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崇拜李白的唐朝詩人,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還為廬山瀑布寫詩

2020-12-21 小珏說歷史

在唐朝,詩歌文化達到鼎盛,也誕生了許多文華風流的頂級詩人。因為唐人愛詩,這些詩人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也擁有很多的崇拜者。比如重量級詩人張籍,就是詩聖杜甫的鐵粉,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將杜甫詩集焚燒之後,加入蜂蜜一起吃掉,每天必吃,還津津有味地表示,吃了杜甫的詩,自己的肝腸都換掉了。

白居易的粉絲也很瘋狂,有一個叫做葛清的街卒,讀過一些書,特別鍾情於白居易的詩歌。他將全身上下全部刺青,一共刺上了白居易的三十多首詩,而且還配圖,達到圖文並茂的效果。不光如此,葛清還要邊走邊歌,幾乎達到了瘋狂的程度。

至於說到最偉大的詩人李白,擁躉就更多了。他是全民偶像,上至九五至尊,下至販夫走卒,幾乎都為之傾倒著迷。一直到了唐朝末年,還有一位詩人,更是做出了驚人之舉。

這位詩人原名叫做什麼,已經無據可考,但他留在史冊中的名字叫做張碧,字太碧。是不是感覺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陌生是因為這個張碧,確實沒有留下什麼名篇,更是在浩如煙海的唐朝詩人中並不起眼。熟悉是因為,他的名和字,不都是脫胎於「李白,字太白」嗎?

這不是後人妄自揣測,而是當時的唐人就已經定論的。張碧先生屢試不第,後來也無心仕途,到處遊歷,也到處吟詩。他因為仰慕李白的詩歌,心嚮往之,最後連自己的名字都改了。而且他還有自己的根據,並不是瞎改的。因為當年司馬相如就是仰慕藺相如的為人,所以才改了名字,他也要仿效。不要小看古人的追星,發起狠來,連現代人都望塵莫及。

那麼張碧這麼崇拜李白,自己的作品到底怎麼樣呢?他的詩集被孟郊看過,按理說孟郊也算唐朝一流詩人了,得出了評價應該很精準,可是孟郊的話實在有些太過了:

天寶太白沒,六義已消歇。先生今復生,斯文信難缺。

孟郊的意思是,李白很厲害,可惜在天寶年間就已經去世了,他的思想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今天張碧先生還在世,完全能夠頂替李白留下的空缺。

這個評價就不是一點半點的高了,他幾乎就認為張碧是李白的繼承者。然而很遺憾的是,我們今天看到張碧的詩集,卻感覺非常平淡,雖然裡面有李白常用的字,但生搬硬造的痕跡很重,根本達不到詩仙那種舉重若輕,瀟灑俊逸的程度。比如我給大家看張碧寫下的《廬山瀑布》:

誰將織女機頭練,貼出青山碧雲面。造化工夫不等閒,剪破澄江凝一片。怪來洞口流嗚咽,怕見三冬晝飛雪。石鏡無光相對愁,漫漫頂上沉秋月。爭得陽烏照山北,放出青天豁胸臆。黛花新染插天風,驀吐中心爛銀色。五月六月暑雲飛,閣門遠看澄心機。參差碎碧落巖畔,梅花亂擺當風散。

可以明顯看出張碧的詩歌風格,確實是在刻意模仿李白。他的用詞造句,都有詩仙的痕跡,但遠遠達不到詩仙的高度。因為缺乏了瑰麗出奇的想像力,總感覺這些詞語很眼熟,但都很陳舊,沒有新意,也沒有妙手偶得,渾然天成之感。

那麼,孟郊為什麼會出現和我們感受不一樣的偏差呢?最開始,史學家都認為,很可能孟郊是與張碧有舊交,說出了這些客套話。這在歷史上也不新鮮,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很可能記載這段史料的《唐才子傳》等等出現了錯誤。有學者考證,張碧是唐末人,兒子張瀛還在南漢當官,因此他的詩集不可能被中唐時的孟郊看到。恐怕,孟郊所指另有其人。

