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獎30萬元武漢新芯晶片工程師獲「武漢工匠」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中國發展半導體最大的優勢、劣勢是什麼?半導體是一個重資金、重技術的行業,國內有強大的市場需求,也有資金投入,但是缺人才、缺技術,甚至可以說技術=人才,沒人才就沒技術。現在中國的晶片技術人才也出頭了,武漢新芯科技的工程師胡勝就獲得了「武漢工匠」的稱號,獎金30萬元。

日前湖北政府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首屆「武漢工匠」評選情況。23名道德品格高尚、技能技藝卓越、帶徒作用突出、業績貢獻顯著、業內廣泛認可的傑出技能人才獲評成為「武漢工匠」,每人30萬元重獎。

除了30萬元獎勵,武漢政府還將對成立工作室、開發「工匠講堂」的,給予5-10萬元的獎勵補助;並在職稱評審、年薪制和股權期權激勵、辦理補充養老和補充醫療保險、休假療養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激勵保障措施。

據報導,這23人主要來自武鋼、長江動力、航天三江、武漢新芯等21家大型企事業單位,涵蓋汽車及零部件、鋼鐵、石化、裝備製造、航空航天、晶片製造等重點支柱產業以及交通運輸、商業服務、建築、紡織等優勢產業。

這23人中,有16人曾經獲得中華技能大獎或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其中年齡最大的55歲,最小的35歲。

在這23人中,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胡勝是晶片行業的代表,而武漢新芯就是長江存儲的子公司,也就是去年量產64層快閃記憶體堆棧的公司,對國內的存儲晶片意義重大。

對於從事半導體晶片製造的行業公司來說,工程師資源是最重要,不論研發還是生產,晶片行業都是極高的技術門檻,人力資源在其中處於核心地位,大量成熟的晶片工程師是國內半導體行業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

(文章來源:快科技)

