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詩詞來表達對思鄉之情?這三首詩意境太適合

2020-12-14 腦洞趣味歷史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這首詩是王維在九九重陽時所作,也是思鄉類的詩詞中,最讓我感慨的一句。

每一個人長大過後,便面臨著自身未來發展的問題,此時我們就要做出選擇,是否背井離鄉遠離父母,獨自在外闖蕩。

故鄉是一個人的根,父母是一個人最深的牽掛。

當我們遠在他鄉,每逢佳節,心中湧現出的往往是和父母一起生活時幸福快樂的時光,對比此刻獨自一人的情景,孤獨之感油然而生。

《論語·裡仁》裡講要孝敬父母,便不要隨便遠行,除非是有遠大的理想要去實現,並且告知父母去處的情況下,才算達到了遠遊的條件:「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個條件,其實跟王維的詩互為映襯,因為我們遠在他鄉思念家裡時,父母同樣在思念遠方的我們。

一想到這,便忍不住買好車票,趕忙回家去團圓。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範仲淹

身處邊境,範仲淹在無人的深夜,飲下一杯濁酒,思念起了萬裡之外的親人,可如今戰火未止,功名未建,又怎敢考慮回家的事情。

夜空中傳來了羌笛的樂聲,營帳外,還有霜雪滿地,環境的艱苦、敵人的威脅這一切讓人難以入睡。

在外徵戰的人啊,將軍頭上愁出了白髮,而徵夫也流下了思鄉的淚水。

範仲淹的思鄉,比起王維來,又更多了一種責任和使命感。

他讓我想起了,那些為了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們,正是他們,在我們和家人團聚時,毅然選擇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守護著我們。

站在他們的角度,那種濃濃的思鄉之情,夾帶著高尚的使命感時,更能讓人心生歸鄉之心。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

這首詩名叫《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是白居易從京城被貶到江西後所作。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是一家團聚,圍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的日子,白居易卻只能在他鄉獨自望著故鄉的方向,觸景傷情。

這種望月思鄉的行為,大概正應了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無論自己和家人、朋友相隔多遠,這輪圓月都能將彼此的相思遙寄給對方。

