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年是823炮戰(金門炮戰)62周年,1958年爆發期間,美國對海峽兩岸的影響一直不容忽視。根據美軍一份機密文件指出,美國曾考慮向大陸投放核子彈,但疑因顧慮蘇聯,遭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否決。
2008年美國科學家聯盟的核專家克裡斯坦森(Hans M.Kristensen)公布一份美軍文件,823炮戰期間,美國空軍曾向艾森豪表示,若總統授權使用核子彈,大陸對離島(金門)進攻,就會馬上遭到美軍的核子空襲,而琉球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就有MK-6及MK-39兩種核子武器。
1958年8月中旬,美軍在關島部署5架B-47轟炸機進入警戒狀態,並進行空襲廈門的準備,若核子空襲不能立即壓制解放軍,5架轟炸機將以戰術原子彈對廈門的機場進行空襲,威力相當於1萬噸到1.5萬噸TNT炸藥威力(當量與廣島原子彈相近)。
不過,艾森豪與幕僚開會後決議,不在臺海地區使用核武器,僅派空軍支援遠東,並強調「即使金門被轟得底朝天,我們也不要急於使用核武器。」從冷戰時期的國際形勢分析,此決策應是考慮到蘇聯的威懾。
圖/達志影像延申閱讀:金門「炮彈菜刀」用不完?在地人曝暗黑真相
1958年發生的金門八二三炮戰,解放軍對準金門發出數以萬計的射榴彈、炮宣彈進行攻擊,成為日後金門名產「炮彈菜刀」的主要原料。對此,就有網友好奇,「一顆彈殼可以製成40~60把菜刀…究竟金門菜刀的炮彈什麼時候會用完?」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
原PO在PTT「八卦板」PO文指出,1958年至1979年之間發生在金門的八二三炮戰,解放軍使用榴彈和炮宣彈炮擊臺灣,20年間有超過100萬枚炮彈落在金門。而金門菜刀便是使用炮戰期間解放軍炮擊金門的炮彈彈片、彈頭所製造,因菜刀鋒利耐用而著名,又稱炮彈鋼刀。讓他不禁好奇,「一顆彈殼可以製成40~60把菜刀,因此這些炮彈至今尚未用完,金門菜刀的炮彈什麼時候會用完?」
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網友熱議,紛紛打趣笑說「就跟石油一樣,一直說50年用完,永遠用不完」、「種在土裡會一直長出來,不用擔心」、「跟沙威瑪一樣,很可怕不要問」、「那個是植物,你懂的,每年都會收成」、「只有展示店才會拿出來示範吧」、「有頁巖炮彈,短時間用不完」、「知道什麼是文創嗎?就是編故事加價賣」。
但也有人直言「金門人朋友說古早的炮彈早就用完了,現在都是噱頭」、「聽說早就用完,現在都進口的」、「現在是跟國軍買廢彈」、「其實很多菜刀是臺灣生產運過去賣的」。(中時電子報)
金門炮戰又稱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指1958年到1979年發生於金門、馬祖及其他中國大陸東南沿岸與島嶼的一系列戰役總稱。中國大陸與臺灣以隔海炮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稱為炮戰。美軍在當時是派第七艦隊及武器物資援助臺灣。
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AIT/T)處長酈英傑率所屬安全合作組人員,昨天(23日)也首度參加在臺舉行的由蔡英文主持的相關活動。
相關閱讀:
今天8月23日,8.23炮戰--美國的決策過程
美議員促中國政府償還1.6萬億美元百年國債
經濟學家:中美摩擦恐怕拖至2050年
面對美國制裁打擊 我們聲稱報復美企 為何只見口頭抗議?
大膽直言,我們的根本問題不是中美關係
最新90103例,美媒:美國情報部門稱地方官員曾未向中央通報新冠病毒信息
美海軍罕見公開軍機飛越南海島礁的畫面
美民主黨黨綱發布 不提「一中」政策只留臺灣關係法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公開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關注微信「我愛著藍色的海洋」和「有用有料有趣」。轉載和合作聯繫QQ:265972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