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鯨豚表演背後的辛酸--大陸鯨豚表演調查

2021-02-06 潛水遊世界

這是潛水遊世界1802次分享,類別【環境保育】。潛水美文伴你潛遊世界。如果你希望收取潛水資訊,請關注訂閱號divetheworld; 如果你還對優惠潛水套餐和行程感興趣,請關注服務號divetheworld_s

文/湯雅雯 出處/中時電子報

杭州極地海洋公園的海豚在表演中,聽訓練師指令衝上岸臺展示身體。(中國鯨類保護聯盟提供)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白鯨的表演動作。(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與香港、中國大陸、英國及美國的動物保護組織,共同在臺召開記者會,公布大陸「圈養海洋哺乳動物表演場館調查報告」,及「兩岸觀光旅遊涉及鯨豚表演行程調查」。呼籲兩岸民眾,不要把人類的娛樂建築在動物的痛苦上,交流旅遊切勿交流殘酷,拒絕觀看鯨豚展示與表演,並呼籲業者,「不要安排並推銷動物表演的旅遊行程。」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全球保育意識不斷提升,無數公眾對鯨豚圈養與表演的反省與質疑日增,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制定禁止或限制圈養鯨豚的管理條例。但令人遺憾的是,在東亞及東南亞,鯨豚展示與表演卻方興未艾。

以臺灣來說,目前圈養並展演海洋哺乳動物的機構共有四處,包括:野柳海洋世界、遠雄海洋公園、屏東海生館、頑皮世界動物園;圈養物種包括白鯨、海豚、海獅、海豹、海牛等共49隻,自1980年野柳海洋世界從澎湖海域購買野生海豚,訓練其馬戲表演開始,30年來三家展演機構至少犧牲了數百隻海洋哺乳動物,而這些動物幾乎都來自野外捕捉。

陳玉敏指出,海洋公園產業近年在中國大陸更是蓬勃發展。根據由臺灣、香港、中國大陸、英國及美國保育組織所組成的「中國鯨類保護聯盟(CCA)」人員調查,大陸海洋公園無論是場館數量或圈養野捕鯨豚數量都一路攀升。近5年來,表演產業平均每年從野外獵捕、進口50隻以上的鯨豚。僅自2010年以來,就有超過250頭野捕鯨豚被送到大陸的海洋公園,其中114隻白鯨全來自俄羅斯鄂霍次克海的野外捕捉。至於惡名昭彰的日本太地町,其捕捉供表演的野生鯨豚,則是半數以上銷往中國大陸。

中國綠髮會瀕危物種基金秘書長胡春梅說,海洋公園產業在中國大陸擴張迅速,共有17個省份和4個直轄市建有海洋公園,目前有39家營運中,14家正在興建,與世界其他國家圈養鯨豚表演消減的趨勢正好相反。根據調查估計:39家海洋公園共圈養了11種共491頭鯨豚,其中最常被圈養的是瓶鼻海豚和白鯨。39家海洋公園中,36家有鯨豚表演,且超過半數的場館還提供遊客付費親密接觸鯨豚的機會,在這些活動裡,遊客們幾乎獲取不到任何正確的教育資訊,和海洋公園聲稱的教育作用完全相反。

CCA調查人員從2014年11月到2015年5月實地前往其中14家場館調查,並全程記錄所有鯨豚表演。發現14家場館中,沒有任何一家提供給鯨豚可以躲蔽、隱匿的設施,鯨豚無法躲開遊人的目光,也無法避開彼此。胡春梅說,調查過程看到鯨豚圈養的環境都無比窄小、枯燥與無趣,在極大的壓力下,導致牠們出現互相啃咬和撞擊、互相張嘴威脅等行為,甚至也對站在圈養池面前用手拍打壓克力玻璃的遊客張嘴示威。此外在表演的解說和場館的幻燈影片中,更看到傳達給觀眾錯誤或刻意誤導的訊息。

美國動物福利協會(AWI)海洋哺乳動物專家Naomi Rose表示,人工圈養環境不可能滿足鯨豚複雜的生理和行為需求。不僅是表演,對於鯨豚這類高智商動物而言,圈養本身就是非常不人道的虐待。在自然環境裡,鯨豚每天平均可遊40至150公裡;遊速平均每小時5至30公裡;下潛深度可達10至300公尺。但中國大陸海洋公園裡圈養池的平均水深為6公尺,寬15公尺,長20公尺。這種設施完全無法滿足被圈養鯨豚的複雜行為需求,牠們的自然行為被嚴重壓抑。

