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愈昨逝世 著作填補新中國宗教研究空白(圖)

2020-12-21 央視網

相關連結:任繼愈昨逝世 毛澤東曾評價其「鳳毛麟角」(圖)

  本報訊(記者卜昌偉陳蕎)昨天凌晨4時30分,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中國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任繼愈因病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3歲。為了悼念任繼愈先生,國家圖書館將於7月13日至7月15日在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學術報告廳設置靈堂,供社會各界人士弔唁。7月17日上午10時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任繼愈遺體告別儀式。

  任繼愈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宗教學會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長、國家圖書館館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第四至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任繼愈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宗教學的教學和研究,學術成就卓越,影響深遠,是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中國哲學的優秀代表,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主編的《中國哲學史》作為高校哲學基本教材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哲學工作者。1964年,任繼愈奉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之命,組建了中國第一所宗教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使之成為培養宗教研究人才的搖籃。在1987年至2005年擔任國家圖書館館長的18年間,任繼愈積極推進圖書館建設,為繁榮發展國家圖書館的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雖已過耄耋之年,任繼愈依然不遺餘力、老驥伏櫪,為讓塵封已久的古代文獻煥發出新的神採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主持下,總字數過1億的《中華大藏經》歷經十餘年完成了107卷;國家圖書館四大專藏之一文津閣《四庫全書》也已影印出版;他主持編寫的《宗教大辭典》《佛教大辭典》等工具書填補了新中國宗教研究空白。

  作為與任繼愈相識50多年的老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前所長杜繼文教授透露說,任先生兩三個月前因病住進醫院,自己多次去醫院看望他。「三四天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任先生的去世也在大家意料之中。」北京大學的唁電評價稱:「任繼愈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長期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他畢生從事教育和學術研究工作,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和圖書館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師德風範和學術成果將成為北京大學寶貴的精神財富。」

  各方評價

  一生低調不圖虛名

  孫家正(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

  任繼愈是國家圖書館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館長。文化部原部長孫家正曾評價說:「任先生是圖書館界的一面旗幟,作為一名德高望重的資深學者,這面旗幟和國家圖書館的地位是相稱的,把許多專家學者、知識界以及社會上關心圖書館事業的人們吸引、聚集到這面旗幟下,大大提高了國家圖書館崇高的學術地位、文化形象。」

  杜繼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在學術上,任繼愈對中國哲學史的研究具有開創意義。杜繼文說:「他特別能採取平等的態度來研討,跟學生在一起也特別隨便,從來不會用自己的身份強迫別人接受他的觀點。」任繼愈90歲生日時,學生想為他做壽,但是他並沒有同意,只是進行了一個很低調的學術研討會。「任先生始終都把自己當成一個最平常、普通的人,他沒有任何特別的特點,可是這也就是他最特別的地方。」

  陳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

  作為中國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的任繼愈,在國圖有很高的威望。陳立透露,以前每次參加國圖的會議,任老說的最多的就是希望大家多讀書。「他還曾幽默地說過,國圖博士論文廳中有句話是《楚辭》裡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任老笑稱應該把這話換掉,免得讀者覺得在國圖裡查資料要東奔西跑,國圖也要給讀者提供更方便的服務。」陳立認為,任老一生處世低調,不圖虛名,「他生前曾交待過幾件事,不出全集、不過生日、過世後不進行很隆重的告別儀式。」

  李申(任繼愈的學生、上海師範大學哲學教授)

  李申認為,他不僅是研究 讀點校,他總是親力親為,從中國哲學的大家,也是一位 不做"掛名主編"。」李申說,每全方位地研究中國傳統文化 次去國家圖書館任老辦公的學者。「特別是對於古籍文 室,都能看到書桌上摞著厚獻整理,任老有著自己的原 厚的書稿,而這裡面大部分書則。從做選題、寫提綱到審 稿任老都要一本本看過。

  國家圖書館公告

  各界人士可將唁電、唁函發至:

  文化部辦公廳

  (電話:010-59881432;傳真:010-59881433)、

  國家圖書館

  (聯繫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行政樓313室;郵編:100081;電話:010-88545941、88545936;傳真:010-88544511;電子信箱:zswyh@nlc.gov.cn)

  主要著作

  《漢唐佛教思想論集》、《中國哲學史論》、《任繼愈學術論著自選集》、《任繼愈自選集》、《墨子與墨家》、《韓非》、《老子新譯》、《天人之際》、《念舊企新》、《任繼愈哲學文化隨筆》、《竹影集》等;與人合著《中國近代思想史講授提綱》等;主編有《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中華大典哲學典》、《中華大典宗教典》、《中國哲學史》(大學教科書)、《中國佛教史》、《中國道教史》、《道藏提要》、《宗教大辭典》、《佛教大辭典》、《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等。

  生平簡介

  1916年4月15日出生於山東省平原縣

  193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

  194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碩士)

