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智慧監管」讓自動化碼頭更快、更強

2021-01-10 中國質量新聞網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青島海關官網獲悉,6月13日,「NORTHERNJUPITER」號貨櫃貨輪正在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裝卸作業,裝載完畢後很快駛往歐洲。藍色的橋吊自動將貨櫃從船上卸下,無人駕駛的貨櫃車在前沿、堆場來往穿梭。碼頭、海關作業數據後臺實時更新、一目了然。碼頭沒有一個作業工人,也沒有一個海關關員。

2017年5月,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正式投入運營。一年多以來,這座智能化的自動化碼頭,屢次刷新作業效率,成為新時代港口發展的引領者。很多人不禁要問,貨物是如何進出的?企業如何知曉自己的貨物信息?海關是怎麼監管的?

碼頭卡口放行快過ETC

排成長龍等待出卡的貨櫃車、頂著烈日炎炎遞單的焦躁司機、汗流浹背驗核封志的海關關員……作為進出口貨物放行的最後一道關口,這是普通碼頭卡口給人的印象。但是在自動化碼頭,情況迥然不同:一輛輛貨櫃車魚貫而出、井然有序,車輛從進卡拍照到抬杆放行,整個過程不過2–3秒鐘。

「智慧卡口是智慧監管最重要的改革亮點之一,它成功實現了無人值守、自動抬杆放行的目標。」對於自動化碼頭卡口的變化,青島海關隸屬黃島海關物流監控處閘口監管科副科長李濤深有感觸。

以前,海關監管進出碼頭貨物主要集中在核對車輛信息、貨物信息、稱重、抽查開箱等卡口環節,實行的是串聯作業,容易導致卡口擁堵。現在,海關將監管無縫嵌入碼頭生產作業系統,在船舶卸船落箱的同時,碼頭公司就把貨櫃稱重信息、理貨報告、運抵報告自動傳送輸給海關,海關通過智能視頻遠程監裝監卸,輔以卡口貨櫃自動識別系統的應用,使正常貨櫃100%卡口抬杆放行,個別風險貨櫃提前引導分流。一輛貨櫃車自動化碼頭入卡、提貨到出卡,整個流程已經縮短到13分鐘。

對於個別需要憑紙面單證過卡的業務,海關利用電子移動證系統實現無紙化,企業不用再來回輾轉於碼頭、海關間,業務辦理時間從4小時降到了5分鐘,效率提高了48倍。系統在便利企業的同時,也釋放了卡口的通行能力,讓卡口真正實現自動化智能化。

「以前拉貨最怕就是在卡口堵車,因為在過卡前要稱重、要下車遞單子、要蓋章,要是一不小心碰到個前面排隊的出問題,半天就耗這裡了。」一位剛過卡口的司機李師傅說,現在碼頭自動化了,車過海關也快了,不用下車,拍個照就抬槓,比高速公路的ETC還快。

移動施驗封實現了海關內外勤人員作業無紙化交接,單箱作業效率提升50%。運輸工具監管系統實現了船舶申報、裝卸、噸稅繳納的全程無紙化。智能查驗系統實現了查驗委託的電子化傳輸與查驗信息實時查詢。危化品管理系統實現了海關、海事無縫對接。海關這些作業模式改變的出發點,都是通關更便利,企業更省心、更省錢。

實時掌控物流節點像「網購」

大部分情況下,進出口企業通過委託代理來辦理海關通關相關手續。貨到哪裡了?有沒有被查驗?放行沒有?能不能趕上船?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貨物會不會被甩船?貨主期待急切的心情,往往只能通過電話一遍遍找代理詢問,信息傳遞的有效性也在不斷遞減。

為解決這一困擾貨主的難題,青島海關開發上線了智能服務項目,企業登錄青島海關門戶網站,點擊「網際網路+海關」中青島關區特色項目,即可實現查驗貨物物流信息的全流程查詢。申報放行、落箱開箱、查驗開始結束、貨物出場時間精確到分。物流狀態像「網購」一樣全程可掌握,貨主從「一頭霧水」變成了「了如指掌」,從而合理調度資源,節省物流成本。

