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非常雞賊,他的計策也成功了,但是他卻再也看不到了。土木堡之變以後,瓦剌人的首領也先抓了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以後,本來可以大舉南下的,可是他卻折返了回去。
他也沒有誅殺朱祁鎮,而是在一年以後,將這位紈絝皇帝好端端地送了回去。在也先的計劃中,朱祁鎮在自己手裡或者被殺,一點價值都沒有,送回去反而對瓦剌有很大的好處。
殺了朱祁鎮,這是最壞的結果。因為這會讓明朝同仇敵愾,這對明朝來說,是奇恥大辱。為此也先不可能殺朱祁鎮。
南下攻打京城的時候,沒想到于謙這哥們組織一幫敢死隊,天下兵馬前來勤王,後援補給源源不斷,搞得也先自己暈頭轉向。
打不下京城,又怕後路被勤王軍隊給抄了,因此也先只能撤退。回來以後氣不打一處來的也先,冷冷地盯著這個明朝的前任皇帝,他忽然有了一個小心思。
放朱祁鎮回去,讓他們內訌,難道不香嗎?
朱祁鎮在也先手裡,除了白吃糧食,一點作用都沒有。估計他飯量還不小,而且還挑食,所以也先壓根就不願意伺候這位大爺。
於是也先在一年以後,把朱祁鎮好端端地送了回去。至於什麼朱祁鎮在瓦剌部落人緣多好,甚至和也先的弟弟結為至交,我認為這些都是為了吹捧朱祁鎮瞎編亂造的。
要是宋徽宗能夠被金人遣返,我認為什麼牽羊禮、點油燈這些事情也不會出現在史書裡了,這是一樣的道理。
放朱祁鎮回去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朱祁鎮和現在的皇帝朱祁鈺之間,肯定會有一場奪權的爭鬥。
一旦明朝皇室出現內訌,那麼事情就好辦了。也先會趁著他們內訌的機會,率軍南下,從而佔領中原的地盤。
景泰元年,也先復奉上皇至大同,郭登不納,仍謀欲奪上皇,也先覺之,引去。初,也先有輕中國心,及犯京師,見中國兵強,城池固,始大沮。會中國已誘誅賊奄喜寧,失其間諜,而脫脫不花、阿剌知院復遣使與朝廷和,皆撤所部歸,也先亦決意息兵。---《明史》
就算現在掌權的朱祁鈺把朱祁鎮給殺了,那對也先來說也是巨大的利好消息,畢竟朱祁鈺的名聲可就差了,甚至會有人為朱祁鎮打抱不平。
也先美滋滋地計劃好一切以後,就把朱祁鎮弄去梳妝打扮了一番,送回了明朝,表示他在瓦剌沒吃什麼苦,別說我們虐待俘虜啊。
7年以後才發生多門之變,也先沒等到。
朱祁鎮被送回去以後,立刻就被朱祁鈺奉為太上皇,幽禁了起來。這是也先所沒有料到的,朱祁鈺沒有殺朱祁鎮,朱祁鎮也沒有重整旗鼓跟朱祁鈺對著幹。
也先瞬間有些失落了,這不是把一個好端端的籌碼給丟垃圾桶裡了嗎?不過也先也不是個沒有耐心的人,他覺得只要朱祁鎮不死,時間長了,一定會有矛盾產生。
果不其然,朱祁鈺在生下了朱見濟以後,沒多久就把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給廢了。這是他們兄弟倆第二次交鋒,朱祁鎮依舊大氣不敢喘一聲。
朱祁鎮被送回去的第7年,終於爆發了奪門之變。當時朱祁鈺的兒子死了,自己有體弱多病。因此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們,簇擁著朱祁鎮重新奪取了皇位。
那麼問題來了,這場政變也先有沒有等到呢?很可惜,也先並沒有來得及看這一場大戲,因為他自己的部落也發生了慘烈的政變。
也先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所以擊敗了脫脫不花,自稱為大元田盛大可汗,一般名字越長結局越慘。
結果報應隨之而來,公元1455年,也就是景泰6年,朱祁鈺做皇帝的第6個年頭,也先的部下阿剌知院刺殺了也先,瓦剌也因此一分為二,被也先的倆兒子給分裂了。
六年,阿剌知院攻也先,發之。韃靼部孛來復殺阿剌,奪也先母妻並其玉璽。也先諸子火兒忽答等徙居幹趕河,弟伯都王、侄兀忽納等往依哈密。伯都王,哈密王母之弟也。英宗復闢三年,哈密為請封,詔授伯都王都督僉事,兀忽納指揮僉事。先死,瓦剌衰,部屬分散,其承襲代次不可考。---《明史》
所以說1457年上映的奪門之變大電影,也先是沒機會買電影票的了。瓦剌提前解體,這讓朱祁鎮奪權少了不少外界的負擔。
如果也先不死,瓦剌還沒有分裂。他一定會趁著朱祁鎮奪權的空檔,宣布要為朱祁鈺報仇雪恨,好歹也是師出有名的。
也先的實力,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
成吉思汗時期,蒙古騎兵可以說是橫掃天下,幾乎遇不到任何對手。可是元朝滅亡以後,他們的後裔,戰鬥力似乎逐漸削弱了。
就拿這次兵圍京城的事情來說,當時是多麼好的機會呢?明朝20萬大軍在土木堡都被他們幹趴下了,皇帝也被他們給抓了,不出意外,第二個南宋就要呱呱墜地了。
結果也先圍住京城長達3個月的時間,愣是沒能扒下一塊磚頭來,這個戰鬥力實在是令人唏噓啊。
打也打不下來,軍費倒是花了不少錢,賠本的買賣,人家也不幹,所以只好退兵了。那麼為什麼也先沒有南下呢?
也先的部隊其實人數並不多,在不熟悉地形的情況下,貿然南下,萬一被人家堵住了去路,回頭路也被明軍切掉了,那也就是甕中之鱉了。
再說了,一路上的補給,真的靠搶掠就能保證供應得上嗎?這一點也先心裡沒底,他似乎覺得中原沒什麼了不起的。
總結:也先退兵,挽救了大明王朝。
明朝也是命運不斷轉換的一個王朝,本來在朱元璋、朱允炆的統治之下,是以南方集團為中心的。結果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把中心搬到了北方。
這才幾十年時間,朱祁鎮就玩了這麼一出,差點把北方的半壁江山送給了也先。如果也先不撤軍,跟明朝的勤王軍鬥到底的話,結局如何還真不好說。
我要是也先,就讓朱祁鎮建立一個明朝分部,就在陝西、山西這一帶,定都西安。京城我打不下來,這地方我還拿不下來嗎?
這樣一來明朝一分為二,有部分投機倒把的大臣,肯定會前來投靠朱祁鎮。這樣一來朱祁鎮的利用價值就能達到最大化了。
參考資料:《明史》