  1942-1964年任教於北京大學哲學系

  1964—1985年任中國科學院(現屬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教授

  1987—2005年1月任國家圖書館館長

  任老語錄

  1.如果沒有社會的培養,就沒有個人的成才。我從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不能把功勞記在我自己的名下。我四十多歲的時候編《中國哲學史》,當時恰好找到我,如果找到別人,也一樣能編出來。如果我就此忘乎所以,以為我就是了不起的哲學家了,這和我的實際情況不符。

  2.文化建設,首先要有文化的積累。現在的青年人讀古書已經有些吃力了,也不知道去哪裡找。後人再做古籍整理,肯定要比我們花費更多工夫。在這方面,我們這一輩人還有一些優勢。我們多做一些工作,後人就能省些事。

  3.不出全集,是因為我自己從來不看別人的全集。即便是大家之作,除了少數專門的研究者,其他人哪能都看遍?所以,我想,我的全集也不會有人看。不出全集,免得浪費財力、物力,耽誤人家的時間。

  4.年輕人要有一點理想,甚至有一點幻想都不怕,不要太現實了,一個青年太現實了,沒有出息。只顧眼前,缺乏理想,就沒有發展前途。這個地方工資待遇1000元,那個地方待遇1200元,就奔了去,另有待遇更多的,再換工作崗位,不考慮工作性質,缺乏敬業精神,這很不好。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要有遠大理想。