此外,海關利用艙單變更無紙化系統實現了貨物艙單更改、分票等業務網上辦理,企業僅需在辦公室「一鍵操作」便可完成,單票耗時從90分鐘直降到5分鐘,為企業節省成本費用100元沒票。僅以黃島海關業務量測算,全年至少為企業節省600萬元。

基於「網際網路+海關」開發的智慧監管個性化服務項目,正是以海關作業環節的優化、無紙化的便捷操作,讓企業「省時省事省錢省心」,讓企業感受到海關改革的溫度,提升了企業的認可度與獲得感。

新技術應用練就海關「火眼金睛」

把守國門安全和促進貿易便利,要求海關必須練就一雙雙「火眼金睛」。在黃島海關集中審像監控中心,海關關員全神貫注地緊盯著電腦屏幕,旁邊就是實時監控幕牆。關員檢視的對象,是一張張大型貨櫃機檢檢查設備X光掃描圖像與報關電子申報信息。貨櫃車通過一座裝有機檢設備的房子時,查驗作業已悄然完成。

這種非侵入式機檢查驗方式利用專家審圖、集中判圖,提高作業效率,強化監管效果。目前黃島海關機檢查驗的徑放比例已經達到了四分之一。

同時,黃島海關開展先期機檢試點工作,應用人工智慧技術,開展大數據分析、智能審圖與集中審像,精準鎖定風險貨櫃,既把好安全準入關,又不影響港口通行效率。目前通過機器學習訓練的計算機對X光圖像的辨別準確率已與專業審像關員相當。

「海關在先期機檢實施前,與我們進行了充分的對接。整個機檢過程不停車、不繞路,海關作業零打擾,對碼頭運行效率沒有任何影響。」自動化碼頭公司負責人認為,海關根據碼頭設備場位、自動駕駛車輛的路線設計出最優方案,通過把X光檢查設備嵌入到車輛行進路線中,實現了無人駕駛車輛背箱通過設備時就完成了機檢作業,真正實現了嵌入式監管。

通過「智慧監管」,海關將監管要求與碼頭生產作業環節打通,利用設備內嵌、流程優化,實現了海關順勢監管與碼頭無障礙作業的完美契合,推動港口物流和外貿發展形成新動能。(王棟)

