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如何對待奪門之變後朱祁鈺留下的后妃?

2020-12-17 文靜的美

歷史不時表現為一團烏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轉的洪流一樣。——雅斯貝爾斯(德)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517字,閱讀約6分鐘

1457年,明景泰八年,正月十七,被軟禁了七年的明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皇位,發動了一場名為"奪門之變"的政變。

在此之前,因為一次土木堡的變動,原本作為大明天子的朱祁鎮,被瓦剌軍俘虜。一年後,他被釋放,但隨後回到北京,又被軟禁了七年。直到這次奪門之變,才從弟弟朱祁鈺手中奪回皇位。

皇帝戰敗被俘後,還能再活著回來,然後還能爬上皇帝的寶座,翻開幾千年的史書,只有這麼一本。

這一變化的發生,無疑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荒唐的一幕。然而,明英宗朱祁鎮復闢後,其兄朱祁鈺的妻子們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

對於被朱祁鈺廢掉的前皇后王氏,朱祁鎮厚待她,不僅恢復了她的公主名號,還讓她在野王府安度晚年,活了八十歲才去世,這一年是正德元年。

而對於朱祁鈺的另一位皇后杭氏,則是極為狠辣。雖然在換門之前的一年,杭已經去世了。但朱祁鎮復闢後,仍然下令廢除他的皇后尊嚴,破壞他的陵墓,甚至毀屍滅跡。

對於這兩位皇后,自己的親哥哥的妻子,在朱祁鎮復闢之後,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區分呢?

這還得從8年前土木堡的變化說起。

1、明朝的一半家產都在一場內戰中化為烏有。

要想知道朱祁鎮為何會如此另眼相待,還得從頭說起。

1449年,即明成化十四年,當時年僅23歲的朱祁鎮因受宦官王振的蠱惑,決定親自出徵。

朱祁鎮之所以會聽信宦官的讒言,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他自己。二十三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他們崇拜前輩的文治武功,想建立自己的功業,這是可以理解的。

當年五次北伐,將北元殘餘勢力徹底打跑的永樂皇帝,正是朱祁鎮太爺爺。

可以說,皇家親徵,是朱祁鎮腦袋一熱,便下令出發的。更讓人無法想像的是,這二十五萬大軍,僅僅準備了不到五天,便直接開拔,殺向瓦剌。

如此倉促的行動不失敗才怪呢!

果然,在朱祁鎮的英明領導下,在土木鋪地區(今張家口懷來縣),總共25萬的明軍被不到3萬的瓦剌人打敗。當時明朝在京城最精銳的三個營都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殆盡。身為皇帝的朱祁鎮也成了瓦剌的俘虜。

第二年,瓦剌想以朱祁鎮為人質,從明朝得到大量財富。不過,此時,明朝已經把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扶上了皇位。對於這位過了時的皇帝陛下,明朝政府的態度十分堅決:一個銅板都不給你!

在這種情況下,憤怒的瓦剌人率領大軍攻打北京城,但最終還是大敗而歸。後來,瓦剌人大概覺得,把朱祁鎮放回去後,朱祁鎮可以和朱祁鈺爭奪皇位,這就把明朝搞亂了,給了瓦剌人一個機會。於是,他把朱祁鎮送回明朝。

然而,被瓦剌人放回北京的朱祁鎮卻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冷遇。

作為一個被俘的皇帝,雖然現在又回來了,但皇位卻是他哥哥的,所以朱祁鎮回來後,就給了他一個虛位的太上皇。弟弟朱祁鈺,大概是怕哥哥和他爭奪皇位,在朱祁鎮回來後,直接把他軟禁在南宮,一直軟禁了七年。

7年後,朱啟宇身患重病,膝下無子。此時,在一些大臣的幫助下,朱祁鎮重新走出南宮,再次登上皇位。

這就是門的變化的整個背景和過程。

2、王氏皇后

至於朱祁鎮為何會如此區別對待兩位連襟,還得從土木堡事件後朱祁鈺登基說起。

因為土木堡事件發生得太突然,整個明朝都沒有任何準備。當時朱祁鎮的太子朱見深只有三歲。少懷疑的道理,誰都知道。大家更清楚地知道,如果在這個時候,太子朱見深繼位,就意味著朝堂上沒有了可以說話、可以做主的核心。那樣的話,明朝離亡國就不遠了。

在此前提下,大臣們與太后商量後,決定讓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即位為當時的鄴王。但同時,朱祁鈺要確保朱見深的太子地位不被動搖。將來朱祁鈺死後,朱見深將繼承王位。

矛盾就在這個時候埋下了。

面對瓦剌人的進攻,整個明朝同仇敵愾,最終同意保衛北京,使明朝度過了危機。然而,沒有了瓦剌人的威脅,已經登上神位的朱祁鈺開始有了其他的想法。

我為什麼要繼續讓我的侄子當太子?而不是他自己的兒子?