相關焦點

  • 國家隊發力晶片存儲 習近平還考察武漢新芯
    打開APP 國家隊發力晶片存儲 習近平還考察武漢新芯 工程師7 發表於 2018-05-26 12:13:00 從2006至今12
  • 武漢新芯真的很差嗎
    打開APP 武漢新芯真的很差嗎 發表於 2018-03-14 15:32:47
  • 武漢封城!長江存儲、武漢新芯、武漢弘芯三大晶圓廠營運現狀剖析
    武漢肺炎爆發導致封城的政策已將近一周,晶片產業開始聚焦在武漢三大晶圓廠長江存儲、武漢新芯、武漢弘芯的運營和出貨狀況,是否因疫情而中斷工廠運營?晶片能否能運出武漢抵達下遊封裝廠?然後再運往客戶端。長江存儲和武漢新芯在疫情籠罩下,眼前的狀況和因應措施,牽動著當今全球最缺貨的三大晶片3D NAND、NOR Flash、CIS 的供給狀況。更可說,全球的快閃記憶體晶片大廠三星、SK 海力士、美光、威騰電子、鎧俠也都緊盯著武漢疫情和長江存儲的最新近況。
  • 武漢新芯在爭議中堅守 市領導感慨「幸虧沒有賣掉」
    國家隊將如何支持晶片產業,大基金將主要投向哪些方向獲關注。4月2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紫光集團長江存儲下屬的武漢新芯調研時提到,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裝備製造業的晶片,相當於人的心臟。心臟不強,體量再大也不算強。要加快在晶片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導體存儲科技高峰。
  • 半導體產業的突變: 武漢新芯的崛起
    武漢新芯和中芯國際之間還有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恩怨怨,建廠之初,由於缺乏人財和技術,武漢新芯和中芯國際就籤訂了託管協議,由中芯國際給予武漢新芯以包括生產技術和人才在內的援助。可是,武漢新芯量產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處於經營成效不佳,業績連年虧損的狀態,2010年傳出名花易主的消息,美光(Micron)與臺積電(TSMC)都虎視眈眈希望能兼併武漢新芯。
  • 武漢新芯:聯合研發的新冠病毒特性檢測晶片生物指標驗證成功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7月3日,紫光集團旗下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新芯」)宣布,其與量準(上海)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量準(上海)」)以及華中科技大學聯合研發生產的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特性檢測晶片各項生物性能指標驗證成功
  • 離開武漢弘芯,蔣尚義將加入中芯國際?
    蔣尚義透露,自己非常熱衷先進封裝與小晶片(Chiplet) 技術,相較於武漢弘芯,在中芯實現理想會較容易,他並強調自己是很單純的工程師,有權利追求理想與事業目標,特別是熱愛的技術。對於在臺灣被許多人形容為「叛徒」,蔣尚義強調,當初離開臺積電就說得很清楚,第一,不挖角臺積電的人,第二,不洩漏臺積電機密;且武漢弘芯做的事根本傷害不了臺積電,不解外界為何要把他說成是叛徒。
  • 產經|武漢新芯50納米代碼型快閃記憶體晶片量產,存儲單元面積和密度達...
    6月4日,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透露,其自主研發的50納米浮柵式代碼型快閃記憶體(SPI NOR Flash)晶片已全線量產。目前,在全球NOR Flash存儲晶片領域,業界通用技術為65納米。武漢新芯新一代50納米技術,已逼近此類晶片的物理極限,無論是存儲單元面積還是存儲密度,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據了解,武漢新芯50納米快閃記憶體技術於2019年12月取得突破,隨後投入量產準備。從65納米到50納米的躍升,武漢新芯用了18個月。Flash指非易失性存儲介質。此次量產產品為寬電源電壓產品系列XM25QWxxC,容量覆蓋16兆到256兆。
  • 武漢新芯晶圓級三維集成技術研發成功
    晶片技術被推上了21世紀技術爭奪的風口浪尖。12月3日,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下稱「武漢新芯」)對外宣布稱,基於其三維集成技術平臺的三片晶圓堆疊技術研發成功。武漢新芯的晶圓級集成技術可將三片不同功能的晶圓(如邏輯、存儲和傳感器等)垂直鍵合,在不同晶圓金屬層之間實現電性互連。與傳統的2.5D晶片堆疊相比,晶圓級的三維集成技術能同時增加帶寬,降低延時,帶來更高的性能與更低的功耗。武漢新芯技術副總裁孫鵬表示,三維集成技術是武漢新芯繼NOR Flash、MCU之外的第三大技術平臺。
  • 楊士寧博士辭去武漢新芯CEO,原來真相是這樣的...
    武漢新芯董事會在10月25日召開的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接受了楊士寧博士的辭呈,並對公司管理工作作如下安排:從楊士寧博士辭去武漢新芯CEO之日,即2016年10月26日起,至武漢新芯董事會聘任的新任
  • 楊道虹接替王繼增 任武漢新芯董事長
    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董事會9月5日發布公告稱,鑑於武漢新芯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王繼增先生新任長江存儲及武漢新芯監事長,故長江存儲董事會在8月24日召開的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上,同意王繼增先生辭去武漢新芯董事長和武漢新芯法定代表人職務,同時委派楊道虹先生擔任。
  • 武漢新芯3D IC技術平臺,實現晶圓堆疊無限可能
    武漢新芯從 2012 年投身 3D IC 技術研發 CIS 產品,至今累積了超過 84 萬片晶圓出貨量。武漢新芯 3D IC 技術的緣起成立於 2006 年的武漢新芯,是華中地區第一個 12 寸半導體項目。
  • 武漢新芯
    項目介紹 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是中國*的半導體公司,於2006年在中國武漢成立
  • 「存儲教父」全掌舵武漢新芯,或締造「紫光系」最快掛牌上市公司
    (來源:武漢新芯官網)紫光集團的戰略部署「從芯到雲」涵蓋網際網路、存儲、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包括展鋭、新華三、長江存儲、紫光國芯、紫光存儲等,從通訊晶片、 3D NAND 存儲晶片、 DRAM 晶片設計、 伺服器、快閃記憶體模組、 SSD 模組、 eMMC 模組等產業一條龍策略布局,更肩負打造國家存儲基地的任務。
  • 孫世偉任武漢新芯總經理 是晶片業界知名領軍人物
    8月28日,紫光旗下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新芯)宣布,聘請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孫世偉接任高啟全擔任武漢新芯總經理兼執行長(CEO)。此前,紫光集團宣布委任高啟全為DRAM事業群CEO。
  • 武漢新芯三維晶圓堆疊技術成功,大陸相關應用將提速
    12月3日,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對外宣布稱,基於其三維集成技術平臺的三片晶圓堆疊技術研發成功。該消息一出,就引發了業界的關注,其原因在於三維晶片具備多重優勢,因此武漢新芯在三維晶圓堆疊技術方面的突破勢必會引發大家的熱議。
  • 武漢新芯與量準(上海)合作研發的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特性檢測...
    2020年7月3日,紫光集團旗下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新芯」),一家領先的集成電路研發與製造企業,宣布其與量準(上海)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量準〔上海〕」)以及華中科技大學聯合研發生產的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特性檢測晶片各項生物性能指標驗證成功。
  • 武漢新芯全新三維堆疊技術品牌 「3DLink」,鎖定高速運算、存內...
    日前,武漢新芯將三維堆疊技術註冊成為全新品牌 「3DLink」,並在重慶登場的 ICCAD 2020 中重磅宣布細節。武漢新芯從 2012 年開始布局 3D IC 技術,研發量產已步入第 8 年,鍵合良率高達 99.5%,擁有超過 400 個創新專利。
  • 武漢新芯3D NAND研發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武漢2015年5月11日電 /美通社/ -- 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XMC),一家迅速發展的300MM集成電路製造商,今日宣布其3D NAND項目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第一個具有9層結構的存儲測試晶片通過存儲器功能的電學驗證。
  • 中芯國際接盤武漢新芯
    中芯國際(00981.HK)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公司(下稱「湖北科技」)在武漢籤訂合資協議,雙方承諾將對武漢新芯12英寸半導體生產線項目實施合資經營,中芯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