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落地正當時,餐飲服務變革序幕已拉開

2020-12-21 中國日報網

「跟三十年後的我們相比,現在的我們就是一無所知,必須要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們尚處於第一天的第一個小時,開始的開始。」——凱文 凱利

世界餐飲背景:

根據美國餐館協會的一份報告,世界第一餐飲大國美國從2013年至2017年的餐飲收入增長率每年3.5%,美國餐飲十強前三的麥當勞、星巴克、賽百味就佔其中的8.2%,在全球有萬餘家。歐洲的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依然在世界具有重要的餐飲影響力。在亞洲,日本的「小而精」餐飲市場基本與世界領先持平,2017年至11月,餐飲銷售額達199647億日元,同比增長1.7%。韓國2015年餐飲銷售83萬億韓元,同比增長3.8%。在中國,截至2018年9月,僅來到中國的世界美食餐廳數量就達到40.2萬家,相比2017年底的30.4萬家增長31.9%。整體上,世界美食餐廳類型以西式快餐、咖啡廳和西式正餐為主,分別佔比為27.9%,22.1%和20.3%。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世界美食中經典菜品也逐漸在中國興起,以咖啡、漢堡、披薩、日本壽司、牛排為代表的經典菜品和法國鵝肝、巴西烤肉、墨西哥卷餅、韓國泡菜、貓屎咖啡等特色美食,都成了中國90後餐飲消費者常常追逐的美味。

根據艾瑞調研數據顯示,90後網生代群體已經漸漸成為主要餐飲消費群體,51.8%受訪者最近一年外出就餐的頻次在增加,42.5%的受訪90後每月在家做飯少於三次的比重是其他年齡段的2倍以上。在11項調查中,他們的消費標準除了前三的口味好(31.3%)、性價比高(21.8%)、食材新鮮(19.3%)外,上菜速度快(14.5%)和服務好(10.4%)成為普遍重要標準之一。而後兩項,便是餐廳機器人在世界餐廳舞臺新銳主演的開始。

AI服務生努力落地正當時

當美國人恩格爾 伯格在1959年發明了世界第一臺機器人開始,並沒有想到這個不是人的人在後來會成為全世界最為關注的一個「特殊人」:它幾乎改變了世界上一切的生活消費和人生理念。而當中國以10.8%的餐飲銷售比例成為2016年中國商業消費重要的一員大將時,近兩年來餐飲業對酒店和餐廳機器人的倚重推崇就更具有代表性了。

在餐飲行業面臨服務人員匱乏,多方挑戰時, 一個名叫「四眼超人」的服務機器人因其在2018-19年國內餐飲行業裡落地速度飛快進入了筆者視角,筆者通過四眼超人機器人快速進入的各地酒店餐館進行了落地應用方面的調查和總結。

多功能服務機器人「四眼超人」,從前身外觀看是通體白色金屬,戴著碩大寬邊眼眼鏡的非人形機器人,後背結構由曲面圓滑的上下兩層可開合封閉透明艙組合而成,透明艙體內有排風系統,可以安全的展示食品,保障溫度與衛生。自由行走避障自如,通過與希格斯動力研發人員了解,該機器人行走速度一般被調整在每秒鐘0.7米的速度(與人行走速度相當)。

通過與希格斯動力市場人員了解到,四眼超人是希格斯動力所定義的「多功能服務機器人」,此服務機器人在2018年8月底在香港發布,半年間落地應用於20個省市及港澳地區,餐飲機器人解決方案已是市場上佔有率的第一名。在山東東營藍海國際大飯店裡,四眼超人承擔著像傳菜員這樣重複率極高的工作,一天營業時間內服務次數達137次,共計送出618盤菜,該服務數據在全球範圍擁有服務機器人的餐廳都屬罕見。許多人擔心機器人會搶走他們的工作,但事實證明任何看上去重複率高,沒什麼樂趣的事情都可以讓機器人完成,未來不管哪個領域,與人工智慧的合作表現會決定人們的薪酬,行業人員的心態需要保持開放與機器人進行合作共融。

不過希格斯動力的機器人不僅僅提供傳菜能力,筆者還在長春國信南山酒店中看到三名四眼超人機器人各司其職,除了自主行走及避障跑腿送物送餐外的其他能力,在大堂裡的四眼超人實現著迎賓服務、巡遊播報,與客人互動聊天,人臉識別主動打招呼一系列功能,而在餐廳包房的四眼超人機器人在傳送菜品的同時,通過傳送鈴聲呼叫包房內的工作人員配合服務客人。

(在長春,身著酒店工作服的四眼超人不經意的賣萌總能輕易攬住孩子們的心)

