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麑
2020-10-12 14:45 來源:澎湃新聞
6月22日,剛宣布「開放餐廳」計劃的紐約市長白思豪在哈勒姆區的一間戶外餐廳就餐。圖片來源:紐約市長辦公室
今年6月,紐約市宣布了一項名為「開放餐廳」的計劃(Open Restaurant Program),疫情期間無法照常營業的餐廳可以提交申請,將餐桌擺放至戶外,「佔道經營」。彼時紐約剛進入復產復工的「第二階段」,在符合社交距離和清潔消毒要求的前提下,零售商店、理髮店、房產中介等商戶可以恢復營業,但餐廳暫時不得提供室內就餐服務。
根據該計劃,餐廳可以佔用的戶外空間包括店前或相鄰的公共空間、人行道,或馬路——這也與疫情期間的
「開放街道」計劃有關,紐約市將6000英裡(約合9656千米)的街道劃為「無車區」,供市民步行、騎行和戶外就餐。
為保證戶外就餐的安全性,該計劃也對申請者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比如戶外就餐區距離馬路路緣的距離、圍牆高度等,不能阻礙人行道、騎行道和公交車道。據統計,已有10300家戶外餐廳。
這一過渡性方案原定於9月底結束,餐廳可以開放室內就餐,但就餐人數需要控制在25%以內。
當地時間9月25日,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宣布,開放餐廳成為長期計劃,未來將鼓勵更多戶外餐廳全年開放。「這是一項大膽的實驗,既支持了餐飲行業,也是對公共空間的重新想像」, 白思豪表示,「我們希望延續這項計劃,維持這座城市的活力。」
該計劃對戶外就餐區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與步行及騎行區的距離、消防設施,以及冬季取暖要求。圖片來源:紐約市政府官網
隨著城市生活逐漸恢復,戶外就餐的安全性需要考慮更多因素。
比如與交通的關聯性,如何避免戶外就餐空間影響交通安全,以及冬季降雪後的清掃問題。10月初,紐約市交通運輸部將發布詳細指南及申請模板。
進入秋冬季節,氣溫降低,為提高戶外就餐的舒適度,開放餐廳計劃也允許商戶在戶外搭建帳篷,或在人行道上安裝加熱器,但需要通過紐約市消防局的許可。帳篷的設計也需要滿足通風要求。
此外,紐約州還有「酒牌」,對經營酒類的商戶有詳細的許可。比如店內酒牌(On-premises License)及店外酒牌(Off-Premises License),前者允許人們坐下喝酒,而後者允許人們購買酒類並帶走,在其他場所飲酒。當就餐區延伸至戶外,或鄰近商戶門前的閒置區域,酒牌的管理也需要更新。為此,紐約市將與州酒業管理局(State Liquor Authority)合作。
但一些從業者認為,紐約市餐飲業仍然面臨嚴峻危機。非營利機構紐約市酒店聯盟(NYC Hospitality Alliance)關注當地的餐飲及夜生活從業者。最近他們公布了一份調查,接近90%的餐廳沒能在8月交足店租。疫情前,全市餐飲業僱員約為30萬人,如今已有一半人失業。
疫情期間,紐約市的一處開放街道。圖片來源:紐約市交通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全球城市觀察,紐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