相關焦點

  • 蘇軾這首詩,千迴百折的情感波瀾,觸景生情,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
    蘇軾這首詩,千迴百折的情感波瀾,觸景生情,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這首詩創作的作者是蘇軾,是北宋的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等等,他的這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一陣東風來捲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開。這首詩是蘇軾的思鄉之情,創作於元豐四年春天的一個傍晚,詞人在臨皋亭上倚欄觀江,便將這美好的景色記錄了下來。小編下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大概的意思,夕陽美麗的景色倒影在手中的玉杯裡,青山綠樹把一杯玉液都已經染綠了,詩人認得這個杯中的瓊漿是故鄉岷山和峨眉山上的積雪融化而開的。
  • 唐詩三百首所塑造的最感人思鄉畫面,真摯情感表達得入木三分
    但是在古代社會,在古典詩詞當中,人們的思鄉只能寄託於詩詞。用詩詞表達思鄉之情,用詩詞表達自己的羈旅飄零,讀來無一不讓人心生感慨。比如這首唐詩三百首中最感人的思鄉詩,真摯情感表達得入木三分。且看: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 馬戴這首思鄉詩,寫盡思鄉之痛而餘音嫋嫋,在晚唐詩篇中鶴立雞群
    那一首詩,這兩句可謂是寫盡了思鄉之苦,在後世贏得了很高的評價。不過,除了那一首《灞上秋居》之外,馬戴還有一首著名的思鄉詩,情真意厚讓人想家,被後世評論為「在晚唐詩篇中鶴立雞群」。全篇如下:孤雲與歸鳥,千裡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 3首思鄉詩詞,轉發了!你濃濃的思鄉之情,飽含在詩詞之中!
    詩中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思鄉之情。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對家有著深深的眷戀和依戀之情,在歷代詩詞名作之中,更是有很多經典的思鄉之作,大家最為熟知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是一首最為經典的描寫思鄉情緒的作品,今天和大家再分享幾首:未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
  • 五首關於鄉愁的古代詩詞,讀後不知是否觸發您的思鄉之情?
    關於鄉愁的詩詞太多了,現代詩中有餘光中的《鄉愁》,很是有名,在此不過多介紹,且以五首關於鄉愁的古詩,與諸君一起望遠懷鄉吧。一、唐代張九齡《西江夜行》遙夜人何在,澄潭月裡行。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這首懷鄉之作素練質樸,而思鄉之情,切切難忘。頭兩句描寫夜裡出行,然後因月思鄉,五六句寫四周清寂,想來詩人正望月沉思,七八句是換季帶來的愁意,最後一聲鶴鳴作結,也不知詩人是否獨坐了一晚?二、唐代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此詩描寫音樂,不但寫出了遊子的思鄉之情,同時也感嘆時光匆匆
    李頎所創作的詩歌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送別詩,如《送魏萬之京》,一種是邊塞詩,比如《古意》,最後一種是描寫與音樂有關的詩詞,比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聽安萬善吹觱篥歌》。這首詩主要描寫了,胡人安萬善吹奏觱篥(bi li),聲音美妙絕倫的畫面,恰好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好趕上除夕,而當時詩人由在外漂泊遠離故鄉,因此這首詩表面看是在描寫音樂,其實作者是想表達他對故鄉無盡的思念,以及感嘆時光匆匆,韶華易逝。
  • 王勃的這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滿滿的都是思鄉之情!
    讀來真是令人讚不絕口。當然他的詩作,也是同樣的與得清新優雅,也是有很多的千古名句,譬如「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這兩句到現在,依舊還是被人引用,經常也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口語中。這便是王勃的偉大之處,無論是寫詩,還是寫駢文,那都是堪稱一絕。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這幾首古詩詞中感受古人的思鄉之情
    這是李白在揚州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抬頭仰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遂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詩。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關於這首詩的基調,有人認為是一首政治抒情詩,有人認為是一首描寫鄉愁的小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首詩的第三句,歷來為人稱誦。江南岸已是一片新綠,春意盎然,明月何時才能照我還呢?順著第三句,詩人自然而然的設問,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 因一首詩留下一個表達思鄉之情的典故,千古流傳,文化人都知道
    這首詩大意是:秋風乍起,落葉飄飛,吳江的鱸魚新鮮又肥美。離家千裡想回又不能回,心中的愁思怎麼也壓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嘆!三千裡兮家未歸「秋風起兮木葉飛」,中國古代文人都有悲秋思鄉的傳統,見秋風起而思念家鄉,出句即見其思情的發動。悲涼的秋風最易觸動人們的節序之感和念遠之情。
  • 唐詩三百首,春天的古詩意境那麼美,攝影如何拍出唯美如詩畫面?
    春天來了,到處是如詩如畫的景象,桃紅柳綠,草長鶯飛,一幅幅含著詩意的畫面,等待我們用鏡頭去捕捉。用攝影的鏡頭再現詩中的唯美意境,是一個愉悅又有成就感的過程。詩中的春天意境優美,引人入勝,那麼攝影如何通過鏡頭來再現這一幅幅春日盛景呢?
  • 聽清代文人吟一首思鄉的詩
    聽清代文人吟一首思鄉的詩餘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墳墓。表達思鄉千人有千人的方式,不知清代文人如何用詩詞來訴說自己對家的思念?《長相思·山一程》這首詞用白描手法《長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詞中描寫將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抒露著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全詞純用自然真切、簡樸清爽的白描語句,寫得天然渾成,毫無雕琢之處,卻格外真切感人。
  • 詩詞與酒,是文人一種如詩如畫的藝術情懷
    酒是一種釋放情懷與放鬆身心的催化劑,所以對文人來說,借酒抒懷與用詩句表達自己的情感是一種很痛快的表達方式。「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他的詩句氣勢恢弘,猶如神來之筆,短短幾句簡單的詩句就能將人生對於時光流逝,生命短暫的無奈描摹的淋漓盡致。「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寫出了堪比《靜夜思》的思鄉情,值得一讀
    所謂「羈旅詩」就是「用詩歌的形式反映客居異鄉的艱難、漂泊無定的辛苦並引發對親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思歸,對自我人生如寄處境的感慨」。很多人沒有注意到自己讀過的許多思鄉詩其實就是羈旅詩,其中最有名的當然要數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作為千古名篇的《望月懷遠》,看張九齡是如何表達思念之情的?
    在中國古詩詞中,思鄉可謂是一個永恆的主題。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都是表達思念家鄉的千古名句。把思鄉之情與天上明月相結合的佳作也不勝枚舉,例如:白居易的「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等。今天的這首《望月懷遠》,也是詩人借天上明月,表達了對家鄉的無比懷念,那麼詩人具體是怎麼描寫的呢?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一下吧!
  • 宋之問的一首思鄉詩,滿滿的思鄉之情,引起無數在外遊子的共鳴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位唐代詩人宋之問。宋之問(約656 — 約712),初唐時期的詩人,字延清,名少連,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代表作用《度大庚嶺》、《江亭晚望》、《晚泊湘江》等。今天我們介紹的這首詩歌是《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 「宋人不知詩而強作詩」 來!看這8首水平如何?
    我們常常說「唐詩宋詞」,潛意識裡認為唐代的詩是最好的,宋代的詞是最好的,事實上,唐代也有詞,宋代的詩也不錯。 今天推薦的8首五言詩,皆出自宋人之手,宋人作詩水平如何?看完之後自見分曉。
  • 唐代這位詩人生於隱士之家,才氣高詩名大,一首思鄉詩讓人念家
    戴叔倫·題稚川山水這首詩的題目《題稚川山水》,是一首典型的思鄉詩,從「隔水青山似故鄉」一句中直接可以看出。而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出自隱士之家的唐代詩人戴叔倫。但是這麼不怎麼高檔次的宦遊,卻換來了高檔次的思鄉詩。
  • 倦鳥歸巢,人卻沒有歸家,戴叔倫這首詩,是對故鄉最深切的呼喚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光明史冊,詩詞能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情懷,而書法能增進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在這裡有朗朗上口的詩詞和飽含氣韻的名碑名貼,趕快來看今天的文化鑑賞吧!在古代詩詞中,關於思鄉的題材是屢見不鮮,大多數文人因為仕途原因而背井離鄉,長期身在他鄉,心中難免會有思鄉之情,別的地方即使再美、再好,也是代替不了家鄉的,因為生在家鄉,心便一直在家鄉。古人對於思鄉情緒尤為的敏感,一輪圓月、一抹夕陽,亦或是一株小草,都能夠喚起對故鄉的思念。而今天便要為大家介紹一首思鄉詩,名為《題稚川山水》,出自唐代詩人戴叔倫。
  • 如何解讀「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句所表達的意境?
    要想知道如何拍攝這句詩的意境,要得先知道這句詩的意義和出處,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韋應物的《滁州西澗》,全詩是一共四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 十首思鄉詩詞,送給在他鄉的你
    詩詞君: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思江南》【唐代】方幹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望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