出於這樣的想法,景泰三年,在即位兩年後,同時也是他弟弟朱祁鎮被軟禁兩年後,朱祁鈺終於開始行動,廢掉侄子朱見深,改立他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但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坐穩皇位的朱祁鈺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

大臣們的反對就不用多說了,光是在宮中,母親孫太后就堅決反對。當時,作為皇后的王石也堅決反對這件事。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朱祁鈺生氣了。一怒之下,直接廢了王皇后。

因此,當朱祁鎮重新登基後,願意善待弟媳,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畢竟,在當初的廢藏風波中,王皇后是極力站在兒子一邊的,朱祁鎮當然不能忘記。

王皇后雖然暫時失去了皇后之位,卻要了個好下場。朱祁鎮恢復了葉公主的尊嚴後,歷經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四朝,知道正德元年,終於去世。

王氏死後,以妃葬之,以皇后禮祭之,是德二年,是為恢復皇后爵位。

3、一年前去世的杭皇后

與王氏善始善終相比,朱祁鎮對待另一位嫂子杭氏,手段十分殘忍。即使杭當時已經死了,已經入土為安了。朱祁鎮仍命人將杭詩墓刨開,然後將杭詩的屍首毀掉。

朱啟臻之所以會治療杭時,也是因為之前的廢儲風波。

因為被朱祁鈺立為太子的朱見濟是杭師的兒子。

在那次廢儲風波中,航堅定地站在朱啟宇一邊。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杭後的枕邊風,朱祁鈺未必能下定決心廢掉侄子朱見深。

杭的這樣做,當然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因為朱祁鈺的妻子王氏沒有子女,也就是說朱祁鈺沒有長子。在這種情況下,要立太子,當然只能立她的兒子。

如果她的兒子將來能當皇帝,她就是太后了。

不幸的是,天有不測風雲。杭氏終於成功地將自己的兒子送上了皇太子的寶座,讓自己也成為了新的皇后。但僅僅過了一年,可憐的小王子就因病去世了。而杭時本人,也因此擔心過度,很快就去世了。

