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下到線上,轉型路上跨過的那些坑

2020-12-21 芥末堆

圖片來源:pixabay

芥末堆 吉吉 8月10日報導

2013年以來,不計其數的創業者從各行各業洶湧而來,前僕後繼地進入了在線教育的市場。在線教育這一曾經陌生的辭藻,開始變得熟悉,這一市場也由一片藍海向紅海轉變。

在這些接踵而至的創業者中,有不少是在教育領域,由傳統線下轉戰到了線上。他們之中有人帶領著整個機構轉型;有人離開了原來下線下培訓機構,自己創業;還有人在離開線下培訓機構後,進入了在線教育機構。

在與這些教育創業者的聊天中,他們這樣講述他們轉型過程中的經驗。

1、創始人是最大的障礙

「傳統面授和在線教育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那就像是一臺工具機和一隻獵豹的區別。」

「沒有半毛錢關係?」

「嗯,是的。」

三個月前,和「軍閥」歐蓬的這段對話,讓我至今仍印象深刻。說到從線下轉戰在線教育,「尚德機構」或許是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反應。而這位認為傳統面授與在線教育沒有任何關聯性的創始人歐蓬,便是尚德這場轉型的主導者。

2014年初,歐蓬迎來了他從2008年以來最為渴望的一天。這一天,他宣布一個看似瘋狂的決定——尚德機構將全面轉戰線上。這個決定,他醞釀了整整六年。

當他將這一決定公之於眾,反對的聲音佔據了大多數,甚至有人認為他的這一舉動是在把尚德推向死亡的深淵。然而,這一次,歐蓬依然選擇了堅持己見,向死而生。

2014年6月,尚德機構宣布全面轉型,停止面授訂單,全部只賣網際網路訂單。

「所有人都問我那個轉型的時間痛不痛苦,說句心裡話,沒有你們想像那麼痛苦。」歐蓬說,對他來說,這是一件謀劃了整整六年的事,他的心理準備和別人的心理準備不太一樣。

「軍閥」歐蓬絕對不打沒準備的仗。

早在轉型之前,尚德便做了一個模型測算。根據他們的測算,只要當年的流水沒有跌到超過50%,這個轉型成本,尚德機構能夠承受。「當時我們最慘的時候跌了30%,但是只持續了不到兩個季度,就回來了,完全在我們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歐蓬說。

此外,在正式轉型之前,歐蓬在大約半年的時間內,對內部進行思想工作宣導,讓大家都和他一樣處於渴望的狀態。

那麼轉戰線上後的效果究竟如何呢?2015年7月中旬,歐蓬接受芥末堆採訪時透露,當時尚德機構的月營收將近億元(包含對啊網和嗨學網)。

在歐蓬看來,從傳統線下培訓轉戰在線教育,創始人是最大的障礙。「我們看到的很多問題,本質上是創始人的問題,創始人的思維方式和想法、能否狠到殺死過去的自己,這些都是最大的障礙。」

「人在成功的過程中會獲得經驗,但經驗卻會變成他認知新事物的限制。事物就放在你面前,但是你認知不了它,你不斷的限制讓你不能認識它。」歐蓬認為,創始人只有真正完成自我殺死的過程,才能夠真正重新強大。

2、轉戰在線教育,思想要轉化

「對面的過程,學生對老師的容錯率比較高,在線很難更改。」

「線下是沒有教學服務的,在線就必須做教學服務, 來確保整個教學效果的提升。」

「電腦旁邊,視野是有限的,抓好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重要。」

「人才配備,線上線下也不一樣。」

……

如今的張峰,說起在線教育,如數家珍。

張峰是銀行幫的創始人,在這次創業之前,他已有9年的傳統教育機構從業經驗。此前,他曾在中公教育擔任過分校校長、總裁助理等。在離職之前,主管金融銀行和會計兩個事業部。

去年,從中公教育離職後的他瞄準了在線教育市場,開始嘗試股票投資分析培訓、百度競價培訓等項目,然而,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自己的老本行,從去年7月31日起,做金融招聘考試培訓。

當時由於著急讓App上線,張峰找了一家外包公司幫忙製作App,做完之後還花了點錢進行推廣,然而,外包公司製作的App帶來的用戶體驗並不是很好,最終沒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成效。

 「很多在線的教育項目,都是從網際網路跨界的,對教研和教育等了解有限,在App上走的彎路,也是我們對這點認識不夠。」張峰無奈地說。

於是,張峰特地從日本邀請了一位懂教育的朋友,由他來負責製作銀行幫的網站和App。由他們自己製作App在今年4月27日推出,不到兩周的時間,吸引了五千多名用戶。

「我一直認為自己比較懂網際網路,但做了一年之後, 發現自己並不是一個很懂。」張峰坦言,線下轉線上,多少還有些線下的行為習慣慣性,思考問題時候還會無形中用傳統的思考方式。