Naomi Rose指出,所有海洋公園的展示池設施缺乏豐富性,幾乎沒有任何地形造景。許多圈養池甚至殘缺破舊,池水中還有懸浮物、動物糞便等。鯨豚在貧瘠的生活環境裡,因無聊及無法展現自然行為,只能不斷「啃咬」金屬圍欄或圈養池的水泥壁,導致他們的牙齒損壞。一旦牙齒破損,牙髓暴露在外,食物便會嵌塞在破損的空隙裡,如果無法處理,腐爛的牙髓可能導致口腔發炎,最終成為系統性的感染病灶,將造成嚴重的動物健康問題。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說,根據黑潮與動社針對臺灣旅遊業的調查,光是抽查品保認證前十大旅行業者的網頁資料,就可發現參觀鯨豚表演的旅遊品項多達263項。主要涵蓋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濟州、衝繩、帛琉、北海道等地。但若是前往亞洲以外地區,提及「海豚」的行程,則多屬生態旅遊的「賞鯨」活動。亞洲地區民眾對於動物保護的認知實有待提升,動保團體呼籲,不論在臺灣或前往香港或中國大陸旅遊,不去海洋館觀賞動物表演,就是重要的保育行動。

9月26日,網友「@與象同行」微博發問「斑海豹何人能救」:杭州極地海洋公園內的海豹之家,就是海豹的地獄!生活在惡臭中的他們,臉上的毛全沒了,眼睛嚴重感染,已有白內障,有的還呼吸不暢,身體有多種疾病!隨後的補充消息說,極地海洋公園曾被展出的19隻斑海豹現在只剩下10隻。

海洋館圈養鯨豚及其他動物的真實處境--廣州動物園內的海洋館

出處/中國鯨類保護聯盟

廣州海洋館位於廣州動物園內。根據網上的介紹,廣州海洋館1997年就開館了,而且購買了8頭日本海豚(=海豚灣的野捕海豚)和8頭海獅,全都用於表演。


廣州海洋館自己的「三大表演」的頁面上的照片中先後出現了4頭海豚,2頭海豚,2頭海獅,以及2頭白鯨。實際參與表演的則只有1頭海豚,1頭海獅和1頭白鯨。廣州海洋館的展示區裡也沒有看到其他海豚和白鯨。所以這個數字上的出入只有2個解釋:1.動物已經死亡; 2.動物賣給其他場館了。至於海洋館所聲稱的科普教育,鯨豚只在表演裡出現,無論如何也和科普不沾邊---生理,心理,行為都和野外自由的鯨豚迥異;不看表演,觀眾連動物的外觀也沒辦法得見。



廣州海洋館號稱自己歷史悠久,資格老,這個真的是不言自明---所有的設施都非常老舊。這個表演池是唯一能見到鯨豚的地方,目測長在16米左右,寬5米左右,水深5米左右。

人工海水的水質目測也十分低劣。請大家注意藍色的圍門,鏽跡十分明顯;邊緣的亞克力材料也老化嚴重『;腳墊骯髒;外圍的瓷磚很多都有破損,內圍的瓷磚狀況也不容樂觀;黃色的塗料上黑色的汙漬清晰可見。

很諷刺的是表演池的背景牆畫著大海,沙灘,綠蔭,以及自由的鯨豚...不知道觀看動物表演的觀眾們有沒有覺得場館挺分裂,自己也挺分裂。

由於見不到鯨豚的圈養池,所以只能對他們表演後所處的環境做一個推測。但是連讓人看的門面都這麼差...大家會覺得圈養環境能好到哪裡去麼?

白鯨是極地動物,野外白鯨一天80%的時間都在水下;他們和同伴一起捕食,探索,遊歷,共同撫養鯨群裡的幼崽。而廣州海洋館的這頭孤獨的白鯨,除了要忍受廣州溼熱的氣候,還要在熱帶的背景牆前努力撐起軀體去頂球---這裡有啥科普可言?有啥動物福利可言?