相關焦點

  • 揭秘青島港海關"智慧監管"系統 碼頭卡口快過ETC(圖)
    在總控室的大屏幕上,巨大的橋吊自動將貨櫃從船上卸下,無人駕駛貨櫃小車在前沿、堆場來往穿梭,作業數據後臺實時更新、一目了然,整個作業區域沒有一個人影…想必有人和記者存在同樣疑問,進出口中的海關去哪了?海關是怎麼監管無人自動化碼頭的?為此,記者對適配自動化碼頭的海關「智慧監管」改革進行了專訪,帶您一探究竟。
  • 上海海關5G智能視頻監管設備在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投入使用
    記者從上海海關獲悉,從12月起,在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無人貨櫃碼頭——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上海海關自行研製的5G移動式智能梯口監控設備正式投入使用。通過該智能設備,上海海關可以實現在自動化碼頭對國境口岸貨櫃外輪人員上下,供船食品以及物料裝卸情況的實時監管。
  • 集多功能於一體 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開啟「5G智慧監管」
    通過5G移動式智能梯口監控設備,上海海關實現對國境口岸貨櫃外輪人員上下、供船食品以及物料裝卸情況的實時監管。 (洋山邊檢供圖)上海海關自行研製的5G移動式智能梯口監控設備,日前在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投入使用。
  • 天津海關物流通關改革助力天津「智慧港口」建設 碼頭智能分撥...
    9月26日,上午10時43分,天津遠達公司的司機李師傅駕駛著一輛貨櫃車來到天津港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主進閘口,只聽「嘀」的一聲,智慧卡口系統自動識別並採集貨櫃號、車牌照號等信息,與海關監管指令進行對碰後,列印出一張碼頭作業單,顯示「海關布控箱,請到查驗場地作業!」
  • 海關「智能監管」服務「智能碼頭」 無人集卡「掃一掃」 查驗全程...
    本報訊(通訊員 陳君言 記者 李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是全球最大的單體全自動碼頭。這裡停靠著一輛標有「中國海關」字樣的白色監管卡車,卡車伸出展臂就能架起一道檢測門。無人駕駛的自動導航貨櫃卡車從檢測門下徐徐穿過,好似做了全身CT,耗時不足15秒,整個查驗過程就完成了。
  • 【獨家】AI賦能智慧港口(一)——歐洲自動化碼頭下篇
    在科技的帶動下,港口建設重視技術創新,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將智慧港口建設作為方向。2018年度全球港口貨櫃吞吐量榜單的前10名中,中國港口佔據7席。全球34個自動化碼頭中國大陸佔據3席。截至2017年9月份,全球自動化貨櫃碼頭34個(含在建3個),其中全自動化碼頭13個,半自動化碼頭21個;歐洲10個,亞洲17個,美洲4個,澳洲3個。截至2019年3月,內地僅有廈門港遠海、青島港、上海港洋山四期3個自動化碼頭。天津港也正在抓緊改造老碼頭,建設全新自動化智能集裝集箱碼頭。通過科技手段降本增效,是現階段各碼頭經營中的重中之重。
  • 山東:青島港5G+自動化碼頭投產運營,對標世界一流智慧港口
    一期工程:亞洲首個自動化碼頭,引發港口生產方式革命 全自動化碼頭是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自動控制等技術和業務於一體的複雜系統工程,自1993年世界第一個貨櫃自動化碼頭ECT在荷蘭鹿特丹誕生以來就被譽為「港口科技王冠上的明珠」,是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
  • 在全球最大單體全自動碼頭洋山港四期,上海海關有神功,集卡也玩...
    在剛剛開港的全球最大的單體全自動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的西側,停靠著一輛標有「中國海關」字樣的白色監管卡車。卡車伸出展臂,就能架起一道檢測門。無人駕駛的自動導航貨櫃卡車從檢測門下徐徐穿過,好似做了一個全身CT,耗時不足15秒,整個查驗過程就已然完成。
  • 天津海關物流通關改革助力天津「智慧港口」建設
    只聽「嘀」的一聲,智慧卡口系統自動識別並採集貨櫃號、車牌照號等信息,與海關監管指令進行對碰後,列印出一張碼頭作業單,顯示「海關布控箱,請到查驗場地作業!」這一切僅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所應用的是天津海關與天津港集團共同打造的自動化閘口智能識別自動分撥系統。
  • 廣州南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
    為推進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項目與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將廣州港南沙四期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港口併力爭成為國家級5G應用示範項目,日前,智慧港口5G聯合應用創新合作意向書正式籤訂,提出港口5G專案建設模式及內容,在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和全國5G應用示範工程。
  • 依託智慧監管黃埔海關率先推出海運口岸24小時智能通關模式
