生在紐西蘭。數據顯示,歷史上有記載的擱淺鯨魚超過1萬頭!在大海中遨遊的精靈,為何會擱淺在沙灘上?對此,歷來說法很多。
  • 伊朗Kish島海岸驚現兩起鯨魚擱淺事件
    伊朗媒體IPF報導,今年11月,伊朗kish島驚現兩起鯨魚擱淺事件。據透露,兩條鯨魚均為二級保護動物布氏鯨魚,體重約5噸。目前海洋動物學家推測鯨豚集體擱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水下聲吶和船隻噪音,導致鯨豚回聲定位受損,從而迷失方向,誤入淺水區域。
  • 湛江鯨豚救助:中國第一長灘發現受傷鯨魚擱淺
    現場趕來的志願者看到鯨魚尾部大塊被機船螺旋槳打的新傷疤,並被咬傷,牙痕很大,志願者初步判斷是鯊魚咬傷!      龍海天景區救護隊幾名救生員到現場,協助把鯨魚推下海,又多次被海浪推上淺灘。       王一鳴及時跟硇洲島海龜救助站的梁愛洲老總溝通回復,若果能及時拉到某養殖場,救助站可以派人過來救助和治療!
  • 講座︱邱仲麟:中國歷史上的鯨豚擱淺
    鯨魚、海豚為何會在海灘擱淺?這看似是一個留給現代海洋生物學家回答的問題。
  • 俄「鯨魚監獄」首批鯨魚已送至放歸點 包括2隻虎鯨6隻白鯨
    俄「鯨魚監獄」首批鯨魚已送至放歸點 包括2隻虎鯨6隻白鯨 原標題:   俄羅斯海洋漁業與海洋學科學研究所太平洋分所6月20日表示,俄濱海邊疆區「鯨魚監獄」首批虎鯨、白鯨已被送至鄂霍次克海附近的放歸點。
  • 2米鯨豚擱淺茂名海灘!幸虧眾人合力施救,最終鯨豚…
    記者從多方核實到,擱淺鯨豚在茂名濱海新區電城鎮前嵐一處海灘被遊客發現,在眾人合力施救下,鯨豚已安全回歸大海。戳視頻看施救全過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茂名市漁業部門介紹,5月25日11時,一條長約2米、重約120公斤的鯨豚在當地海灘擱淺,漁業部門接報後,立即組織前嵐村委幹部、漁民群眾前往救助。當日正值中午,烈日暴曬。參與救援的前嵐村委幹部林盛說,鯨豚被發現時浮於水面正常呼吸,由於退潮越來越淺,鯨豚因缺水漸顯虛弱。眾人多次嘗試把鯨豚推向大海,都被海浪打了回頭。
  • 【最新】直擊現場 | 啟東海域一頭鯨魚擱淺!正躺在圓陀角海灘上,約一噸重,還活著
    古人認為鯨魚非人力能捕,只有每逢閏年才會自斃海灘,所以取名閏魚。南通關於鯨魚的記錄,最激動人心的記憶停留在2005年。你知道嗎?咱們啟東還有這麼一副龐大的鯨魚骨架呢!還記得兒時啟東縣人民公園裡的那副鯨魚骨架嗎?鯨魚擱淺少有成功營救記錄,可2005年,一條11米長的擬鬚鯨卻在邊防戰士和附近群眾的不懈努力下,從擱淺的啟東遊回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