面對這樣的劣勢,曾在傳統教育機構從業多年的他通過不斷的嘗試改進自己,促使自己思想轉化。

截至去年年底,當時成立不到半年的銀行幫,已有了200多萬的營收。而隨著銀行幫的發展,張峰本人對在線教育也更加了解,正如前文提到的那般,如今提起在線教育,他如數家珍。

關於傳統教育機構向網際網路轉型的的問題,張峰認為線下的分支機構,可以不增加,但要慎重割掉各個分支機構,全部轉為線上,對於傳統的線下機構來講,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凡事要循序漸進,逐步推進,不能操之過急。線上、線下,可以視為兩個渠道,可以在不同的渠道推出不同的產品,以滿足的消費者。

3、直播三步走:吸粉、盤活和轉化

「我們苦心經營培訓機構,奔波疲命收來幾個學費,手頭還沒有焐熱就要支付老師課酬,還有員工薪酬、市場費用、辦公室租金、教師租金、各項稅費...忙碌完一年,安慰和鼓勵好跟著自己打拼的兄弟姐妹們後,自己帳面一算,利潤還不到10%…這幾乎是目前所有傳統培訓機構的經營常態。」

離開上一家創業公司後的袁錦,曾這樣形容傳統培訓機構的痛楚。

今年34歲的袁錦,是壹醫考的創始人。今年5月,「900萬元投資壹醫考,全美在線布局職業教育產業生態鏈」的消息讓他和他的壹醫考在教育圈內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壹醫考,是袁錦二次創業的項目,這一次,在線下有著13年職業教育培訓經驗的袁錦選擇了線上。

對於為何轉戰在線教育?他坦言:「其實是一直以來的經歷一步一步引導我看好線上,轉到線上來的。」

2012年,在在線教育元年來臨之前,袁錦便在線下培訓機構開始了在線的嘗試。

「當時我們的微博有14萬粉絲,微信有8萬粉絲,我想嘗試把這些粉絲變現。在司法考試之前,我發了條內容,說明天晚上講4個必考考點。」最終,這場收費97元/人的講座,竟吸引了9700人,一夜之間收入近百萬元。

這次嘗試的成功,讓袁錦感受到了直播的靠譜,也給了他一些啟發。「這個事情能做成其實就是吸粉、盤活、轉化三個關鍵詞。」

2015年下半年,一個新的想法在袁錦心裡開始萌芽。「我自己也做了很多在線的體驗,感覺現在在線的模式越來越優化了,而且,從在線教育近這兩三年的發展來看,這個行業也在逐漸成熟。」袁錦說道。

2016年1月7日,袁錦將他的想法付諸實踐,壹醫考正式成立,主要從事醫師、藥師資格考試及護理類衛生資格考試的考前培訓,主營業務為醫考教輔銷售和考前培訓,模式為「線下教材出版+線上直播課程」。

芥末堆了解到,在官方網站上,壹醫考推出了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23個學科的200多個小時的免費基礎課程作為流量入口,這些免費課程為壹醫考吸引了不少用戶。此外,線下加盟商、教材等也為其貢獻了一部分流量。

4、要學會放棄

對於網際網路,曾經的張小龍是排斥的。

他從2007年開始,從事線下公務員考試培訓。那幾年的他,甚至不願意主動去上網。

然而,到了2013年初,一次偶然卻讓張小龍的想法得到了顛覆。那年,他第一次接觸了直播。當天99元的一節課,竟然吸引了2000人同時在線。

「當時我驚呆了,線下也可能有上千人的講座,但沒有說收這麼貴的錢,99塊錢不便宜了,一天就收了20萬,效率簡直是太高了。」張小龍曾經這樣形容到。

此後,張小龍又做了一次直播講座,這場免費的講座,竟然吸引了近兩萬人。於是,2013年上半年,他下定了做在線直播課的決心。對於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張小龍只給了五個字:線上效率高。

然而,當初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不懂網際網路,甚至沒有用過智慧型手機。於是,他加入了有網際網路背景的猿題庫。

2014年8月,猿題庫重啟粉筆品牌。「粉筆科技」主打針對成人就業市場的「基於考試的知識類培訓」,用免費的題庫App切入市場,通過教學服務變現。

如今的粉筆科技迅速成長,2015年營收5000多萬,今年上半年營收突破1億,預計今年全年營收能達到2~2.5億,目前粉筆科技營收和利潤增長速度能達到百分之三四百。