    12月20日,黃埔海關召開新聞發布會。從會上了解到該關已在全國率先推出海運口岸24小時智能通關模式,通過「廠港聯動」「場港一體」2個模式創新,「智慧卡口」 「智能地磅」「智能審圖」「智能裝卸」和「智能選查」5個智能監管,再疊加「灣區水上巴士」等一系列通關便利政策,實現企業24小時報關、口岸24小時通關、船舶24小時通航。
  • 蓬萊東港區大金碼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獲批
    11月18日,蓬萊海關為蓬萊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頒發海關監管作業場所註冊登記證書,至此蓬萊轄區經海關批准設立的監管作業場所達到6家。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是指由企業負責經營管理,供進出境運輸工具或者境內承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工具進出、停靠,從事海關監管貨物的進出、裝卸、儲存、集拼、暫時存放等有關經營活動,符合《海關監管作業場所設置規範》,辦理相關海關手續的場所。進出境貨物應當在海關監管作業場所集中辦理進出、裝卸、儲存、集拼、暫時存放等海關監管業務。
  • 上海海關5G智能設備在洋山港四期碼頭投入使用,可視頻監控、實時喊話
    記者 方卓然近日,在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無人貨櫃碼頭——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上海海關自行研製的5G移動式智能梯口監控設備正式投入使用。上海海關可以通過該智能設備,實現在自動化碼頭對國境口岸貨櫃外輪人員上下,供船食品以及物料裝卸情況的實時監管。
  • 引領碼頭自動化、智能化升級,元戎啟行助力廈門5G智慧港口示範項目...
    為無人集卡項目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元戎啟行,在此次合作中,融合5G基礎設施,通過集卡與港口機械之間協同運作,實現碼頭區域的車路協同。元戎啟行也將5G應用到無人集卡遠程接管中。5G高帶寬、低時延的特徵,使得集卡的運行數據能夠實時傳輸到後臺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監管運輸進度,對集卡的位置、姿態、電量、載重等數據進行監控,並實時查看車輛的感知與規劃信息。
  • 【獨家】AI賦能智慧港口——澳洲自動化碼頭
    隨著國內外自動化貨櫃碼頭建設的加速,越來越多的港口開始對港口自動化、智能化等進行升級改造。相比歐洲與亞洲的自動化碼頭發展程度,澳洲的自動化碼頭發展起步較晚,其最早的半自動化碼頭是在2013年建成的布裡斯班貨櫃碼頭。表1 澳洲自動化碼頭列表
  • 2020貨櫃碼頭自動化推進與技術交流會在廣州召開
    來自廣州南沙四期碼頭、天津港(600717)集團、山東港口青島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中遠海運港口、山東港口日照港(600017)集團、招商港口(001872)、寧波梅山島貨櫃碼頭等領導、專家齊聚廣州,共商貨櫃碼頭自動化發展大計。
  • 【獨家】AI賦能智慧港口(一)——歐洲自動化碼頭上篇
    自動化貨櫃碼頭早期出現在國外,1993年世界上第一座自動化貨櫃碼頭荷蘭鹿特丹港的ECT碼頭建成,接著是英國倫敦港、日本川崎港、新加坡港、德國漢堡港等港口相繼建成自動化貨櫃碼頭。隨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創新改進,目前自動化碼頭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和完善。
  • 北良港海關正式開關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開關以來,北良港海關立足港口、融入港口,與北良港開啟共成長、同發展的新階段。  近一段時間以來,大連海關堅持政治建關、改革強關、依法把關、科技興關、從嚴治關,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步伐,通過鍛造準軍事化紀律部隊,打造基層海關「一流強關」排頭兵,全面實現機構整合關檢深度融合,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提效降費、提升通關效率,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 推進科技興關提升監管效能 廣州海關便捷通關立體監管系統成效初顯
    數位化管理全覆蓋構築立體化國門安全防線在廣州海關CAAS運行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廣州白雲機場T1航站樓出入境大廳中每位旅客的實時體溫,廣州港南沙港區碼頭正在裝卸貨物的國際航行船舶的泊位電子標籤、船舶航行軌跡、靠泊時間、碼頭作業狀態、業務預警……「以前,視頻監控只有『視頻畫面』,實貨流與信息流相對分離,無法及時對碰,無法通過視頻監控全面掌握實貨的具體情況和通關狀態
  • 讓「走出去」的步伐更穩更快 深圳海關精準幫扶企業打出穩外貿組合拳
    「復工後,第一批呼吸機和呼吸面罩已運抵武漢」「按期交付貨物,我們爭取後面的訂單就更有信心了」「有了海關快速辦理的原產地證,我們節省了一大筆關稅」……近日,記者在深圳海關所屬同樂海關的關企聯絡群裡看到了許多暖心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