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青島海關官網獲悉,6月13日,「NORTHERNJUPITER」號貨櫃貨輪正在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裝卸作業,裝載完畢後很快駛往歐洲。藍色的橋吊自動將貨櫃從船上卸下,無人駕駛的貨櫃車在前沿、堆場來往穿梭。碼頭、海關作業數據後臺實時更新、一目了然。碼頭沒有一個作業工人,也沒有一個海關關員。
2017年5月,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正式投入運營。一年多以來,這座智能化的自動化碼頭,屢次刷新作業效率,成為新時代港口發展的引領者。很多人不禁要問,貨物是如何進出的?企業如何知曉自己的貨物信息?海關是怎麼監管的?
碼頭卡口放行快過ETC
排成長龍等待出卡的貨櫃車、頂著烈日炎炎遞單的焦躁司機、汗流浹背驗核封志的海關關員……作為進出口貨物放行的最後一道關口,這是普通碼頭卡口給人的印象。但是在自動化碼頭,情況迥然不同:一輛輛貨櫃車魚貫而出、井然有序,車輛從進卡拍照到抬杆放行,整個過程不過2–3秒鐘。
「智慧卡口是智慧監管最重要的改革亮點之一,它成功實現了無人值守、自動抬杆放行的目標。」對於自動化碼頭卡口的變化,青島海關隸屬黃島海關物流監控處閘口監管科副科長李濤深有感觸。
以前,海關監管進出碼頭貨物主要集中在核對車輛信息、貨物信息、稱重、抽查開箱等卡口環節,實行的是串聯作業,容易導致卡口擁堵。現在,海關將監管無縫嵌入碼頭生產作業系統,在船舶卸船落箱的同時,碼頭公司就把貨櫃稱重信息、理貨報告、運抵報告自動傳送輸給海關,海關通過智能視頻遠程監裝監卸,輔以卡口貨櫃自動識別系統的應用,使正常貨櫃100%卡口抬杆放行,個別風險貨櫃提前引導分流。一輛貨櫃車自動化碼頭入卡、提貨到出卡,整個流程已經縮短到13分鐘。
對於個別需要憑紙面單證過卡的業務,海關利用電子移動證系統實現無紙化,企業不用再來回輾轉於碼頭、海關間,業務辦理時間從4小時降到了5分鐘,效率提高了48倍。系統在便利企業的同時,也釋放了卡口的通行能力,讓卡口真正實現自動化智能化。
「以前拉貨最怕就是在卡口堵車,因為在過卡前要稱重、要下車遞單子、要蓋章,要是一不小心碰到個前面排隊的出問題,半天就耗這裡了。」一位剛過卡口的司機李師傅說,現在碼頭自動化了,車過海關也快了,不用下車,拍個照就抬槓,比高速公路的ETC還快。
移動施驗封實現了海關內外勤人員作業無紙化交接,單箱作業效率提升50%。運輸工具監管系統實現了船舶申報、裝卸、噸稅繳納的全程無紙化。智能查驗系統實現了查驗委託的電子化傳輸與查驗信息實時查詢。危化品管理系統實現了海關、海事無縫對接。海關這些作業模式改變的出發點,都是通關更便利,企業更省心、更省錢。
實時掌控物流節點像「網購」
大部分情況下,進出口企業通過委託代理來辦理海關通關相關手續。貨到哪裡了?有沒有被查驗?放行沒有?能不能趕上船?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貨物會不會被甩船?貨主期待急切的心情,往往只能通過電話一遍遍找代理詢問,信息傳遞的有效性也在不斷遞減。
為解決這一困擾貨主的難題,青島海關開發上線了智能服務項目,企業登錄青島海關門戶網站,點擊「網際網路+海關」中青島關區特色項目,即可實現查驗貨物物流信息的全流程查詢。申報放行、落箱開箱、查驗開始結束、貨物出場時間精確到分。物流狀態像「網購」一樣全程可掌握,貨主從「一頭霧水」變成了「了如指掌」,從而合理調度資源,節省物流成本。
此外,海關利用艙單變更無紙化系統實現了貨物艙單更改、分票等業務網上辦理,企業僅需在辦公室「一鍵操作」便可完成,單票耗時從90分鐘直降到5分鐘,為企業節省成本費用100元沒票。僅以黃島海關業務量測算,全年至少為企業節省600萬元。
基於「網際網路+海關」開發的智慧監管個性化服務項目,正是以海關作業環節的優化、無紙化的便捷操作,讓企業「省時省事省錢省心」,讓企業感受到海關改革的溫度,提升了企業的認可度與獲得感。
新技術應用練就海關「火眼金睛」
把守國門安全和促進貿易便利,要求海關必須練就一雙雙「火眼金睛」。在黃島海關集中審像監控中心,海關關員全神貫注地緊盯著電腦屏幕,旁邊就是實時監控幕牆。關員檢視的對象,是一張張大型貨櫃機檢檢查設備X光掃描圖像與報關電子申報信息。貨櫃車通過一座裝有機檢設備的房子時,查驗作業已悄然完成。
這種非侵入式機檢查驗方式利用專家審圖、集中判圖,提高作業效率,強化監管效果。目前黃島海關機檢查驗的徑放比例已經達到了四分之一。
同時,黃島海關開展先期機檢試點工作,應用人工智慧技術,開展大數據分析、智能審圖與集中審像,精準鎖定風險貨櫃,既把好安全準入關,又不影響港口通行效率。目前通過機器學習訓練的計算機對X光圖像的辨別準確率已與專業審像關員相當。
「海關在先期機檢實施前,與我們進行了充分的對接。整個機檢過程不停車、不繞路,海關作業零打擾,對碼頭運行效率沒有任何影響。」自動化碼頭公司負責人認為,海關根據碼頭設備場位、自動駕駛車輛的路線設計出最優方案,通過把X光檢查設備嵌入到車輛行進路線中,實現了無人駕駛車輛背箱通過設備時就完成了機檢作業,真正實現了嵌入式監管。
通過「智慧監管」,海關將監管要求與碼頭生產作業環節打通,利用設備內嵌、流程優化,實現了海關順勢監管與碼頭無障礙作業的完美契合,推動港口物流和外貿發展形成新動能。(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