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發糕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製作它們的習俗,同時,它們也是家家戶戶逢年過節時,必備的一樣傳統食物。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紅糖發糕、玉米面發糕、大米發糕、紫薯發糕等,有的是以米漿為主要原料,有的則以麵粉或者麥粉為主,幾種做法各有風味、各有特色,喜歡它們的人群也是非常廣泛的。
今天就請擁有10年經驗的麵點師傅,向大家詳細介紹下東北版紅糖的做法,成品特點是:鬆軟回彈,蜂窩密集,暄軟蓬香,營養豐富,非常適合牙口不好的人食用,老人和孩子都是它的「粉絲」,這種傳統糕點,無論何時何地出現在他們眼前都是特別搶手的,對它感興趣的朋友,趕緊跟著我們來試試吧。
【食材配料】:麵粉、紅糖、泡打粉、酵母粉、紅糖、雞蛋、溫水、食用油。
【製作過程】:
1、首先,準備500克的麵粉,5克的酵母粉,5克的泡打粉(不可或缺的原料,如果家中條件不具備,寧可備齊後再做,否則,麵團發不起來),40克的紅糖,和1枚新鮮的雞蛋,以上幾種原料就是東北版紅糖發糕傳統的配方,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將它收藏起來,以備日後之用。
2、然後,將以上幾種原料(計量務必精確到位)盡數倒入面盆中後,再以少量多次的形式加入260克的溫水,將它揉成半乾不稀的麵糊後(注意不是麵團),狀態如上圖所示即可,全部裝入提前準備好的倒圓盤中,同時,在手上塗抹少量的食用油,把它們表面拍平,這樣蒸出來的發糕的橫切面就會變得特別的光滑、透亮。
3、然後,再將圓盤放入籠屜中(提前把水燒至40度後關火),將它們醒發至初始狀態1倍大時,再全程開大火蒸25分鐘(中途切忌掀開鍋蓋,防止冷空氣進去,進而造成表面凹凸不平),蒸熟出鍋,並且稍微放涼後,把它改刀切成小塊,裝入盤中即可食用,東北口味的紅糖發糕製作完成,特點是:蜂窩密集,鬆軟回彈,噴香暄軟,營養豐富,非常適合牙口不佳的人食用,比如:老人和幼齡兒童。
【溫馨提示】:
1、但凡選擇麵粉或者麥粉(新麥)做的發糕,一定要將泡打粉和酵母粉混合起來使用,兩種原料缺一不可,這樣不僅可以大量縮短發酵時間,而且同樣可以起到暄軟蓬鬆的效果。
2、大家在製作東北口味的紅糖發糕的時候,一定要用溫水調製麵糊,切忌用冷水,溫度太低不僅影響發酵進程,而且還會造成面發不起來的結果,蒸熟出鍋後,容易造成塌陷,同時,按壓下去根本不會回彈起來,這種失敗的結局是神仙都難以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