相關焦點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白居易認為不及小詩人,迷弟蘇軾寫詩痛罵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白居易認為不及小詩人,迷弟蘇軾寫詩痛罵李白意味著什麼?李白這個名字就意味著盛唐的半邊天。曾經有人說過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更有人說李白是酒中仙,是謫仙人。李白的七言絕句非常出色。很多人讀李白的詩讀的大多也都是五言七言這樣的詩句,但他的詞讀的人不算很多。可是他的詞卻能和蘇軾比肩。他的七言律詩可以和王昌齡並列。不過很多人誇讚李白,都會稱他為一個全才,任何一個單獨的誇讚方式仿佛都不夠形容他。說幾句大家比較熟悉的像「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相信大家非常熟悉了,但是長大後仔細讀卻別有一番風味。
  • 唐代詩人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現在瀑布是什麼樣?
    說起瀑布,大家可能會脫口而出黃果樹瀑布、德天瀑布、九寨溝樹正瀑布,很少有人會想起廬山瀑布。也許,經過1200年的演變發展,李白當年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雄起壯麗已經成為過去式,那麼,現在的廬山瀑布變成什麼樣了呢?
  • 親自去看廬山瀑布,感覺被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欺騙了!
    從懸崖上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高,讓人懷疑瀑布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小時候讀這首詩,就感覺廬山的瀑布一定非常壯觀,很嚮往。長大後衝著李白的這首詩,專程去了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風景區,去看看李白詩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瀑布在廬山風景區一個叫「三疊泉景區」裡,瀑布的名字就叫「三疊泉」。
  • 不知名詩人寫了首廬山瀑布,媲美李白,蘇軾卻不贊同,並大加譴責
    今天,我們就說說李白的「死忠粉」蘇軾,因為一位詩人也寫了首《廬山瀑布》,為了維護偶像,竟然大加譴責。李白曾經寫了首著名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同樣寫廬山瀑布,張九齡的第一句比李白還誇張,名氣卻小太多
    說起廬山瀑布,大家第一反應肯定就是李白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篇,甚至馬上會搖頭晃腦地讀出來。其實,廬山瀑布是江西的名勝,此前此後寫詩感慨的文人並不少。比如中唐詩人徐凝的《廬山瀑布》,就被白居易稱頌,認為比李白的還強,當然這個說法後來被另一個文豪蘇軾嗤之以鼻。
  • 原來廬山瀑布是這麼望的 網友:李白竟是寫實派詩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當年,學這首詩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李白是誇張的寫法。沒想到,李白原來竟然是寫實派詩人。近日,受最近降雨影響,廬山瀑布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景觀,畫面十分壯觀。
  • 李白和徐凝的《望廬山瀑布》,看蘇東坡如何評價
    我們去廬山旅遊,除了看廬山的山石林泉等風景以外,還少不了要去觀賞廬山瀑布。廬山雨量充沛,又山勢高險,多懸崖峭壁,因而瀑布也多,那氣勢也格外地壯觀。廬山的瀑布和雁蕩山的龍湫、黃山的石筍並稱天下三奇。沒看到瀑布,讓人先見識了瀑布衝擊形成的混沌氣象。由於瀑布落差太大,三千尺的飛流從香爐峰頂上傾瀉下來,就像是天上的銀河掛在了懸崖上。所以人們只能遙看,這一獨特的風景給人以大自然美的享受。李白這首詩是大格局和大氣魄,既寫出了廬山之美,也表達了自己熱愛自然之美的情懷。
  • 徐凝寫詩能力如何?《廬山瀑布》被蘇軾罵為惡詩,寫牡丹被稱頌
    說起徐凝,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人,沒辦法,唐朝的詩人太多了,唐朝有名的詩人也多,在李白、杜甫、李商隱、李賀、杜牧、白居易等人的光環下,徐凝就算發了光也很難被大家注意到。實際上,徐凝在唐憲宗時期小有名氣,「憲宗元和中即有詩名,方幹曾從之學詩(方幹唐朝一詩人,傳世作品不少)」,深得大詩人兼太守白居易的賞識,經常和白居易往來,一起喝酒聊天,暢談長安往事。方幹在律詩方面造詣頗高,能做方幹的老師,徐凝作詩的能力自然是不錯的,那麼他作詩能力到底如何呢?
  • 《望廬山瀑布》李白
    《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生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四十二歲時入京,任翰林學士,但只一年多就離開長安,長期過著漂泊生活。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的美稱。
  • 他是唐朝最強「外國人」,官拜三品,連李白王維都為他寫詩