不僅要做出人為的取樂的動作,白鯨還得和遊客親密接觸。在嘈雜的音樂聲裡,某個「幸運兒」被選出來接受「白鯨之吻」。這位幸運兒的面霜,香水,BB霜CC霜XX霜以及其他物件,比如耳環耳釘,也都一起和白鯨接觸了;但這根本不是場館操心的點。

折磨完白鯨,緊接著折磨海豚。這頭孤零零的海豚一定還記得當年一起被圈養在這的另外7頭海豚;一定還記得最初在大海,在族群裡的自由生活。可是在這裡,他的生活只有表演,被摸,和被關進更小更惡劣的圈養池等待表演和被摸,直到死的那天。

在海豚表演後,還有海獅表演,內容不贅述。有一點請大家注意:這三批動物都在同一個表演池表演;他們的野外棲息地完全不同(白鯨在北緯高緯地區,海豚是日本海域的,海獅則是加州海獅),但在廣州海洋館,他們別無選擇,全都泡在這一池又髒又熱的水裡,表演取悅觀眾來給場館賺錢。

請拒絕動物表演,不去圈養鯨豚的場館。

廣州海洋館所在的廣州動物園也是一個很可怕的地方。廣州,中國第三城,北上廣的廣州,居然在城市動物園內堂而皇之的開設者動物表演場。我國住房城鄉建設部在2013年發布的《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裡明確要求杜絕各類動物表演,但是廣州,這個國際大都市,這個我國的窗口,居然在自己的園區內繼續進行著動物表演。

什麼是「循環表演」---動物在閉館前,每隔20分鐘都要表演,一天至少演12場---這就是循環。

除了上面這個打著「動物行為展示」幌子的動物表演場,廣州動物園的動物福利真的一泡汙。特別是大型貓科動物的籠舍,又小又髒又臭又黑。有一些大貓有戶外運動場,但是更多的大貓只能捲縮在毫無丰容的鐵欄裡繁殖或者等死。

籠舍的設計讓投餵動物變的很簡單。除了廣播偶爾幾句「請不要投餵動物」,工作人員看到遊客投餵也毫不勸阻。連小熊貓身邊都有包裝袋散落著。本來圈養就夠慘了,還要面對異物的威脅...

獸醫的照料很明顯也是跟不上的。廣州動物園的猴山上,有皮膚病的猴子不是一兩隻。曾經發聲請園方對這些患病的動物診治一下,但是這些呼籲都石沉大海。


寫了這麼多,真的希望看到海洋館和圈養場所真相的朋友們

請拒絕動物表演,不去圈養鯨豚的場館。

(那些打著遷地保護,實際只是為了賺錢的圈養場所,能不去就都別去了吧。)


這是廣告:微店現有Maxpad防水包、ScubaLamp水攝用品和Tusa面鏡銷售。點擊閱讀原文,直接去微店購買。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微信立場。內容為一家之言,供討論參考,請謹慎甄別,若有任何疑問,請謹遵專業人士叮囑。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聯繫。