餐飲行業大家說出四眼超人快速落地的重要原因

「四眼超人」多功能服務機器人問世近半年,就在廣東、湖北、江蘇、河南、山東、吉林、北京、遼寧等多個省市落戶,歐美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餐飲業正在深度洽談合同中。

五星級酒店——長春國信南山溫泉酒店一位負責人說,作為長春市酒店業第一家酒店上了三臺「四眼超人」後,明顯提升了知名度,客流量不斷增加。多功能服務機器人作為酒店服務業一個新生事物,可以較輕易的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從而在短期內提升餐廳或者品牌的知名度。他又說,高科技服務工具只是一種個性化的營銷手段,前提是餐飲口味、就餐環境以及高性價比的價格要有優勢,這樣才能與「四眼超人」的服務同步而行。

五星級酒店——深圳威尼斯睿途酒店、東營藍海國際大飯店、鄭州大河錦悅酒店、武漢瑪雅嘉途酒店華膳餐飲負責人分別介紹說,實踐中發現,餐廳可以通過「四眼超人」多功能服務機器人的服務量,分類點擊率數據,來判斷客戶的消費心理,從而及時調整餐廳的運營規劃,多功能服務機器人如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大大地提高餐企效率。

大大節約人工成本,產品更加精細化。這是北京三家五星級酒店——希爾頓酒店、新世紀日航飯店、麗都皇冠假日酒店內的唐宮海鮮坊一位負責人的一番心裡話,也是筆者認為「四眼超人」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負責人說,下一步餐飲人員用工體制更加嚴格,類似「五險一金」等國家用工福利政策,將使餐飲業壓力更大,而日臻完善的多功能服務機器人卻能解決這些壓力,比如一個餐廳本來平時需要8個服務員,上了2臺多功能服務機器人後,可以減掉4位,機器人成本1年就能回本,然後就是長期無償地工作,而一個服務員一年的工資就得五六萬元,假如再加上「五險一金」,加上偶爾出現的病事假和醫療費,哪天不舒服還得做思想工作,這個成本太不划算了。

這位負責人特別看重「四眼超人」這幾句自我介紹:

不吃飯,不睡覺,不請假,不跳槽,不用交「五險一金」,不用發工資福利,不會帶情緒工作,不需做思想工作。自動歸位,充電加油,是最好的休息。保護客人隱私,服務態度一直好,24小時隨時待命。

可以說,餐廳機器人使得世界餐飲業市場攀升了新的階梯,餐廳機器智能化代替了人工,真正節約了人工成本,在產品的標準化上面也更加精細。

多功能服務機器人的時代腳步勢不可擋

據悉,2019年國家勞動部制定的用工福利保障體制將更加嚴格完善。而當下餐飲業正處在人工成本逐年增長、人才流動不斷增大、服務人員加速流失的焦灼期,餐飲業發展急需尋找與新型產業的切合點。酒店餐飲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餐飲服務無人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融合,自然成為新的餐飲發展之路。

有數據顯示,2020年的中國餐飲銷售有望達到5萬億元。儘管餐飲業競爭越發激烈,時而波動,但是每個階段的總體遞增率讓你不得不相信,「民以食為天」的鐵定市場活躍定律無人改變。

從餐飲商家的態勢來看,謹慎考慮大肆擴張,努力控制餐飲用工成本,提高效率變現利潤回升,是他們的一致想法。

從智能應用市場來看,從算法到晶片,從提升到應用,人們見證了AI進入中國全面爆發時期,因此有人把2018年稱作人工智慧元年。而從全球環境來看,波士頓諮詢公司的數據告訴我們,機器的成本近年來正大幅下降,自2005年以來就下降了40%,而人力成本卻在不斷的上升。機器人可以做骯髒、危險或枯燥的工作,人們可以專注於其他任何事物。國際連鎖品牌CaliBurger安裝的機器人可以每小時做150個漢堡,美國加州雷德伍德城Chowbotics公司機器人可以在觸控螢幕上做沙拉。而在國內,盒馬、京東等零售商巨頭已經開始布局機器人餐廳,盒馬機器人餐廳「Robot.HE」開業四個月已經實現盈虧平衡,京東也宣布將在近期落地第一家機器人餐廳。

業內專家稱,未來三十年,將有100億機器人與你一起生活。在餐飲市場份額不斷活躍增長、餐飲人工成本不斷加大的時代,我們完全可以相信,一個新的餐飲智能契合服務時代正在勢不可擋地到來。