對於從線下傳統面授轉戰在線教育,張小龍坦言:「最難的是你得學會放棄,放棄你原來所積累的東西,包括名氣、學生群體、工作方式、教學習慣等等。」

「在線有個問題,除非是一對一、個性化答疑等針對性服務,不然收不起很高的價錢。」張小龍說,很多人最初說在線,但做不好又做成了一會兒線上,一會兒線下,不夠堅決。「所以得想清楚,在線除了老師純粹的講課,還得有配套的服務,甚至得有教材之類的。」

在張小龍看來,在線教育可以絕大部分取代線下,「知識的傳播不需要看到人,我認為沒有什麼是不可以通過網絡交流的。」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幸福西餅——從純線下轉型到線上線下,重構商業模式
    讓我從商業邏輯角度,抽條拔絲,提煉出幸福西餅的模式,供廣大努力尋求轉型的企業家們借鑑。01 幸福西餅顛覆傳統商業邏輯傳統蛋糕店家在生產/製作糕點方面是「做了再賣」,即在店裡做完之後,放到到門店或者線上平臺去賣,通過渠道和門店進行銷售。
  • 分析:線上線下融合是旅行社轉型方向
    原標題:轉型,融合才是方向  近日在「2014全國旅行社渠道運營商年會」上,對於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旅行社該如何轉型發展的問題,線上與線下旅行商各有說法。  「傳統旅行社向網際網路企業轉型,這是一種思路。」海南海之緣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助理何雪涓說,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對傳統旅行社具有一定的衝擊,旅行社從產品銷售方被動轉型到產品供應商;網際網路時代下,通過網店、微博、微信和APP等營銷這是趨勢,網際網路只是宣傳推廣平臺,旅遊產品離不開線下服務。  旅行社路在何方?
  • 傳統圖文店從線下到線上零成本轉型
    如何做好店鋪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型?為客戶提供優質列印服務,是圖文店經久不衰的必要條件。第一是列印流程時間。時間是金錢。如果所有的圖文店都縮短了列印流程時間,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列印任務,減少工作人員在列印上所耗費的時間,節省客戶等候交付的時間,那客戶對店鋪的滿意度也就會高。
  • 服裝批發行業如何逐步進行整體線上線下轉型
    服裝批發行業轉型可以根據二個步驟來進行逐步遞進從而形成整體線上線下轉型。我們來看服裝行業線上線下轉型要主要根據兩個方面:1.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用戶消費行為習慣轉型。2.根據行業可預測發展方向轉型。
  • 房產3·15|如何識破線上售房暗藏的那些「坑」?
    據克而瑞監測,目前超過150家房企在做線上營銷,其中超過140家搭建了線上售樓處。與此同時,還有很多房企配套推出了「無理由退房」等舉措。 但購房者不無擔心:線上購房畢竟是新生事物,但網絡平臺的購房信息看起來有太多不靠譜,萬一踏入了線上銷售陷阱可怎麼辦?律師提醒,在線購房確實「坑」多多,購房者應擦亮眼睛、儘可能規避風險。
  • 從線上類目第一到線下「江湖」,新品牌需要跨越的是什麼?
    抓住線上流量紅利和做私域運營,已經成了很多新品牌的共識,但要落到線下主流的渠道,沉澱出自己獨立的品牌資產,依然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尤其是一些注重體驗和服務的品牌,如果不儘早在線下場景打通,後面制約的因素會越來越大。況且,線下流量爭奪也日趨激烈,走向線下是很多品牌將不得不選擇的一條道路。 那麼,線上線下做品牌運營的本質差異是什麼?如何在線下殺出一條血路?
  • 從線下到線上 車娃娃車優保邁出科技賦能的轉型步伐
    1年,從線下到線上,一個產品靠什麼實現了完美轉型——科技賦能﹢線上管理  「原本我們依據適用車型保障年限和裡程,共推出6種實物卡,但在春節前,我們將兩種主推產品做成了電子卡,實現了從線下銷售到線上營銷的轉型。」
  • 線下娛樂行業探索轉型之路 線上「宅」娛樂迎新發展機遇
    宅在家裡的這個春節假期,讓不少娛樂企業加快了從線下向線上轉型的腳步。如《囧媽》、《肥龍過江》等電影改為線上播出;TAXX、OT等酒吧開啟「雲蹦迪」模式;多款棋牌遊戲開放好友房玩法以替代線下聚會。以直播、短視頻、遊戲為代表的線上「宅」娛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雲蹦迪」的逆襲 線下娛樂行業加速向線上轉型
    像「K歌之王」等傳統的商務型KTV,都是比較重資產運營的,本身場地、人力的成本不低,但科技含量低、人員流失快等原因,使得線下的競爭壁壘比較低,加之政策導向趨嚴,即便沒有疫情,這個行業也到了一個所謂的拐點。據《今日網紅》主編李祥虹介紹,目前,與線下娛樂產業進入寒冬相比,線上娛樂反而如火如荼,無論是直播、短視頻還是遊戲,均迎來增長。
  • 53家線下社區店之後,彩虹蝸牛從教師入手轉型線上
    53家線下社區店之後,彩虹蝸牛從教師入手轉型線上 作者:阿槑 發布時間:
  • 2021年,線下傳統健身房如何做線上化轉型?
    編輯導讀:疫情讓傳統健身房受到重創,轉戰線上是行業普遍的選擇。具體有哪些方法,線下傳統健身房如何選擇自身的線上轉型路徑?本文作者從拉新,復購,品牌三個角度出發,對線下傳統健身房轉型線上的難點以及突破口進行了分析討論,一起來看看~2020受到疫情影響,線下門店類產業紛紛受到重創,而這其中,屬健身房受到的打擊最重,於是,在今年,越來越多的健身房企業開始嘗試線上化轉型,那麼在缺乏懂行網際網路人才的情況下,傳統健身房門店該如何去轉型?