私人微信 divetheworld_p

客服:400 678 1632

郵箱 divetheworld@126.com

歡迎投稿合作贊助

👇👇👇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微店選購】

相關焦點

  • 圈養鯨豚表演背後的囚禁之苦
    童年中的海洋館,是奇幻的大千世界,曾經只能在電視機裡才能看到的神秘而遙遠海洋動物,在這裡卻能讓遠離海洋的我們近距離觀察。比如賣萌的「微笑天使」海豚、翻身跳躍的虎鯨,它們竭力配合著訓練師完成表演。看似乖巧伶俐,然而卻很少人看見鯨豚微笑背後的真相。淘汰圈養鯨豚已變成了一個大趨勢,越來越多的地區已經踏上了立法這條路。但反觀中國的海洋館卻不斷地在擴建。
  • 帶孩子到西安華夏文旅海洋公園,看一場精彩的鯨豚表演!
    居然是8-10米長的虎鯨 雖然有著「鯨」的名字但他們卻是實實在在的海豚科動物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鯨豚的知識西安華夏文旅海洋公園是個很棒的選擇在這裡,一邊看鯨豚表演秀,一邊和白鯨、海豚做朋友劇情式海洋動物表演秀鯨豚秀場是飼養和繁育海豚、白鯨等海洋動物的重要場所,也是為白鯨等海洋動物提供專業化的馴養場所。
  • 鯨豚表演遭網友大聲討 我們該抵制海洋館嗎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即將於11月16日正式開業,這座主打「世界級旗艦式海洋公園」的主題公園,卻因為一件「爭議事件」引發網友強烈聲討。爭議來自於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將海豚劇場、虎鯨劇場、海獅劇場這三大劇場作為預熱的噱頭。其中,最令網友吃驚的便是「虎鯨表演」,要知道,虎鯨這種高智商的生物,其實不適合人工圈養。
  • 海豚表演你還在看嗎?看看你的一張門票帶來的傷害!
    而在對海洋館中鯨豚表演活動的調查表明,國內鯨豚表演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表演行為至少17項。絕大部分海洋館都向遊客提供鯨豚表演,相關活動還包括「與鯨豚共遊和親密接觸」、「鯨豚輔助療法」、「一日馴養員」等。表演中涉及的絕大多數行為都非鯨豚的自然行為,而是在圈養環境下經過長期高強度的人工訓練而來,這些對動物的野外生存無任何益處。
  • 中國海洋公園背後的暗黑童話
    第2905期文化產業評論 很多人不知道,海洋館精彩的動物表演背後其實並不光鮮:動物遭受著虐待、表演人員面臨著危險,海洋公園產業的道德和法律規範刻不容緩。而歐美的一些發達國家早已掀起了保護海洋動物運動,如今這場運動已經逐步影響世界。
  • 夏日出海賞鯨豚,比海洋館的鯨豚表演精彩一百倍
    感受鯨豚在海面上激情躍動,近距離視覺接觸的震撼,她就是這麼真實存在,跟隨海上的精靈,享受乘風破浪的快感,夏季在臺灣不可錯過的活動!據說在花蓮水域能看到鯨魚和海豚的機會超過90%。換言之,到花蓮賞鯨最理想。在花蓮可以看到的鯨魚包括殺人鯨和巨頭鯨,海豚則有長鼻豚和瓶鼻豚等。
  • 瑞氏海豚|大灣區鯨豚死亡檔案
    汕尾碣石鎮附近海灘目擊者在汕尾碣石鎮附近的海灘上發現了這頭擱淺的海洋動物,他把照片發給了廣州的媒體,媒體記者發給我辨認是什麼動物,該動物有高高的背鰭,首先排除掉了最近頻頻死亡的江豚,但它和普通海豚又不一樣
  • 動保困局:中國海洋公園行業高速成長的背面
    中國鯨類保護聯盟發表的《急速發展的海洋公園產業(2019年)》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中國大陸海洋館圈養了1001餘頭鯨豚,其中絕大多數是從俄羅斯、日本和索羅門群島沿海水域,通過侵入性野捕而獲得,在這個過程中鯨豚遭遇壓力巨大,甚至有致命威脅。
  • 【海洋科普】遇到鯨豚擱淺,該怎麼辦?
    當我們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得知鯨豚擱淺以及日常中遇到的鯨豚擱淺時,不免感到傷心難過。它們為什麼會出現擱淺呢?首先,這個問題至今沒有統一的普適的結論,原因是一方面鯨豚擱淺是意外事件,沒辦法預測和跟蹤,所以事後的調查受到局限;另一方面擱淺實際上是多種因素共同影響造成的,無法確定主要原因,學界推測的影響因素主要有自身疾病、地形影響、捕食誤入、噪音汙染、物種競爭等。
  • 英國旅遊業巨頭—維珍假日宣布停賣圈養鯨豚類動物的旅遊娛樂產品
    包括加拿大和法國等國家在內,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制定禁止或限制圈養鯨豚的管理條例。這意味著,鯨豚類表演背後的動物虐待和傷害已經被越來越多公眾所認知,隨著各國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的制定,這類殘忍的旅遊娛樂活動終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 這個鯨魚監獄已有100頭鯨豚了,它們會被送去哪一個海洋館呢?-虎嗅網
    我們中國鯨類保護聯盟邀請了國外的一些研究專家來到中國,跟我們一起調查中國這些鯨豚的狀況,我們發現我們的表演除了還停留在馬戲表演的階段之外,訓練員的解說也沒有意義,而且還經常會誤導觀眾。海洋館把所有這些鯨豚不適應圈養環境的反應都包裝得很好,掩飾得很棒,那麼受害的是誰呢?其實是那些一邊看表演一邊拍手叫好的小孩子,他們對生命的價值觀從此就會被扭曲,以為我們人類可以控制可以主宰動物的一切。中國海洋館的表演是會害死鯨豚的,但是海洋館卻選擇掩藏這個秘密。