來源:千龍網

相關焦點

  • 普渡科技CEO張濤出席國際餐飲創新峰會,以送餐機器人助力餐飲服務...
    10月24-25日,為期兩天的「品牌升級·組織變革 · GIIS 2019國際餐飲創新峰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成功舉辦。活動現場,億歐「2019餐飲產業服務商20強」榜單正式發布,餐飲機器人研發企業普渡科技憑藉著豐碩的餐飲機器人落地成果榮登本屆榜單。
  • 2020天津國際餐飲食材展,獵戶星空餐廳服務機器人豹小遞成焦點
    在智慧餐飲1.0時代,網際網路主要解決了財務、客流、供應鏈等餐飲行業經營上的問題。在智慧餐飲2.0時代,如何降本增效、改善顧客體驗、緩解服務人員用工難,成為餐飲行業轉型升級中亟待解決的問題。2020天津國際餐飲食材展覽會上,豹小遞首次亮相在今年的展會現場,賦予餐飲行業領先科技體驗的餐廳服務機器人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多家餐飲企業推行送餐機器人無接觸服務 助力疫情防控
    多家餐飲企業推行送餐機器人無接觸服務 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03月27日 11:3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其中,餐飲服務機器人的表現最為突出。擎朗智能作為餐飲服務機器人頭部企業,一直在助力餐飲行業「復燃」,通過送餐機器人「無接觸配送」服務,減少人員接觸,並配合店員為顧客提供更安全、衛生的服務。 近日,路透社、央視網財經頻道、人民視頻、Shanghai Daily、第一視線等多家媒體對擎朗送餐機器人「無接觸配送」進行報導,希望最終能讓餐飲服務機器人幫助到更多的餐飲企業渡過難關。
  • 寶利翔源:資本圍獵服務機器人新風口,防疫機器人、教育機器人開啟...
    據外媒報導,12月上旬,日本在 JR 山手線的「高輪 Gateway」車站進行防疫機器人實證試驗,不碰面、不接觸可為乘客提供服務,同時考慮在車站內的餐館投放機器人,試驗由機器人自動配送快餐和飲料。
  • 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國餐飲配送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
    伴隨人力資源供給增速整體放緩,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不斷上漲,人力成本已成為餐飲業各項成本費用中增速最快的部分。餐飲配送機器人能夠替代餐廳部分一線員工職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市場青睞度開始不斷攀升。什麼是餐飲配送機器人?
  • 餐飲機器人落地全球20+國家地區 賦能中國智造
    」、送餐機器人SMART「小精靈」、送餐機器人PLUS「巨人」、酒店機器人2.0「無雙」等產品,並已均在線下落地,拓寬了擎朗機器人的服務領域與應用場景。此外,公司擁有豐富的行業認證,擎朗智能是國家服務機器人安全標準制定單位、通過CR、CE、KC等權威認證、UL首批服務機器人認證標準合作夥伴。
  • 餐飲行業人才紅利日漸式微,傳菜機器人如何接續勞動力
    2018年資本市場一度跌入寒冬,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則總體看好,上升勢頭迅猛,市場、政策、技術多重因素的全面驅動,都為機器人的商業化落地鋪平了金色大道。而到了2019年,機器人產業發展同樣會面臨著無數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把握趨勢,化阻力為動力依然是需要發展的關鍵。
  • 碧桂園首家機器人餐廳廣州亮相 中式餐飲迎來技術大變革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碧桂園首家機器人餐廳廣州亮相 中式餐飲迎來技術大變革[ 據介紹,Foodom機器人中餐廳旗艦店截至目前已投入46種機器人作為餐廳運營的核心設備,構成整套餐飲機器人體系。千璽餐廳科技感十足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系碧桂園旗下全資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9年5月,是一個以智能科技為核心驅動,致力於將更先進的科技、文化主張運用於多元化餐飲服務的創新型綜合性高科技企業。
  • AI+服務機器人投資邏輯
    物聯網上中遊已被巨頭壟斷,下遊硬體領域重人機互動,將成為未來海量流量的入口。所以我們聚焦物聯網應用層,密切關注與人工智慧息息相關的垂直細分領域——服務機器人。據數據統計,全球服務機器人行業規模在10年內預計將有40%以上的複合增長。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我國第三產業的比重正逐年增加,也為服務及協作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 餐飲機器人銷量過萬:藍領和服務機器人是1比1替換關係
    記者了解到,國內餐飲機器人的銷量近兩年在迅速增長,銷量已經過萬,擎朗科技、普渡科技各自計劃的年度機器人產量達到1.5萬~4萬臺。   雲啟資本董事總經理陳昱說,從宏觀趨勢來看,未來中國一定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問題,機器人將會成為勞動力的一個補充。「未來中國的藍領勞動力有多少,服務機器人的市場就有多大,他們是1:1的替換關係。」陳昱說。 餐飲是三個賽道中規模和市場最為龐大的一個市場。