  • 加快數位化轉型 工行多策略提升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通過實施客戶服務全流程的線上化、訂單化改造,工商銀行構建起了線上便捷辦理、流程無縫銜接、信息實時交互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模式,有效增強了金融服務供給能力,提升了客戶服務體驗。「讓數據多跑腿,客戶少跑腿乃至不跑腿」,這是工商銀行推進「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全面提升個人客戶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目標。
  • 線上線下融合豐富產品供給 海南省傳統旅行社轉型求變
    原標題:我省傳統旅行社轉型求變   網上搜攻略、訂機票、訂酒店,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於很多「80後」「90後」來說,到旅行社報名跟團已經不是出遊的首選了。   在快速變化的旅遊市場中,隨著遊客結構的變化、遊客需求的個性化以及線上平臺的衝擊,我省傳統旅行社如何轉型求變?
  • 展會主辦商積極轉型 力求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原標題:展會主辦商積極轉型 力求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受到疫情影響
  • 為啥那些生意慘澹的實體店,不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原因有3點!
    為啥那些生意慘澹的實體店,不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原因有3點!隨著電商行業的迅速發展,逐漸地改變了我們的購物習慣,從以前的線下消費,到現在的線上消費。這就造成很多實體店經營困難,紛紛面臨倒閉的危險,網上購物確實方便,但是為啥那些生意慘澹的實體店,不把線上和線下銷售相結合呢?這樣不就不用倒閉了嗎?原因有以下3 點!1. 不會做也不想做實際上,現在已經有很多實體店都在想網際網路轉型了,他們也早就想到把線上和線下銷售結合起來。
  • ...資產託管部副總經理金磊:資管線上轉型,應關注線上線下一體化概念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副總經理金磊表示,線上化不應該理解為只是銷售渠道的變化,不是簡單地把線下做的事搬到線上來做,更多是業務模式和服務客戶能力的變化。 結合工行實踐,金磊認為銀行線下線上業務有其發展變化的歷程和特徵:最早是為緩解櫃面服務壓力進行客戶分流,而推廣離櫃業務,比如ATM機、電話銀行等。第二個階段是為豐富客戶服務手段、增加服務渠道,大力發展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
  • 文旅轉型中線上線下融合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文旅行業整體在討論線上與線下配合的問題,尤其是傳統山嶽觀光類景區在這方面如何踐行。一, 景區,是線下。線上與線下,有個時髦詞叫O2O,其實有更為精準的解釋,「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線上下單,線下提貨」,其核心有兩點:體驗感更強,結算更便捷。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需內容和平臺協調推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未來學習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線上、線下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必須是混合在一起。」而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方式將進一步拓展教育場景,降低教育成本,提升學習效率,逐漸積累並打通學習數據,滿足高層次個性化教育需求。結合線上、線下的平臺型商業模式,即「OMO」(Online Merge Offline的簡稱),也成為今年在線教育行業的一個熱詞。
  • 線上優勢明顯 人身險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
    時值新冠肺炎疫情撞上人身險銷售旺季的當下,前者像催化劑一樣推動保險銷售向線上轉移。加速行業線上轉型疫情之下,人們被困家中,傳統保險銷售與服務模式均受到很大程度衝擊,以新技術、新渠道、新方式主導的線上非接觸式銷售服務方式優勢凸顯,加速行業轉型升級進程。
  • 線上線下 「職」等你來
    融媒體記者 傅停停/文 趙啟瑞/圖 通訊員 張菁菁◎與網際網路相關行業用人需求量大記者注意到,招聘會現場防疫措施嚴格,所有求職者體溫檢測合格方能進入。作為一場在師範院校內舉行的校園招聘會,教師招聘仍是此次招聘會的主流。來自淮陰區教育體育局、江蘇省清江中學等單位的考編諮詢點吸引了大量求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