    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有一個日本人以太學生的身份,考中了進士,官至御史中丞(三品),甚至被封為北海郡開國公。他在唐朝上流社會混得風生水起,連詩仙李白、詩佛王維都曾和他往來交遊。他的中文名字叫晁衡,本名阿倍仲麻呂。
  • 李白的兩首廬山詩,一首家喻戶曉,一首無人問津
    備受歷代文人墨客青睞的廬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宋朝詩為了避諱宋太祖趙匡胤的名字,匡廬改名為廬山。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綿延90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陶淵明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山」即是廬山,除卻陶淵明,孟浩然、白居易、元稹等詩人都曾寫詩留念。
  • 【詩詞賞析】望廬山瀑布
    香爐者,廬山北邊山峰的名字,因為煙霧繚繞峰頂,形狀與香爐相似而得名。這香爐峰裡生出了紫煙,你可能會說,我怎麼沒見過?我們家冒的都是黑煙或者白煙,從來沒見過什麼紫煙。有人認為,因為紅色的日光與藍天雲霧交織在一起,就顯示出紫色的煙霧;還有人說,太陽的光芒照射在瀑布激起的水霧上,出現了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彩虹,遠遠望去,就好像紫煙。這些都有道理,但還有一個原因沒說出來,那就是道教的信仰使李白這樣寫。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蘇軾的《題西林壁》,你更喜歡哪首?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創作的《望廬山瀑布》,是一首經典的七言絕句,寥寥28個字便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香爐峰以及廬山瀑布的壯美磅礴景象。接下來,又為我們展現了廬山瀑布的場景,李白將瀑布比喻成白練,高高的懸掛在山川之上,這恐怕只有李白能想像出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生動的描繪了瀑布凌空飛瀉的壯麗景象,不僅襯託了廬山的高聳和陡峭,可以想像水流是多麼的湍急,最後,詩人更加有想像力的寫出「疑似銀河落九天」,此句乃是點睛之筆,既誇張又自然,似真似幻地強化了瀑布那雄奇壯觀的景象。
  • 這3位詩人無人聽說,但沒有他們,李白可能寫不出《望廬山瀑布》
    在古代燦若星辰的詩人群體中,詩仙李白的名字最為響亮,他的詩歌傳唱度也是最高的,一提起月亮,就會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提起廬山,就會想到「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不過,許多人都不會想到,從嚴苛意義上來講,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也並不絕對是李白的首發原創,其中四句詩歌中,有三句都是化用了前人的創意。
  • 李白寫了2首望廬山瀑布 其中1首默默無名 卻被吳承恩借去改頭換面
    前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有兩首,其中一首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七言絕句,這首詩幾乎人人都能背誦,另一首篇幅比較長,熟悉的就不多了。李白的兩首《望廬山瀑布》 ,為何只有一首出名呢?一、蘇軾戲評瀑布式詩蘇軾路過廬山的時候,曾經寫過一首七言絕句,評價了兩首唐朝詩人的廬山詩。
  • 紫煙是個美女,李白為了她不惜「倒插門」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是李白五十歲隱居廬山的時候,寫的一首詩,生動形象的描寫了廬山瀑布的盛景。古人喜歡寫詩,旅遊的時候寫詩,宅家的時候寫詩,高興的時候寫詩,難過的時候寫詩,他們寫詩不要緊,結果讓我們天天背詩。很多人問詩詞究竟有什麼魅力呢?詩詞的魅力在於跨越了千年的共鳴,此時此刻你和千年前的某位詩人有著相似的境遇,他把你的感覺寫了出來。
  • 省錢攻略(免費門票)|如何看到唐朝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
    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真正的唐朝李白《望廬山瀑布》所在地——星子縣秀峰景區,而不是三疊泉瀑布,因為當年唐朝的李白沒有發現,一直到宋代,據傳為樵夫偶然發現。秀峰為廬山五大叢林之首。前面不遠處就是唐朝李白筆下的瀑布了
  •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這首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讀過吧,它的意思是香爐峰上的陽光照在山上,像是升起了紫色的煙霞,從遠處望去可以看到瀑布在懸崖上面,從高崖上飛奔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那麼高,讓人有一種錯覺像是銀河從天上掉落到了人間。
  •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02詩詞鑑賞李白(701年2月8日 [1-3] 或2月28日 [4] —762年12月 [1-2] )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