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簡稱「渝」,別稱山城,在文字記載的3000餘年中 ,重慶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 。圖為1994年的重慶,在一片新舊交錯中重慶不斷發展
1994年的重慶,作為山城,樓梯是人們通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道路之一,所以重慶成裡很少看見騎自行車的
1994年的重慶,老城區的平瓦房。除此之外,重慶的特色房屋就是吊腳樓,吊腳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
1994年的重慶朝天門碼頭。朝天門城門原題有「古渝雄關」四個大字,是重慶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門之一。南宋(1127——1279)宋朝偏安臨安(即今杭州)後,時有欽差自長江經該城門傳來聖旨,所以才有了朝天門這個名字。
1994年的重慶,碼頭上的搬運工,當地人稱之為「棒棒軍」,這些人專門從事運送貨物,爬坡上坎
1994年的重慶,碼頭邊的小販,沒到客輪或小船靠岸時,都會來一批人光臨生意
1994年的重慶,嘉陵江上的小漁船。嘉陵江是長江上遊支流,因流經陝西鳳縣東北嘉陵谷而得名,是長江支流中流域面積最大的大江
1994年的重慶,嘉陵江上的大興客輪,當時的嘉陵江承載客輪才達到500-1000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