  • 香港海洋公園:開設海洋生物救護中心 可分析解剖鯨豚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香港開設海洋生物救護中心 可分析解剖鯨豚&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9月3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不時有海豚或鯨豚擱淺個案,因應原用作解剖海豚的解剖室已落成近
  • 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海豚表演、夢幻海底長廊、憨萌企鵝等,帶你360度感受深海探索之旅!
    來自南極大陸的「海洋之舟」呆萌紳士最好也不要錯過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一日遊行程安排      早上7:00溧陽市政府廣場集合上車,前往杭州,抵達後遊覽【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門票299元,已含)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集極地動物展示、極地景觀體驗於一體的極地海洋公園。
  • 【暢銷升級版】國內首本原創漫畫式鯨豚科普書更新啦,贈送鯨豚全家福大海報+貼紙
    今天介紹這位來自北京的自由插畫師李墨謙,筆名punklee, 網名熊貓朋克,他創作鯨豚的圖鑑,用萌翻大家的漫畫,科普動物知識。但可惜國內一直買不到一本合適的鯊魚圖鑑呢,所以在畫完鯨豚系列之後,出版了新書《有趣的鯨豚:圖解神秘的鯨豚世界》,這本書收錄了93種鯨與海豚的卡通圖鑑。作者通過卡通圖鑑和漫畫教程的形式,向讀者重點介紹其中40種簡要畫法和科普小知識。
  • 2米鯨豚擱淺茂名海灘!幸虧眾人合力施救,最終鯨豚…
    近日,一則「鯨豚擱淺海灘」消息刷屏茂名網絡社交圈。
  • 北海鯨豚調查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對於海豚們來說北海這片海域更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家園近日儒艮保護區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一天內發現5個中華白海豚種群其中最大種群頭數達到30頭次這可是近三年來北海鯨豚調查中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12月12日上午10時許,廣西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的海域內開展鯨豚調查工作時發現,保護區核心區海域有5個不同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正在該海域內覓食嬉戲。
  • 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觀賞來自遙遠海洋的可愛動物!
    全新擴建十倍升級的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擁有19大特色主題場館,7大精彩表演劇場,5大特色餐廳,數百種極地動物、鯨豚類、魚類、珊瑚和水母,讓你在一天內實現從北極到南極的跨越,領略極地海洋的風採,走近世界自然的奧妙。
  • 偽虎鯨 | 大灣區鯨豚目擊檔案012
    維多利亞港今日多名香港市民發現在維多利亞港黃埔,北角海域近百條疑似海豚的海洋動物在水中遊泳,方向為自東向西,動物群體表現非常活躍,時而躍出水面,用頭部拍擊水面,保持一定的節奏,齊頭並進。場面非常壯觀。據海洋鯨豚專家根據遊泳姿態和背鰭形狀確認,在香港水面出現的動物是偽虎鯨(false killer whale),又名黑鯃,有個圓圓的頭,灰黑色的身體。根據目擊者估計這群偽虎鯨約有50至100條。偽虎鯨會獵食多個品種的海洋動物,以烏賊及魚 類為主,但也會獵食其他海豚,甚至攻擊體型較大的鯨,他們 在好多地方都均有出現包括臺灣、日本有時都有。
  •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SeaWorld之惡的垂死轉世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 一直不遺餘力標榜自己是教育和保育的急先鋒:其虎鯨表演被命名為「虎鯨科普秀」,還積極促成和參與「長江江豚遷地繁殖保護」(關於長江江豚遷地至海洋館圈養繁殖一事,CCA的看法和建議請見中國鯨類保護聯盟就長江江豚從保護區遷至商業海洋館計劃的公開信)。
  • 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既能看海洋動物表演,又能增長見識!
    擁有可同時容納3,600人的室內海洋動物表演場,和一條六米寬的海底隧道,以及可讓遊客參與互動的白鯨、海獅、海豹展示池,使遊客能夠感受到特別的極地海洋文化體驗。《白鯨之戀》特別震撼,也是這個區域最酷炫的一個環節,白鯨也被稱為海中的金絲雀,飼養員牽著白鯨,兩隻白鯨對在一起,比了一個大大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