  本報記者卜昌偉陳蕎綜合新華社報導本版圖片由國家圖書館提供

責編:李二慶

相關焦點

  • 任繼愈宗教著作出版
    任繼愈宗教著作出版         本報訊(記者張黎姣)為紀念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一代宗師任繼愈逝世一周年,《任繼愈宗教論集》一書,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座談會上,社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李慎明表示,任繼愈是我國的哲學家、宗教學家、教育家,這樣的「學術大家」不僅靠個人努力,同時也是歷史審慎選擇的結果。社科院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卓新平評價說,任繼愈開創了中國宗教學,強調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宗教問題的研究,讓宗教研究有了世界眼光。
  • 著名學者任繼愈逝世 毛澤東曾評價其"鳳毛麟角"
    他奉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之命,組建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使之成為培養宗教研究人才的搖籃。  他主持整理和編纂古代文獻超過10億字……  他,就是中國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名譽所長、新中國宗教學研究奠基人、著名學者任繼愈。
  • 填補少數民族新聞傳播史研究空白
    地區新聞史的研究,近年來在我國開展得紅紅火火,一部部地區新聞史正在面世。而少數民族的新聞傳播史研究,也在向縱深拓展。於鳳靜教授的這部《當代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新聞傳播史研究》,就是系統梳理、深入開掘的一部專著,填補了地區新聞史研究和少數民族新聞傳播研究的一項空缺。
  • 《中國冰川測繪研究》填補國內空白
    一部詳盡系統闡述中國冰川的形成、分布、狀態、面積、數量、冰儲量等的新著述——《中國冰川測繪研究》,經過成都軍區某測繪大隊37年系統研究問世,近日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總參謀部鑑定認為,這項成果填補我國冰川測繪研究空白,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社會效益,對我國冰川測繪和冰川資源調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 義。
  • 書林|《中國古橋志》:填補我國橋梁建築研究領域的空白
    本書對新中國發展歷程的梳理和分析,對黨史、新中國史研究的真知灼見,有助於讀者科學認識、正確把握黨史和新中國史。 (樊宣)中國古橋志茅以升先生曾說「橋梁是一國文化特徵」,中國古橋是中華古代文明的見證,蘊含著千百年傳統文化的精髓。
  • 中國科學家填補紅樹林截汙能力的研究空白
    中國科學家填補紅樹林截汙能力的研究空白金羊網  作者:李鋼 周惠宇 徐曉璐  2020-07-01 進一步加深了對紅樹林中毒害物質累積和循環規律及其對鄰近海域生態環境影響的科學認識。
  • 填補研究空白 揭秘「中國好書」中的南京秘密
    填補研究空白「中國好書」中的南京秘密由中宣部指導、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選的「中國好書」,已成為中國圖書出版界和愛書人士的圖書「奧斯卡」。「萬裡挑一」甄選出的書單,不僅成為國內最權威的圖書推薦榜之一,更為讀書人提供了更明確的選擇。
  • 辭典存空白的語種有10多個 如何填補非通用語種外譯空白
    原標題:填補非通用語種外譯空白(文藝觀察·關注翻譯文化?)   我們曾創造過十分成功的對外翻譯高峰,那就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將毛澤東著作作為中華民族擺脫西方列強殖民壓迫的經驗,向全世界廣泛傳播。老一輩國家領導人如周恩來總理親自關心非通用語種能力建設。
  •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填補空白
    本報訊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發布會日前在呼和浩特市舉辦,該書的問世填補了內蒙古歷史地圖研究的空白。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由內蒙古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學術機構從事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蒙古史以及內蒙古地方歷史和考古研究卓有成就的13位學者負責編撰,內蒙古自治區地圖院製作,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書中地圖共計79幅,包括序圖、歷史沿革地圖和地名索引三部分。
  • 《孫開華評傳》長沙首發 填補一項湖湘歷史人物研究空白
    《孫開華評傳》在長沙首發 填補一項湖湘歷史人物研究空白 華聲在線3月1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寒露) 3月10日,由省社科聯、省湘學研究院、湖南文理學院主辦的《孫開華評傳》首發暨海峽兩岸孫開華研究學術交流會在湖南賓館舉行。
  • 中科院研究員15年深入藏南 填補「中國地圖的空白」
    世界豎版地圖(郝曉光 供圖)人民網武漢1月7日電 (周雯)打破了400多年來橫版地圖一統天下的局面,將世界「豎」起來了的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近來正忙著另一件大事:將15年來填補藏南地名空白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書名叫《輿圖依舊抱河山
  • 填補深圳歌劇藝術空白
    這次由深圳本土力量全新打造的歌劇《原野》,希望能填補深圳歌劇藝術的空白,給熱愛歌劇的市民們帶去高水準的演出。 2015年12月,歌劇《原野》作曲家金湘在京逝世。清明之際,《原野》在深圳首演,也是對金老的紀念。本次的《原野》演出為公益性質,門票只送不賣。 ◀歌劇《原野》海報。 (劇方供圖)
  • 紀念|翻譯家仲躋昆逝世,其著作是研究阿拉伯文學的奠基之作
    2020年4月13日晨,中國翻譯界最高榮譽「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北京大學著名阿拉伯語專家、我國著名阿拉伯語文學研究學者仲躋昆教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作為仲老的後輩學人,北京外國語大學薛慶國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心情沉痛,他介紹說,仲老此前罹患前列腺癌,由於他病情擴散,春節前後住進了北大醫院。
  • 岐山發現罕見窟龕雕像群 填補關中窟龕空白(圖)
    有關文物專家認為,從雕刻風格推斷,至少是距今1600多年前北魏至西魏時期雕刻,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保護價值,同時也填補了窟龕在關中地區的空白。  窟龕雕像群均在山崖上  2月4日,記者在附近村民帶領下,爬上了位於岐山縣蔡家坡鎮宋家堯村,一座被當地人叫做「黑風洞」的石山。遠遠望去,在半山腰的石崖上,幾個石窟赫然在目。
  • 青島海洋所編制「高精地圖」 填補西太平洋海域研究空白
    該項目總結了「七五」至「十二五」近30年來的調查資料與成果,將西太平洋地球物理圖件的比例尺提高到1:300萬,填補了研究區空白,系統展示了中國海-西太平洋深淺地球物理與構造地質特徵,精細刻畫了地球物理場特徵所反映出的地質內涵,科學揭示了中國海在地質歷史時期的時空演化。系列圖件被綜合部門、產業部門、教育部門和科研院所廣泛使用,為國家發展規劃、生產教學科研等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數據。
  • 我校學子發明新型水下呼吸器 填補國內該領域研究空白
    哈工大報訊(商豔凱 文/圖) 由我校市政學院給水排水專業兩名大四學生馮文濤和劉�發明的新型水下呼吸器目前正在緊張的試驗階段。該呼吸器利用減壓原理提取海水中的氧氣,一旦應用將大大提高人類在水底停留的時間和靈活性,並至少將填補國內在該領域研究的空白。     目前,國外對水下獲得氧氣的研究主要是採用人造腮從海水中獲取氧氣的方法。
  • 300年接力「發現」王船山——王船山著作出版小史
    自船山逝世8年後的康熙四十八年(1770)開始,船山次子王敔聯合船山門人王揚緒、王揚績兄弟,姻親丁光祺、丁錫極兄弟,陸續刊行船山遺作27種,這就是湘西草堂版,船山著作因此為世人所知曉。王敔是傳播其父著作與思想的第一位功臣,主要體現在兩件事情上。第一是搜集、保存、刊行船山著作,其後半生的心血和精力全在於此。
  • 天文學家分享填補了110億年空白的宇宙三維膨脹地圖
    針對 SDSS 數據的最新分析,強調了哈勃常數的不匹配之處,從而填補了長期困擾天文學家的一個巨大空白 —— 即宇宙是從何時開始加速膨脹的。
  • 填補我國地圖出版領域一項空白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出版發行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套涵蓋我國全部省級行政區劃的分省系列地圖集――《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經星球地圖出版社編制出版,近日正式發行。星球地圖出版社社長馬曉春說,作為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確定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百種重點圖書之一,《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完整記錄並精確展現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建設成果和社會發展,以權威的資料、最新的信息、精美的符號首次詳細展現我國所有縣級政區的地形地貌,兼具實用性和收藏性,填補了我國地圖出版領域的一項空白。《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全套34冊。
  • 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美學家劉綱紀先生逝世,享年87歲
    點55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7歲。其主要著作有:《「六法」初步研究》《龔賢》《書法美學簡論》《美學對話》《美學與哲學》《藝術哲學》《中國美學史》(第一、二卷)《劉勰》《<周易>美學》《傳統文化、哲學與美學》《德國美學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中國書畫、美術與美學》等10多部。他長期堅持主張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美學,被美學界公認為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美學的重要代表,產生了廣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