朱祁鈺的第二任皇后

至於兩位皇后除了朱祁鈺的職位之外,當然還有其他的妃子。然而,那些妃子們的命運,更是悽慘。因為朱祁鎮在重新登上皇位後,直接按照明朝的舊制,讓他們都去給朱祁鈺陪葬。

作為明朝歷史上的第七位皇帝,明太祖朱祁鈺留下的這些遺孀們的遭遇,只能說明一個道理:皇族最無情。

這裡是《文靜的美》,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相關焦點

  • 明朝的南宮奪門之變,是朱祁鎮復位之戰,為什麼能夠如此順利?
    明朝的南宮奪門之變,是朱祁鎮復位之戰,為什麼能夠如此順利?公元1457年,正月的一天,石亨、曹吉祥、張軏、徐有貞等人擁立朱祁鎮復位。政變出奇得順利,到了奉天殿,百官高呼萬歲,如此這般,朱祁鎮重新成為皇帝。
  • 明朝兄弟皇帝之爭,弟弟朱祁鈺卻將哥哥朱祁鎮逼入絕境,為何?
    朱祁鎮還有一個弟弟朱祁鈺,哥倆的感情極好,弟弟也非常信服哥哥,恰恰是這一點,朱祁鎮過分相信弟弟,導致自己只要出去,那麼就留下弟弟監國,這與大多數朝代是不同的,就連唐朝的李世民都無法容忍自己的兄弟參與朝政。
  •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虜,為何又被放了?結局如何
    明英宗時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導致朱祁鎮被瓦剌大軍所俘虜,一年後得以回國,但是被弟弟朱祁鈺囚禁於南宮整整7年。 景泰八年(1457年),趁朱祁鈺病重,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朱祁鎮第二次稱帝,改元天順。這樣本來是太上皇的朱祁鎮又重新做了皇上,又一次創造了歷史。
  • 明英宗朱祁鎮在南宮被幽禁時,為何明代宗朱祁鈺不殺他以絕後患!
    土木堡之變(圖片來自網絡)這件大事就是土木堡之變。再者,朱祁鎮為長,朱祁鈺為幼,按照明朝的家法怎麼也是朱祁鎮的皇位認可度高。如果貿然殺之,肯定會激起天下人的反對,本來朱祁鈺的皇位就不是那麼「合法」,這樣做等於讓自己處於違反禮制的浪尖。於情於理於制都不好,只好作罷。
  • 她支持兒子朱祁鎮復位?朱祁鈺太善良了
    導語:明宣宗朱瞻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留下了倆兒子,一個嫡子朱祁鎮,一個庶子朱祁鈺。朱祁鎮的生母是孫太后,朱祁鈺的生母是吳賢妃。明朝初期有殉葬制度,但是后妃若是有子嗣可以例外。所以孫太后和吳賢妃都活了下來。朱瞻基死的時候,朱祁鎮才9歲,而朱祁鈺才不過8歲。
  • 朱祁鎮奪門復闢之時,朱祁鈺登基已有八年,為何身邊無人救駕?
    明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朱祁鈺在病榻前徘徊,忽然外面傳來一陣響徹雲霄的鐘鼓聲,他連忙驚坐起來,疑惑地問宮女:「是于謙嗎?此時一位小內監神色慌張地跑了進來,對朱祁鈺說,太上皇奪門復闢。朱祁鈺從嗓子裡硬擠了出來:「好,好,」兩聲,便不再作聲。一月後,宮中傳出朱祁鈺逝世的消息。
  • 孫太后搶胡善祥的皇后之位,朱祁鎮搶了朱祁鈺的皇帝,果然是母子
    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居然打算親徵瓦剌,結果在土木堡之戰中慘敗,導致大明20萬大軍損失殆盡,而朱祁鎮本人還被對方給俘虜了。 六神無主的孫太后,立刻找到了于謙來商量對策。兩個人一合計,決定讓郕王朱祁鈺繼承皇位,不過孫太后有一個條件,必須要保住3歲的孫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 她是如何登上皇后之位的?
    ▲孫若薇影視劇照 2.孫皇后與「奪門之變」。「北京保衛戰」結束以後,蒙古族感覺朱祁鎮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想要放其回明朝,但已經喜歡上當皇帝感覺的朱祁鈺,不太願意接回這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好在群臣意見比較一致,都想要迎回朱祁鎮,最終朱祁鈺迫於壓力還是接回了朱祁鎮,但是緊接著就把他囚禁在了南宮。 七年後,朱祁鎮趁著朱祁鈺病重發動了「奪門之變」,成功奪回了皇位。
  • 土木堡之變,瓦刺明明握住了朱祁鎮這張牌,為何後來乖乖放回他?
    但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年後瓦剌竟然提出無條件放回朱祁鎮,緊巴巴地趕著通知明朝去迎駕,倒是明朝這邊有些反應慢吞吞,急得也先喊出了聲:「難道留著你們的太上皇,在我這裡當皇帝嗎?」土木堡之變的後續發展到這裡,劇情簡直比朱祁鎮被抓走還新鮮,朝中民間議論紛紛。瓦剌為啥要這麼做?
  • 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鎮被抓,也先為何沒有南下,奪取明朝半壁江山
    土木堡之變以後,瓦剌人的首領也先抓了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以後,本來可以大舉南下的,可是他卻折返了回去。他也沒有誅殺朱祁鎮,而是在一年以後,將這位紈絝皇帝好端端地送了回去。在也先的計劃中,朱祁鎮在自己手裡或者被殺,一點價值都沒有,送回去反而對瓦剌有很大的好處。