  • 服務機器人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有專家預測: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經歷調整之後將逐步復甦;服務機器人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目前,新一輪數字經濟革命掀起熱潮,機器人、人工智慧、智能製造、大數據、數位化工廠、區塊鏈、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變革顛覆世界。作為智能製造的核心關鍵設備,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正積極布局機器人戰略,試圖重奪或牢牢把握製造業制高點。中國也緊抓機器人領域發展契機,出臺《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扶持政策,搶佔全球機器人技術的制高點。
  • 機器人Eve助力 耐克成功在日本推出「當日達」服務
    機器人Eve助力 耐克成功在日本推出「當日達」服務來源:聯商網2020-03-05 16:02面對勢不可擋的消費升級大潮,耐克有所行動了。近日,耐克在日本啟用智慧機器人為倉庫配送提速,在200多臺機器人7x24小時無間斷運行的助力下,耐克成功在日本推出「當日達」服務。這是這家服裝巨頭首次在其官網電商平臺實現當日配送。「機器人」是此次耐克物流提速和智能化戰略布局的關鍵之一。
  • 寶利翔源:服務機器人市場格局生變,資本市場布局下一個千億市場
    據外媒報導,12月上旬,日本在 JR 山手線的「高輪 Gateway」車站進行防疫機器人實證試驗,不碰面、不接觸可為乘客提供服務,同時考慮在車站內的餐館投放機器人,試驗由機器人自動配送快餐和飲料。防疫機器人正加速在全球各地落地,中國企業也一直走在全球前列,「AI+機器人+衛生防疫」早已得到應用。武漢市中心醫院和深圳新冠肺炎患者唯一定點收治的第三人民醫院,就部署了優必選的衛生防疫智能服務機器人,可以完成人體測溫、環境消殺、宣導諮詢等諸多工作。2020年以來,疫情蔓延後,企業停工停產,而服務機器人反而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
  • 老齡化社會帶動服務機器人產業進入風口期
    今後,這些問題很可能都會隨著服務機器人的快速發展而得到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家用陪護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為2.22億人,佔總人口比例已經達到16.2%。中國老齡化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進入輕度老齡化水平。從2022年到2030年,中國老齡化將進入急速發展階段。
  • 第二批餐飲機器人出發 免費為醫護人員提供24小時煲仔飯配餐服務
    打開APP 第二批餐飲機器人出發 免費為醫護人員提供24小時煲仔飯配餐服務 南方plus客戶端 發表於 2020-03-02 09:24:44
  • 「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規範」發布!專家齊聚深圳,共話服務機器...
    ,機器人是衡量國家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重要切入點。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高科技和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慧催生了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加速了服務機器人在各領域的滲透。
  • 「後疫情時代」的餐飲業:智能化轉型加速 碧桂園機器人餐廳引領變革
    在此背景下,機器人餐廳登上了時代舞臺,它不僅為餐飲業智慧轉型按下「加速鍵」,更用超尖端的技術點亮了「中國智造」。  據了解,機器人餐廳以系統化和智能化的設置,保證了食品衛生和安全;同時大量降低了人工成本,解決了疫情帶來的人員閒置、資金壓力大等問題。而在這場傳統餐飲業的變革大潮中,奔走在「高科技綜合性企業」多元化發展的碧桂園成為了其中的「領軍者」。
  • 拔草中國餐飲攬客機器人
    餐飲服務機器人的價值和現實意義針對使用機器人的餐廳已在中國遍地開花,(摘自《紐約時報》評中國技術熱潮)舉例了上海徐家匯的機器人魔力餐廳(Robot Magic Restaurant)給人以一種太空時代迷你高爾夫的氛圍。
  • 萬臺送餐機器人落地真相:錢少事多還聽話!
    餐飲大數據研究服務機構NCBD(餐寶典)2020年統計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送餐機器人市場規模只有2.2億元,而2020年送餐機器人規模或達到12億左右,預計在2025年接近150億元,屆時送餐機器人在整體服務機器人市場中的佔比,將從2019年的1%左右上升至10%左右。
  • 「文化濟寧」賀年會今日拉開序幕 酒店服務技能競技鳴鑼開賽
    大眾網濟寧1月9日訊 (記者 朱仙娉)9日上午,2018山東省飯店服務品質提升技能大賽濟寧賽區選拔賽開賽。全市70餘家餐飲企業、旅遊星級飯店、會員單位及從事餐廳服務、客房服務、酒吧調酒服務、咖啡製作、烹飪的飯店員工參與了此次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