  • 在正史裡,朱祁鎮是孫若微的兒子,朱祁鈺是胡善祥的兒子嗎?
    比如說有人看過這部劇會問到:根據正史的記載,明英宗朱祁鎮真的是劇中孫若微孫皇后的兒子嗎?明代宗朱祁鈺真的是胡善祥的所生的兒子嗎?根據史書的記載,朱祁鎮的確是孫皇后所生的孩子,正史中的孫皇后就是劇中的孫若微,而朱祁鈺卻並不是胡善祥胡皇后所生的孩子。
  • 孫太后為什麼要毒死朱祁鈺的太子?
    孫太后毒死朱祁鈺的太子,這只是影視作品對於歷史的加工再造,並不是真正的歷史。但是歷史上的孫太后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至少能夠太后的女人,一定不能夠小瞧。首先孫太后一定不會是一個小肚雞腸的女人,恰恰相反的是,孫太后擁有著極其寬廣的心胸與憂國憂民的風範。
  • 孫太后與朱祁鎮這一對母子,對待朱祁鈺,是不是很不厚道
    (孫太后劇照)朱祁鎮當了皇帝以後,因為想玩,不想日理萬機,因此把朝廷的事務,都交給了太監王振來幹。甚至到最後,朱祁鎮還帶著明軍跑到土木堡一塊高地上。這塊高地,連水都沒有喝的。這完全不是打仗,而是沒打就開始逃命了。可以說,就明朝當時軍隊的實力和瓦剌對比,瓦剌根本就不是明朝的對手。但是這場仗打得這麼窩囊,都是朱祁鎮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別人。朱祁鎮被俘後,孫太后在手足無措的情況下,同意讓朱祁鈺來當皇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接著由朱祁鈺來組織北京保衛戰,抵擋瓦剌的猛烈進攻。
  • 明朝的「南宮奪門之變」為什麼會如此順利?
    朱祁鈺病重也不要緊,他還沒有兒子(原來有過一個,早於父親病逝了)。朱祁鈺病重,即將不治,下一任皇帝,可能有三種人選:1,上任皇帝、現在的太上皇朱祁鎮;2,被廢的太子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3,外地的藩王。
  • 大明不和親、不納貢,為何《大明風華》中孫太后用重金贖買朱祁鎮
    然而,由於孫皇后是電視劇《大明風華》中的女主,她的戲份實際上人為增加了不少,而關於其用重金贖回朱祁鎮這件事便是如此。明英宗被瓦剌俘獲,孫皇后真的用金銀贖人了嗎?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親徵瓦剌,卻遭遇「土木堡之變」,不僅損失慘重,且自己也被瓦剌俘虜。那麼,在兒子被瓦剌俘虜之後,孫皇后是如何做的呢?
  • 土木堡之變後,楊善自掏腰包迎回英宗朱祁鎮,他得到怎樣回報?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他或許會像他精明強幹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一樣,成為一位有為的守成君主。可土木堡之變的發生,使年輕氣盛的朱祁鎮一戰之後淪為囚徒。在「北狩」一年之後,明使楊善在並無景帝朱祁鈺接回朱祁鎮的旨意的情況下,竟奇蹟般地將朱祁鎮迎回明朝。
  • 朱祁鎮被俘以後,瓦剌人是如何對待他的?好吃好喝還送公主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年僅九歲的皇太子朱祁鎮自此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時代,即位稱帝,次年改年號為正統,史稱明英宗。明英宗即位後,蒙古的瓦剌族南下入侵。權宦王振慫恿朱祁鎮御駕親徵,英宗不顧群臣勸阻,率軍來到前線。
  •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成廢帝,後來他為何又能重新奪得帝位?
    中國古代的宮廷政變不在少數,但像是奪門之變這樣過程順利的政變,卻是少之又少。而且要知道,奪門之變發生以前,朱祁鈺已經做了快十年皇帝,于謙等人亦是手握重兵,他們想要鎮壓政變,應當易如反掌。那麼,朱祁鎮到底是依靠什麼,能如此順利的復闢成功?其實,與其這樣說,不如問當奪門之變發生時,處於權力中心的人們,各自在做些什麼。從他們的行為,就可以探尋出南宮政變成功的原因。
  • 他的剛直不阿給他惹禍,朱祁鎮實屬無奈
    所以在奪門之變以後,徐有貞第一個向明英宗申請要殺掉于謙,他告訴明英宗,不殺于謙,奪門之變師出無名。也就是說,奪門之變是為了清君側,而不是為了造反。如果不殺朱祁鈺最信任的于謙,那麼說明朱祁鈺沒什麼過錯,也沒有信任奸臣,那奪門之變的確師出無名。二、于謙不太明白處事的潛規則。
  • 大明王朝由盛轉衰的不是土木堡之變,而是這個事件
    當時的朝廷有點類似漢朝的文景之治,對外暫停開拓進取的政策,對內則是以輕徭薄賦而著名,可是退縮換不來安寧,只是讓敵人懦弱可欺。仁宣之治過後的明英宗一心效仿祖先,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卻把明朝帶入了深淵,一次叫做土木堡之變,一次叫做奪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